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能被定義為一門科學,其中信友的理智,在超性的(德行)信仰的指導下,能嘗試更好地理解天主啟示的奧秘,及其在人類生存的后果。
神學是fides quaerens intellectum: 信仰尋求理解,而且不僅是因好奇心而推動,反而是對奧秘的愛與崇敬之心而推動。
.圣安瑟莫創(chuàng)造了這種對神學本質的詞語。他注意到“信友不應對信仰作出爭辯,反而應時常保持堅信,愛這信仰、按著它而生活,他便能謙虛地、并以最大的可能性去尋求為何信仰是如此。如果他能夠理解的話,他便能中悅天主;若他不成功理解,他仍遵從、忠于這份信德,并且尊崇它?!保ā蹲C據(jù)》158, 263, 三)
信德是神學絕對的必要條件。這不僅是因為信德是神學的“原材料”(神學有信德作起點),而是因為好的神學是在信德內滿全。神學因此不單只是對啟示理性反思。這就是為何圣奧斯定肯定: intellige ut credas, crede ut intelligas(為了相信而去理解;為了理解而去相信)。
.神學因此是信仰行為中的智力層面,是信德的反身,是能夠思考、理解、發(fā)問和尋求的信德。它嘗試盡可能地將credere(相信)提升到intelligere(理解)的層面,將信仰的真理舖排在一個已良好分類的、統(tǒng)一的和連貫的系統(tǒng)中。神學嘗試(以理性的方式)來組織從啟示得來的資料,把相關概念的關系、效果與其原因的聯(lián)系,以及真相與其來源的相互關系顯示出來。圣多瑪斯?亞奎納表示,神學像有關天主知識的足跡或形象:impressio divinae scientiae。(《神學大全》 1, 1, 3 ad 2)
神學是信仰的科學,是一種反思 — 開始時是自發(fā)的,然后變得更有條理,并在教會內、圍繞天主啟示、及所光照現(xiàn)實中的基督徒思維一直帶領著。這意味:
這不是一件個人的任務。其領域和活力是信仰的生命及信德的奧秘。它最終的基礎是整個教會,這教會是神學活動的受惠者和照顧者。這是對教會信仰的默想,而信德往往在圣經(jīng)中、信經(jīng)、會議達成的定義、和教會教父們的著作中表達。它不尋求建立其對象,而是要理解它。
神學是理性和有條理的。它從信德里開始,并在當中存留著,但它一直呼吁人類的努力,并一步一步地前進。它也是一種知識,而且需要時間去完善自己、及令自己更成熟。
因此,神學是一種智力的、而不涉及情感的活動,即使它需要愛和擁有超性奧秘的傾向。它不直接地尋求與天主融合(傾向奧秘之路的目標),但一個對啟示的詳細和架構完善的理解,換句話說,它是一種對信仰已發(fā)展的知識。
– 最后,深入地鉆研和探索已啟示的真理是適當?shù)纳駥W工作,而且努力去理解,這理解能容許他人以深入的信念與安全性來辯護和闡述它。此外,神學家嘗試將信仰的真理與其他的人類知識聯(lián)系起來,并在現(xiàn)實、天主創(chuàng)造的世界中收集資料。在這個世界,人們發(fā)現(xiàn)相對但有價值的真理、第二因伴隨著第一因、中介目的指向最終目的。
神學是不完美的,并且有進步的空間,因為它蘊含人類知識的元素。
.這種好奇但恭敬的活動將總是令神學家處于一種“健康的不滿”狀態(tài)當中。這不能傷害他的自愛程度,反而令他更能培根他的謙卑。這只是意味著他在深不可測的奧秘當中。圣奧思定在他宣稱時指是這些奧秘:“如果你已經(jīng)明白了一切,這意味著你所發(fā)現(xiàn)的并不是天主?!?/span>
神學是整個教會的活動。神學研究是由個人形式進行,他們將自己的風格與個性去傳授,但這并不是純粹個人的事業(yè)。神學是教會全體的活動,并不是單單一名神學家私下的個人反思。神學為教會及人類的福祉服務,并為天主的國作出奉獻。因此,神學家的工作與教會的生活有密切相關,在某程度上可以說是教會的一個器官。神學肯定不是“教會任務”(即‘任務’在教會學和教會法中嚴格意義),但在較廣的層面上,他們能被認定為一個職責和職務。因此,神學是教會教義功能的特定一面,并依次地涵蓋不同層面的活動(教會訓導、神學、教理)。它也可以被認定為圣言的具體和公共事務。
神學的教會性特征使它成為整個教會架構內的活動,同樣擁有一些職責與限制。
為神學而言,教會并不是什么不相容的事,而是神學存在的基本,亦是令神學變成可能的條件。然而,神學家鉆研時的信德并不是只屬他自己、而是所有人。
神學家是一個活生生的團體的成員。他從這個團體接收到信仰后,并在團體中分享。正因這個事實,能對神學理論作出保證、支持和提問。因此,神學家會被召叫為共融服務。他們必須就無緣故地得到的,同樣無償?shù)胤瞰I。
神學具有科學的自主權。神學并非按教會訓導、由教會授予的一個職責,亦并非單單是教會的衍生物。神學有自己的工作,與科學的獨立性與職責,是教會訓導本身在宣布和解釋天主教教義所需的特征。
神學在世上有一個使命,其觀眾不只是基督徒團體。雖然不是以明確的方式,但神學家同時也向全球與社會文化宣講。
本文來源:號角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