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火爐”炙烤下的白天黑夜酷熱難耐。而今,我們可以從冰箱里取出工業(yè)化生產的冰淇淋、預制冰、碳酸飲料,來上一場舒坦的“冰火兩重天”體驗。不過對于百年前的市井百姓,夏天的清涼可不那么容易。
解暑茶水百年前的先民們在烈日灼燒下會“咣當咣當”灌下一肚子水。他們所愛的,不是寡淡的白開,而是各色解暑茶。
豐子愷1934年創(chuàng)作漫畫《施茶》
暑天施茶是中國歷史久遠的慈善傳統(tǒng)。在近代上海的街邊,隨處可見大德善士捐助的公益茶攤。1923年《新醫(yī)人》半月刊介紹施茶的茶水一般是“茶末茶或是大麥湯”,都能起到一定的解暑提神效果。遺憾的是,近代上海施茶點、茶亭的衛(wèi)生情況不甚理想。
有送茶的,也有賣茶的。不過近代上海街頭的茶水販夫群體興起較晚,約莫是19、20世紀之交的事情。1901年,上?!锻南e報》記載了一段見聞:“天來漸熱,行人口渴,故暑天有施茶之舉。昨道出勞合路,見貧孩二人,在就近設有茶具。凡車夫至此停駐,則餉以一碗,得錢一二文不等。是亦見所未見之事也”,可見此前施茶者多,賣茶水則是新起之業(yè)。
那么老上海的茶水販子怎么出售茶水呢?1938年《新聞報》留有形象記述:“在路旁擺設茶攤,用一只鉛桶,幾只飯碗,一碗一碗地盛著,一碗的代價是銅元一枚。一般勞動階級在口渴無法的當兒,都向他們交易。”
1947年《東南日報》上的漫畫《涼茶攤》
談及解暑茶,
妙用草藥的廣式?jīng)霾枋钱斨疅o愧的“王者”。在百年前的上海,想來一杯廣式?jīng)霾璨⒎请y事——大量粵籍移民早已將涼茶文化植入海派餐桌。
1924年,上?!稌r事新報》刊出了一篇雜文《談涼茶》,文章寫道:“在武昌路和北四川路一帶,有幾片廣東食品店,它們有涼茶出售,廣東人多喜歡去喝幾杯”,其中就包括“解暑消熱的'黃老吉’”。
1932年《社會日報》的介紹表明,當時上海的廣式?jīng)霾璐蠖嘁栏接趶V幫商人的其他產業(yè):“涼茶店,雖然都是團聚在四川北路一帶,但是它們并不是獨立的營業(yè)。廣東藥材店兼賣的最多,附屬于小吃店的也有,總之沒有一家專賣涼茶的?!痹撐倪€提到,當時也有店家“把煮好了的冬瓜荷葉水,一瓶瓶地裝起來,冰在冰箱里”。這些嘗試使得普通涼茶之外的其他老廣夏日飲品漸漸進入上海人視線。
1947年,松江發(fā)行的《茸報》就盛贊:“粵人所制售之茅根水、冬瓜水等,尤為夏令無上飲品也?!?div id="fbwnfa5u" class='imgcenter'>
1947年《前線日報》所刊人物畫《賣茶的女孩》
多數(shù)老上海都經(jīng)歷了一段“苦盡甘來”的掙扎,漸漸愛上了清爽提神的涼茶。1942年,《新申報》刊載了一位上海涼茶品嘗者的體驗感受:“初喝時,往往使嘗試者皺眉,說不出有一種抱怨的樣子,好像花了錢喝苦水似的沒趣。等到一杯到肚,才感到有一種甘味滯留在唇舌間,余味不盡,同時滿身的熱氣也似乎淡忘了。”
1940年代,上海的廣式?jīng)霾枋袌霭l(fā)生顯著變化——代售的店鋪偃旗息鼓,遍地開花的小販卻異軍突起。1946年,上?!讹L光》周刊就此描繪道:“賣涼茶的也是隨著暑天而出現(xiàn)的一種行業(yè)。你看,只要是比較熱鬧些的十字街頭、電車站旁,哪一處找不到三個五個賣涼茶的人?嘴里不斷嚷著'喂!一個銅板一杯,茶吃伐茶!’”,可以說是風光大不同了。
酸梅湯要說“酸梅湯”,故事起點就必須落到故都北京,那不一定是酸梅湯的故鄉(xiāng),但無疑是它的認同根源。賣酸梅湯的景象,可是老北京夏日里的民俗一絕。1939年《南京新報》給北京的酸梅湯攤來了個傳神速寫:“又涼又甜又好喝,兩大子兒一碗!”,這是小販們吆喝的號子。而酸梅湯賣主們招徠顧客的手段可不止于此:“賣酸梅湯的小販,和各大南貨店門前售賣的,都有兩個銅盞形的'冰碴’,它的形狀如泡蓋碗茶的茶碗托,兩個相疊地碰著叮當叮當?shù)穆曇簦宰魈栒??!?p>在老北京,打酸梅湯也有許多講究。1936年,《南京日報》記錄了北平干果鋪售賣酸梅湯的情景:“門面甚矮小,里面除柜臺、貨架外,別無桌椅供客人坐息。靠墻有兩個大壇子,一個伙計手持竹罐(如普通打醬油所用者),客來飲,立取一罐傾碗內”,一點都不多,一點也不缺。有心的店家還把酸梅湯“制成鹵,注于小瓶”,主顧“歸家以冷開水和之即得”。
對于老上海的民眾而言,酸梅湯也是夏日里不可或缺的一款解暑飲品。
