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琪
摘 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成都平原發(fā)現(xiàn)了規(guī)模較大的夯土墻聚落遺址,包括4500—3700年前的新津?qū)毝?、大邑高山、鹽店、溫江魚鳧村、郫縣古城等遺址,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了幾十處小聚落點。目前成都平原史前文化遺存包括桂圓橋一期遺存、寶墩文化遺存和過渡遺存等幾個階段。
關鍵詞: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城墻;社會復雜性
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西鄰龍門山、邛崍山,東連龍泉山,面積9500平方千米。成都平原是岷江等水系沖出山體形成的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原區(qū)河網(wǎng)結構呈放射狀,平原周圍有小山丘。氣候?qū)賮啛釒駶櫄夂騾^(qū),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自然條件十分優(yōu)越。在上游靠近山區(qū)的河流往往為南北走向,下游的河流則多為西北—東南走向。目前,成都平原史前文化遺存主要包括桂圓橋一期遺存、寶墩文化及二者之間過渡遺存等幾個階段。
1 成都平原史前文化及其代表城市遺址
1.1 桂圓橋一期遺址
成都平原最早的史前遺跡是在什邡桂圓橋遺址下層發(fā)現(xiàn)的,是距今約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存,其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邊緣,靠近龍門山。在桂圓橋一期聚落區(qū)內(nèi),僅發(fā)掘出一處遺址,即桂圓橋遺址,遺址面積約3萬平方米,遺址內(nèi)包含有桂圓橋、寶墩以及十二橋等文化因素。第一期文物分布的范圍小,僅零星分布于遺址南部地區(qū)。
1.2 寶墩文化
在成都平原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寶墩文化時期的遺址占據(jù)絕大多數(shù),其文化面貌相對清晰。寶墩文化大約在4500—3700年前。1995年以來,成都平原先后發(fā)現(xiàn)了新津的寶墩遺址、都江堰的芒城村遺址、崇州的雙河村遺址、郫縣的紫竹村遺址和古城村遺址、溫江魚鳧村遺址等。這些城市遺址在時間上略有不同,但總體的文化面貌基本一致。它們有許多不同于其他考古文化的文物,屬于同一考古文化。在這些早期的城市遺址中,新津?qū)毝者z址的面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所以,考古學界將這一考古文化稱作“寶墩文化”。
學術界將寶墩文化分為四個發(fā)展階段、六個部分。第一階段是以寶墩遺址早期為代表,將早期遺存分為早期和晚期;第二階段是以芒城遺址晚期和寶墩遺址晚期為代表;第三階段分為兩個部分,早段以郫縣古城遺址早中期、雙河古城遺址、溫江魚鳧村遺址早期為代表,晚段以郫縣古城遺址中期為代表;第四階段是以溫江魚鳧村晚期遺址和郫縣古城村晚期遺址為代表。
2 寶墩文化遺址概況
2.1 寶墩古城遺址
寶墩古城遺址位于成都市新津縣龍馬鄉(xiāng)寶墩村,寶墩古城內(nèi)城平面呈長方形,由東北向西南。東北墻北段和西北墻北段保存完好,東南墻的南面和西北墻的南面都殘留了一段,西南墻還有一定的高度,西南墻和西北墻的墻角保存完好。墻體的夯實方法為斜坡堆筑,據(jù)城墻計算其城址長約1000米,寬約600米,面積約60萬平方米,它是寶墩文化中最大的遺址。
寶墩古城遺址可分為兩個時期:早期為長方形單壁(內(nèi)城墻),晚期為長方形雙壁(外城墻)。寶墩文化時期的夯土墻在寶墩古城遺址內(nèi)壁外的四個方向均有分布,東北部的外城墻與內(nèi)城墻重疊。從平面形狀看,城市遺址大致呈有圓角的不規(guī)則長方形。外城墻的夯實方法也采用斜坡堆筑,形狀方向與內(nèi)城相同,以壕溝外側(cè)為界,占地276萬平方米。外城墻應是寶墩文化二期初期修建,并在寶墩文化二期中使用。外墻應比內(nèi)墻晚,但內(nèi)外墻同時使用。鉆探資料顯示,古河道、古洼地將寶墩遺址劃分為大小不同的臺地,居民區(qū)皆位于臺地上。內(nèi)城和外城分別有幾個居住區(qū)。①筆者將居住區(qū)看成相對獨立的聚落,計算出外城有9個聚落,在內(nèi)城有8個聚落。
2.2 都江堰芒城遺址
都江堰芒城遺址位于成都西部的青城鄉(xiāng)芒城村內(nèi),主要是寶墩文化二期遺址。城址平面呈長方形,面積11萬平方米。內(nèi)城墻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40米,現(xiàn)存城墻寬5~20米,高1~3米。外墻寬5~15米,高1~2米,城墻和城墻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5米。都江堰芒城遺址的文化特征相對簡單。遺址可分為早期和晚期,在修建城墻之前,聚落已經(jīng)存在。內(nèi)外墻、溝是一系列系統(tǒng)的工程,其施工方法為“挖溝筑墻”。在都江堰芒城遺址發(fā)現(xiàn)了一座保存完好的雙人間房子,房子的外部是生活區(qū),內(nèi)部是休息區(qū)。
