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
指責,幾乎每天都會在發(fā)生。當發(fā)生批責時,指責或被指責雙方都會覺得難受,不舒服。為什么指責會成為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為什么我們明明覺得這樣不舒服,還控制不住自己要這樣做。
生活中,“指責”無處無時不在,我們總認為別人都是錯的,指責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大家習以為常的生活狀態(tài)。當發(fā)生評判與批責時,指責或被指責雙方都會覺得難受,不舒服。為什么評判指責會成為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為什么我們明明覺得這樣不舒服,還控制不住自己要這樣做。所以當自己面臨指責別人,或者被別人指責的情況時,我們該如何智慧的面對和處理呢?
指責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從小就在學習如何去指責別人。比如家里人的相互指責,或者自己無意間做的一小件事都可能被備到指責。甚至自己還弄不清楚怎么回事,就會受到指責。我常常在公共場合看到一些父母對著自己還在咿呀學語的孩子在責罵,比如:你怎么這么不乖,不聽話,叫你不要哭還要哭……就是這樣,慢慢的從父母,長輩身上學會了如何時去指責別人。
所以我們從一出生開始,就在開始了學習嘗試去挑剔。從家人,長輩,老師等身上,我們不斷學習并訓(xùn)練自己去發(fā)現(xiàn)一切事物的毛病,唯獨除了自己。我們通過比較去建立自我,我們通過呈現(xiàn)別人的錯誤及指責他們,去讓自己得到更大的優(yōu)越感。
試想想,你周圍所有的人每天都在比較與指責他人,即使你明明意識到自己備受指責的時候是多么的不舒服,但是我們卻沒有思考過讓這種不舒服停止。反而我們利用這點去成為了攻擊別人的手段。
因為當我們備受指責的時候,我們內(nèi)心充滿了憤怒,如果這份憤怒沒有得到正確的表達,它就會存儲在我們的記憶,我們的身體,從而這些憤怒一些尋找表達的出口。所以這些憤怒利用指責他人,成為了最好的出口。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沒有意識到要停止指責,反而把指責成為了我們?nèi)粘I畋仨毜氖侄巍?strong>它就像一個隱形的殺手,我們以指責來保護自己,以指責來攻擊他人。于是,我們不斷的在傷害了自己,傷害了他人也不知道。
這就好比如一頭從頭被捆綁在樹樁的大象,從小它就與樹樁一起度過每天,逐漸的它就會認為這個樹樁就是它生命的一部份,它并不會認為這在障礙著自己的自由,于是,慢慢的,它就失去了主動尋找自由的能力。所以長大之后,即使解綁了它,它也不會逃跑,因為它無法認知生命的真相,它一直以為這個樹樁就是它生命的一部份,它是不可能會離開這個樹樁的。甚至離開了它無法生存。
所以當我們從小就被“比較與指責”熏陶著長大的時候,我們就失去了尋找自由的能力,我們深深的認為自己這樣的生活是正常的,因為自己從小就是這樣生活,父母親人老師同學,身邊的所有人都是這樣生活。我們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停止這樣的情況,或許自己可以尋找另一種更好更輕松的生活方式。
指責,是關(guān)系的殺手。指責傷害了別人,同時也傷害了自己
我們來看一下生活的常見事例:
妻子總是指責丈夫不愛干凈,衣服襪子亂扔,并且屢說不改
丈夫總是指責妻子亂花錢,不干好家務(wù),不顧家里老人……
父母、老師總是指責孩子不聽話,不乖,不按時做作業(yè)……
從這些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家并沒有意識到,“指責”是關(guān)系的殺手。指責傷害了別人,同時也傷害了自己。那么這個傷害是怎么發(fā)生的呢?
