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a>
出自:論語
在儒家傳統(tǒng)道德中,智、仁、勇是三個重要的范疇,也是仁之精神境界的不同體現(xiàn),是君子的基本品質(zhì)。 《禮記中庸》說:知、仁、勇
出自:論語
在儒家傳統(tǒng)道德中,智、仁、勇是三個重要的范疇,也是仁之精神境界的不同體現(xiàn),是君子的基本品質(zhì)。 《禮記中庸》說:知、仁、勇
出自:中庸 出自:道德經(jīng)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丑的觀念也就出來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惡的觀念也就產(chǎn)生了。有和無互相對立而產(chǎn)生,困難和容易互相矛 出自:弟子規(guī) 出自:道德經(jīng) 大道是空虛無形的,但它發(fā)生作用時卻永無止境。它如深淵一樣廣大,像是世間萬物的宗主。它不顯露鋒芒,解除世間的紛亂,收斂它的光耀,混同它于塵世。它看 出自:論語 這章是孔子說明禮的重要性,雖是好的德行,也要以禮來加以節(jié)制,才會沒有流弊。凡事過猶不及,孔子重視適度合宜,講究尺度,人情味和理性要完美結(jié)合。 出自:論語 異端就是指中庸的兩端,一個是過,一個是不及,孔子講究中庸,主張執(zhí)兩端而用其中,亦即是不要偏執(zhí)一端。對于異端不要閉目塞聽,而是要去研究,知道了 出自:論語 凡事都要把握好尺度 在本章中,孔子借《詩經(jīng)》中的名篇《關(guān)雎》,提出了哀樂都應(yīng)有所節(jié)制 出自:論語 過猶不及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中庸之道。宋代著名的理學(xué)家朱熹注解說,子張才高意廣,而好為苛難,故常過于中。子夏篤信 出自:論語 孔子認(rèn)為,能夠中行的人是理想中的合乎中庸之道的人。然而現(xiàn)實中這種人太少了,如果有狂者和狷者,就算不錯了??裾吆酶唑\遠(yuǎn), 出自:論語 此章也是孔子的自謙之辭??鬃颖救耸鞘终\實和謙虛的。事實上任何人都不能對世間所有事情都全知全能,因為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個分析問題、解 出自:論語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籌之一。但在《論語》中,卻僅此一處提及。從孔子稱中庸為至德,則可見他對這一思想的重視。中庸屬于哲學(xué)范疇,也是道 出自:論語 出自:論語 出自:中庸 出自:論語 孔子斥責(zé)鄉(xiāng)愿,明確地點出這種人欺世盜名,似有德而實害德,極具欺騙性。這也說明孔子的中庸之道并不像后人理解的那樣是騎墻或和稀 出自:中庸 誠,是上天賦予人們的道理;實行這個誠,那是人為的道理。天生誠實的人,不必勉強(qiáng),他為人處世自然合理,不必苦苦思索,他言語行動就能得當(dāng),他的舉 出自:論語 出自:論語 此章是孔子對高柴、曾參、子張、子路四位學(xué)生的評價,側(cè)重于人天生的氣質(zhì)和個性。高柴愚笨,曾參遲鈍,子張偏激,子路魯莽,原本也是日常生活中有缺點的平凡人,但 出自:論語 危機(jī)意識 這則故事,講的是曾子向弟子傳達(dá)遺言和遺訓(xùn)。他教導(dǎo)給門人的,是他總結(jié)出的人生經(jīng)驗。對曾 出自:論語 此章孔子對一些虛偽的和不可理喻的品質(zhì)提出了批評??穸恢?,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都是兩頭都不占的壞品質(zhì),孔子對此十分反感和不理解。這是因為,這幾 出自:中庸 出自:論語 出自:道德經(jīng) 天下最美好的東西似乎也有欠缺,但它的作用是不會衰竭的。天下最充實的東西好像也很空虛,但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筆直的東西看起來好像是彎曲的 出自:大學(xué) 自古以來那些想要讓全天下人都顯明其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治好自己的國家,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先要修好己身,要修好身,先要端 出自:中庸 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就是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jǐn)慎小心的,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要知 出自:中庸 出自:紅樓夢 話說賈元春自那日幸大觀園回宮去后,便命將那日所有的題詠,命探春依次抄錄妥協(xié),自己編次,敘其優(yōu)劣,又命在大觀園勒石,為千古風(fēng)流雅事。因此,賈政命人各處選拔精工名匠,在 出自: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第02章 功成弗居
唯德學(xué),唯才藝。不如人,當(dāng)自礪。
第04章 和光同塵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a>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a>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痹唬骸叭粍t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jìn)取,狷者有所不為也?!?/a>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a>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a>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a>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子曰:“鄉(xiāng)愿,德之賊也?!?/a>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a>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第45章 大成若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第二十三回 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曲警芳心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a>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