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漢獻帝劉協(xié)禪讓給曹丕,成為山陽公,在遠離政治漩渦的濁鹿城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十三年,在這十三年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度過了生命中最為平靜的一段時間。234年,在山陽與諸葛亮同年去世,享年54歲。這就是這個大漢天子的一生,充滿了無奈、苦難、眼淚和鮮血。他沒有做錯什么,盡管他善良、聰明和受過良好的教養(yǎng),但他的一生就是一個悲劇。如果劉協(xié)生在太平盛世很可能是一個明君,但最終什么也沒有,甚至還不如一個平民百姓雖然清貧但可以心靈平靜的過完一生。終于他死了,帶著一個時代一同離去,對于他來說這倒真的是一種解脫。
01、末代皇帝漢獻帝
如果說諸葛亮的死,標志一個時代的終結你有異議的話。那么,另外一個似乎南轅北轍的人的死,會讓你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時代確實走到了最后。這個人就是劉協(xié),漢朝最后一個皇帝漢獻帝也在234年這一年走完了他的一生。諸葛亮和劉協(xié)的死,暗示著人們,一個時代結束了,也提醒著人們將跌跌撞撞的闖進另一個陌生時代。
那個拘謹而又狂放,質樸而又厚重的漢朝結束了。那個千百年以來為后人敬仰、津津樂道的既進取、又質重,既張揚,又含蓄,既簡單、又通脫的充滿了人類本真的漢文化的時代,甚至后來我們這個民族都以此為名的漢文化的時代,結束了。雖然在此之后,還有很多自稱漢朝劉氏后裔的人創(chuàng)立了微不足道的小國茍活于世不久就被時代大潮淹沒,但那些都是大浪淘沙中泛起的沉渣。那個確立我們民族精神世界以及三觀的偉大帝國,那個我們至今還津津樂道的時代,結束了。
劉協(xié),字伯和,是漢靈帝劉宏的第二個兒子,母親為王美人。在東漢百年的歷史中,皇子短命或者甚至是夭折的比例之高,簡直成了一種慣例,究其原因,大抵是權力斗爭所導致。當時漢靈帝寵幸何皇后,何氏外戚專權于內朝,劉協(xié)的生母王美人害怕被何皇后所害,所以將出生沒多久的劉協(xié)交給董太后親自撫養(yǎng)。后來,王美人果然被何皇后在藥中下毒害死,劉協(xié)尚未成年便失去了母親。不過,不幸中的萬幸是,在董太后的保護下,劉協(xié)躲過了外戚黨的迫害,總算沒有夭折。公元189年,漢靈帝終于沒有熬過東漢一朝皇帝短命的詛咒,33歲就撒手西去。在何皇后的哥哥大將軍何進的授意和安排之下,立何皇后的親生兒子劉辯為帝,是為漢少帝。
9歲的時候,劉協(xié)目睹了東漢王朝最后一次外戚勢力和閹黨之間的傾軋。先是大將軍何進優(yōu)柔寡斷,原本是想謀誅宦官,結果因行事不密,反被搶先動手給殺了,引起都城洛陽一片混亂。接著,袁紹等人打著為何進報仇的借口進入洛陽城,處誅殺宦官。場面混亂之極,一開始還只是殺宦官,后來袁紹糾結的烏合之眾基本上是碰見沒長胡子的就殺,為了免于被誤殺,很多人只有脫下褲子口中大喊著我不是閹黨,才幸免于難。在一片混亂之中,劉辯、劉協(xié)兄弟逃出人間地獄一般的洛陽城。彼時劉辯12歲,劉協(xié)9歲,也就是現(xiàn)在二三年級小學生的年紀。逃出城的兩兄弟,直到晚上又餓又渴,只得摸著黑想回到洛陽城,一路之上狼狽之極,后來又被董卓的兵士抓住,松緊城去。
少帝劉辯在與董卓的對談中嚇得大哭不止,說話語無倫次,整個一個六神無主。而劉協(xié)卻是臨危不懼,非常從容的對答如流,董卓立刻就喜歡上這個只有9歲的劉協(xié)。而且劉協(xié)是由董太后養(yǎng)大的,董卓認為自己與董太后同族,于是董卓把自己當成了當代的周公,當即下令廢黜少帝,改立劉協(xié)為皇帝。就這樣,劉協(xié)在董卓的扶持下當上了皇帝,是為最后一個東漢皇帝漢獻帝。
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聯(lián)合呂布除掉了董卓。不料司徒王允竟下令剿滅涼州軍閥,原本已經(jīng)逃散的董卓的部將,又在李傕郭汜的號召下重新集結起來,回身攻打長安。西北軍閥的戰(zhàn)斗力也是不俗,三國時代第一武將呂布竟然敗下陣來,棄城而逃。漢獻帝劉協(xié)又落入了李傕、郭汜的手中。后來西北軍閥內部又發(fā)生了內訌,李傕、郭汜之間相互功伐,劉協(xié)就像個戰(zhàn)利品一樣被不同的軍事勢力搶來搶去,毫無國君的威嚴可言。