當我們很小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一直受到指責。那時我們還是孩子,第一次我們覺得委屈生氣的時候,我們會說不喜歡,或以哭鬧的方式表達,但是第二第三次后,因為長輩的權(quán)威,長輩不允許孩子的表達,于是慢慢孩子便學會了,不能反抗父母,如果反抗了,就會受到更大的懲罰,于是,那些委屈,生氣,憤怒便開始深深的存儲在我們的身體和記憶的深處。而這些情緒卻無處表達,它們一直在尋求機會表達,于是,在我們學會了指責的時候,當我們嘗試去指責他人的時候,似乎感覺有種很“爽”的感覺,那些長期積壓的憤怒好像找了出口。于是,自己也開始慢慢的利用“指責”成為了保護自己,攻擊他人,發(fā)泄情緒的武器。可是事實上,指責并不會幫助自己去表達憤怒,反而會增加了自己和他們的憤怒。就這樣,我們身邊的朋友,親人,同事,最糟糕的是我們最親密的人,伴侶和孩子,成為了我們情緒的救生圈。并且就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備受著這些傷害。
去回憶一下,當自己受到到別人的指責的時候,是不是很想在這樣的情景里逃走,心里總是有一種想法,以后不想再和這個人溝通了?是的,我們都不想自己受到傷害,當我們的父母,伴侶這樣的傷害著自己的時候,我們就會選擇逐漸關(guān)閉自己的心門,我們不再愿意和他們?nèi)シ窒碜约旱南才?,因為我們害怕再受到傷害?/span>這就是為什么,許多父母不明白,自己的孩子為什么叛逆,不愿意和自己溝通; 許多情侶也不明白,自己那么的愛她/他,為什么她/他要離我而去……
所以當整個社會的都是普遍這樣的時候,社會的整體人群都充滿著憤怒,憎恨。我們看很容易對他人不滿,對社會不滿,所以我們?nèi)タ船F(xiàn)代社會的新聞或者一些事件的評論,大部份新聞或者評論都是負面的,因為長期成長過程中那些積壓未得到表達的情緒,一直在尋找得到表達和釋放的機會。
如何停止指責?
許多同學問,為什么明明我知道了指責是一種不對的行為,為什么我仍然無法停止這種行為?
因為這些行為習慣,是一種很強列的慣性,就像一個高速在轉(zhuǎn)動的輪子,非常的高速,你想一下子就停止它,是不可能的。我們需要主動加入一些“剎制”的動作,才能慢慢停止這種慣性的行為。
那如何才能減緩這些行為習慣呢?
1、我們需要意識到,指責是一種行為習慣,這種習慣,不但傷害他人,同時會傷害自己。我們是可以去改變這種習慣的。有很大的決心要改變自己的意愿,是化解這種行為習慣的非常重要的第一步。當自己的思維,思考的事物的方式,開始發(fā)生變化,我們就開始可以逐漸的慢慢拿回自己生命的主動權(quán)。
2.嘗試去觀察自己每次指責他人的時候,自己的行為傾向是怎么樣的,情緒是怎么樣的,念頭是怎么樣的。因為我們太習慣指責了,所以一旦發(fā)生,是響應(yīng)的非??焖俚?。當我們開始真正的觀察的時候,這個行為習慣以及背后的情緒才能得到自己的真正的看見,當我們開始去真正的看見自己的行為傾向的時候,這些行為才能慢慢的慢下來,然后得以化解。這個需要一定時間的練習,所以為什么現(xiàn)在的靈性學習,這么強調(diào)覺知和內(nèi)觀,通過觀察自己,可以化解行為傾向,以及逐漸消融行為傾向背后的情緒。
3.嘗試去觀察自己被他人指責的時候,自己的情緒感受,以及行為的響應(yīng)是什么?大部份的響應(yīng)是為自己辯解,同時也指責對方,以此來保護自己。我們可以換另一種響應(yīng)方式嗎?或者不響應(yīng)嗎?嘗試去對自己做更深入的觀察。
不要認為觀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而事實上,許多課程會花幾天幾天的時間都是僅僅在教大家怎么去觀察自己。我們已經(jīng)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在分析外面的世界怎么樣,別人怎么樣,這件事怎么樣,這種長期關(guān)注外界的練習,也讓我們很難去關(guān)注自己。所以,還是需要自己有決心去回到自己身上去觀察自己,才能慢慢的領(lǐng)悟自己的一些問題帶給自己的是怎么樣的一種學習和領(lǐng)悟。
作者:心路,愛無界身心靈空間創(chuàng)辦人,心理二級咨詢師,花香/音叉療愈師。長期跟隨《手印》作者,迪帕克老師【印】學習阿育韋達自然療法及自然之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