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我們平時的常用字,它的本義是指疆域或者地域。以前的諸侯領(lǐng)地也稱作國——諸侯國。老子里的小國寡民的“國”,應該指的是一個小地方吧!
我們先看下早期的“國”字。
“國”字始見于商代,現(xiàn)在稱甲骨文,也統(tǒng)稱為篆書。
早期的“國”字,左邊一個圈表示了一塊疆域或者領(lǐng)地,右邊加一個“戈”表示有武裝保護,這也可以看出早期人們對領(lǐng)域保護的認識。
稍微往后一點,就在左邊的'口'周圍加強了防護。早期文字之間會有一些借用,為了與“或”的用法區(qū)別開來,就加了“囗”。轉(zhuǎn)變到了隸書和楷書,就定型為方塊字了。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人們更加便捷的學習和書寫漢字,對漢字進行了統(tǒng)一和簡化的工作。郭沫若為什么這樣去改進“國”字呢?
當時的“國”的異體字多達40種,形式不一,有復雜的也有極簡的,極簡的這樣“囗”就表示了國。這么多的異體字和繁體字不利于人們的書寫交流,更別談與國際交流了。所以急需進行“書同文”的一個規(guī)范。
簡化也是為了迅速普及大眾知識而需要做的一個改變?,F(xiàn)在還會有人噴簡化字怎么樣怎么樣,實在是見識淺薄,而且思維不通達,建議學習了解一下漢字演變過程。
“國”字,在古代就有過其他形式的簡化,如后漢時期“國”里面就是一個“王”(囯),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太平天國時也重新用到過這個“國”字,影響還是挺廣泛的。
“國”里是一個“民”字的也有過“囻”,最早出現(xiàn)在魏晉時代。在民國時期,因為符合當時需求,也使用過一段時間,因為比較生僻,沒有被廣泛使用。
當時對“國”字的統(tǒng)一,從人民群眾使用廣泛度,以及簡化要求,就考慮用“王”的這個“囯”字,但是從“王”不符合時代潮流,以及這個政治。從“民”的“囻”雖然符合政治需求,但是過于生僻沒有群眾使用基礎(chǔ)就沒有考慮。
最后郭沫若提議,“囯”里加一點,成為“國”,方便了書寫,又有了“祖國美好如玉”的好寓意,于是全體通過了。
(有資料顯示,宋元時代一些明間文學作品里也出現(xiàn)過今天通用的“國”字)
事物總是在不斷前進發(fā)展的,希望我們的國家也越來越繁榮昌盛,人們都生活美滿,美好如玉。
你們還知道以前哪些“國”的異體字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