趙孟頫《蘭亭十三跋》(民國線裝古籍)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之二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之三
趙孟頫于至大三年(1310),奉詔自吳興(今浙江湖州)前往大都(今北京)途中,獨孤淳朋(1259—1336)趕來送別,并讓與《宋拓定武蘭亭序》,同舟的吳森(1250—1313) 亦攜有《定武蘭亭序》一本。天賜良機(jī),偶然得以賞玩二本《蘭亭序》的趙孟頫,一月有余之舟行中,為了作跋而逐日臨書《蘭亭序》全文。獨孤本記有十三跋,故后世稱此為《蘭亭帖十三跋》。
“獨孤本”在趙孟頫題寫“十三跋”之前,已有宋吳說、朱敦儒,元錢選、鮮于樞四人的題跋;在趙孟頫題寫“十三跋”之后,又有柯九思題寫的二跋。
元代,“獨孤本”曾經(jīng)多人收藏。明末,馮銓把趙孟頫的《蘭亭序十三跋》刻入《快雪堂帖》(注一)。不料此后“獨孤本”竟遭火災(zāi),只剩下燒剩的殘卷,重作裝裱,被人稱為“火燒本”。在“火燒本”上,又有翁方綱和成親王永瑆等人的考證題跋。后流傳至日本,為高島菊次郎所藏,并捐贈于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第一跋——
原文:
蘭亭帖自定武石刻①既亡,在人間者有數(shù)。有日減,無日增,故博古之士以為至寶。然極難辨。又有未損五字者,五字未損,其本尤難得。此蓋已損者,獨孤長老②送余北行,攜以自隨。至南潯北,出以見示。因從獨孤乞得,攜入都。他日來歸,與獨孤結(jié)一重翰墨緣也。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跋于舟中。獨孤名淳朋,天臺人。
注釋:
王羲之的《蘭亭序》法帖自定武石刻后便再無傳刻的版本流傳了,而定武石刻的拓本在人世間留存的也就是那么有數(shù)的幾本。并且隨著時間的進(jìn)程只會越來越少,不可能再增加了。因而喜好古董文玩的雅士們都把它當(dāng)作最珍貴的稀世珍寶。然而這些留存的珍寶卻極難辨別真?zhèn)?。特別是有一卷五個字沒有遭到損壞的版本。尤其這五字未損的版本更是難得了。這里的一件便是五字已損的版本。是獨孤長老送我去北方,他自己隨身攜帶的。到達(dá)南潯以北時,他便拿出來給我看。我就從獨孤長老那里乞求得到了它,攜帶來到了大都。以待他日再來歸還,可與獨孤長老結(jié)此一重翰墨的姻緣。至大三年九月五日,在舟中題寫于卷后。獨孤長老的名字是淳朋。是浙江天臺人。
【譯注】①定武石刻:指《定武本蘭亭序》。唐太宗得《蘭亭序》真跡后,命歐陽詢臨摹并摹刻上石,拓賜近臣。五代梁移石汴都。遼耶律德光破晉后攜此石北去,中途病死,石棄于殺狐林,又作殺虎林。后石被發(fā)現(xiàn),置于定州。唐時定州置義武軍,宋避太宗趙光義諱,改義武為定武,故此石刻被稱為《定武蘭亭》。②獨孤長老:即僧獨孤。名淳明,浙江天臺人,善書,收藏有《定武蘭亭》善本。
第二跋——
原文:
蘭亭帖當(dāng)宋未度南時,士大夫人人有之。石刻既亡,江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無慮數(shù)十百本,而真贗始難別矣。王順伯①,尤延之②諸公,其精識之尤者。於墨色、紙色、肥瘦秾纖之間,分毫不爽。故朱晦翁③跋蘭亭謂:“不獨議禮如聚訟④”,蓋笑之也。然傳刻既多,實亦未易定其甲乙。此卷乃致佳本,五字镵損,肥瘦得中。與王子慶⑤所藏趙子固本無異,石本中至寶也。至大三年九月十六日。舟次寶應(yīng)重題。子昂。
注釋:
《蘭亭序》定武石刻的拓本在宋朝尚未南渡時,在朝為官的士大夫們幾乎人人都有。待到定武刻本的原石消亡后,江東那些好事的人,往往是每家都鐫刻一塊刻石,不必想就知道如此會產(chǎn)生出數(shù)十百本之多的拓本了,因而自此真假就難以分別了。王順伯、尤延之等諸位先生,是精于鑒賞者中出類拔萃的人物。在墨色、紙色、字體肥瘦、用筆粗細(xì)之間的差異,能辨別得分毫不差。所以朱熹為蘭亭題跋時說:“看來不只是古人對禮的闡說,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呀。”看來是一種調(diào)侃的說法。然而既然傳刻版本如此之多,實在也不易確定它的好壞。此卷真是極佳的版本,五個字受到鑿擊致?lián)p,字跡的肥瘦十分得當(dāng)。與王子慶所收藏的趙子固那本沒有差別,是石刻拓本中至尊的寶物。至大三年九月十六日,行船到了寶應(yīng),重又作此題跋。子昂。
【譯注】①王順伯:即王厚之。字順伯。宋人,鑒藏家。②尤延之:即尤袤。字延之,號遂初居士。南宋人,工書法。③朱晦翁:即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等,南宋著名理學(xué)家、思想家、哲學(xué)家、教育家、詩人、閩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
