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一種文體叫“駢文”,流行近兩千年,亦曾繁盛了近千年。
何謂“駢文”。
“駢文”,是“駢體文”或“駢儷文”的簡稱。
“駢”,為兩馬并駕一車。
《文選·揚雄(子云)·甘泉賦》云:“駢交錯而曼衍兮,?(tuǐ)嶵(zuì)隗乎其相嬰?!?/p>
“儷”,原義為“成對”“配偶”,引申為“并列”“對偶”。
《左傳·成公十一年》:“鳥獸猶不失儷。”《注》:“儷,耦也?!?/p>
所以,“駢文”或“駢體文”“駢儷文”,最簡單的“定義”,就是“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的文章”。
說細一點,駢文的標志性特征有——
第一,就是須以“對偶句”為主。這不是說文中不能有“散句”,古代駢文名篇中亦有“散句”,然而若不是“對偶句”占絕大多數(shù),便不能稱為“駢文”了。
第二,講求韻律,但又不被其所羈絆?!榜壩摹痹谝袈缮?,處于“散”、“韻”之間——既不同于“散文”又不同于“韻文”。
第三,講究“用典”和詞藻華美?!坝玫洹保梢愿叨饶s且顯得高深;華美,則彰顯文采亦標表貴族氣。
當然,學者們還有分析出“駢文”更多特征的,如《中國駢文發(fā)展史》,列出其特征二十五個;《駢文通論》,認為其有十三個。過于專業(yè)的探討,可以不去涉獵,僅就前述三點,已足夠有概括性。
“以對偶句為主”,是以漢語漢字特點為基礎的“美學追求”。
漢語漢字主要特點,是單音節(jié)、多聲調。
據(jù)此,中國的上古文人,便逐漸自覺地在追求“語句的平行、對偶”和音律上的變化及和諧。
例如,宋玉的《神女賦》:“毛嬙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五色?!?/p>
漢及以后,此種追求愈加明顯。如——
司馬相如《上林賦》:“修容乎禮園,翱翔乎書圃?!?/p>
西晉張載《七哀》:“漢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p>
南朝沈炯《經(jīng)通天臺奏漢武帝表》:“承眀既厭,嚴助東歸;駟馬可乘,長卿西返?!?/p>
南朝的劉勰,在《文心雕龍·麗辭》中,對“語句的平行和對偶”做了總結,說:“凡有四對:言對為易,事對為難;反對為優(yōu),正對為劣?!?/p>
這已經(jīng)上升到了文學和美學理論的層面。
唐以后,又有發(fā)展,提出了所謂“同類對”“異類對”“雙聲對”“疊韻對”“連綿對”等等繁復的細分。
這種美學追求,是“駢文”產(chǎn)生的潛在動力,而漢語言學、文字學又是其形成的基礎。
“駢文”與“散文”“韻文”并不難區(qū)分。
關于“駢文”居于韻、散之間,是講“駢文”與“散文”和“韻文”的區(qū)別。
中國自古文章,即有“韻”又有“散”,且“散”中有“駢”。
《詩》《書》《易》中,“散”中有“駢”;后來,“駢文”出現(xiàn),又是“駢”中有“散”。
這是說,一是不能由此斷定“駢文古已有之”;二是不能因為駢文中有散句就否認其屬于駢文。
“駢文”和“散文”的明顯區(qū)別,除了對偶句多還是散句多這一點之外,更在于對文章氣勢風格追求之不同,具體表現(xiàn)在風格、語言、用典表達效果等等。
“駢文”和“辭賦”的關系,也不難區(qū)別——從修辭上說,駢文以對仗為主而辭賦以鋪陳為主;從句法上說,駢文以對偶為主而辭賦以排比為主;從韻律上說,駢文求平仄而不看重押韻,辭賦則不僅講究平仄還需句尾押韻;從題目上說,駢文常題目隨意而辭賦一般都以賦名之;從功能上說,駢文更為靈活甚至做論說文用,而辭賦基本用于描寫和抒情。
有人說,后來科舉中所用的“八股文”就是“駢文”,這個說法不確——二者之間區(qū)別亦很明顯,不遑論及。
“四六文”,只可算是對“駢文”之“泛稱”。
將“駢體文”或“駢儷文”簡化為“駢文”,是清代的事情。在這之前,“駢文”曾長期被叫作“四六文”。據(jù)稱,唐李商隱的《樊南四六》,首開“四六文”一名之先河。
北宋歐陽修、夏竦,亦以“四六”稱自己的此類作品。
唐柳宗元《乞巧文》有“駢四儷六,錦心繡口”語,被看做是“駢儷文”稱謂之源。宋黃伯思則首提“駢儷體”。
被稱為“四六文”,并非沒有道理,這是古人長期探索的結果。
