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欣如
人的平均壽命是一個國家社會穩(wěn)定、生活水準的綜合體現(xiàn)。我國1949年人口死亡率為20%,平均壽命只有35歲,而到了2009年已躍升到平均壽命73歲,比世界平均壽命67.6歲高出了6歲。60多年平均壽命翻了一番。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2011年最新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我國的平均期望年齡已達76歲,在上海這樣現(xiàn)代化大都市中,平均期望年齡高達83.5歲。隨著平均壽命的提升,上海60歲以上老人所占比例已高達23%。
人口老齡化給社會帶來新問題,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新課題。隨著生命周期的大大延長,退休后一般健康老人到85歲還能健全思維,積極活動,這意味著退休后還有25年的有效時間。
從“積極老齡化”理念出發(fā),有人說:“生命航船從六十歲再啟程”,唯老有所樂、老有所學、方能駛向更廣闊更深邃的天地。
不可缺憾的課題◆◆◆
老年人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人的快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老年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教育是社會的需求。
上海一貫重視老年教育,上海已將發(fā)展老年教育視為滿足老年人學習愿望的需要,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權(quán)的需要,構(gòu)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需要。
上海的老年教育事業(yè)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持和參與下,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征、上海特點的老年教育體系,凸顯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上海老年教育格局,拓展了一條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發(fā)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目前,本市已有4所市級老年大學,他們是上海市老干部大學、上海老年大學、上海老齡大學、上海市退休職工大學,下設37個分校和系統(tǒng)校;1所遠程老年大學;21所區(qū)縣老年大學;214所街道(鄉(xiāng)鎮(zhèn))老年學校,實現(xiàn)了全覆蓋;還有4957個居村委學習點,占到全市所有居村委數(shù)的86.99%。這些老年教育機構(gòu),有的利用老干部活動中心、退休教工活動中心和社區(qū)學校、老年活動中心的設施舉辦,有的利用城鄉(xiāng)中小學和成人學校的教育資源舉辦。
美化人生的體驗◆◆◆
上海的老年教育,是隨著干部退休制度和人口老齡化的增長而發(fā)展的。據(jù)上海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江晨清介紹:學校成立于1985年,當初只有兩個班級58名學員。發(fā)展至今,27年來,堅持“質(zhì)量立校、特色興校、科研強校”的發(fā)展方針,努力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先后創(chuàng)辦文藝、文史、書畫、保健、外語、家政、鋼琴、計算機、器樂共9個系科和聲樂等四個老年教育學歷專業(yè),有134門課程、349個教學班,學員超過13000人次。目前,“上海開放大學老年教育學院”在上海老年大學掛牌。上海老年大學課程已進入上海市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管理系統(tǒng),開設百余門課程?,F(xiàn)已成為眾多老年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園。從1992年起,該校連續(xù)六次榮獲“上海市開拓老年事業(yè)先進集體”稱號;被授予“上海市老年教育先進集體”稱號和被評為“上海市示范性老年大學”;2009年,更被評為“全國先進老年大學”。
老年大學叫好又叫座。不少老年人為了報名,甚至凌晨來排隊,有的課程一座難求。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一是老齡化程度的加速;二是老人為了學習知識,發(fā)展興趣愛好,結(jié)交朋友,成了永遠不畢業(yè)的“留學生”;三是要增設班級和擴大招生,離不開校舍、設備和經(jīng)費的支持。但老年教育的本質(zhì)到底是什么呢?