這段日子應該說是劉協(xié)少年時期最痛苦的回憶了,連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更不要說復興漢室了。一國之君都是這樣,一眾大臣就更慘了,自尚書郎以下的官員還要親自出城去采野谷充饑,有的甚至因沒有找到糧食而餓死,可謂處境凄慘。
漢獻帝劉協(xié)基本上是在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度過他的少年時期的,他在等待時機,擺脫目前的困頓的處境。作為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帝,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得到應有的尊嚴和權利。作為一國之君的漢獻帝劉協(xié),一直就生活在這樣朝不保夕、顛沛流離的生活狀態(tài)中,一個皇帝還要擔心下一頓飯的問題。就這樣,劉協(xié)一直在等待時機,擺脫目前的困頓的處境。
天無絕人之路,后來中原諸侯聯(lián)合起來對西北軍閥展開了絞殺,兵荒馬亂之中,漢獻帝在董成的保護下逃出了長安。此時袁紹占有青、幽、并、冀四大州,是北方勢力最為雄厚的軍閥,而且袁家號稱四世三公,從政權的合法性方面是最為正統(tǒng)的。從感情上來說,漢獻帝是感覺和袁紹最為親近的,所以擁戴著漢獻帝的董成本來一心想投奔袁紹。但結果卻是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袁紹認為漢獻帝是董卓所立的偽皇帝,對其合法性不予認可,對于漢獻帝的千里來投不理不睬。作為中原諸侯盟主的袁紹明確表示的對于漢獻帝合法性的不認可,劉表、呂布等人也紛紛站隊,對漢獻帝不予承認,終于逃出狼窩的漢獻帝陷入了流離失所的境地。
這就尷尬了,堂堂的東漢皇帝流落在黃河岸邊,無處可去。
此時,曹操得知漢獻帝離開長安的消息,馬上派人的前去袁紹的地盤迎漢獻帝來到許昌。
這樣的行為,你覺得是曹操在挾持漢獻帝么?或者,你覺得曹操在所謂的挾持行為的初衷還是要利用漢獻帝達到自己陰暗的目的么?在當時的天下雖大,但是漢獻帝卻無處可去,諸侯們紛紛把對這位董卓所立的偽皇帝當做燙手的山芋,避之唯恐不及。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曹操心存漢室,把漢獻帝當做領導看待,不但派人去接,而且出許昌三十里親自熱情迎接。漢獻帝劉協(xié)過了這么多年流離失所的日子,現(xiàn)在終于有人把自己當皇帝了,對自己起碼有了表面上的尊重??吹絹韥碛幼约旱牟懿?,像是看到了親人那樣激動。為了表示自己并不是一無是處,漢獻帝甚至不等進入許昌城,就迫不及待的大筆一揮封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候,并同意曹操請求的遷都許昌的建議。曹操作為當時力量只有兗州一部分的小諸侯,終于手握了天命這個虛無縹緲的東西。
令袁紹沒有想到的是,勢力本來相對弱小的曹操在擁立漢獻帝建都許昌后,一下子就擁有了作為中央政府號令天下的優(yōu)勢,面對漢獻帝的號令,地方軍閥哪怕不愿服從,起碼也得做做樣子。當然,你可以說漢獻帝劉協(xié)得位不正,但是放眼天下也沒有比劉協(xié)更具權威性的人了。當時曹操北面有袁紹,南面有劉表、袁術,東面有呂布,都對當時勢力還相對弱小的曹操虎視眈眈。漢獻帝的到來,使這三方頓感壓力倍增,呂布表示擁護中央朝廷,立即解除了和袁術訂立好的同盟關系。后來袁術稱帝,立即遭到了四方諸侯的聲討,很快在眾人的攻伐之下滅亡,其根本原因在于漢獻帝這個唯一的正朔的存在。官渡之戰(zhàn)中,劉表本和袁紹是同盟關系,由于漢獻帝發(fā)詔書,命天下諸侯討逆,而不敢發(fā)兵襲擊曹操后方,而是采取中立態(tài)度任憑曹操和袁紹斗得你死我活,這解除了曹操與袁紹作戰(zhàn)的一個很大隱患。西北擁戴漢獻帝的馬超也出兵援助曹操。就是因為這些擁戴漢獻帝的力量的存在,使得本來一場六比一的群毆,成了袁紹和曹操的單挑。最終,袁紹集團在官渡之戰(zhàn)中大敗,再也無力回天,曹操也一戰(zhàn)成為天下諸侯的翹楚。
當然,你可以同意對于曹操的評價“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但是,你無法否認,在建安年間遇到曹操,是漢獻帝劉協(xié)這一生中所遇到的最好的時光。
建安元年,命運多舛的漢獻帝遇到了曹操,終于結束了流離失所的日子。這一年,劉協(xié)16歲,從他9歲開始做皇帝,基本上度過了整個少年時代,直到現(xiàn)在才過上了安穩(wěn)的日子,也只有從這時候開始,才算有了皇帝的威嚴。