2.3 郫縣古城遺址
郫縣古城遺址位于成都平原腹地郫縣城北9千米處,遺址的城墻保存完好。郫縣古城城址的平面呈長方形,長約630米,寬約490米,總面積約31萬平方米,城址為西北—東南走向。該城址是城墻保存最完整的一處遺址,除了東南墻北端有約10米寬的空隙外,四壁幾乎沒有間斷地連接在一起?,F(xiàn)有城墻寬10~30米,高1~4米。郫縣古城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個時期,早、中期屬于寶墩文化的第三期,晚期屬于寶墩文化的第四期。從城墻施工的角度來看,施工方法為斜坡堆筑,整個墻體分兩次施工。第一次是在遺址早期偏晚階段建造的,第二次是在遺址中期偏早建造的,郫縣古城的發(fā)掘展示出了住宅區(qū)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地基。
3 選址與地貌的關系
寶墩文化一期共有七個聚落,包括寶墩遺址、高山遺址、鹽店遺址、紫竹遺址、雙河遺址、三星堆遺址以及桂圓橋遺址,在這一時期的寶墩遺址、高山遺址、鹽店遺址、紫竹遺址及雙河遺址等都筑有城墻。從分布的位置上看,這一時期的大小聚落大部分分布在岷江和沱江沖積扇兩側(cè)的邊緣,沿成都平原西邊的邊緣呈“C”形分布。寶墩文化二期城址及小規(guī)模聚落不多見,聚落基本分布在成都平原沖積扇兩側(cè)。寶墩文化三期聚落蓬勃興起,這一時期有郫縣古城遺址和溫江魚鳧村遺址,溫江紅橋村遺址還發(fā)現(xiàn)了水利設施,如水壩。從空間分布和地理位置上來看,這些聚落與之前聚落的分布明顯不同。寶墩文化三期聚落主要分布在岷江沖積扇中脊地區(qū),以河流為軸線,以大型聚落為中心。寶墩文化第四期聚落數(shù)量減少,目前還未發(fā)現(xiàn)這一時期的城市聚落,大部分都是小聚落。在此期間,選定的聚落點仍集中在成都平原的中心地帶,聚落面積較小。①從寶墩文化一期至四期的分布及古城的地理位置,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①寶墩文化一期、二期的城址多分布在平原的西部、西南部及北部,靠近平原邊緣的城址地勢相對較高。而到了寶墩文化三期,城址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腹地。這一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成都平原的古人是從岷江上游遷徙至此。岷江上游地區(qū)的人以種植小米為主,平原中部地區(qū)有許多河流和沼澤,不適合種植小米。隨著長江中游水稻種植技術的傳入,人們開始遷移至適合水稻種植的成都平原腹地居住。其次,人們初入成都平原時,人口少,聚落小。因此他們最初的活動主要集中在平原的北部、西部和西南部,靠近相對較高的山區(qū)。隨著人們對成都平原環(huán)境的進一步適應,成都平原的人口數(shù)量逐漸增多,新的生存空間需要不斷擴大,所以人口又逐漸向平原腹地轉(zhuǎn)移。
②城市遺址都位于遠離岷江干流的地方,芒城遺址、雙河古城遺址、紫竹古城遺址均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區(qū)附近,且修建了雙層城墻。長江流域的水資源豐富,也是洪澇災害的多發(fā)區(qū),河流的上游地區(qū)更易受洪水影響。修建雙層城墻和開挖溝渠,有利于加快排水和防洪。
③古城選址雖然遠離干流,但附近有河流,既有利于農(nóng)田灌溉,也有利于解決水源問題。
④受地形限制,成都平原上游的河流多接近為南北走向,而成都平原腹地的河流多為西北—東南走向。城址多沿河流地形修建,與附近河流走向一致,有利于排水。
4 城墻的探討
城墻的布局比較規(guī)則,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方形或近方形的雙層墻;第二類是矩形的;第三類是不規(guī)則的。第一類城址位于平原邊緣,靠近山區(qū),其余兩類位于平原腹地或河流下游。城墻的構筑方法是斜坡堆筑,斜坡堆筑是長江流域同期普遍采用的一種構筑方法,有水平拍打和傾斜拍打兩種類型。每個小夯實層采用水平分型,小夯實層堆積到一定高度后形成的斜坡狀堆積邊坡,即各大層的層面,各層傾角由中心向兩側(cè)逐漸增大。城墻是在城墻中間堆土夯實而成,一般來說只有四五個大層是建在中心部分。當墻堆到一定高度時,就不容易再建起來了,于是斜坡堆筑就從墻兩側(cè)進行。據(jù)發(fā)掘情況看,寶墩文化古城內(nèi)側(cè)斜坡堆筑的層次較多,坡度較緩;寶墩文化古城外側(cè)斜坡堆筑層數(shù)較少,坡度較陡。②
對于城墻的功能,學術界眾說紛紜。據(jù)筆者總結來看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城墻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從寶墩文化古城墻的規(guī)模來看,內(nèi)城寬近30米,高5~6米,壕溝寬15~20米,深度只有2米多;外城墻的寬約15米,壕溝寬約12米,深約2米??梢耘袛嗨坎淮?,對幾座城墻的解剖也沒有發(fā)現(xiàn)外墻被洪水沖刷的痕跡。①