上海老年大學校長鄭令德認為:老年教育既具有一般教育的特征,又具有其自身特性。它不同于國民教育,更加注重美化人生體驗,提升生活、生命質(zhì)量。
老年教育本質(zhì)上是現(xiàn)代素質(zhì)教育。老年大學不僅要向老年人傳授知識和技能,更要為達到老年人在新的社會化過程中自我完善和超越自我的目的,而幫助他們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實現(xiàn)自我價值。
長者風范是本質(zhì)◆◆◆
老有所樂的重要一環(huán)是老有所學。但對已積累一生睿智,閱盡千般事的老人,要想令他們樂在學校,學有所得,無疑對教育課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了使教學內(nèi)容與提高學員素質(zhì)有機結(jié)合,上海老年大學開展了一系列素質(zhì)教育活動的實踐。
2007年,開展了“感動校園、共享和諧”十佳文明推薦評選活動,評選我身邊的好學員、好老師,創(chuàng)文明班級,建和諧校園。2008年,文史系全體師生向?qū)W校發(fā)出“文明必須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的倡議書,在短短一周內(nèi),有5000多名學員在“倡議書”上簽名響應。2010年,開展 “倡導長者之德,發(fā)揮長者之能,展現(xiàn)長者之魂”活動,收集 “征言”——自己成長中刻骨銘心的經(jīng)典格言;“征文”——《我敬仰的長者》;“征歌”——我喜愛的老歌、紅歌和校歌。學校將 “三征”作品出版專輯,并舉辦展示會。
在活動中,絕大部分學員積極參與。大家把身邊、班級中平凡而感人的事例,從口頭推薦到書面撰寫,并在與各系班長聯(lián)誼會的負責人和系主任進行認真討論的基礎上,確定了54件事例。一位80高齡的老人,她并不富裕,卻堅持把父親給她的1000元美元遺產(chǎn)捐給老年大學;一位耄耋老人經(jīng)歷生活的坎坷,如今已90高齡,仍然學習不止;他是一位國畫老師,拜名家為師,憑畫畫可以獲得高額酬金,但他20余年孜孜不倦,從事老年教育;她年屆80歲,在老年大學無償當了十幾年班長,熱情地為老年學員服務;她支援西藏建設16年,回滬后又經(jīng)歷失子之痛,與丈夫領著不多的退休金,省吃儉用獻愛心,資助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yè)……這一椿椿、一件件看似平凡,又令人感動的事,讓人們獲得感動,擁有感動。因為生活在愛的海洋,讓人們體驗莫大的幸福和心靈的慰撫。
2010年,在開展《樹長者風范,做風范長者》的活動中,學校各系根據(jù)各自學科的特點積極參與,達到學以致用。文史系整理“古今禮儀”、“三字經(jīng)”、“千家訓”,弘揚禮儀之邦的民族傳統(tǒng);書畫系以“文明從我做起”,舉辦書畫展;外語系介紹各國的優(yōu)良禮儀習俗;文藝、鋼琴、器樂系編演時代歌舞,搞文藝匯演;計算機系以“今昔校園風貌”為題,制作圖片,展示風采;保健、家政系介紹修身養(yǎng)心知識,提倡良好生活習慣;文學社采編先進人物和事跡,進行報道。
鄭令德校長公開提出老年大學要 “樹長者風范”后,校報也專門辟專欄進行討論。大家認為年紀大是自然而然的,德行好卻要經(jīng)過努力才能達到。這個要求不是高不可攀,只要肯努力,是可以達到的。具有“長者風范”,對老年人來說,不是“不能為”,而是為不為的問題。認識逐步統(tǒng)一,大家認為,“精神家園”里的“長者”,應該舉止端莊、寬容禮讓,厚德慈祥,睿智向上,好學博問,堅守信仰;家事國事,銘記不忘;誠信守法,大愛無疆。只有如此,才配得上“長者風范”稱號。
韓闡坤和蔣卓行是老年大學很有名的母女學員。母親韓闡坤從學校創(chuàng)辦起就來上學了,先后學了20多門課。她把學到的醫(yī)學知識和急救技能教給親友,關鍵時刻還真派上了用場,挽救了一位親戚的生命。蔣卓行退休后也上了老年大學。她是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退休職工,又是社區(qū)居民直選出來的居委會主任。她將在校學得的知識帶回社區(qū),挖掘地區(qū)人力資源,開設各種老人學習班,使社區(qū)學習氣氛越來越濃。
從航運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郗鴻來是老年大學合唱團團長。他來到老年大學學習唱歌,越學越開心,越唱越年輕,他說歌唱對我們來說,不僅是愛好和消遣,而是我們“老有所為”,回饋社會的方式,服務社會的舞臺。合唱團不僅到區(qū)級老年大學演出,到敬老院慰問,還踏入少教所,開展“大手牽小手”的活動,跟這些犯錯誤的孩子交流談心,用歌聲呼喚和慰撫他們的心靈。