前面曾經(jīng)列舉過東漢一朝皇帝尚未成年就夭亡的比例,可以說,除了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之外,享年最高的就要算劉協(xié)了。對比一下他的那些列祖列宗,你才會知道劉協(xié)有多么幸運。正是因為曹氏父子的善待,劉協(xié)最終才沒有落到曹髦、李煜等人的下場,最后以山陽公的爵位而善終。如果從末代皇帝得到善待或者活得長這個角度來看,劉協(xié)的待遇起碼能夠排進前三名。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漢獻帝41歲,這一年征戰(zhàn)一生的曹操死去,傳位給曹丕。同年,漢獻帝看盡一生榮辱,最終選擇禪讓給曹丕。曹丕接受禪位,自稱魏文帝,追封父親曹操為魏武帝,三百年的大漢王朝自此壽終正寢。魏文帝曹丕選擇善待劉協(xié),封劉協(xié)為山陽公。
“邑一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車服郊祀天地,宗廟、祖、臘皆如漢制,都山陽之濁鹿城”。
《后漢書》
接到逐客令后,劉協(xié)搬出了那座充斥著血腥,彌漫著權詐,沒給他帶來多少榮耀卻給他帶來無盡屈辱的皇宮。山陽公劉協(xié)雖然爵位為公爵,但生活自給自足與普通百姓無異,以醫(yī)為業(yè),造福百姓。劉協(xié)做山陽公的事跡,在正史中沒有太多的記載,但修武一帶卻至今流傳著他廣施仁政、親民愛民之事?,F(xiàn)在的河南省焦作市有一個以山陽為名的行政區(qū)域--山陽區(qū),不知道是不是代表了后人對于這位末代天子的懷念。
據(jù)說在現(xiàn)在,在焦作市修武縣有一座禪陵,還有世世代代為其守陵的農人。禪陵,據(jù)說就是漢獻帝劉協(xié)的陵冢。幾年前,路過焦作市的時候,還曾經(jīng)專程前去憑吊。雖然沒有秦皇漢武帝王陵冢的氣勢,但郁郁蔥蔥,安詳寧靜。
山陽公劉協(xié),在遠離政治漩渦的濁鹿城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十三年,在這十三年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度過了生命中最為平靜的一段時間。234年,在山陽與諸葛亮同年去世,享年54歲。
這就是這個大漢天子的一生,充滿了無奈、苦難、眼淚和鮮血。他沒有做錯什么,盡管他善良、聰明和受過良好的教養(yǎng),但他的一生就是一個悲劇。如果劉協(xié)生在太平盛世很可能是一個明君,但最終什么也沒有,甚至還不如一個平民百姓雖然清貧但可以心靈平靜的過完一生。終于他死了,帶著一個時代一同離去,對于他來說這倒真的是一種解脫。
故事沒有結束。
這個叫做山陽國的撮爾小國沒有消失,一直傳位四代。一直到309年,西晉年間的永嘉之亂被胡人,就是號稱自己是劉邦后人的前趙匈奴人劉淵所殺。
想來也真是可笑。
這依然不是結束,根據(jù)日本的古籍《日本書記》、《古語拾遺》、《續(xù)日本紀》記載,第四代山陽王的弟弟劉阿知在匈奴人肆虐之時舉家為了躲避戰(zhàn)亂漂洋過海,來到日本。被當時倭奴國王封為東漢使主,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橋、大藏、江上、秋月、波多江等家族的共同祖先。據(jù)說今天日本的奈良縣妙見山有阿知宮,就是其后人祭祀這位獻帝后人的地方。
劉協(xié),這個歷經(jīng)磨難的末代皇帝,雖在亂世中飄搖但仍心懷悲憫以其醫(yī)術護佑一方百姓,也許這,就是所謂不失赤子之心。在多少當年不可一世的豪強世家都灰飛煙滅的時候,他的后人還能夠于行將被屠戮之際漂洋過海,在遙遠的東方保留一絲血脈,這也許就是造化在憐憫這個生而不幸的孩子。
02、蜀漢的后諸葛亮時代
但是無論如何,諸葛亮死了,作為蜀漢實際擁有最高權利的人,在蜀國有著定海神針一般的人物駕鶴西去。面對諸葛亮突然死去,留下的巨大的執(zhí)政權利的真空,蜀國政壇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動蕩。由于諸葛亮臨終前對于蜀國朝政進行了嚴密的布控,姜維作為武將繼續(xù)進行北伐中原的行動,雖然說動作和效果已經(jīng)越來越小,北伐成功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在朝廷中,諸葛亮授意蔣琬作為其政治領袖的接班人,而蜀國第二代丞相蔣琬也非常忠實的執(zhí)行了諸葛亮既定的政策,那就是繼續(xù)依靠荊州幫的勢力,打壓本地派的力量。后主劉禪,經(jīng)歷了被諸葛亮壓得死死的初登基的幾年時間,終于熬死了諸葛亮,想著自己可算能夠放開手腳大干一番。這個時候,蔣琬執(zhí)政以后,對于劉禪的鉗制和操縱更有甚者。劉禪對于諸葛亮以及其留下的并且依然擁有非常強大勢力的執(zhí)政集團,具有一種強烈的抵觸情緒。