④不獨議禮如聚訟:不只是古人對禮的闡說,眾說紛紜,爭論不休,莫衷一是。古稱“議禮如聚訟”,禮者,指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而《儀禮》難懂,儒者罕通,不能聚訟。聚訟,眾人爭辯,是非難定。⑤王子慶:即王芝。字子慶,號井西,為元初書畫鑒藏家,精于鑒賞,富于收藏,熟悉書畫裝裱技術(shù)。《定武蘭亭五字已損本》在趙子固之后曾歸他收藏。⑥趙子固:即趙孟堅。字子固,號彞齋居士,宋宗室,宋太祖十一世孫,趙孟頫是其從弟。南宋畫家,工詩善文,家富收藏。曾收藏《定武蘭亭五字已損本》。
第三跋——
原文:
蘭亭誠不可忽。世間墨本日亡日少,而識真者蓋難。其人既識而藏之,可不寶諸。十八日清河舟中。
注釋:
《蘭亭序》的藝術(shù)價值誠然是不可忽視的。其流傳于世間的墨拓本逐日消亡越來越少,而能夠辨別確認(rèn)為真跡的非常之難。凡是能鑒別為真跡的便被人收藏起來了,怎能不好好地當(dāng)至寶一樣珍藏呢。十八日行至清河在船中題跋
第四跋——
原文:
河聲如吼,終日屏息。非得此卷時時展玩,何以解日。蓋日數(shù)十舒卷。所得為不少矣。廿二日邳州北題。
注釋:
河水湍急聲如怒吼,整日在船上靜悄悄的沒有人說話。若不是得到此卷時時展觀玩味,如何得以消磨時日。幾乎每日都要打開玩賞數(shù)十次,所得到的收獲實在是不少呀。二十二日在邳州北題寫。
第五跋——
原文:
昔人得古刻數(shù)行,專心而學(xué)之,便可名世。況蘭亭是右軍①得意書,學(xué)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頃聞吳中北禪主,僧(名正吾,號東屏②)有定武蘭亭,是其師晦巖照法師③所藏。從其借觀不可。一旦得此,喜不自勝。獨孤之與東屏,賢不肖④何如也。廿三日將過呂梁泊舟題。
注釋:
過去的人能夠得到數(shù)行古代的碑刻,專心的加以學(xué)習(xí),便可以名揚(yáng)后世。何況《蘭亭序》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如果不斷對它加以刻苦學(xué)習(xí),何愁不能超越別人呢?最近聽聞吳中地區(qū)北禪之主的僧人,他(名正吾,號東屏)有一卷《定武蘭亭》,是他的師傅晦巖照法師所珍藏的。我想去向他借來觀賞卻未能如愿。今天我一旦得到獨孤長老的所贈,喜悅的心情真是難以承受。獨孤長老與東屏和尚相比,賢能與品德相差的竟是如此之多呀。二十三日將要路過呂梁停船時題寫。
【譯注】①右軍:即王羲之。字逸少,因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東晉書法家,有“書圣”之稱。與其子王獻(xiàn)之合稱為“二王”。②東屏:其人不詳。據(jù)云僧東屏亦藏有《定武蘭亭》一卷,趙孟頫欲向其借觀,不允,遂有微詞。③晦巖照法師:僧東屏之師,其人不詳。藏有《定武蘭亭》一卷,后傳之東屏。④不肖:品行不好,沒有出息。
第六跋——
原文:
學(xué)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右軍書蘭亭是已退筆①,因其勢而用之,無不如志,茲其所以神也。昨晚宿沛縣。廿六日早飯罷題。
注釋:
學(xué)習(xí)書法在于細(xì)心研究品味古人的法書范本,洞悉知曉他們用筆的意趣,才能有所收益。王羲之寫《蘭亭序》用的是舊筆,書寫時順應(yīng)毛筆的筆勢與特性,寫起來沒有不順應(yīng)自己的心智和意愿的,這是這篇法帖所以能為神品的緣由。昨晚留宿在沛縣,二十六日用罷早飯后題寫。
【譯注】
①退筆:用舊的筆,禿筆。
第七跋——
原文:
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jié)字亦須用工。蓋結(jié)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于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梁間人,結(jié)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廿八日濟(jì)州南待閘題。
注釋:
書法以用筆為第一位,而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也需要用心安排。因為字的結(jié)體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發(fā)展,但是用筆自古以來就沒有任何改變。王羲之的筆法與字勢是對古代的成法做了巨大的變革,他字里行間的雄偉俊秀完全出于自然天成,所以過去和現(xiàn)今的人們都以其為宗法。南朝齊梁之間的人,他們的書法在結(jié)字上不是不古樸,而是缺乏俊逸秀美的氣息。這種情況又完全取決于每個人的領(lǐng)悟了。但是古人的成法是終歸不可以丟掉的。二十八日于濟(jì)州南部等待開閘時題寫。
第八跋——
原文:
廿九日至濟(jì)州,遇周景遠(yuǎn)①新除行臺監(jiān)察御史,自都下來,酌酒于驛亭。人以紙素求書于景遠(yuǎn)者甚眾,而乞余書者坌集,殊不可當(dāng)。急登舟解纜,乃得休。是晚,至濟(jì)州北三十里,重展此卷,因題。
注釋:
二十九日到了濟(jì)州。遇到了周景遠(yuǎn),他是剛剛被授予了行臺監(jiān)察御史的官職,從大都南下而來,我們一起于驛亭內(nèi)飲酒。攜帶著紙張向景遠(yuǎn)求賜墨寶的人非常之多,而乞求我賜書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實在是令我無法抵擋。急忙登船解開纜繩離岸出發(fā),方得罷休。這天晚上到了濟(jì)州以北三十里的地方,重又展開這一卷拓本,所以題寫了這些。
【譯注】①周景遠(yuǎn):即周馳。字景遠(yuǎn),元代書法家,行草師二王,婉約豐妍。經(jīng)術(shù)贍逸,馳名能文。
第九跋——
原文:
東坡①詩云:“天下幾人學(xué)杜甫②,誰得其皮與其骨?!睂W(xué)蘭亭者亦然。黃太史③亦云:“世人但學(xué)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此意非學(xué)書者不知也。十月一日。
注釋:
蘇東坡的詩作中說:“天下有多少人學(xué)杜甫呀,誰能學(xué)得他的皮毛與學(xué)到他的精髓呢?”學(xué)寫《蘭亭序》這件事也是這樣。黃庭堅也說:“世上之人只學(xué)到了《蘭亭序》的表面,想脫胎換骨卻找不到良藥?!边@其中的道理不是學(xué)習(xí)書法的人是不能明白的。十月一日。
【譯注】①東坡:即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畫家、詞人、詩人,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②杜甫:字子美,唐朝大詩人。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肅宗時,官左拾遺。后入蜀,官劍南節(jié)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稱“杜拾遺”、“杜工部”等,后世尊他為“詩圣”。③黃太史:即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宋四家”之一。因其曾官國史編修,趙遵古法,因稱其為“太史”。
第十跋——
原文:
大凡石刻雖一石,而墨本輒不同,蓋紙有厚薄、麁①細(xì)、燥濕,墨有濃淡,用墨有輕重,而刻之肥瘦明暗隨之,故蘭亭難辨。然真知書法者,一見便當(dāng)了然,正不在肥瘦明暗之間也。十月二日過安山北壽張書。
注釋:
雖然所有的石刻本身只有這一塊刻石,但是根據(jù)原石傳拓出的拓本則是各不相同,因為紙有厚薄、粗細(xì)、干濕的不同,墨有濃淡的變化,用墨時又有輕重的區(qū)別,而石刻上的筆畫肥瘦傳拓時的深淺輕重會隨之發(fā)生變化。所以《蘭亭序》流傳的諸多拓本難以辨識它的真?zhèn)?。但是真正知曉書法真趣的人,一看便能心中有?shù),因為真正的奧妙不在于筆畫的肥瘦與傳拓的深淺輕重之間。十月二日經(jīng)過安山以北的壽張縣書寫。
【譯注】①麁:俗“麤”字,同“粗”。
第十一跋——
原文:
右軍人品甚高,故書入神品。奴隸小夫,乳臭之子,朝學(xué)執(zhí)筆,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三日泊舟虎陂,待放閘書。
注釋:
王羲之的人品非常之高潔,所以他的書法堪入神品之列。那些地位卑賤的凡夫俗子,乳臭未干年紀(jì)輕輕的小孩子,早上才剛剛學(xué)習(xí)如何握筆,傍晚就已經(jīng)開始自夸有多么了不起了,淺薄庸俗的令人鄙視,令人看不起呀。三日船停泊在虎陂,等待放閘時書寫。
第十二跋——
原文:
余北行三十二日,秋冬之間而多南風(fēng),船窗晴暖,時對蘭亭,信可樂也。七日書。
注釋:
我坐船往北走了三十二日,秋冬之際多刮南風(fēng),船窗之外天氣晴朗而溫暖,時時展卷面對觀賞著《蘭亭序》,真是何其的快樂啊。七日書寫。
第十三跋——
原文:
蘭亭與丙舍帖①絕相似。
注釋:
《蘭亭序》與《丙舍帖》非常的相似。
【譯注】①丙舍帖:《墓田丙舍帖》簡稱《丙舍帖》。傳為王羲之臨鐘繇書。
趙孟頫《蘭亭序十三跋》殘本,紙本冊頁,33.2X24.4cm。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高島菊次郎氏寄贈)。
趙孟頫《蘭亭序十三跋》高清拓本
獨孤本《定武蘭亭》傳世善本在趙跋前后尚有吳說、朱敦儒、錢選、鮮于樞、柯九思、徐霖、董其昌等人題跋或觀款,又經(jīng)馮銓、梁清標(biāo)、安歧諸家收藏。
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后,此本及諸家題跋遭火毀,殘卷改裝成冊,近代流入日本,現(xiàn)藏東京博物館。
此冊中《定武蘭亭》殘存3片,趙跋及臨本殘存14片,各家題跋殘存10片。
所幸馮銓曾以趙氏《蘭亭十三跋》及臨本墨跡上石刻入《快雪堂帖》中,兼之劉雨若毫厘不爽的刻技,使得今天仍能從拓本中能欣賞到《蘭亭十三跋》的全貌,是一大幸也。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quán)、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xué)多才,能詩善文,懂經(jīng)濟(jì),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chuàng)元代新畫風(fēng),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
