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作為老少皆宜的養(yǎng)生保健方法,但并不是說誰都能艾灸,或者隨便怎么灸都沒事的。
艾灸 · 經(jīng)典 · 配穴
盲人瞎馬 ┃ 比喻情況危險或不了解情況就盲目行動
功能: 發(fā)汗、止汗
適用: 用于表虛表實之汗證(自汗、無汗)
方義: 復溜屬腎經(jīng)經(jīng)穴,補之可溫腎壯陽,衛(wèi)外固表,瀉合谷可清氣分之熱,熱清表固而汗止;補合谷輕揚走表而托邪,瀉復溜玄府不固,故而汗出。
功能: 醒神開竅
功效: 一切卒急昏厥
功能: 疏通氣血,搜風除濕
適用: 凡一切經(jīng)絡客邪,氣血阻滯之證,如中風,偏枯,諸痹等上肢疾患。
功能: 疏筋利節(jié),調(diào)和氣血
適用: 中風偏枯、諸痹不仁、痿廢不用等下肢疾患。
功能: 舒筋利節(jié),清利疏泄
適用: 上下肢麻痹,胸脅疼痛,熱結腸胃之腹脹便濁。
功能: 清熱涼血,祛瘀生新
適用: 婦女經(jīng)閉,崩漏帶下,積聚毒瘡,諸般腫痛,瘈疭熱厥。
功能: 益氣養(yǎng)陰,健脾補虛
適用: 脾胃虛寒、納谷不香、飲食不化、食少納呆、形瘦身弱、或嘔或瀉,腿腳麻木、疼痛。
功能: 調(diào)和肝脾,舒肝健胃
適用: 肝胃不和之癥,如吞酸口苦,泄瀉嘔吐,下肢痿痹。
功能: 宣導氣血,鎮(zhèn)肝熄風
適用: 癲癇狂邪各癥,手足抽搐,小兒驚風,中風昏迷、口禁不開等。
功能: 降逆通便
適用: 大便秘結
功能: 補腎壯陽,導滯清濁
適用: 腹痛、腹脹、腸鳴、泄瀉、奔豚、疝瘕、遺精陽萎、小便不利、婦女月經(jīng)諸疾。
功能: 燥濕健脾,升陽益胃
適用: 胃中虛寒,飲食不下,脘腹脹痛,積聚或停痰,停食,宿飲,痞塊,霍亂等癥。
功能: 養(yǎng)陰清熱
適用: 治陰虛勞損之癥,如骨蒸盜汗、干咳、失血、夢遺、經(jīng)閉等。
方義: 內(nèi)關清心胸,利達三焦,三陰交滋陰養(yǎng)血,交濟心腎,此法確有交濟坎離之功。
方義: 魚際清肺火,太溪滋腎陰,上清下滋,使火不上炎,金不受克,虛勞諸癥悉平。
方義: 合谷為大腸原穴,能升降宣通。三里為胃經(jīng)之合穴,補之益氣升清,瀉之通陽降濁。二穴皆屬陽明,一手一足,上下相應,腸胃并調(diào),若清陽下陷,胃氣虛弱,納谷不暢,則補三里,應合谷以升下陷之陽,俾胃氣充足而飲食自進。若濕熱壅塞,濁滯中焦,這樣則蓄食停飲,腹脹噫噦,則瀉三里,引大腸合谷下行,以導濁降逆,中氣自然和暢。
方義: 勞宮屬心包絡,性清善降,能開七情郁結,尤能清胸膈上焦之熱,導火下行;配足三里,從中焦迫降邪熱,上清下降,確為神妙。
方義: 飲為水邪,停于胸脘之間,上逆則肺漲滿,胸悶咳喘氣逆之癥作,然停水總責乎三焦,因它是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而三焦乃體腔油膜,運行水津道路,津液蒸發(fā)是由三焦下屬膀胱,這樣則決瀆通暢,水無停留之患。大椎屬督脈,手足三陽之會,調(diào)太陽之氣,陽氣通行則水自利。內(nèi)關穴乃是手厥陰心主之絡,別走手少陽,宣心陽而且退群陰,通淤塞則決瀆暢,飲邪也可自除。
方義: 少商為手太陰井穴,其性能宣瀉肺熱。商陽在指端,為手陽明井穴,能利氣泄熱。二穴點刺出血,有和里清滎之效。合谷為手陽明原穴,它可清散上焦熱,有釜底抽薪之功。(本方對小兒發(fā)熱、咳嗽、乳蛾、痄腮等癥,見效甚捷。)
方義: 隱白是足太陰脾經(jīng)之井穴,此經(jīng)脈根于隱白,上結于太倉(中脘),有補益脾胃,調(diào)理氣血。中脘為任脈經(jīng)穴,胃之募穴,腑之所會。隱白與中脘相伍,既有經(jīng)絡聯(lián)系,又有臟腑表里相合之關系。故有健脾益胃,補中益氣,消食化飲,升清降濁之效能。
——END——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