這種抵觸情緒之強烈,在諸葛亮死后發(fā)生的一件事情上顯露無疑。
當諸葛亮的棺槨運抵成都,蜀國上下一片悲憤之情,面對國內洶涌的輿情,而后主劉禪卻下令禁止官員奔喪?!度龂?譙周傳》中有記載“亮卒于敵庭,周在家聞問,即便奔赴,尋有詔書禁斷,惟周以速行得達。”這段史書的記載很明確的告訴我們,聞聽到諸葛亮的死訊,后主劉禪并沒有像《三國演技》描寫的那樣“出城二十里相迎,并且放生痛哭”,在其禁止百官前去吊唁的命令之下,只有譙周一人因為跑得快趕去看了最后一眼丞相,并且最終只有譙周孤零零一個人參加了諸葛亮的葬禮。更有甚者,在后來劉禪不但不許群臣為諸葛亮吊孝,而且,朝臣和民間請求為諸葛亮立廟,后主劉禪也以不合禮儀為由加以拒絕。
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jié)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為可聽立廟於成都者,后主不從。
《三國志.諸葛亮傳》
在這樣的執(zhí)政背景下,劉禪注定不能與以蔣琬為首的執(zhí)政集團和睦相處,于是劉禪便轉而依靠宦官黃皓,希望用宦官的勢力來對抗朝廷百官對自己的壓力。這樣皇權與相權的矛盾不可調和之時,引入宦官作為第三股勢力的情況在漢朝三百年的歷史中不知道重復了多少次,現(xiàn)在又再一次在老劉家的蜀漢帝國里重演,也算是繼承了大漢朝政治斗爭的光榮傳統(tǒng)了。于是,在黃皓以及其宦官勢力的積極運作下,蜀漢朝政被弄得烏煙瘴氣,連諸葛亮欽定的掌握軍權的最高統(tǒng)帥姜維在成都都帶不下去,只能被排擠到天水去戍邊。
諸葛亮的死,是三國時代乃至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事件,它同時也引發(fā)了三國時代一連串重大事件的連鎖反應。
在曹魏這邊,諸葛亮的死訊傳來,魏明帝曹睿也是松了一口氣。蜀漢這邊徹底消停了,再也不會隔上幾年就來那么一次了,但是該賞的一定要賞。于是,曹睿派出了欽差大臣辛毗來到渭河西岸,宣讀自己的親筆詔書。
“詔曰:大將軍、征西大都督司馬懿力挽狂瀾,驅退蜀寇,斃其酋首諸葛亮,居功至偉,著晉位為太尉,增邑三千戶,并立刻單身返京面圣,朝廷另有大任托付。欽此!”司馬懿經(jīng)過此戰(zhàn),升任曹魏帝國的太尉,這個官職是所謂的三公之一,也就是現(xiàn)在的國防部長,掌握全國的兵馬。通過一系列戰(zhàn)役,司馬懿終于一步一步的走上了魏國軍界的最高平臺,成為這個國家擁有呼風喚雨之能量的人。
另外一件重大的事件是,漢獻帝劉協(xié)在諸葛亮死后不久,也傳來了死訊。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心念著恢復漢室徹底無望,暴斃而亡。
司馬懿得知這個消息,是曹睿派來的欽差大臣辛毗帶給他的。
司馬懿悚然一驚:“山……山陽公故亡了?”
這個消息的爆炸程度一點兒不亞于諸葛亮殞命五丈原的消息,辛毗掃眼看了看四周,湊過來向他附耳說道:“洛陽城里傳言說,山陽公是在得知蜀相諸葛亮身歿的消息之后不久死的,應該是自殺的?!?/p>
司馬懿似乎可以理解劉協(xié)的絕望,諸葛亮死了,大漢復興的最后一絲希望也破滅了,所謂哀莫大于心死,了斷也許是終結痛苦最好的方法。這個曾經(jīng)在名義上“君臨天下”了二十多年的傀儡天子,落得如此下場,讓司馬懿也心生一股酸楚,也許劉協(xié)若不是生在這個亂世,不失為一位守成的明君。
“這劉協(xié)可真蠢,就算諸葛亮能帶領大軍殺進洛陽,還會讓他來坐天子么?諸葛亮終究只會效忠他的主公劉禪登上天子之位的。”辛毗眼唇鼓舌一番,一臉訕笑。
“唔,大人真是高見”
司馬懿雖然嘴上這么應承著,但是他心里卻是對劉協(xié)多了幾分欽佩之情。劉協(xié)一心要恢復漢室不假,但他卻有著一種宏大的家國情懷,哪怕興復漢室一統(tǒng)天下的大業(yè)無法在自己的手中實現(xiàn),但只要劉氏一族中任何一人能夠完成大業(yè),也終歸比落在其他外人的手中更好,說不定劉協(xié)還在暗暗地等待機會再一次禪位給劉禪。如今希望破滅,黯然辭世,也算是不愧對劉氏的列祖列宗了。司馬懿心想,劉協(xié)之賢明遠勝曹丕,想曹丕哪怕大魏終將大權旁落,也不愿將權柄授予宗室。黃初年間曹丕大興牢獄將曹植、曹沖等人致死,皇親國戚牽涉其中的更是不計其數(shù),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宗師凋敝,在曹睿年間竟然到了無人可用的境地,只能一再的依靠包括司馬懿在內的外姓大臣,最終導致了大權旁落的境地,可惜可嘆。