趙孟頫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后。趙孟頫一生歷宋元之變,仕隱兩兼,他雖為貴胄,但生不逢時,青少年時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廈將傾,他在坎坷憂患中度過。他的父親趙與告官至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善詩文,富收藏,給趙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趙孟頫十一歲時父親便去世了,家境每況愈下,度日維艱。宋滅亡后,歸故鄉(xiāng)閑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臺恃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于江南”,趙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趙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見,元世祖贊賞其才貌,驚呼為“神仙中人”,給予種種禮遇,被任命為從五品官階的兵部郎中,兩年后任從四品的集賢直學(xué)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濟(jì)南路總管府事;在濟(jì)南路總管任上,元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實錄》,趙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墒窃?nèi)部矛盾重重,為此,有自知之明的趙孟順便借病乞歸,夏秋之交終于得準(zhǔn)返回闊別多年的故鄉(xiāng)吳興。趙孟頫在江南閑居四年,無官一身輕,閑情逸致與鮮于樞、仇遠(yuǎn)、戴表元、鄧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談藝論道,揮毫遣興,過著與世無爭的寧靜生活。大德三年(1299),趙孟頫被任命為集賢直學(xué)土行江浙等處儒學(xué)提舉,官位雖無升遷,但此職不需離開江南,與文化界聯(lián)系密切,相對儒雅而閑適,比較適合趙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至大三年(1310),趙孟頫的命運(yùn)發(fā)生了變化?;侍訍塾璋瘟Π诉_(dá)對他發(fā)生了興趣,拜趙孟頫翰林侍讀學(xué)士,知制誥同修國史,次年五月,愛育黎拔力八達(dá)即位,是為仁宗。他登基后不久,立即將趙孟頫升為從二品的集賢侍講學(xué)士、中奉大夫。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將趙孟頫晉升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至此,趙氏政治地位達(dá)到了一生中的頂峰。由于仁宗的青睞和趙氏藝術(shù)的出類拔萃,趙孟頫晚年名聲顯赫,“官居一品,名滿天下”。
趙孟頫是一代書畫大家,經(jīng)歷了矛盾復(fù)雜而榮華尷尬的一生,他作為南宋遺逸而出仕元朝,對此,史書上留下諸多爭議?!氨∑淙怂毂∑鋾保H低趙孟頫的書風(fēng),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趙孟頫的為人。盡管很多人因趙孟頫的仕元而對其畫藝提出非難,但是將非藝術(shù)因素作為品評畫家藝術(shù)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鑒于趙孟頫在美術(shù)與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國際天文學(xué)會以趙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環(huán)形山,以紀(jì)念他對人類文化史的貢獻(xiàn)。散藏在日本、美國等地的趙孟頫書畫墨跡,都被人們視作珍品妥善保存。
