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被困在一個無形的空間“牢籠”里,它只有三個維度:上下、左右、前后。而這就是我們真實生存的空間。如果再增加空間維度,情況會怎樣,對此我們一無所知。盡管有人虛構出了更高維度的世界,但沒人曾經(jīng)真正體驗過它。
不能直接探索的領域
現(xiàn)在,在世界上一些最復雜的實驗室里,科學家正在創(chuàng)建這些“額外維度”。光憑經(jīng)驗,我們很難想象它們會是什么樣子。然而,科學家已經(jīng)看到了四維空間與我們所處的三維空間相接觸的“幽靈效應”(類似量子糾纏的一種現(xiàn)象),以及帶有額外維度的電路——這似乎打開了一扇通往更高維度的大門。于是,有科學家說要創(chuàng)造五維、六維甚至更高的維度,有的甚至認為,在這些額外維度中可以找到奇異的東西,如新的基本粒子等。
額外維度是一個我們無法直接探索的領域。我們只能去尋找它們在我們?nèi)S空間留下的一些印記。這些印記不易察覺,但即便如此,我們?nèi)杂锌赡軐F(xiàn)實的邊界擴展到我們描述能力的極限。
空間維度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它是描述我們可能的運動范圍的一種方式。在典型的空間中,它只有三個維度——通常被標記為x、y和z。事實上,時間有時被稱為第四維——物理學將它與空間結合在一起,稱為“時空”。
《平面國》是英國作家埃德溫·艾勃特寫的科幻小說,該小說被認為相當好地捕捉到了我們努力去把握額外維度的過程。在小說中,描繪了一個由二維形狀構成的平面國家。在那里,一切都是平面的,國土是平面的,山川河流是平面的,連“人”也是平面的:貧窮卑微的等腰三角形,高貴的圓形,讓人害怕的直線……當“正方形”被“球體”造訪時,它很難相信三維的存在。它所能感知到的“正方形”的形狀是由與它所熟悉的二維空間的交集所創(chuàng)造的——一個圓。同樣地,當正方形在夢中造訪一維世界——一條直線——時,“直線”拒絕接受它關于第二維度的故事:“直線”所能看到的只有正方形在它狹窄的道路上撒下的小點。
“電子”的跳躍
“合成維度”的故事也開始于一個平面世界——一種極薄的晶圓片中。因為它實在很薄,因此,可以說,它只有兩個維度。如果給這個晶圓片施加一個磁場,其內(nèi)部的所有電子就會發(fā)生移動。結果,除了在邊緣,電子無處可去,這樣一來,電子的軌跡就被切成了半圓形。但是這些電子并沒有在軌道上停下來,而是沿著邊緣快速移動,形成了導電的外圍。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量子霍爾效應”(霍爾效應的量子力學版本),它會產(chǎn)生一種中間絕緣但兩邊導電的材料。
這種罕見的“二元性”取決于一維邊緣對高維的感受。為了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想象一條一維的線,上面有電子。如果給這條線施加磁場,電子也只能保持固定不動——它們不能作繞圈移動,因為這在一維中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晶圓片的邊緣,電子可以跳出這條一維的線。這種邊緣導電率被稱為“拓撲狀態(tài)”。
如果一維的線在感受到另一個維度的印記時可以巧妙地起作用,那么更高維度的線也可以嗎?答案是肯定的。2008年,在首次發(fā)現(xiàn)量子霍爾效應的幾十年后,物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類似的現(xiàn)象,即二維表面上的電子跳出了材料的三維內(nèi)部結構。這個特性使得這些材料成為良好的導電體,一些物理學家認為,這些材料在設計超高速量子計算機時會很有用。
“四維”建模的嘗試
早在2001年,就有理論家思考這樣一個大膽的問題——是否有可能創(chuàng)造一個類似量子霍爾效應的四維模型,在其中,一種常規(guī)的三維材料可以感受到第四維的印記?結果,這些理論家只用數(shù)學描繪出了這種東西,但它似乎永遠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很難想象這種數(shù)學東西可以變成現(xiàn)實。
現(xiàn)在,一些物理學家開始了這種嘗試。他們認為,試圖理解高維物理就像穿越到一個不同的宇宙,那里可能會有新的物理學。
為了理解如何做到這一點,讓我們再簡單地回到《平面國》。在故事中,“球體”通過上下擺動——改變了他與正方形的視覺平面相交的大小——最終說服了“正方形”,讓其了解到了第三維的存在。當它和平面剛剛接觸時,它以一個點開始;當它的赤道穿過平面時,它變成一個大圓圈;當它一直穿過平面時,它又回到一個點(圖1)。有理論家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一種真實的類似過程,被稱為“拓撲泵浦”(泵浦是一種常見的在固體器件中產(chǎn)生穩(wěn)態(tài)電流的途徑),需要改變陣列中粒子之間的距離,這樣看起來就像被一個高維物體“泵”過它們。
第四維在哪?