04、雄才大略和荒淫無度集與一身的魏明帝
司馬懿在挫敗蜀漢六次北伐,耗死諸葛亮的這一年,已經(jīng)56歲了,擱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到了退居二線的時候了。而魏明帝曹睿23歲才登基,六年后的今天現(xiàn)在也不過29,還沒有到而立之年,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曹睿都不會死在司馬懿的前頭。此時的司馬懿雖然心中充滿了萬丈的豪情,,但此時真的一心就只想在自己退休前多積攢些功績,得以光宗耀祖,對于他來說家族的強盛和源遠流長更重要。再一個可能就是由于曹睿對自己還是有所懷疑,以此向皇帝表忠心,讓皇帝放心。篡奪曹家的天下,司馬懿可能根本就沒有想過,對于他來說可能只是一個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
毀掉三國時代神一樣的諸葛丞相的功業(yè),讓蜀漢在恐懼中走向末路,當然也是司馬懿如此這般的快感之一。所以,也許是出于爭取更大功勛的欲望,也許是職責所在,在已經(jīng)走上了太尉的新的領導崗位之后,司馬懿向魏明帝曹睿建言,趁現(xiàn)在蜀國國內空虛大舉伐蜀,一勞永逸的解決蜀地這個最大的威脅。
但是,對于這樣的合理化建議,曹睿的回答竟然是斷然拒絕。諸葛亮的出師未捷身先死,也深刻的影響曹魏的統(tǒng)治者魏明帝曹睿。
魏明帝曹睿23歲登基,從一登基整個曹魏帝國就沒有一天消停過,作為一國之君的閑適與縱情聲色他是一天都沒有體驗過。從青龍二年即位之初的東南方向孫權前來掃秋風,到后來的孟達造反,然后就是西邊蜀漢諸葛亮北伐一共來了六回,一直到青龍二年諸葛亮累死才算徹底消停了。曹睿作為曹魏帝國的第三代繼承人,早已沒有了第一代君主曹操興復漢室和吞食天下的左右為難,甚至也沒有其父逼獻帝退位所承擔的天下人的責難,他一繼位就已經(jīng)是曹魏帝國名正言順的國君,既沒有一統(tǒng)天下的沉重責任感,也沒有始作俑者的負罪感。但是在他執(zhí)政的前六年中,帝國的四境不得安寧,曹睿沒有過一天安穩(wěn)日子,為了穩(wěn)定軍心,有時還要御駕親征,這個一國之君當?shù)谜媸潜葎谀_€要辛苦。
終于能過幾天消停日子了,這個司馬懿竟然又要建議打仗,一定要堅決將他這樣工作狂的念頭扼殺在搖籃里。
于是,一心要抓緊時間過幾天放蕩日子的曹睿,立刻就將其荒淫無度和沉湎享樂的一面表現(xiàn)出來,登基初年被外部危機壓制的驕橫奢侈的本性被徹底的釋放出來。諸葛亮的死,讓原本持續(xù)存在的軍事壓力驟然減輕,原本還有一些明君風范的曹睿一改往日勤勉國政,下令大興土木,修筑宮殿。
在興建樓堂館所方面,曹睿比其父曹丕有過之而無不及,已經(jīng)到了一種病態(tài)成癮的地步。洛陽的崇華殿失火燒毀以后,曹睿下令不僅要重建崇華殿,而且還在其旁邊建了許昌宮、洛陽宮、昭陽太極殿等一系列宮殿。甚至突發(fā)奇想,把洛陽旁邊的邙山鏟平,在上面蓋大殿,遙望黃河。似乎老天爺對這種不顧民間疾苦大興土木的做法也感到憤怒,第二年又是一場大火把剛蓋好的崇華殿以及周邊的宮殿群燒了個干凈。曹睿面對這樣的情況,不是反思自己勞民傷財?shù)男袨橐呀?jīng)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而是再次下令,在原址上重建,而且更為奢華,規(guī)格更高。
魏明帝曹睿沉湎于狩獵游樂,在洛陽修建皇家專用的狩獵場,狩獵場中的麋鹿太多,沖出獵場,啃食莊稼。但是民眾眼看著莊稼被啃食干凈也不敢動這些麋鹿,因為朝廷有令不能獵殺皇家獵場的麋鹿,否則以殺人論處。曹睿喜歡南方的珍寶古玩,就像他老爸曹丕當年一樣,用北方的戰(zhàn)馬向東吳換取南方的奇珍異寶。江南并不出產戰(zhàn)馬,戰(zhàn)馬對于東吳來說是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孫權面對著這樣賺錢的買賣當然是求之不得,于是,曹睿用大量的優(yōu)良的戰(zhàn)馬換來了珠璣、翡翠、玳瑁等。
曹睿不但在大手大腳亂花錢方面不是一盞省油的燈,在荒淫無度方面也是載入了史冊?!段郝浴分杏涊d,魏明帝下令將百姓的妻子配給戍邊的戰(zhàn)士,并把其中有姿色的女子填充后宮。曹睿時期,后宮佳麗數(shù)千人,并且給這些皇宮小老婆比照朝廷百官給予相應的官位和俸祿。后宮女人們的薪資待遇和社會地位方面,遠比那些辛辛苦苦操勞國事和刀口上舔血的男人們高得多,婦女的社會地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曹睿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女權主義者”。
