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焦有火,下焦有寒”,時間長了就得腎結(jié)石
“上焦有火,下焦有寒“,因為中焦堵住了,所以才會上焦有火下焦有寒。
《類經(jīng)·藏象類》所說:“上焦不治,則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的主要問題是中焦堵住了。打通了中焦,上下焦就慣通起來了,氣血也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回路。
中焦是人體的中心、氣血生化之源、主宰人體的后天之本。中焦包括脾、胃及肝、膽等內(nèi)臟。脾主運化,胃主腐熟,肝膽主疏泄,并分泌、排泄膽汁以助消化。中焦堵了,腎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yīng),代謝能力自然就會變差,結(jié)石自然就會發(fā)生。
上焦有肋骨罩著,下焦有骨盆罩著,唯獨中焦這個區(qū)域是軟的。有骨頭罩著的地方是不容易變形和彎曲的,只有中焦這個地方軟軟的,可伸縮性強。護理好了,能顯示出八塊腹肌和馬甲線;護理不好,則是一個大肚子腘腘。真正的好肚子躺在床上應(yīng)該是這樣的-中焦部位是一個大坑。
中焦部位的最高標(biāo)準(zhǔn)是肚子非常的軟,并且,平躺在床上中間會形成一個大坑,有這樣的肚子,就不會有前面提到的那些病癥了。正如中醫(yī)高人常說的:“肚子軟如棉,百病都不纏”。
三焦是元氣的升降通路和水液代謝的通道。中焦不通,會導(dǎo)致許多疾病。清代溫病學(xué)家吳鞠通、薛生白強調(diào)了打通三焦對于預(yù)防暑濕的重要性。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則肺、脾、腎等調(diào)節(jié)水液代謝的功能受限,易被暑濕之邪侵襲。此外,三焦不通會產(chǎn)生痰、濕、瘀血,導(dǎo)致多種老年疾病和早衰。
一、上焦心肺,不通就容易上火。
1、宣通上焦
橫膈以上為主焦,包括腦、心、肺。暑濕阻于上焦,致清陽不升,頭部出現(xiàn)眩暈、耳鳴;心臟出現(xiàn)心慌、胸悶;肺部出現(xiàn)咳嗽、氣喘、咳痰等。暑濕不除,上述癥狀會不斷加重。
2、佩香囊治頭暈
暑濕困阻于頭部,清陽之氣被遏,可見眩暈、困重如布包裹、視物模糊等。取川芎、菖蒲、佩蘭各30 克,冰片10克。將上述藥物打成細粉,裝入棉布包內(nèi),每天佩戴于胸前,連戴2-3個月。川芎可行氣活血,菖蒲可開竅、安神,佩蘭能清利頭目,冰片有醒腦、提神的作用。諸藥合用,能宣通上焦,對夏季引起的頭暈效果尤佳。
3、瓜蔞飲治胸悶
暑濕之邪困阻于心,阻塞胸部陽氣,誘發(fā)心臟不適。取全瓜簍15克、竹茹10克, 以沸水250毫升沖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藥理學(xué)證實,瓜蔞可擴張心臟冠脈,增加冠脈流量,對急性心肌缺血布明顯的保護作用,并可用于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的輔助治療,對于暑濕阻于—L焦、心陽不暢引起的胸悶氣短、心悸怔忡均有很好的效果。
4、舒理上焦功治咳嗽
兩臂屈肘上抬,手指在胸前交又,掌心向內(nèi),然后翻掌向外,慢慢用力向前推出伸直,再翻掌向內(nèi),收回胸前,反復(fù)做12次。兩臂向體側(cè)伸直,掌心向外,虎口向上,慢慢向上、向前、向下、向后,再向上劃圈,重復(fù)做12次。每天早晚各做1組,有助于宣肺化痰、補氣升陽,可治療暑濕困阻上焦所致咳嗽痰多、反復(fù)呼吸道感染。
二、中焦脾胃,不通就容易積食。
1、運健中焦
中焦包括脾、胃、肝、膽等。暑濕阻于中焦,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以及肝膽的疏泄功能。脾氣不運,易出現(xiàn)大便秘結(jié);肝氣不舒,則表現(xiàn)為腹脹滿、反酸燒心。
2、菖蒲茶治便秘
便秘常為暑濕困阻中焦所致,可取石菖蒲、火麻仁各10克,大葉普洱茶5克,用沸水250毫升沖泡,午后飲用,,石菖蒲、火麻仁、普洱茶歸脾、胃經(jīng),入中焦,具有理氣寬中、芳香化濕、消積化滯的功效,并對暑濕困阻中焦引起的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3、舒理中焦功治腹脹
暑濕之邪侵襲中焦,引起肝氣不舒、水濕困阻,出現(xiàn)腹脹、噯氣、打嗝、泛酸等不適。兩臂屈肘,在腰際成立掌,掌心向前,手指分開慢慢用力向前推出,手臂伸直后手指向內(nèi)收攏,形成蓮花 狀,慢慢收回到腰際.反 復(fù)做12次。左手在下,右 手在上.重疊在中脘穴 上,順逆時針各按摩12 次,每天早晚各做1組,對胃炎、胃潰瘍、肝炎等引起的腹脹、噯氣、泛酸有很好的療效。
三、下焦肝腎,不通的話就容易氣血瘀結(jié)。
1、疏通下焦
下焦包括腎、膀胱、大腸、小腸等。暑濕阻于下焦,易出現(xiàn)小便短少黃赤、尿路結(jié)石或腹瀉、腹痛。下焦?jié)駸崽N蓄日久,上述癥狀會不斷惡化。
2、叩擊法排結(jié)石
暑濕之邪侵襲膀胱,濕熱之邪煎灼津液,進而形成尿路結(jié)石。左手握成空拳.擊打左天樞穴(肚臍旁開2寸處,左.右各一),同時右手拳背叩擊腰背部命門穴(第 2腰椎棘突下)12次。右手握成空拳.叩擊右天樞穴,同時左手拳背叩擊腰背命門穴12 次。左右腿分別向前做蹬腳動作各6次。本法可起到清熱除濕、消石排石的作用。注意治療期間每日飲水不低于2500毫升。
3、敷臍治腹瀉
暑濕困于大腸,會出現(xiàn)大便稀溏、腐臭、帶有膿血黏液等。取黃連、黃柏、肉桂各10克。將上藥研成細末,每次取3克,用香油或白酒調(diào)成團狀,填敷肚臍,外用紗布及膠布固定。每周2次,每次貼敷一晚。中醫(yī)學(xué)認為,藥物敷臍易于通過臍部迅速進入血液。黃連、黃柏可以清熱利濕、澀腸止瀉.肉桂具有溫經(jīng)除濕的作用.對大腸濕熱引起的慢性腸炎有較好療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