2018年,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創(chuàng)造了一種原子晶格,由激光固定。調(diào)整激光,可以使晶格變形,并產(chǎn)生“幽靈般”(實際是一種微光)的四維物體。這是《平面國》中“正方形”與“球體”之間的經(jīng)歷在現(xiàn)實中的真實體現(xiàn)——這是第一次在四維空間中實現(xiàn)量子霍爾效應。
但是,這其中的第四維是什么,它又在哪里?它被認為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觀察原子的行為時產(chǎn)生的對原子位置的錯覺”。研究人員承認,這個實驗還不夠“4D”。
不同于這種像憑空捏造出的四維空間,一個更加“實際”的空間正在被科學家創(chuàng)建出來。如何理解呢?這里先描繪一個二維的場景——
從一張紙上的網(wǎng)格開始(圖2)。現(xiàn)在把網(wǎng)格上的所有點重新畫成一行,用彎彎曲曲的線把它們連接起來(不要擔心它們會交叉),這樣它們就會和原來的相鄰點連接起來。從拓撲學的角度來說,你剛剛畫的是一個一維的二維網(wǎng)格(圖3)?,F(xiàn)在,把這些點換成電子元件,把線換成導線,就會出現(xiàn)類似量子霍爾效應的情況,電子可以跳到一個更高的維度,到達它們想去的地方。
構建維度的一種方法是將一維的組件線連接起來,就像它們是一個二維網(wǎng)格一樣。
現(xiàn)在,將這些點排列在一條一維的直線上,并將它們連接起來。這時已經(jīng)有效地將二維轉化為一維了。研究人員最近用幾排真實的電子元件重復了這個實驗,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四維電路。
傳統(tǒng)維度的打破
一些研究人員基于上述概念,將這種電路擴展到不僅包含一排的元件,還包括多排和多層的元件。在堆棧的邊緣施加電壓,它不導電。但是,當研究人員對標記為四維網(wǎng)格邊緣的元件施加電壓時,如果它們沒有重新連接到三維空間,整個電路就會像單個金屬塊一樣無縫地傳導。與之前的實驗不同的是,這種效果并不依賴于時間,它是一個永久的四維晶格。
傳統(tǒng)維度的桎梏就這樣被打破了。研究人員認為,“拓撲泵浦”甚至可以在六維空間中體現(xiàn)量子霍爾效應。電路有潛力表現(xiàn)出多個維度,就像實驗人員有耐心布線一樣。
當我們建立的實驗由超過四維的空間主導時,我們從有限的三維視角觀察到的行為將不再容易被理解——它不會像“正方形”將“球體”看成是改變直徑的圓那么簡單。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有很多期待。
例如,2018年,科學家用激光冷卻了一團銣原子云,使其內(nèi)部狀態(tài)符合五維的數(shù)學規(guī)則。其顯示出來的信號帶有磁單極子的奇怪特性(磁單極子是一種奇異的物體,它不像普通的磁鐵一樣,有著南北兩極,它只有一個北極或南極)。他們甚至認為觀察到了一個五維的基本粒子。
第四維度藏在“三維”中?
然而,這些合成的維度是真實的嗎?在上述的電路中,額外的維度當然有實際的效應。但是,它和我們通常體驗的三維是有區(qū)別的。我們?nèi)匀豢梢钥吹筋~外維度與三維的相互連接(線):好像第四維度以某種方式被包裹在常規(guī)空間的三個維度中。
有科學家提出了另一個問題。以四維電路為例,電子的主要流動是由“合成維”來控制的,但它們的自然相互作用——如電荷引起的相互排斥——很可能仍然由三個“正常維”來控制。那么,這樣看來,由人類自己來制造新的維度可能并不是研究額外維度物理細節(jié)的一種可靠方法。
但可能還有一種更強大的方法來建立一個“合成維度”,它依賴于量子粒子,比如原子——它們的能量以離散的形式上升。我們可以把這些能量狀態(tài)想象成一個梯子,粒子可以向上或向下跳躍。這可能感覺很詭異,因為粒子本身實際上并沒有移動——它的額外維度包含在三維中的一個固定位置,這種額外維度完全獨立于常規(guī)維度。磁場可以用來調(diào)整每個粒子與其相鄰粒子相互作用的方式——無論它們處于哪個維度。
2015年,兩個獨立的物理學家團隊從原子中創(chuàng)造出了量子能量階梯的合成維度,從而形成了總共為二維的系統(tǒng)。這仍然比其他的實現(xiàn)方法少了兩個維度,但是,物理學家相信,這個思路最終會為探索額外維度提供一種真正的物理方法。
如果物理學家真的找到了這種方法,那么它將有新的應用。比如,更容易地將“量子比特”(量子信息中的一個概念)連接起來,而“量子比特”是新興量子計算機的基礎。拓撲狀態(tài)不受雜質(zhì)和其他干擾源的影響,這一事實表明,這種狀態(tài)可以提供大量數(shù)據(jù),而不用擔心信號丟失。
對額外維度的思考,使我們意識到,我們可能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平面世界里。它打開了我們的思維,使我們開始真正地探索起這些東西。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