前面說過,魏文帝曹丕娶三國時期第一美人甄洛為后,后來甄洛年老色衰,魏文帝又寵幸郭女王,廢甄后,立郭后。在郭后的挑撥之下,將甄后賜死?!芭l(fā)覆面,以糠塞口”,死狀甚慘。
魏明帝曹睿登基后,聽說了自己生母的悲慘遭遇,逼迫自己名義上的母親郭太后自殺,并且也是“披發(fā)覆面,以糠塞口”。
冤冤相報,有時候造化就會把你安排進一個殘忍的輪回。
就在魏明帝曹睿站在一個被侮辱被傷害的孩子的角度,怨恨郭太后與自己的生母爭寵,同時也怨恨自己的父親不顧結發(fā)夫妻之恩而將母親賜死的時候。曹睿也因為寵愛另外一個郭姓女子而將自己的原配毛皇后廢掉然后賜死,簡直是曹丕所作所為的翻版。
而且似乎比其父曹丕更加過分,更加令人齒冷。
魏明帝曹睿與新歡郭夫人喝酒取樂,郭夫人好心建議要不要把毛皇后叫來一起喝酒,曹睿拒絕還說千萬不要告訴毛皇后。結果毛皇后不知怎么就知道了,第二天問曹丕,昨天喝酒喝的開心么。曹睿當時就羞愧難當,就像是偷東西的孩子當場被人抓住那樣窘迫。惱羞成怒,當下就下令把當天伺候的下人全部殺死,過了幾天可能還是覺得太沒面子,又下令將毛太后賜死。本來不是什么大事,無非就是點兒爭風吃醋,但是曹睿的小心眼兒碰上嫉妒心奇強的毛太后,這后果就無法挽回了。
曹魏皇室,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殘忍的輪回。
在歷史上這種后宮充斥美女,荒淫無度的皇帝反而子嗣稀少。魏明帝曹睿就是這樣,自己嬪妃無數(shù)卻只有一個女兒,還沒成年就夭折了。眼看著越來越不行了,就從宗室中抱來了兩個兒子,一個封為齊王,叫曹芳,另外一個秦王叫曹詢。由于越來越荒淫無度,曹睿在景初三年的時候就已經(jīng)一病不起,并且臨危讓司馬懿和曹爽一起顧命輔佐小皇帝曹芳,死的時候只有三十六歲。曹家三代君王,一個比一個短命,三個人都沒活過一個司馬懿,這也是導致最終司馬家代曹家的重要原因。
05、帝國的北方
相對于剪不斷理還亂的皇室的愛恨情仇,北方游牧民族不斷的侵擾對于曹睿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麻煩。
其實北方的困擾是歷史問題,由來已久。
首先是匈奴。202年袁紹在官渡之戰(zhàn)被曹操大敗,面子上掛不住,竟然給氣死了。袁紹一死,他的三個兒子為了搶地盤打成一團,曹操正好趁機去收拾袁紹這三個不爭氣的兒子,順便統(tǒng)一北方。趁著曹操去河北,呼廚泉單于終于逮住機會出來搶一票,曹操早有安排,馬超和龐德二將將蠢蠢欲動的匈奴人又抽了個七葷八素,呼廚泉再次臣服。曹操眼見著南匈奴一次次的反叛,確實已經(jīng)喪失了耐心,決心一勞永逸的解決匈奴的問題,省的三天兩頭的給自己添堵。于是就趁著呼廚泉來請罪的時候將其扣押,同時將匈奴分割成五部,并且內遷至中原,嚴加看管。至此,南匈奴徹底滅亡。
另外一支強大的游牧民族的勢力是烏桓。
在匈奴之前華夏的北方曾有一個烜赫一時的民族東胡,匈奴的一代圣主冒頓單于擊敗東胡成為北方草原的主人。東胡的殘部作鳥獸散,逃入鮮卑山的一支成為后來的鮮卑人,逃入烏桓山的一支成為后來的烏桓人。后來就是正處在巔峰期的匈奴人被更為兇猛的霍去病打的滿頭包,分裂成南北匈奴,北匈奴一路跑到俄羅斯草原。
此時烏桓在中勢力最為強大的是以踏頓為單于的部落,趁著匈奴分裂,趁勢占領了匈奴退出的北方草原,袁紹其時正被曹操逼得快沒路走了,就與踏頓聯(lián)合對付曹操??缑褡褰M建的反曹聯(lián)盟一仗還沒打,袁紹就因為官渡之戰(zhàn)輸了老本給氣死了。建安十年,曹操斬袁紹的兒子袁譚于南皮,袁紹的另外兩個兒子袁尚和袁熙被曹操打的無處可躲,只好跑到烏桓的地盤尋求政治避難。想著曹操不會縱兵千里討伐烏桓遼西,這兩個人就做了帶路黨,經(jīng)常帶著烏桓侵擾幽州、并州一帶的邊界。
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遼西的威脅,并且除惡務盡將袁紹的殘余勢力徹底清剿掉,曹操親帥大軍于建安十二年出兵遼西。烏桓打家劫舍的好日子還沒過幾天,突然就聽說了曹操千里奔襲柳城來討伐烏桓的消息,烏桓的首領踏頓早有耳聞,于是踏頓早早就埋伏下重兵。曹操本來打算出塞走海邊討伐柳城,但是天下大雨,道路艱險,而且烏桓重兵把守。在田疇的帶領下,辟出一條小路,北出人跡罕至的盧龍塞,一路開山填谷,直取柳城。一直到曹操大軍距離柳城只有二百里的時候,踏頓才發(fā)現(xiàn)曹操的大軍已經(jīng)從身后向自己撲來。踏頓慌忙之下,率領大軍回軍守備柳城。曹操丟下主力和輜重,率領八百精銳虎豹騎占據(jù)了烏桓回軍馳援的必經(jīng)之路的白狼山。踏頓得知消息后精銳盡出將曹操團團圍住。大將張遼自告奮勇沖下山斬殺踏頓,曹操大喜,將自己的大紅戰(zhàn)袍披在張遼的身上,勉勵其奮勇殺敵。張遼敏銳的尋找戰(zhàn)機,率虎豹騎在包圍的如鐵桶般烏桓鐵騎中撕開一道口子,直取踏頓。烏桓首領踏頓眼看著自己鐵桶一般的騎兵包圍竟然被硬生生的隔成兩半,還沒來得及下令迎戰(zhàn),一團烈火般的張遼忽然就出現(xiàn)在面前,猶如神兵天降一般。踏頓留在腦海里最后一個畫面就是張遼急速砍來的刀,一道致命的黑影。
