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C爸媽
母乳喂養(yǎng),在外人看來,真的是So easy!
衣服一撩、奶頭一塞、隨地塞,隨時塞,分分鐘世界安靜,簡直是搞定小娃的終極武器。
但是,以為有了奶、能夠實現(xiàn)母乳喂養(yǎng),從此就能高枕無憂的媽媽們:初來乍到,千萬莫要太傻太天真!
母乳喂養(yǎng)這趟水又渾又深,一點都不輕松,也遠不是塞塞奶頭就搞定那么簡單,C媽來敲黑板啦??!
看看母乳媽媽常常會掉的幾個坑。
吃奶的打開方式不對
C媽你開玩笑呢?衣服一撩,誰不會,還用教?
奶粉相較于母乳有一個優(yōu)勢,就是成分始終是一樣的,所見即所得。
但母乳的水可就深了,且不說因為媽媽的身體素質差異,以及飲食和睡眠這些外界因素對于乳汁量以及乳汁營養(yǎng)的影響,單是乳汁分泌的不同時段的成分就大不一樣。
當寶寶開始吸允后:
最初的5-10分鐘,包含一種水狀的物質,富含乳糖,可以給寶寶消渴。而且含有大量的催乳素,作用有點類似安眠藥,所以很多寶寶會在進食10分鐘之后就昏昏欲睡,當然有的媽媽也會受到影響。比如當年C媽就常常沒喂著CC,先把自己給喂著了。
接下來的5-10分鐘,開始分泌富含高蛋白的液體,這對寶寶的骨頭和大腦的發(fā)育都很有好處。
15-18分鐘之后,分泌出的就是富含脂肪的乳脂狀奶水,高熱量,粘稠,能夠幫助寶寶增加體重。
正確的喂奶方式是,每次先吃一側,吃空之后,下次再換另一側。
奶粉寶寶通常都能一次性吃飽,而母乳寶寶常常會養(yǎng)成的進食習慣就是:每頓都吃一點點,吃的很頻繁。
如果寶寶吃幾分鐘就睡著,他可能只是陷入了催乳素造成的昏睡中,也許睡個20分鐘就醒了,不僅因為催眠的功效過勁兒了,還因為他肚子沒東西餓醒了。
但這時候很多媽媽不能理解,明明剛剛喂過的呀,就算堅持不了2小時,1小時總可以吧,肯定是因為其他原因,尿了?不舒服了?為什么還是一直哭?
沒辦法了,那抱一抱吧,邊走邊搖終于睡了,準確的說現(xiàn)在寶寶應該是哭累到無力反抗睡著了。
所以,他肯定還是睡不長的,哄睡1小時,充電5分鐘,又特么脈動回來了,這時候是親娘也會瘋的!
你到底想要干啥?
那么怎么才算有效率?有沒有什么可以量化的標準?
有!
雖不如奶粉那么清晰明了,但即便是母乳也有大概的參考標準。
多長時間喂一次更合適?
如果寶寶出生時體重達到了3千克以上,那么在最初的一個月至少可以每隔2個半至3小時吃一次(不管是奶粉還是母乳)。
如果寶寶每隔1小時就餓了,奶粉寶寶可以增加30毫升;母乳媽媽要看一下是不是喂的時間太短,或者因為奶水不足或是銜乳姿勢不正確導致寶寶沒吃飽。
每次喂多長時間?
在最初的6-8周,健康正常的寶寶每次進食大概會持續(xù)20-40分鐘。
如果寶寶每次吃的時間都太短(比如少于10分鐘),那么身體接收到的信號就是你不需要分泌那么多奶水,因此產奶量會不斷減少。
注:C媽再次提醒,所有的寶寶都是不同的, 有的寶寶吃的效率很高,也許10分鐘就能吃飽,有的效率低也許需要45分鐘,時間不是硬標準,主要看吃飽之后能堅持的進食間隔。
錯把“吮吸需求”當成饑餓
為什么寶寶總要吃?