第二種觀點認為修建高墻是一種政治行為。將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固化成大型的城墻建筑,可以彰顯酋長組織的強大力量,進而彰顯權力的強大,刻畫權力結構及其支配地位。②
第三種觀點認為城墻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筆者同意這一觀點。這是因為成都平原是洪澇災害多發(fā)區(qū),防洪十分重要。從選址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對防洪十分重視。長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與成都平原的地理環(huán)境相似,也采用了坡樁法,中原龍山時期的城址與成都平原不同,城墻多采用板式建筑,城墻上有卵石層,在城墻上加設卵石層,有利于減少水流對城墻的侵蝕,能起到很好的防洪作用。
5 社會復雜程度
學術界對寶墩文化時期的社會復雜程度有著不同的看法,蔣章華先生說:“在寶墩遺址發(fā)現(xiàn)的墓葬中,基本上沒有隨葬品,說明個人幾乎沒有個人物品,家庭內(nèi)部沒有貧富兩極分化,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整個解決方案很可能是一個性質(zhì)平等的聯(lián)盟?!比欢?,僅從墓葬中沒有隨葬品這一事實來介紹這一結論無法令人信服。到目前為止,成都平原的考古資料很少,有可能是那些埋藏物豐富的墓葬還沒有被發(fā)掘出來。
筆者認為在寶墩文化早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政治集權的現(xiàn)象,寶墩文化遺址中修筑高墻、挖深溝,不僅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還需要對社會成員進行大規(guī)模的組織部署。成都平原史前古城面積20萬平方米以上,城墻高大、堅厚、綿長,都是依靠各城自身的力量獨立修建的。他們能建造出這么高這么厚的巨大城墻,挖出這么大的土方,并且搭配土石運輸、工具制作、墻體設計、墻體施工、組織供應、監(jiān)督指揮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完全可以證明每個古城遺址的管理者足以控制勞動力的征用,政治權力已經(jīng)集中。值得深思的是,寶墩文化作為成都平原迄今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學文化,與其他文化不同的是它一出現(xiàn)就有一個大的城址和高高的城墻。我們需要對成都平原進行更多的考古發(fā)掘,收集更多的考古資料來尋找答案。
參考文獻
[1]段渝,陳劍.成都平原史前古城性質(zhì)初探[J].天府新論,2001(6):81-86.
[2]王章華,王毅,張擎.成都平原早期城址及其考古學文化初論[J].成都考古研究,2009(00):63-87.
[3]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平原史前聚落考古的新收獲[N].中國文物報,2016-06-03(006).
[4]何錕宇.寶墩遺址:成都平原史前大型聚落考古新進展[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15(6):26-31.
[5]陳劍,邱艷.成都平原史前城址考古:回顧與展望[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15(6):14-25.
[6]王章華,何錕宇.成都平原史前聚落分析[J].四川文物,2016(6):70-78,83.
[7]何錕宇,左志強.試論成都平原龍山時代的城址[J].成都考古研究,2006(00):40-50.
[8]左志強,何錕宇,白鐵勇.略論成都平原史前城的興起與聚落變遷[J].成都考古研究,2006(00):51-66.
[9]俞偉超.四川地區(qū)考古文化問題思考[J].四川文物,2004(2):3-5.
[10]黃昊德,李蜀蕾.溫江魚鳧村遺址的分期研究與土墻功能考察[J].四川文物,2005(4):44-50.
[11]江章華,何錕宇,左志強,等.新津縣寶墩遺址2012~2013年度考古發(fā)掘簡報[J].成都考古發(fā)現(xiàn),2014(00):14-39.
[12]周志清,陳劍,李俊,等.2012~2013年度大邑縣高山古城遺址調(diào)查試掘簡報[J].成都考古發(fā)現(xiàn),2013(00):1-4,681,5-44.
[13]鐘雅莉,陳劍,劉祥宇,等.崇州市紫竹古城調(diào)查、試掘簡報[J].成都考古發(fā)現(xiàn),2014(00):40-57,514-516.
[14]劉雨茂,王軍程,遠福.大邑縣鹽店古城遺址2013年發(fā)掘簡報[J].成都考古發(fā)現(xiàn),2013(00):45-65.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