張遼一馬踏烏桓,電光火石之間手起刀落于陣中將踏頓斬殺,烏桓鐵騎軍心大亂,一敗涂地。曹操此次對風頭正勁的烏桓的奇襲,堪稱當年霍去病率八百精銳深入漠北斬殺匈奴左賢王之戰(zhàn)的翻版。張遼此戰(zhàn)中表現(xiàn)的霸氣十足,是其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戰(zhàn)績。這種于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戰(zhàn)法,在后世有另外一個響亮的名字,斬首行動。
征袁尚於柳城,卒與虜遇,遼勸太祖戰(zhàn),氣甚奮,太祖壯之,自以所持麾授遼。遂擊,大破之,斬單于蹋頓。虜眾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馀萬口。遼東單于速仆丸及遼西、北平諸豪,棄其種人,與尚、熙奔遼東。
《三國志》
曹操東征烏桓,得勝而還,躊躇滿志。
聽說了曹操在白狼山一戰(zhàn)殺踏頓平烏桓的事情后,如喪家之犬般的袁尚和袁熙再一次踏上了亡命天涯的道路,投奔遼東的公孫康。公孫康面對這兩個倒霉孩子,二話沒說,殺了然后把首級獻給曹操,表示恭順。遼東的公孫康可不是《三國演義》里那個武力渣渣形容猥瑣的出場次數(shù)少到如果你不仔細看都看不到這個名字的小角色,公孫康號稱遼東之王,勢力范圍曾經(jīng)達到朝鮮半島,這個遼東的故事因為跟司馬懿有關系,所以在后面還會講到。
聞聽曹操干凈利索的解決了烏桓,鮮卑王軻比能立刻表示臣服曹操。
破匈奴,戰(zhàn)官渡,平北方,凌烏桓,服鮮卑。此刻的曹操,已經(jīng)站在了這個時代的巔峰,站在了整個遠東的巔峰。
就像當年對于黃巾軍的戰(zhàn)俘一樣,對于俘虜?shù)臑趸溉?,曹操沒有采用一般將領對待戰(zhàn)俘的處理方法將他們殺掉或者充為奴隸,而是將他們建制不散的編入自己的軍隊中,在以后的征戰(zhàn)中成為曹魏堅強的烏桓鐵騎。曹操這種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的做法顯示了其作為軍事家政治家的胸襟和膽魄,在曹操的眼中沒有門第、階級甚至種族的界限,只要你能為我所用我就要讓你發(fā)揮出你的能力。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在踏頓領導下白狼山一戰(zhàn)中似乎不堪一戰(zhàn)的烏桓戰(zhàn)士,在后來的十幾年間在曹操的調教下,縱橫南北,真正發(fā)揮出他們鬼神一般的真正的戰(zhàn)斗力,成為敵人為之膽寒的鐵騎部隊。
曹操一戰(zhàn)換來了十五年魏國北方的安寧,也就是說,柯比能老實了十五年。
鮮卑的柯比能是聞訊臣服,與匈奴和烏桓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匈奴和烏桓被曹操徹底打殘,族人離開祖先生活的北方草原內遷,而鮮卑因為柯比能的識時務沒有經(jīng)受過曹魏實質的打擊,只是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在這十幾年時間里,鮮卑各部落逐漸南進、西進,占領了原先匈奴和烏桓占據(jù)的東北和北方的草原。勢力范圍從鮮卑山向西一直到達今內蒙古和林格爾、涼城至山西大同一線。按照地區(qū)分布大致可以分為:東部鮮卑、北部鮮卑和西部鮮卑,總人口數(shù)二百余萬人。東部鮮卑后來發(fā)展成為慕容氏、段氏、宇文氏;北部鮮卑主要是指拓跋;西部鮮卑主要由河西禿發(fā)氏、隴右乞伏氏以及青、甘吐谷渾組成。
由于鮮卑部落爭取了一個好態(tài)度,在建安年間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勢力日益壯大。到了魏明帝曹睿時代,鮮卑發(fā)生了分裂,對于魏國也是時降時叛,成為魏國北部最大的隱患,勢力最大的兩個部落是柯比能和步度根部。
怎么辦,打么?
