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墩文化成都平原迄今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學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寶墩文化可能是由營盤山文化發(fā)展而來的。寶墩文化在其自身的發(fā)展過程中,陶器制作工藝有所創(chuàng)新,同時還可能接受了來自其它考古學文化的影響。遠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經產生了作為蜀文化源頭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寶墩文化”。寶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時期的考古文化,寶墩遺址既是這一時期成都平原時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將跨進文明門檻的歷史見證。
簡介 寶 墩遺址以在成都平原上相繼發(fā)現(xiàn)的新津寶墩村、都江堰芒城村、崇州雙河村和紫竹村、郫縣古城村、溫江魚鳧村等六座史前遺址群為代表。當時,古人的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器,也能制作陶器了,主要有繩紋花邊陶、敞口圈足尊、喇叭口高領罐、寬沿平地尊為標志。對上述6座古城的發(fā)掘與研究證明:它們與三星堆遺址的第一期屬于同期文化,它不僅大大豐富了三星堆一期的文化內涵,能夠再細分為若干期,并且可與以三星堆古城為代表的夏商時期的三星堆文化或古蜀文明相銜接。于是按考古學文化命名規(guī)則被稱為“寶墩文化”。 地位
寶墩文 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寶墩文化可能是由營盤山文化發(fā)展而來的。寶墩文化在其自身的發(fā)展過程中,陶器制作工藝有所創(chuàng)新,同時還可能接受了來自其它考古學文化的影響。 遠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經產生了作為蜀文化源頭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寶墩文化”。寶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時期的考古文化,寶墩遺址既是這一時期成都平原時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將跨進文明門檻的歷史見證。 寶墩是我們能接觸到的關于成都平原文明起源的最古老章節(jié)。4500年前,一支部落遷徙到成都平原,并在這里留下了文明的痕跡。在同緯度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古埃及,國家和青銅此刻已經出現(xiàn);中原地區(qū)的龍山文化也發(fā)現(xiàn)了銅。寶墩人的文明歷程遠遠落在了后面。更令人吃驚的是,考古發(fā)掘顯示,寶墩人在成都平原上的800年,并沒有明顯的進步,有的只是周而復始的遷徙。 特點
寶墩文化的6個古城具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城址均建在成都平原上河流間的臺地上,城墻的長邊往往與河流及臺地的走向一致,城址均呈長方形或近方形, 既有利于防洪也便于設防。其中魚鳧城保存較差,似乎近于六邊形,其保存最長的南墻也與附近的現(xiàn)代河流遙相平行。 二是城墻建筑都是采用“雙向堆土、斜向拍夯”的辦法,與三星堆古城的做法有明顯的承襲關系。從寶墩、魚鳧、古城(郫縣三道堰遺址古城)三座城址的發(fā)掘看,墻基寬20―31米,上部殘寬約7―19米。由平地起建,先在墻中間堆筑數層高后,再由兩邊向中間斜向堆筑,堆放一大層土即行拍夯,城內側的斜坡堆筑層次多,故坡緩;城外側的堆筑層次少,故坡略陡。 三是城址的格局因地而異。處在成都平原內部的寶墩古城最大,城墻圈面積約60萬平方米;魚鳧城約40萬平方米;郫縣古城約31萬平方米。而在成都平原西北邊緣近山地帶的城較小,而防衛(wèi)功能更突出,如紫竹古城的城墻圈面積近20萬平方米;芒城和下芒城各約10萬平方米左右,而且這3座城的城墻均分內、外兩圈,呈“回”字形。 四是處在成都平原腹心地帶的城址,其中心部位都發(fā)現(xiàn)大型建筑基址。如寶墩古城址中部有一處高出周圍地面1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臺地上,有房子基槽和密集的柱洞;在郫縣古城城址的中心位置也發(fā)掘出特大型建筑――郫縣大房址。建筑與城墻走向一致,長約50米、寬約11米,面積約550平方米。在房子里基本等距離地分布著5個用竹編圍成的卵石臺基。此房址基本上沒有發(fā)現(xiàn)多少生活設施,偌大的建筑物里面只有醒目的5個壇臺,顯然是一處大型的禮儀性建筑――廟殿。 文化
寶墩文化 本地 區(qū)自龍山時代開始到古蜀文化(即三星堆文化)時期的聚落形態(tài)是“壩子文化”。 本地區(qū)的遺存都分布在山地和丘陵間的平壩與坡地上,除了成都平原,一般地勢不開闊,遺址規(guī)模不大,不可能形成如黃河流域、江漢平原上那樣的大規(guī)模聚落。但它們三五成群、若即若離地沿著河谷,成線狀分布,大小配搭,形成聚落群,逐步形成后來的村落或鄉(xiāng)鎮(zhèn)。成都平原地勢較開闊,環(huán)境條件優(yōu)厚,自然形成中心聚落——古城??墒浅啥计皆植⒉凰闾?,幾個大聚落形成的古城擠在一起,又不可能具備古代黃河流域聚落間那樣的“甌脫”隙地,因此為了各自的安全和觀瞻,也為了本部落疆域的封樹,人們不惜人力物力,建造起高聳的城堡,逐步形成城邑群落。它們又是通過周圍串珠狀分布的大小聚落,從四面八方與祖國大地上的其它同時代聚落,千絲萬縷地聯(lián)系在一起。 