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穿鑿附會較多,卦象晦澀,請方家批評指正】
文明起源于水和火。
人類最早起源于大洪水,有諾亞方舟一說,渙有水上浮舟之象,巽為木為舟。比有洪水泛濫之象,地上全是水,人們只能往山上跑,住在山洞里,靠吃野果漁獵為生。夏曰連山,以艮為首,就是為了紀念穴居生活而尊山為神。為感謝山神庇佑,就在山上立廟祭祀。后世衍變?yōu)榉舛U。
歷代封禪以泰山為首。泰山是神山,主峰玉皇頂,人稱小天庭。觀和剝,都是大艮。觀是廟,廟堂之高。剝,為大艮,專指泰山。剝,異卦相疊,兩個不同的經(jīng)卦疊加一起。艮七坤八,合十五之數(shù),泰山高1500米。同卦相疊的艮,艮為止。就是景行行止,高山仰止。從人自身的角度看剝之象,就是山在面前,假如你到了玉皇頂,從神的角度來看,從上往下看,也就是讓你繞到桌子后面觀察此象,不就是復嘛!復,其見天地之心。后世儒家講,反身修德,反求諸己,置身霄漢,復見天心。
出世為仙,入世為人,歷世而不染。
出世為遁,人進了山就是仙,入世為觀,居廟堂之高。
觀,為大艮為山,坐山觀虎斗,巽為風,風從虎。山上有廟,有道觀,有日觀峰。遁,天山遁,過了中天門就是上了天庭,得道以遁名。
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艮為山,象人,艮有人形,人猿分手,直立行走。人與猿的區(qū)分就是手,艮為手。
【復,初九,盤桓利居貞】
根據(jù)"同聲響應,同氣相求"的原理,云從龍,風從虎。后天求先天之理,艮為云,震為龍。艮先天西北,后天居震位,"終萬物始萬物,莫盛乎艮",大艮之剝必求諸大震之復,所以盤古之首必傾于東方。東方屬木,為青色,古青州,故"海岱唯青州"。后其鼻化為泰山,有山中鼻祖之美譽。
還有泰山的泰,只有站在否的最上一爻往下看,就是個泰,不難理解,為什么南天門在北邊,北極坡村在南邊。
從人自身的角度看,泰,天上水下,是個訟,逆行,然而從神的角度看,就泰,汶水西流,其實正是朝著泰山。
碑往東斜,水向西流。
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泰山,古昆侖,汶水,古若水。
泰山文化是華夏文明后期發(fā)展的一個縮影。
【大汶口遺址】
大汶口文化范圍極廣,黃淮海流域,也包括泰山。
洪水逐漸退去,經(jīng)過大禹的一番治水,形成河流,平原。賁卦之后為剝卦,剝?yōu)榇篝?,艮為止?/p>
史前為蒙,有史為賁。
山火為賁,文明以止,人文也。
山水為蒙,草昧無知。
山北為陰,史前也。山南為陽,有史也。
在山東半島,泰山南部,有一條大汶河,孕育出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
坎為水,離為文(汶),泰字下從水。泰山與汶水遙相呼應。
清代姚鼐在《登泰山記》中所描述的:“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大汶河發(fā)源于萊蕪、臨沂境內(nèi),匯集泰山山脈、蒙山支脈諸水,向西流過萊蕪、新泰、泰安,最后經(jīng)東平湖流入黃河,全長208公里,是黃河下游最大支流,黃河在山東境內(nèi)的唯一支流,也是泰安地區(qū)最大的河流,因其水流向西,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倒流河”。
彼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經(jīng)過汶水,發(fā)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之嘆。
大汶河古稱汶水,是黃河下游最大的支流,也是全國為數(shù)不多的自東向西流向的河流之一,最主要的支流有五條,世稱“五汶合一”。汶水以博大的胸懷,納泰沂山區(qū)諸脈,兼容并蓄,五汶合一,獨辟蹊徑,西向奔流,蔚為大觀。據(jù)《水經(jīng)注》,五汶即為柴汶、嬴汶、牟汶、北汶、石汶。
【汶水發(fā)于蒙,經(jīng)于泰,入于坤,而成于賁】
汶水西去,倒流入坤,氣脈東返,潤泰養(yǎng)新。
大河之氣,逆流而東,于汶北上,潤下返岳,直通帝座。
肥城汶陽鎮(zhèn),為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故鄉(xiāng)。鎮(zhèn)首有中石題刻汶水之陽四字。
位于汶水南岸寧陽縣境內(nèi)的堽城壩遺址,系元代為興漕運而修建,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因易堽城壩址歌功頌德而建禹王廟。禹王廟原名河神廟,大殿為明代建筑,磚、木、石結構,灰瓦歇山頂、蟠龍大脊。院內(nèi)今存古柏11株,大者腰圍均四米以上,其中檜柏兩株,有數(shù)百年樹齡,枝葉繁茂、形如華蓋,因樹形夭矯做龍形,取名“虬枝歧柏”,舊《寧陽縣志》載,為寧陽八景之一。堽城壩大橋,是山東省內(nèi)濟微公路上的重要橋梁之一。大橋與遺址南北相望。
汶上古稱中都,歷史悠久,擁有燦爛輝煌的文化資源,佛教文化、儒家文化、運河文化和始祖文化交相輝映,底蘊厚重,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的發(fā)祥地。公元前501年,孔子在汶上初仕中都宰,留下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千古佳話。
早在南北朝時代,佛教傳入汶上。唐宋時期,汶上佛教盛行,留下了佛教文化的著名宗教遺跡-皇家寺院寶相寺。
大汶口文化因大汶口遺址而得名。遺址位于今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qū)大汶口鎮(zhèn)西南,地處大汶河南北兩岸。1959年大汶口遺址首次發(fā)現(xiàn)以來,經(jīng)過三次大規(guī)模的發(fā)掘,共探明遺址區(qū)面積82萬平方米,發(fā)掘7200平方米,發(fā)掘墓葬189座,出土隨葬品2100余件,出土文物內(nèi)涵十分豐富。考古專家認定大汶口遺址是距今4600年至64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中期文化遺存。1982年,大汶口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立碑保護。
【紅陶獸形壺】
賁,文明之象,艮為土,離為火,火燒土,制作陶器。
大汶口鎮(zhèn)位于巍巍泰山南麓,悠悠汶水之濱,隸屬于泰安市岱岳區(qū),距泰安城區(qū)三十余公里,漢、晉時期這里是鉅平縣城所在地。歷史上汶口古鎮(zhèn)四周有高大的城墻,共有八座城門,因古鎮(zhèn)地勢低洼,南鄰汶水,易受洪水威脅,南側城墻除御敵外還做擋水之用,洪水來臨時,城門就是閘門,一門兩用,發(fā)揮著它的獨特而又舉足輕重的作用。解放后城墻失去它的防御作用,因鎮(zhèn)區(qū)擴建的需要,只保留了南城墻,其他三面都拆除了。西南門外的大汶河上坐落著溝通兩岸的石橋,也是四百里汶河上現(xiàn)存唯一的一座古石橋,建于明朝隆慶年間,因了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特征,這座橋便有了汶河石橋、姜公橋、明石橋等多個名字。大汶口自古就是南北通衢,水陸要道,是個人杰地靈之地。
大汶河孕育了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史前文化——大汶口文化,是中華民族發(fā)祥地之一。
仰韶文化同期,龍山文化的前期,新石器時代晚期,社會形態(tài)已進入父系氏族。
沙丘城下寄杜甫
【唐】李白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經(jīng)過作者授權刊登。
經(jīng)過作者授權刊登。
作者:鳳涎詩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