趙孟頫博學(xué)多才,能詩善文,懂經(jīng)濟(jì),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chuàng)元代新畫風(fēng),被稱為“元人冠冕”。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他在我國書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歲起,趙孟頫就開始學(xué)書,幾無間日,直至臨死前猶觀書作字,可謂對書法的酷愛達(dá)到情有獨鐘的地步。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元史》本傳講,“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元鮮于樞《困學(xué)齋集》稱:“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為當(dāng)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逼鋾L(fēng)遒媚、秀逸,結(jié)體嚴(yán)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quán)、歐陽詢并稱為楷書“四大家”。
趙孟頫傳世書跡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賦》、《膽巴碑》、《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jīng)》、《仇鍔墓碑銘》等。著有《尚書注》、《松雪齋文集》12卷等。
延伸閱讀
趙孟頫《小楷·太上老君說常清凈經(jīng)·卷》(美國佛利爾美術(shù)館藏)
趙孟頫《小楷·太上老君說常清凈經(jīng)·拓本》(樂善堂帖)
2011年7月25日,在南京經(jīng)典2011春季拍賣會中國古代書畫專場上,元代書畫大師趙孟頫的作品《常清凈經(jīng)》以1700萬元的價格成交。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jīng)》原文: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yùn)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yǎng)萬物。吾不知其名,強(qiáng)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nèi)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yuǎn)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于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yīng)物,真常得性。常應(yīng)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圣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zhí)德。執(zhí)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jīng)萬遍。此經(jīng)是天人所習(xí),不傳下士。吾昔受之于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于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于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xué)道之士,持誦此經(jīng),即得十天善神,擁護(hù)其神。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jīng),悟解之者,災(zāi)障不干,眾圣護(hù)門。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云。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jīng)》釋文(不全):
【原文】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yùn)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yǎng)萬物。
【釋義】
大道沒有形象,天地得以生育;大道沒有情感,日月得以運(yùn)行;大道沒有名稱,萬物得以長養(yǎng)。
【原文】
吾不知其名,強(qiáng)名曰道。
【釋義】
我不知其以何為名,勉強(qiáng)命名為“道”。
【原文】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釋義】
大道之分,有清與濁、動與靜之別。
【原文】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釋義】
天為清,地為濁;天為動,地為靜。男為清,女為濁;男為動,女為靜。
【原文】
將本流未,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釋義】
將者生也,本者始也;流者死也,未者終也。生之始為清,死之終為濁。從生到死,即由清至濁;從始到終,即自靜而動。