據蒙文通先生研究:古巴蜀境內曾有數百十個小部落小諸侯“戎伯”,司馬錯說:“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狄之長”,蜀就是這些戎伯的首領 。稍后的古蜀文化區(qū)就是這種“壩子文化”與“戎伯文化”的集合體。正因為有了成都平原這塊大壩子上高度發(fā)達的以古城群為代表的古蜀文化及其前身寶墩文化為核心,帶動那些中小壩子上發(fā)展不平衡的文化綜合體(氏族部落),才在長江上游形成了一個在華夏文化圈內獨特的“古蜀文化區(qū)” [10]。加上本區(qū)的位置正處在長江中下游、東南沿海的以稻作農業(yè)為主的“東南文化板塊”與黃土高原以粟作農業(yè)為主的“西北文化板塊”之間的接合部 ,這就規(guī)定了本區(qū)古文化靣貌斑駁不純,具有顯著的“雜交優(yōu)勢”,兼收并蓄,廣為接納而形成獨樹一幟的巴蜀文化風格。 這種地域文化上的血肉相連,是自古已然,密不可分的。這種“壩子文化”的強大的生命力不僅體現(xiàn)在當初當地早期文明的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中;而且貫串在整個文明的進程中,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清楚地發(fā)現(xiàn)“壩子文化”的印記,大至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城鄉(xiāng)格局、思維定式、民風民俗;小到道路橋梁、建筑器物…無不受其影響。如果放大了來講,自然地理環(huán)境是一種客觀制約,人類可以與之抗爭,卻永遠無法擺脫其影響。 影響
寶墩文化 歷史見證寶墩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寶墩文化可能是由營盤山文化發(fā)展而來的。寶墩文化在其自身的發(fā)展過程中,陶器制作工藝有所創(chuàng)新,同時還可能接受了來自其它考古學文化的影響。 遠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經產生了作為蜀文化源頭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寶墩文化”。寶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時期的考古文化,寶墩遺址既是這一時期成都平原時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將跨進文明門檻的歷史見證。 古蜀文化擴展 古蜀文化是一支較為發(fā)達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一帶,因新津寶墩遺址而得名。重要遺址有新津寶墩、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溫江魚鳧城等。寶墩文化可分為四個發(fā)展階段,絕對年代約 寶墩文化 為公元前2700—1800年。當時的成都平原還在中國的長江上游,四川盆地的西部有一塊富饒而富有傳奇故事的地方——成都平原,對這片土地發(fā)生過的那些遙遠的歷史,過去是通過簡略的文獻記載所了解到的,有關蠶蟲縱目、魚鳧神化仙去、杜宇化鵑、開明復活等傳說早已為人所熟知,同時也使古蜀歷史蒙上神秘色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在唐代這樣描述著古蜀國的歷史。虛無縹緲的歷史傳說一直就是古蜀國歷史的全部。1929年,四川廣漢三星堆的農民燕道誠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玉璋、玉璧等,毫無疑問,這就是古蜀文明,由此開始了幾代考古人尋夢之路??脊殴ぷ髡邆兘涍^不懈的努力,基本把握住了古蜀文明發(fā)展演進的脈絡: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為代表的寶墩文化(2700—1800年B.C.)——以三星堆遺址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1800—1200年B.C.)——以成都金沙遺址為代表的十二橋文化(1200—500年B.C.)——以成都商業(yè)街船棺、獨木棺墓葬為代表戰(zhàn)國青銅文化(500—316年B.C.)——秦滅巴蜀,輝煌壯美的古蜀文明最后融入漢文化圈,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人尋根 生活在被太平洋包圍的日本列島上的日本民族,似乎有一種尋根的急迫心情,一直關注著中國考古發(fā)現(xiàn)的進展。日本學者認為,盛產水稻的日本,“農耕稻作”是其文明的基礎,而非印度、埃及、古巴比倫、中國黃河流域的旱地農業(yè)文化,即所謂“小麥文明”。那么,稻作農業(yè)的起源中心在哪里?在長江流域,這是國內外學術界近年所公認的,在長江流域已經發(fā)現(xiàn)史前稻谷遺存110多處。日本學者自然把目光瞄準了長江流域,尤其是上游。日本早稻田大學甚至專門設置了長江流域考古隊。因此,當成都平原考古新發(fā)現(xiàn)的信息傳到日本東京時,竟會使日本文化界元老、70多歲的梅原猛教授欣喜若狂,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梅原猛教授的撮合下,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由成都市考古隊、四川聯(lián)大、日本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和早稻田大學聯(lián)合組成考察團,于1996年9月~12月進一步對寶墩古城遺址進行發(fā)掘調查。此次中日兩國四方聯(lián)合行動,既有日方提供現(xiàn)代設備的現(xiàn)代科技考古,又有中方傳統(tǒng)的考古方法,確實非同小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