《文心雕龍·章句》說:“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緩。”這講的,是四六句在誦讀時的節(jié)奏和韻律的變化感覺。
從梁陳時的徐陵和庾信開始,逐漸開始大量使用這種“四六”的寫作方法,至唐,成為慣例。
徐陵《玉臺新詠序》:“楚王宮內(nèi),無不推其細腰;魏國佳人,俱言訝其纖手?!?/p>
庾信《哀江南賦》:“荊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
然而,以“四六文”表述“駢文”,只可看做是“泛稱”。
六朝以前,駢文多用四言單句對;梁陳以后,又多用四六言隔句對;宋人,喜用三句以上長聯(lián),等等。
其實,“駢文”中七言對仍然很多。著名的如:“請看今日之城中,竟是誰人之天下?!?/p>
三言五言,八言九言則較少見。
無論如何,“駢文”,將“語句對仗”,發(fā)展到了極至,且又不限于“四六文”。
“駢文”的用典、韻律和追求華麗。
“駢文”必須大量用典,這是“硬性”要求。
“用典”,就是使用古代傳說、神話、成語、諺語、經(jīng)傳名言等等,濃縮后用于駢文句中。
王勃《滕王閣序》:“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薄罢埨t”“弱冠”“投筆”“長風”都是用典。“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晨捧袂,喜托龍門?!薄磅帉Α薄褒堥T”也是用典。
“駢文”用典,講究“正用”“反用”“翻用”“借用”“暗用”“對用”等一些列方法,需要“提煉”“剪裁”“典雅”等等技巧。
“駢文”在韻律方面有自己的特征。
第一,某些駢文,如序記、章表、論說等,可不用韻;除此之外的,一般用韻,但用韻的要求不嚴,比如可以六句、八句、十句、十二句一韻,均可。
杜牧的《阿房宮賦》,實際是駢文。其曰:“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毖喉嵄容^隨意。
第二,在平仄上,要求平行之對須平仄相異;上下句須平仄相間。
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寧知白首之心,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駢文”,刻意追求辭藻華麗。
如,“雹碎春紅,霜凋夏綠”;“幽岫含云,深溪蓄翠”;“電透箭疾,坻飛隴復”;“英辭潤金石,高義薄云天”;“似墨翟之悲淚,如楊朱之慟哭”,等等,不一而足。
“駢文”之開端,離不開漢靈帝。
對此,文學史學者們,幾乎沒有異議。
漢靈帝,治國極差,對文化反而興致奇高。他開立“鴻都門學”,收攬辭賦家、小說家、書法家、畫家等等,各展其能?!榜壩摹彼鞈\而生。
但其真正成勢,尚在魏晉,主要靠曹丕曹植二兄弟推潑助瀾。這二人,文化修養(yǎng)極好,且地位又高,盡可肆意發(fā)揮。于是,上行下效,寫、用駢文,一時成為風氣。
西晉的陸機,被認為是駢文巨擘。當時的劉琨,亦很有影響。這二人都是很有文化的貴族。所以,從一開始,“駢文”便具有貴族文化性質。
南朝,“駢文”趨于鼎盛。南齊競陵王蕭子良、梁武帝父子、陳后主,以及王、謝家族,還有庾氏父子、徐氏父子,都是此間高手。
北朝,統(tǒng)治者多為少數(shù)民族,不懂“駢文”,也不感興趣。周文帝宇文泰和隋文帝楊堅,甚至都對其極表討厭。北朝之“駢文”,便也沉寂。
唐朝,初期駢文曾很興盛。但繼陳子昂之后,中唐,受到了強烈抵制,不過反對者人微言輕。至唐玄宗,他不好“駢文”,認為過于浮夸,在他支持下,出現(xiàn)了注重內(nèi)容的新駢文。
中唐到北宋出現(xiàn)的古文運動,對駢文的打擊最大?!疤扑伟舜蠹摇?,即是在古文運動中產(chǎn)生的著名散文家。
元代,朝廷不重視甚至壓制中原文化,“駢文”亦半死不活。
明初,皇帝文化水平不高,打壓知識分子和各種文化。所以,整個元明時期,除了雜曲之外,凡高雅一些的文化和作品,基本都沒有“市場”。
到了清朝,康熙和乾隆二帝,對漢文化興致非常高,致使“駢文”出現(xiàn)了“中興”局面。
駢文的興起和發(fā)展,大致就是這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