1937年7月15日,《世界晨報》報道了夏日里上海酸梅湯市場的壯觀場面:“愛多亞路的鄭福齋,成天成夜擠擁著喝酸梅湯的主顧。還有馬路上、弄堂口,到處都是酸梅湯的攤頭。那橢圓形的白色木桶上,漆著鮮血似的'北平或天津酸梅湯’字樣,于是我們知道:酸梅湯是北京和天津的最好”。旺盛的市場需求也成就了一批扎根上海本地的酸梅湯制造商。據(jù)1936年市衛(wèi)生試驗所職員程樹榛發(fā)表于《新醫(yī)藥雜志》的調查,
上海共有四海通、新福齋、老淞盛、袁錦記等13家注冊在案的酸梅湯工坊。1934年《時報》發(fā)表的上海酸梅湯攤位漫畫
成批配制的酸梅湯工藝較簡捷。1935年一期《上海報》揭開了秘密:“先將酸梅去核,拌白糖,把它蒸爛,然后入熱水中攪和,經(jīng)過一個相當?shù)臅r候,便成了一種黃澄澄的顏色。待熱水涼了以后,便算成功。放在那白漆、盛有冰的冰桶里,即可售賣”。
但自家做來自己喝的酸梅湯,就要考究許多。1937年,《時事新報》推薦了一份食譜:“干梅子十枚、橘皮三小片、桂花末一撮,將此三樣倒入砂鍋中,然后再傾入冷水數(shù)碗,以后便將白糖倒入鍋內攪勻,用火煮沸,即可取下傾入一瓷罐中。候冷后,再行裝入冰箱內冰之”。食譜作者特別叮嚀讀者:“煮沸后不能隨意再加冷開水或是沙濾水等,因為如此,酸梅湯味便變薄。所以在煮的時候,頂好能將酸、甜兩樣調至極勻,以免在沸騰后加水的事”。
1934年《文華藝術月刊》上的酸梅湯攤攝影
尤為讓人驚奇的是,
1930年代很是僻遠的海南島竟然也掀起了飲酸梅湯的潮流。1936年《瓊崖民國日報》稱“酸梅湯這種夏令食品,是從北方來的,因為它味道很好,價格公道,一般中下級平民,都很喜歡嘗試”。
綠豆湯與木蓮凍綠豆源起中國,在我國至少有2000余年的栽培史。夏天食用綠豆能止渴消暑、清熱解毒,以之熬成的綠豆湯,是“藥食同源”的一味佳飲。
百年前,先民們熬制綠豆湯的精細程度遠勝今天。當時的人們更愿將綠豆湯做成一道較稀的甜品,而不是我們熟悉的湯水。1940年,中華書局發(fā)行的《清涼飲料制造法》記載了綠豆湯的食譜:“先將綠豆洗凈,加水入鍋中煮之,至糜爛為度。次將扁豆及去衣蓮子,分別煮爛、放冷。食時取悶熟綠豆八份、扁豆及蓮子各一份置小碗中,注入白糖及涼開水,滴入薄荷油數(shù)滴,或薄荷葉與清水煮熬,加入亦可。上鋪以櫻桃五六枚,如加入碎冰數(shù)塊,尤覺清涼可口?!?p>
綠豆湯也曾被選為警員的高溫執(zhí)勤福利。1932年版《首都警察一覽》稱當時南京警務部門會在盛夏時節(jié)給戶外崗警、巡警供應荷葉綠豆湯解暑。當然,綠豆湯在市場上也是“搶手貨”。1942年《新申報》記敘了一位食客服用“蔭涼綠豆湯”后的美好遐想:“買來吃的人,一邊喝豆汁,一邊咀嚼什物,感到有一種江南,尤其是蘇州的風味。因為綠豆湯中往往摻有一二滴薄荷汁,所以喝的時候、喝了以后,嘴里總有點涼颼颼的?!?br>
與綠豆湯一般“有料”的夏日飲品還有
木蓮凍。在近代,木蓮凍是浙東一帶的特色“風物”。1932年,上海《時事新報》的一篇雜文稱木蓮凍“寧波人名叫木蓮豆腐,紹興城里專門有一班小販,制成涼粉出賣。器具盡是大紅漆漆過,瓶子碗碟,非常講究。無論廟會戲場,日夜有賣涼粉的”。
木蓮凍
雖然在上海城市里并不多見,但只要一現(xiàn)身,總能勾起識貨者肚里的饞蟲。1940年,上?!蹲孕蕖分芸憬榻B了木蓮凍的吃法:“將制成之木蓮糊放入蜂蜜及少許薄荷油,若有果子汁更佳。拌勻之,清涼而適口,止渴解熱”,這與今日相差不多。當時上海的一些專業(yè)刊物,也留心記錄、傳播了木蓮凍工藝。
1944年《工業(yè)常識》月刊的報道較為具細:把大小如芝麻一般的木蓮子“和慈姑葉一同盛在粗布袋內,另外預備一桶冷開水。再取清潔竹籮一只,然后把布袋放在籮內,在冷開水桶中用力摩擦,布袋中的汁液全行流入水中,經(jīng)半小時后旋即凝凍,加白糖少許,即可食之”。
近代市面上木蓮凍之所以少見,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制作難言衛(wèi)生。1944年,寧波《時事公報》就報道稱“市上挑賣木蓮湯全系冷冰制成,危害大眾健康實非淺鮮,特派員會同警察局分頭查禁”。其實茶水、酸梅湯、綠豆湯也都曾在近代遇到過“不衛(wèi)生”和“不清潔”的詬病。夏季氣溫高、濕度大,老祖宗們盡享清涼之后肚子里的“翻江倒海”,也告誡我們切莫只顧貪涼,要把食品安全始終掛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