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將軍郭 | 心理咨詢師 | 性感長腿女青年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由Devil提供
在朋友圈里發(fā)了一個答案征集:日常里,你最怕聽到別人說哪句話?
高票答案都讓人心服口服,有“隨便”、“不信算了”、“跟你沒什么好說”、“我習慣了”、“哦”……等等等等。
可能因為正在經(jīng)歷,所以在諸多答案里,我對“我習慣了”這句話最敏感,這句話也正是在這兩天頻繁聽朋友說起。
朋友A是一個非常獨立的姑娘,再加上老公工作忙,很多家務事都是她一個人處理,最近她生了一場大病,除了閨蜜自告奮勇陪同一次,其他時間她都是自己一個人帶著病痛去醫(yī)院。
最近的身體狀況依然沒有起色,我問她一個人到底行不行,太難熬就要老公請假陪護,這時候正是最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她回復我:沒事,一個人可以的,我習慣了。
看到這句話我怔忡了很久,不知道怎么回復,但我懂得“習慣”背后的心酸和失落。
另一個朋友B,在去年背負了家庭債務,工作方面也一直不斷加碼,上個月女朋友跟他提出了分手,原本就壓力重重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我跟他說這么辛苦,還是要適當解壓,他很無奈,也對我說了同樣的話:沒事,我習慣了。
其實很多人身上都有這兩位朋友的影子,曾經(jīng)嘗試但毫無結果,對現(xiàn)狀束手無策,便只能調整自己的態(tài)度,麻痹自己的感知,讓自己對孤獨、壓力、痛苦等等等等習以為常,以為這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這種習慣,不是什么好的范式,每每聽到,都讓我覺得心疼,雖然他們不談感受,你卻還是能感同身受。
無論是哪句話,我們害怕聽到的都不是那簡單幾個漢字組合而已,我們是害怕接收到那句話里埋伏的態(tài)度和情緒。而每一句害怕聽到的話背后,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背后,都有一段傷。
“我習慣了”也一樣,這句話背后的情緒是無奈、失落和心酸,態(tài)度是無力的面對和被動的接受,而背后的故事可能更復雜。
他們的生命里一定有過創(chuàng)傷性的經(jīng)歷,某個很重要的人沒有在他需要傾訴的時候關照過他的情緒,沒有在他脆弱的時候給予支持和陪伴,沒有在他渴望愛的時候給予過滿足。
故事千變萬化,但是它導致的創(chuàng)傷體驗卻總是相似,這些經(jīng)歷讓個體感到不被接納、不被關注、不被愛,更嚴重的可能會一點點剝奪存在感和價值感,所以那些經(jīng)常說“我習慣了”的人,他們還會伴有“我不值得、“我不重要”這樣負性的自我認知。
每一次用“習慣”來應對困境和難題,并非都是自動化的反應,在真正習慣之前,他們其實都會重復性的經(jīng)歷內心的掙扎。
當需要陪伴和支持,他們也想要主動去尋求幫助,但害怕被拒絕,當想要傾吐煩惱,他們也渴望在某個契機講出心聲,但擔心不會得到安慰,當想得到愛和關懷,他們也想暴露脆弱和無助,但疑慮是否能得到回應。
朋友A和朋友B也一樣,不是沒有想過跟老公溝通陪她去醫(yī)院,不是沒想過找朋友傾訴煩惱,但在他們的想象中,每當自己提出請求,結果可能都是遭到否定和拒絕。
與其說是結果糟糕,不如說是內心的想象更可怕,至少從概率上講,事實結果只有一半的可能性不如愿,但他們的想象或“自以為”里,卻永遠只有一種自己最不想面對的結果。
也是這樣的想象和“自以為”,禁止著內心的渴望越界而不去嘗試,阻礙了自己去改變被動習慣的現(xiàn)狀,所以,那些過去的創(chuàng)傷性體驗很難得以修復,負面的自我認知很難得以調整,他們的心里只能一直保存著過去的故事,無法再書寫更溫暖的未來。
當然,“我習慣了”是一種防御機制,因為害怕再次體驗過去那樣的失落和傷痛,所以用看似輕巧的四個字把自己限制在一個固定的模式中——不再輕易暴露情緒,表達訴求,尋求支持,他們甚至會減少跟他人的接觸,讓自己保持孤獨。
這種固定模式可以提供一定的安全感,但這種安全感稀薄而有限。一個不敢提出合理需求,刻意跟他人保持距離的人,又能有多強大的安全感保障呢?
雖然每次聽到“我習慣了”都會覺得心疼,像看到一個蜷縮著身子的孩子,極力在保護自己,抗拒外界可能帶來的傷害。
但這種對他人的抗拒其實包裹著敵意,他們覺得他人不會滿足自己的需求,不值得信賴,隨時有傷害自己的可能,因此回避接觸、拒絕溝通、刻意保持距離,這本身就是一種被動攻擊。
在被動攻擊的驅使下,整個人的表現(xiàn)都是冷漠而疏離的,當這種被動攻擊被他人感知到,周圍的人反而更有可能拒絕滿足他們的需求,這又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
習慣了說“我習慣了”,習慣了這種防御機制,是很難意識到你在習慣一件本不該習慣的事,你以為的堅強和獨立,其實是在把他人的善意拒之門外,你以為的安全感,其實是建立在一個非常不牢靠的基礎之上。想把這種負性的習慣扭轉成跟他人建立正向積極的互動,別無他法,只有勇敢去嘗試。
當然,暴露情緒,表達自我,尋求支持,一定會有被拒絕的可能,甚至你還有可能會再次體驗到類似過去的創(chuàng)傷,但換個視角再看這件事,或許你會勇敢一點。
最糟糕的結果無非是再經(jīng)歷一次你熟悉的負面回應,被忽視被拒絕,但對于這種回應你已擁有應對的經(jīng)驗,有保護自己的能力,現(xiàn)在的你又成熟了幾歲,說不定你會處理的更好,那這又有什么可怕?相比起來,這一生都沒有機會再體驗到他人的愛和支持,才更可怕。
而只要你愿意去嘗試表達,主動去打破這個習慣,就有可能用新的美好的經(jīng)驗取代過去保存在心里的創(chuàng)傷體驗,改變自己的按鈕就在你手邊,誰說這不是個建立新習慣的機會呢?習慣坦誠而愉悅的交流,習慣接受也給予支持和陪伴,習慣擁抱愛和關懷。
《茶花女》里有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臺詞,“我的心不習慣幸福”,但其實,幸福和習慣一樣,都是自己的選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