雖然說曹睿在沉湎聲色和縱情享樂的時候讓人恨得牙根癢癢,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曹睿在運籌帷幄指揮千軍萬馬沖鋒陷陣方面確實很有一套。曹睿發(fā)現(xiàn)他遇到了諸葛亮在面對司馬懿時相同的困擾,曹魏集結大軍而來時,柯比能的部落就一陣風似的逃到草原深處,反正游牧部落機動性強又不存在糧草的問題。曹魏大軍剛一撤,柯比能就率人前來騷擾,簡直像蒼蠅一樣打不著趕不走。新興的軻比能部落已經(jīng)成為曹魏東部的重大隱患,甚至曾經(jīng)殺了并州的刺史,這就不屬于騷擾了,基本上已經(jīng)到了叛亂的程度了。于是,曹睿下定決心要打掉鮮卑囂張的氣焰。但是軻比能部這種打了就跑的戰(zhàn)斗模式實在是讓人抓狂,睿曾經(jīng)派重兵前去剿滅柯必能,但是柯必能出色地發(fā)揮了草原民族的機動性,從來不與曹軍主力硬碰硬。只是不斷用輕騎快馬滋擾劫掠,見到大軍就跑,見到小股部隊就吃掉,打又打不著,躲又躲不掉。讓曹軍十分頭疼。
東漢末年曹魏與異族的戰(zhàn)爭三十多次,大多數(shù)是以勝利告終,但有一平一敗,而這一平一敗全都是對鮮卑柯比能的戰(zhàn)事,也就是說對于教訓周邊游牧民族相當有心得的曹魏軍隊,面對鮮卑人的時候確實辦法不多。
面對這樣的局面,既然明著解決不了問題,那就只能使陰招了。于是在終于熬死了諸葛亮,西南方向終于消停了的第二年,青龍三年。
騰出手的魏明帝曹睿授意幽州刺史王雄蓄養(yǎng)死士,命其接近柯比能,成功將其刺殺。由于游牧民族基本上是松散的軍事同盟結構,沒有明確的政治體制,因此失去一個領袖往往就是致命打擊。被漢武帝趕到歐洲的北匈奴,虐遍歐洲無敵手,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就因為領袖阿提拉被羅馬派人刺殺了,結果一下子就土崩瓦解,徹底崩潰了。所以,柯比能突然死亡,鮮卑人的部落聯(lián)盟土崩瓦解,鮮卑部落重新回歸到一盤散沙的局面,有一些甚至還歸附了魏國。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這是曹植《白馬篇》里的兩句詩,用這句話來總結曹魏時期中原政權對于游牧民族的戰(zhàn)績我覺得并沒有多少言過其辭的溢美。對比大漢的早期劉邦被匈奴堵在白登山,走夫人路線才撿回一條命;大唐盛世,唐軍被吐蕃把長安城都打下來了,最后靠著混亂的血緣關系跟周邊異族沾親帶故,才靠著這些叔叔大爺們的力量將吐蕃趕走,確實挺丟人。
曹魏基本上每次都以少與對手的兵力主動出擊,平烏桓滅鮮卑。要知道曹魏的現(xiàn)實情況是它并不是一個像漢唐那樣大一統(tǒng)的帝國,它只是半壁江山,西南的蜀漢和東南的東吳時刻虎視眈眈的要準備出擊咬魏國一口,這是絕對意義上的四戰(zhàn)之國。一個疏忽就會有亡國的危險,強烈憂患意識,造成了魏軍極強的戰(zhàn)斗力。除了戰(zhàn)斗力強悍之外,魏軍組建了虎豹軍這樣裝備精良打發(fā)彪悍的精悍步騎,用以在僵持階段或者出奇之時取得勝利,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最早的特種部隊。作為中原政權,魏軍不光有強悍的步兵,還從西域購買良馬組建了強悍的騎兵兵團,在與游牧民族大兵團的對攻中不落下風。不惟如此,魏軍還裝配當時世界最先進的霹靂車,堪稱世界最早的大炮,以及仿效諸葛連弩而造的連弩炮,威力巨大。作風彪悍,騎兵軍團以及裝備先進武器的魏軍,在當時的中國可以說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三國最終歸于魏國不可謂沒有道理。
青龍三年,北方草原最大的鮮卑部落軻比能部由于其領袖的突然死亡,各部陷入混亂的紛爭之中。距離草原民族出現(xiàn)下一個英雄,帶領他們縱馬馳騁中原還有將近三百年的時間,但是至少現(xiàn)在,曹魏帝國的北方邊境安靜了。這個時候司馬懿正在遼闊的渭北平原上安營扎寨,剛剛把蜀漢神一樣的統(tǒng)帥諸葛亮熬死,并且接受了魏明帝曹叡親筆詔書加封的太尉之職,風頭一時無兩,豪情萬丈的望向洛陽巍峨的皇城。
在帝國北部滅匈奴、平鮮卑的偉大戰(zhàn)爭雖然司馬懿基本上沒怎么參與,但是沒關系,很快他就要再次成為帝國的最高統(tǒng)帥走上歷史的舞臺開始他的表演了,因為這個時候,遼東正在醞釀一場大風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