小嬰兒是有吸允需求的,尤其是在頭三個月。
所以很多時候,母乳容易變成安慰奶,滿足的只是寶寶的吸允需求。
換句話說,寶寶在不餓的情況下也是需要吮吸的。
所以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他每次都吃很長時間,但很可能他只是在做很放松的“吮吸動作”,而沒有把時間放在“吃”上。
在兩餐之間,為了滿足寶寶的吮吸需求,可以適當?shù)?strong>引入安撫奶嘴,當然如果寶寶學會了自己吃手也可以讓他盡情吃手,不要阻止。
偶爾吃著睡沒關系,但是如果奶睡變成唯一的入睡方式,寶寶把吮吸和睡覺聯(lián)系在一起,那么今后教他自己入睡會更加困難。
所以,吃完之后盡量讓寶寶醒著哪怕只有5分鐘,摩挲她的小手,給他換個尿布,只要堅持10-15分鐘就可以了,因為那個時候催乳素應該已經在她的身體系統(tǒng)循環(huán)開來,困意即會襲來。
不分原因場合的江湖救急
喂奶好像在任何時候都能江湖救急,而且大部分時候確實有效果。
不管是什么原因的哭鬧,一般通過喂奶都能換來片刻安靜。
但是,有的時候,只是治標不治本,而且容易麻痹媽媽們的神經,讓她們放棄尋找寶寶哭鬧背后的真正原因,放棄分析寶寶哭聲背后的意思。
比如,有的寶寶吃完之后哭的更厲害,或是邊吃邊哭,就要考慮原因。
正常饑餓的寶寶吃飽后就會停止哭泣。
如果不是這種情況,就一定有其他原因。
首先自我排除是不是奶水不足或奶路堵塞導致寶寶吸不出來而鬧氣。
除此之外,有沒有可能是脹氣或是胃食管反流?這兩種情況,喂得越頻繁,癥狀會越嚴重。
關于“脹氣”之前寫過《新生兒脹氣|莫名哭鬧其實是有名字的》,點擊藍字標題可自查。
但是終究,媽媽也該長大,不能把喂奶依賴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救命稻草。
母乳喂養(yǎng)所以不需要奶瓶和奶粉
在圣母光環(huán)的籠罩下,每個媽媽都對哺乳這件事充滿著無上熱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但C媽不得不提醒一下:
如果媽媽有準備6個月后回歸職場的準備;或是想有一點自己的獨立時間;或是有比較早斷奶的打算,那么在初期的時候,就別把奶瓶和奶粉一竿子打死。
否則如果你需要出門或是回歸職場,而寶寶從來沒習慣既吃奶又喝配方奶,那么事到臨頭,你很可能面對寶寶絕食的危險。
主流建議是,只要等寶寶學會正確銜乳姿勢,媽媽乳汁分泌流暢之后,(一般出生后2周-3周之后),就不會出現(xiàn)乳頭混淆了,可以每周用2-3次奶瓶,保持這個頻率寶寶就不會忘記奶瓶的感覺。
對純母乳要求比較高的,可以把母乳吸出來裝瓶喂;
如果考慮回歸職場后要添加奶粉,混和喂養(yǎng)的,可以直接裝奶粉。
這個時候寶寶的適應能力依然很強,每次讓爸爸或其他家庭成員喂,不僅能讓媽媽得到休息,讓寶寶學會適應,還能給爸爸提供親近寶寶、建立親密關系的機會。
不管媽媽今后有什么突發(fā)狀況或是不管你想什么時候斷奶,如果寶寶已經習慣了偶爾來之的配方奶,他都能比較容易的適應、較為平穩(wěn)的過渡。
C媽說
常常聽到有人比較母乳喂養(yǎng)和奶粉喂養(yǎng)哪個更容易,其實,誰也沒有比誰更容易,不管是瓶喂、親喂,全天下當媽的給娃揪的心都是一樣的。
誰也不必羨慕誰,只要你對孩子的關注和付出足夠,孩子怎么喂都差不到哪去。
但是如果只圖眼前的省事兒,今天走過的捷徑,都會變成明天的彎路。
對于母乳媽媽,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正因為更便利,所以需要更自制。
嘿,說你呢,撩著衣服的喂奶的那位!
本文觀點參考: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實用程序育兒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