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優(yōu)先和美國夢,1900—2017》
[美]莎拉·丘奇威爾著,詹涓譯,索·恩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在被美國中心主義籠罩的今天,有必要對美國歷史進行重新評估,本書是看清美國激烈政治對立的入門讀物,作者從文化史角度,對“美國夢”和“美國優(yōu)先”在美國的發(fā)展歷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和著述,以及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內(nèi)涵、表現(xiàn)和影響進行了詳細的梳理。
《塞涅卡道德書簡:致魯基里烏斯書信集》
[古羅馬]盧修斯·阿奈烏斯·塞涅卡著,劉晴譯,思想會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本書是古羅馬斯多葛主義哲學家塞涅卡(Seneca)寫給其朋友魯基里烏斯(Lucilius)的信件(共124封)的中譯本。中譯參照的版本是拉丁語學者,理查德·莫特·格默里(Richard Mott Gummere)博士于1917年至1925年所翻譯出版的《致魯基里烏斯的道德書簡》(Moral letters to Lucilius)。據(jù)考證,這批信件寫于公元63年至65年,即塞涅卡逝世前不久。信的內(nèi)容涵蓋了作者以一名斯多葛主義哲學家的身份,對關于哲學、美德、死亡、學習、恐懼、享樂、財富等諸多議題的看法及討論,涉及內(nèi)容頗為廣泛,體現(xiàn)了斯多葛主義哲學的很多主要理念,對古典西方哲學,尤其是斯多葛主義的傳承和發(fā)展有著重要推動作用。
《地獄里的希望》
[加]丹·波托洛蒂著,林欣頤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1971年,法國醫(yī)生庫什納因目睹尼日利亞的人道主義災難,與一名記者共同創(chuàng)立了“無國界醫(yī)生”組織,抱持任何人都有權接受人道主義醫(yī)療救援的信念,在世界各地發(fā)生戰(zhàn)亂、饑荒或天災時進駐,提供及時的醫(yī)療衛(wèi)生援助。記者丹·波托洛蒂深入“無國界醫(yī)生”組織,平實地報道了人道主義組織所面對的各種現(xiàn)象與議題,并通過采訪在各偏遠地區(qū)實地工作的醫(yī)生、護士及后勤人員等,揭露了“無國界醫(yī)生”組織成員時時面臨卻鮮為外界所知的人類苦楚與丑陋真相,展現(xiàn)了他們的救援工作、遭遇的挫折與危機。與此同時,通過從側(cè)面展現(xiàn)參與行動的醫(yī)生在人身和心理上所受的影響,道出他們在各種不可能的任務中堅持下去的原因。
《紀德論陀思妥耶夫斯基》
[法]安德烈·紀德著,沈志明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我思Cogito
法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紀德十分推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西方文學界發(fā)現(xiàn)、研究和高度評價俄羅斯文學獨特魅力的代表人物之一。紀德從創(chuàng)作到思想、信仰無不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為宗師,寫作了不少關于陀氏的研究文章。本書包含紀德關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散論,以及1908—1921年間在老鴿舍劇院所做的著名的關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講座。
紀德不僅讀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對于自己尤其喜愛的幾部還反復閱讀。這種文本細讀式研究在本書中得到充分展現(xiàn),也為我們今天如何閱讀經(jīng)典樹立了典范。
《扎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德]尼采著,婁林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六點分社