學員陳慶玲已步入古稀之年,但她在老年大學堅持學畫十六年。一路艱辛,但也樂在其中。她的作品曾多次參加畫展,榮獲國際中老年畫影大賽銀獎,并舉辦個人畫展。畫友贈詩一首以祝賀:“七十老嫗愛揮毫,彩墨飄香技藝高,筆栽花姿分外嬌,人生叢中春不老?!?br>
上老年大學,雖然留不住逝去的歲月,但學員們可以留住自己的快樂,找到人生新的價值。早在2002年商友仁老師在“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總結(jié)大會上說的:“我們聚會老年大學、切磋學問,不僅是充實了自己,還有一個很好的家庭示范效應,社會帶動效應。勤奮學習,自己受益,影響家庭,帶動社會,這是我們最后的奉獻?!鄙汤蠋煹脑?,形象地點出了老年教育的本質(zhì)。
一座難求怎么辦◆◆◆
學習,讓生命更充實,讓生活更精彩。如今,隨著老齡人口日益增多,上海的老年人教育資源已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局面。上海老年大學副校長熊仿杰介紹說:老年大學長期存在著“老學員出不去”、“新學員進不來”的問題。在市級老年大學出現(xiàn)“一座難求”、“入學報名半夜排隊”的情景。為了使老年教育的有限資源能為更多老年人所享受,這就需要作新的探索,使老年教育做到三個延伸:向社區(qū)延伸,向大中型企業(yè)延伸,向高等院校延伸。發(fā)揮老年大學在管理、教材、師資等方面的優(yōu)勢,與企業(yè)、社區(qū)聯(lián)合辦學是延伸的一種形式,也是老年教育辦學理念的一種創(chuàng)新。
“三個延伸”為更多老年人帶來了實惠。近幾年來,上海老年大學不斷擴大合作辦學的范圍,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益。2007年與親和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上海老年大學國際部”;2009年與綠地集團聯(lián)合創(chuàng)辦 “上海老年大學綠地分?!保?010年與華誼集團聯(lián)手成立 “上海老年大學華誼教學部”。在合作辦學中,老年大學負責課程設置,聘請教師。根據(jù)合作方的需求,先后開設了 “計算機”、“攝影”、“書畫”、“保健”、“投資理財”等課程。又如“上海老年大學國際部”則探索老年教育國際交流新模式,利用“親和源”老年公寓的優(yōu)質(zhì)資源,承擔起上海老年大學對外教學任務。2009年3月來自新加坡的56名老年人前來上海老年大學交流學習,入住“親和源”,參加為期一周的“上海文化學習交流課程”,收獲頗多。2011年,上海老年大學被上海市旅游局作為“中國上海國際銀發(fā)旅游基地”,向世界開放。
此外,還與《金色年代》雜志社合作開辦“紀實寫作班”。這種合作辦學形式,不僅擴大了老年教育的領域,而且豐富了企業(yè)文化,方便了當?shù)乩夏耆司徒雽W。
為社區(qū)培訓教學骨干,也是發(fā)揮輻射功能的一種形式。辦老年教育,“師資缺乏”仍是制約社區(qū)老年教育發(fā)展的瓶頸。因此,如何將市級老年大學的教學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使基層老年學校也能享受相對優(yōu)質(zhì)的教學資源,推進社區(qū)老年教育的發(fā)展。
老年大學開設了輔導員培訓班,列入日常教學計劃。曾先后舉辦過“國標舞”、“聲樂”、“瑜伽班”等課程的輔導員培訓班,約有300余名學員參加,這些學員既是社區(qū)文化活動的積極分子,也是社區(qū)文化的教學骨干。
通過社團組織,鼓勵學員融入社會,服務社區(qū)。老年大學成立了藝術團、書畫社、攝影社、文學社等41個社團組織,鼓勵學員融入社會,服務社區(qū),同時在奉獻中獲得快樂。對文藝系近千名學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76%的學員經(jīng)?;钴S在社區(qū)?!颁撉倜唷睂W員與徐匯區(qū)斜土街道合作,由街道提供場地,鋼琴班定期活動。與社區(qū)居民聯(lián)歡,既弘揚了高雅藝術,豐富了社區(qū)文化生活,也提升了老年人自身價值。保健系學員楊鼎周年近七旬,在社區(qū)擔任老年讀書班老師,把老年大學學到的知識帶到社區(qū),講解保健知識,宣傳健康理念,受到居民歡迎,獲得了徐匯區(qū) “優(yōu)秀黨員”、“知識老人”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