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每首林徽因的詩里,你都能尋到徐志摩的身影,而這首《藤花前》也不例外。
自從詩人展開他那詩情的翅膀獨自去天際云游,林徽因卻獨自背負(fù)著那深切的悔恨與悲傷,在無盡孤獨與無奈中度過了她的余生。然而在那個環(huán)境里,她對詩人這深深的愛戀又能與誰傾訴?只能在她的文字間,詩文里若隱若現(xiàn)地剖述著自己內(nèi)心痛苦的回憶,也正是這回憶形成了她精神生活的根!很少現(xiàn)代詩能深深地觸動我的心靈,但她能!從她那優(yōu)美的字里行間,你可以讀出她的孤獨與無奈,而她后期的詩歌更是充滿著悔恨、悲傷與自責(zé)!人生既是如此匆匆,為什么還會不經(jīng)意地錯過,錯過那些生命中的最美?
“紫藤花開了,輕輕地放著香,沒有人知道”,這反復(fù)的吟詠,這談?wù)劦妮p愁背后卻隱藏著無盡的悲情。那一份內(nèi)心的孤寂令人神傷,不是真的沒有人知道,而是那知道的人不在了。這知道的人是誰?是她的詩人,她的摯愛。為什么這樣說呢?且看林徽因在《悼志摩》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又有一次他望著我園里一帶的斷墻半晌不語,過后他告訴我說,他正在默默體會,想要描寫那墻上向晚的艷陽和剛剛?cè)肭锏奶偬}?!边@就是她一生化不去的哀愁。而詩結(jié)尾的“望著無語﹐紫色點”,更是把內(nèi)心深深的哀愁苦惱默默地化入那點點的紫色。
“藍(lán)天里白云行去﹐
池子一脈靜﹔
水面散著浮萍﹐
水底下掛著倒影?!?/span>
這里的“藍(lán)天”、“白云”、“池子”、“靜”、“倒影”我們很容易從志摩的《偶然》、《云游》、《再別康橋》等詩里尋出相同的痕跡。
偶 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zhuǎn)瞬間消滅了蹤影。
......
云 游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際云游,
自在,輕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無攔阻的消遙。
你更不經(jīng)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澗水,雖則你的明艷,
在過路時點染了他的空靈,
使他驚醒,將你的倩影抱緊。
他抱緊的只是綿密的憂愁,
因為美不能在風(fēng)光中靜止,
他要,你已飛度萬重的山頭,
去更闊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為你消瘦,那一澗水,
在無能的盼望,盼望你飛回!
志摩詩里但凡說到“明星”,“月圓”,“白蓮”,“云”,“云彩”,這都是林徽因,她就是美的化身,是詩人一生執(zhí)著渴盼的愛、美和自由,任何人無法取代,縱然是曼殊斐兒也無法相提并論。而“泉”,“澗”通常是詩人的自喻(徐志摩在散文《自剖》里說“原先我在人前自覺竟是一注的流泉,在在有飛沫,在在有閃光”)。
詩的第二節(jié)有“藍(lán)天里白云”投影在“小池”形成“倒影”,意象與《偶然》、《云游》二詩相同。但在第三節(jié)里,只剩下“藍(lán)天里白云行去”,這就是林徽因的悲傷!這首詩細(xì)膩異常,在表面淡淡的輕愁背后,隱藏著一個哀傷的詩魂。她的許多詩都寫得很隱晦,但悲傷卻藏在后面,這跟徐志摩的很多詩極為相似。
詩的第三節(jié)“輕輕的放著香”不見了。那么紫藤花說的是誰似乎就更清楚了?!跋獫尽?、“池子”消失之后,紫藤花也失去了應(yīng)有的芬芳。這是仍然活著的人的悲傷!這首詩仍體現(xiàn)了“哀而不傷”中國詩教傳統(tǒng)。
《藤花前》這首詩,發(fā)表于1936年12月,離詩人徐志摩去世已整整五個春秋。
(本文來自網(wǎng)絡(lu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