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任何行動,都是有一個行為決策的驅使,才會實施。
那么人是如何做出行為決策的呢?
大致有幾種可能。
第一是應急反應,比如在生命受到瞬間危險的時候,下意識地做出躲避行為,這就是應急反應,幾乎不需要進行理性的觀察分析總結判斷等等思想活動過程,就可以做出行為決策。
第二是隨性決策,即所謂的起心動念。普通人隨性想吃一頓好的,就去下館子或者買個大豬蹄子回家燉著都沒問題。但是作為領導人要是太隨性地做決策,可能就會出大亂子。古代所謂的昏君,就是往往隨性就做事關重大的決策。
第三是問題導向,人的生命活動過程中遇見的生存問題,人必須通過自己的行動去解決,不然生存生活等就會出現(xiàn)問題,甚至死亡。比如糧食的問題,健康問題,安全問題等等。人就問題找到自己的處理方式并把這些處理方式付諸行動,從而解決問題的這個過程,叫做問題導向的決策。
第四是問題預判導向,也叫問題前導向,即對即將到來的問題進行準確的預判,并提前把問題出現(xiàn)的條件給消滅掉。比如,中醫(yī)所謂的“治將病”所做出的決策和行為,就屬于這一導向,而治已病,就是問題導向。
第五是目標導向,中醫(yī)的“治未病”是目標導向;深耕勤鏟,用心管理,期待豐年,是目標導向。目標導向是針對具體的可以實現(xiàn)的目標進行的決策行為。
第六是理想導向,理想是各方面的條件都很配合,將來就可能出現(xiàn)的某些很美好的很理想的狀況。沖著這種理想狀態(tài)而去的決策,則為理想導向。
第七是焦慮導向決策,問題接著問題,火燒屁股,這種情況下做的決策往往叫做慌不擇路,抓到一個辦法不管有效無效,不管后遺癥如何,用了再說。
所謂的有為,就是理想導向的決策行為,至少也是目標導向的決策行為。
理想導向有什么問題呢?理想的狀態(tài)往往需要所有的條件都理想都滿足的前提下才能實現(xiàn),但是人的生命長度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讓全部的條件都滿足。而且宇宙也不讓所有的條件都滿足,你滿足了這個條件,可能就把另一個條件的資源給挪用了,你滿足了那個條件,其實也不過把其他的條件的資源給挪用了。而其他資源被挪用后所產生的問題,也必然讓你無法承受而且讓你的理想遙遙無期。最終的結果是,人為了自己的理想目標,制造了一大堆人幾乎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而為了解決舊問題所采取的措施又產生了一堆新問題。最后問題套問題,整個人類社會變成一團亂麻。然后所有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錯的,不管人怎么選擇,都是錯的。
這就是“有為”的結果,所謂有為就是立大志,做大事,發(fā)大愿,立大功,就是為理想而奮斗的決心和決策。而結果是,不管理想多么宏偉,多么美好,最終的結果都是一地雞毛、產生一堆問題讓所有人焦頭爛額。然后在焦慮中做各種慌不擇路的抉擇。
對于個人而言,要吃飽肚子,要穿暖和別讓自己凍著,保持健康的身體等等,這些是問題導向,針對這些需求所做的決策,可以稱之為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
如果想著長壽,成仙,或者實現(xiàn)一個億的小目標,或者要當圣人拯救人類之類的,就是理想導向。因為實現(xiàn)這類理想的條件實在太過苛刻,很多不是個人的努力就能夠實現(xiàn)的。如果不顧自己的現(xiàn)實條件而去硬搞,要么把自己的家庭生活搞得一塌糊涂,要么把自己的工作搞得一塌糊涂,要么把自己的健康搞得一塌糊涂,總之往往是一地雞毛最后含恨而終。
那么無不為是啥呢?人的可能性的無限性。就這個問題我很喜歡用量子坍塌這個例子。人的未來有著無限的可能性,但是人走到未來,打開了未來這個暗盒之后,可能性就坍塌了,只剩下一種。不要去為理想和目標奮斗,人的未來就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宇宙給你安排的責任和要完成的事兒,具備無限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你無法想象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