根據(jù)尼采自己的說法,“我的那些作品的確不容易讀懂,譬如我的《扎拉圖斯特拉》,我想沒有人可以聲稱他讀懂了?!保ā兜赖碌淖V系》,前言第八節(jié))無論多么艱難,理解《扎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首要前提是要有一個盡量貼近尼采的譯本。目前漢語學界譯本眾多,但研究相對滯后。此次注疏版新譯本廣泛吸納學界的尼采研究成果,保留原譯本的主要法文和德文注釋,同時擇要加入譯者在研讀過程中所見極有啟發(fā)的學術注解,以便于讀者理解。
《1901—1909年的門戶開放政策:西奧多·羅斯福與中國》
[美]格雷戈里·摩爾著,趙嘉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
“門戶開放”是1899、1900年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在就中國問題向西方各國發(fā)出的兩次照會中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是美國20世紀初的對華政策。經(jīng)過后來的華盛頓會議,門戶開放成了多邊國際條約的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國際法意義??梢哉f,門戶開放政策影響了近代東亞的格局和歷史進程。
美國歷史學家格雷戈里·摩爾在本書中,研究了20世紀初門戶開放政策的歷史和演變,分析了西奧多·羅斯??偨y(tǒng)任期內(nèi)的中美關系。摩爾認為,西奧多·羅斯福政府在亞洲追求的是被動而非主動的外交政策目標,在處理中國問題時存在局限性和刻板印象,未能充分了解和尊重它所面對的文化,這對處理當下的外交關系是一種教訓。
《饞:貪吃的歷史》
[法]弗洛朗·凱利耶著,黃葒譯,譯林出版社
貪吃,是一種罪嗎?這是一部飽覽貪吃眾生相的美食文化史,探討千百年來人類與吃、吃與文化的無窮魅力。從希臘神話中由佳肴美酒構筑而成的極樂世界,到中世紀魔鬼引誘人們縱情墮落的嗜酒暴食;從17、18世紀“精致菜肴”的出現(xiàn),到如今人們對食療養(yǎng)生和時尚瘦身的狂熱追求……本書引領我們踏上一場穿越古今的美食之旅,去探尋極富曖昧色彩的七宗罪之一——貪吃的歷史。
《遠東繪畫》
[英]勞倫斯·賓雍著,朱亮亮譯,上海書畫出版社
本書第一版出版于1908年,后又曾多次增訂再版。在西方世界對東方藝術還缺乏足夠了解的時代,作者以大英博物館館藏的東方書畫為基礎,參考日本等地最新披露的繪畫名作復制品,寫成了這部簡明的中日繪畫通史。作者通過介紹不同歷史時期兩國代表性的藝術家及其作品,向歐美讀者展現(xiàn)了東方藝術,尤其是中國、日本藝術獨特的傳統(tǒng)與觀念,并對東西藝術發(fā)展歷程與藝術精神進行了頗具啟發(fā)性的比較,充分肯定了東方藝術的價值。
《逃離總統(tǒng)府:華盛頓夫婦對女奴奧娜的追捕》
[美]埃里卡·阿姆斯特朗·鄧巴著,李丹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華盛頓夫婦的女奴奧娜·賈奇渴望自由,她決定逃離總統(tǒng)府,擺脫奴役。冒著難以想象的危險,奧娜在北方自由黑人的幫助下成功逃亡,但終其一生都在躲避追捕……在這個美國“第一家庭”發(fā)生的往事,是美國早期歷史的一個縮影。奧娜后來在窮困潦倒中離世,但對于追尋自由,她從未后悔。
《德累斯頓:一座城市的毀滅與重生》
[英]辛克萊·麥凱著,張祝馨譯,文匯出版社丨新經(jīng)典
1945年2月,上千架轟炸機飛過,一夜之間,德累斯頓淪為廢墟?!耙妆焙由系姆鹆_倫薩”、歐洲文明的中心,被炸出了20世紀。在二戰(zhàn)接近尾聲之際,針對德累斯頓的轟炸對戰(zhàn)爭進程幾乎沒有影響,慘痛的傷亡以及巨大的破壞引起了輿論的激烈反應。事件發(fā)生后,爭論經(jīng)久不衰,德累斯頓在其后所經(jīng)歷的一切,將人們的視線重新拉回到轟炸發(fā)生的那一夜——在那里,千百個聲音正等待著世界的傾聽,是時候看看那場駭人聽聞的毀滅背后,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筑業(yè)中國:1914—1935亨利·茂飛在華二十年》
[美]郭偉杰著,盧偉譯,文化發(fā)展出版社
本書以民國時期的中國為中心,重點介紹了亨利·茂飛的建筑和城市規(guī)劃。這位鮮為人知的美國建筑師最初于1914年來到中國為雅禮協(xié)會設計校園,但后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被持續(xù)二十年的專業(yè)和文化挑戰(zhàn)所吸引:如何保護中國豐富的建筑傳統(tǒng),同時使用最新的西方技術設計新建筑。茂飛的建筑是一種妥協(xié)——他曾稱之為“舊瓶裝新酒”——本書從這些“瓶子”的視角出發(fā),理解茂飛為自己在中國的建筑找到一個中間地帶的追求,同時也審視了一個未來難以預料的動蕩社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