【原文】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釋義】
天為清,地為靜。人能常清常靜,自然合乎天地。如此則天地之炁(qi 同:“氣”),皆可歸與我身。
【原文】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釋義】
吾人元神,本來清純,可是往往被心念攪擾;吾人本心,原來貞靜,可是往往被欲望牽纏。
【原文】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釋義】
為了獲得清靜,就要修正自己的心念和欲望。經(jīng)常消除自己的欲望,自然本心貞靜;經(jīng)常澄清自己的心念,自然元神清純。
【原文】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釋義】
自然能夠去掉“六欲”、“三毒”。六欲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欲望,眼欲視則肝炁泄漏于外,耳欲聽則腎炁泄漏于外,鼻欲嗅則肺炁泄漏于外,舌欲嘗則脾炁泄漏于外,意欲思則心炁泄漏于外,身欲動則體炁泄漏于外。三毒指三尸陰神,居于人身尾閭、夾脊、玉枕三關(guān),皆屬陰氣閉鎖,阻塞吾人修煉之路。六欲、三毒皆為障道之魔,只有遣其欲、澄其心,才能降服魔障,清靜修真。
【原文】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釋義】
所以不能降服六欲、三毒之魔障,乃是因為心念未澄、欲望未遣的緣故。
【原文】
能遣之者:內(nèi)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yuǎn)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健見于空。
【釋義】
能夠遣欲澄心的人,就能產(chǎn)生這樣的效驗:往內(nèi)觀看自己的本心,本心歸于虛無;往外觀看自己的形體,形體歸于虛無;往遠(yuǎn)觀看周圍的物象,物象歸于虛無。明白了內(nèi)在本心、外在形體和周圍物象三者的虛無狀態(tài),則一切歸于空空洞洞。
【原文】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釋義】
以空空洞洞之心進(jìn)一步觀之,則空空洞洞亦無形象可言,仍是空空洞洞,而歸于虛無;空空洞洞既歸于虛無,虛無亦須歸于虛無,而無虛無之象;虛無既歸于虛無,則吾人本心元神湛然澄徹,常處清寂;澄徹清寂而不滯于澄徹清寂,則欲望豈可能夠產(chǎn)生?欲望既不能夠產(chǎn)生,自然就是真正清靜,此既道家之“清靜心”。
【原文】
真常應(yīng)物,真常得性。常應(yīng)常靜,常清靜矣。
【釋義】
用以上修持之清靜心,再去應(yīng)和萬物,而能依然保持清靜,則謂之“真常”。如此真常,則自然清靜本性。真常之中,應(yīng)和萬物,而能常常保持清靜不動,自然就是常清常靜了。
【原文】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真者,可傳剩道。
【釋義】
如此常清常靜,漸漸合于真道。既然合于真道,既可名為得道。雖然名為得道,其實并未得到什么。因為大道無形無象,得道之后還是沒有形象可言。但是為了教化眾生,所以名為得道。能夠領(lǐng)悟這一道理的人,就可以傳授圣道。
【原文】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zhí)德。執(zhí)著之者,不明道德。
【釋義】
上士、上德指修道的人,下士、下德指失道的人。上士之人與世無爭,順應(yīng)自然;下士之人爭強(qiáng)好勝,忤逆自然。上德之人淡泊名利,不以有德自居;下德之人執(zhí)著求德,自以有德標(biāo)榜。執(zhí)著求德之人,其實并不真正明白道德的真諦。
【原文】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即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既生貪求;既生貪求,既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釋義】
眾生,指人們。人們之所以不能得到真道,因為存在違背自然妄求之心;既然有了妄求之心,就會驚擾自己的本性元神;既然驚擾本性元神,就會迷戀于外在物象;既然迷戀于外在物象,就會產(chǎn)生貪求之心;既然產(chǎn)生貪求之心,就是一切煩惱的根源。煩惱和妄想,使人們的身心憂愁苦惱。于是遭受渾濁玷辱,迷失自然本性,流浪于生死之中,自心不能做主。如此常常沉淪于苦海之內(nèi),永遠(yuǎn)失去真正大道。
【原文】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釋義】
真正常在之大道,能夠領(lǐng)悟的人自可得到。悟得大道的人,自然就是常清常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