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針尾沙錐Capella stenura
形態(tài)特征:體長21-29cm的小型涉禽。頭頂中央冠紋和眉紋白色或棕白色。上體雜有紅棕色、絨黑色和白色縱紋和斑紋,嘴基淡色,眉較暗色,貫眼紋寬。下體污白色具黑色縱紋和橫斑。外側尾羽特別窄而硬挺,較中央尾羽明顯為短,尾呈扇形。嘴細長而直,尖端稍微彎曲;嘴尖端黑褐色,基部黃綠色或角黃色,虹膜黑褐色,跗蹠和趾黃綠色或灰綠色,爪黑色。
生態(tài)習性:主要棲息于開闊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帶的河邊、湖緣、水庫、水塘、溪溝、沼澤、草地和農田等水域濕地。
主要以昆蟲、昆蟲幼蟲、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有時也吃部分農作物種子和草籽。
繁殖期為5-7月。通常營巢于山地苔原草地和沼澤地上,也在湖邊、河谷和水淹的火燒森林地區(qū)營巢。每窩產卵4枚,卵的形狀為梨形,顏色為灰白色,黃色或綠色,被有大的褐色或赭色斑點。
保護:國家“三有”保護;《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2016)無危級別(LC)。
分布概況:湖北各地均有分布,旅鳥。
針尾沙錐 | 針尾沙錐 |
2.大沙錐Gallinago megala
形態(tài)特征:體長26-29cm的小型涉禽。上體絨黑色,雜有棕白色和紅棕色斑紋;下體白色,兩側具黑褐色橫斑。外側尾羽窄而短小,站立時尾遠遠超過翅尖,飛翔時腳露出尾外很少,翼下較暗,具密集的黑褐色斑點。虹膜棕褐;嘴峰藍灰色,尖端近黑色;跗蹠鉛藍色,蹼和爪黑褐色。
生態(tài)習性:繁殖季節(jié)主要棲息于針葉林或落葉闊葉林中的河谷、草地和沼澤地帶。非繁殖期則主要棲息于開闊的湖泊、河流、水塘、蘆葦沼澤和水稻田地帶。
主要以昆蟲、昆蟲幼蟲、環(huán)節(jié)動物、蚯蚓、甲殼類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繁殖期5-7月。營巢于開闊森林中的草地、河谷、蘆葦沼澤和林間空地上,也常在林緣草地、沼澤和開闊平原上的水域附近營巢。每窩產卵4卵。偶爾少至2枚和多至5枚。卵為鈍卵圓形,顏色為乳黃色、污白色或淡綠色。被有褐色或赤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
保護:國家“三有”保護:《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2016)無危級別(LC)。
分布概況:湖北各地均有分布,旅鳥。
大沙錐 | 大沙錐 |
3.扇尾沙錐Gallinago gallinago
形態(tài)特征:體長24-30cm的小型涉禽。嘴粗長而直,上體黑褐色,頭頂具乳黃色或黃白色中央冠紋;側冠紋黑褐色,眉紋乳黃白色,貫眼紋黑褐色。背、肩具乳黃色羽緣,形成4條縱帶。頸和上胸黃褐色,具黑褐色縱紋。下胸至尾下覆羽白色。尾具寬闊的棕色亞端斑和窄的白色端斑。次級飛羽具寬的白色端緣,在翅上形成明顯的白色翅后緣。虹膜褐;上嘴黑褐色;跗蹠橄欖灰色,爪青灰色。
生態(tài)習性:在繁殖期主要棲息于凍原和開闊平原上的淡水或鹽水湖泊、河流、蘆葦塘和沼澤地帶。非繁殖期除河邊、湖岸、水塘等水域生境外,也出現(xiàn)于水田、魚塘、溪溝、水洼地、河口沙洲和林緣水塘等生境。
主要以螞蟻、金針蟲、小甲蟲、鞘翅目等昆蟲、昆蟲幼蟲、蠕蟲、蜘蛛、蚯蚓和軟體動物為食,偶爾也吃小魚和雜草種子。
繁殖期為5-7月。營巢于苔原和平原地帶湖泊、水塘、溪流岸邊和沼澤地上,特別是富有蘆葦,水草和灌木的河、湖岸邊和附近沼澤地帶。每窩產卵4枚,偶爾3枚和5枚。卵的形狀為梨形,顏色為黃綠色或橄欖褐色,被有褐色或紫色斑點。雌鳥孵卵,孵化朗19-20天。
保護:國家“三有”保護;《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2016)無危級別(LC)。
分布概況:湖北各地均有分布,旅鳥。
扇尾沙錐 | 扇尾沙錐 |
4.長嘴半蹼鷸Limnodromus scolopaceus
形態(tài)特征:體長27-30cm的小型涉禽。嘴較長而筆直、黑色,基部較淡。腳亦較長、淡綠色。上體呈黑褐斑雜狀,下體呈銹紅色。胸和兩側具黑色橫斑,下背具白色楔狀斑,腰和尾白色具黑色橫斑。冬羽灰色、腹白色、尾下覆羽具黑色橫斑。虹膜暗褐色,嘴較長、黑褐色,基部較淡為黃綠色。腳灰色或褐綠色,幼鳥多為黃綠色。
生態(tài)習性:夏季主要棲息于北極凍原和凍原森林地帶,遷徙和越冬期間主要棲息于沿海海岸及其附近沼澤地帶。
主要以昆蟲、昆蟲幼蟲和軟體動物及甲殼類動物為食。
繁殖期6-8月。營巢于凍原和凍原森林地帶湖泊和水塘等水域岸邊或鄰近草地上和凍原沼澤上。每窩通常產卵4枚。卵為橄欖色至褐色,變化較大,被有褐色或深灰色斑點。雌雄輪流孵卵,以雌鳥為主,雄鳥多在巢附近警戒。孵化期約20天。
保護:國家“三有”保護;《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2016)缺乏數據(DD)。
分布概況: 2014年4月7至25日,在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湯遜湖千畝塘觀測到1只,為湖北省鳥類新記錄,迷鳥。
長嘴半蹼鷸 | 長嘴半蹼鷸 |
5.半蹼鷸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形態(tài)特征:體長31-34cm的小型涉禽。夏羽頭、頸棕紅色,貫眼紋黑色。兩側各有一條棕紅色眉紋。肩羽、內側次級飛羽和小覆羽具灰色羽緣;下背和腰白色;尾上覆羽具黑白相間橫斑;尾具黑褐色和白色相間橫斑。翅上小覆羽黑褐色;飛羽褐色,羽軸白色。下體棕紅色,兩脅前部微具黑色橫斑;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具少許黑褐色橫斑。冬羽上體暗灰褐色,具白色羽緣。下體白色,頭側、頦、喉、頸、胸和兩脅具黑褐色斑點、下胸、兩脅和尾下覆羽具黑褐色橫斑。虹膜黑褐色。嘴黑色,尖端稍膨大。腳和趾黑褐色。
生態(tài)習性:主要棲息于湖泊、河流及沿海岸邊草地和沼澤地上。冬季主要在海岸潮澗地帶和河口沙洲。
主要以昆蟲、昆蟲幼蟲、蠕蟲和軟體動物為食。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于水邊或離水不遠的地上草叢中。每窩產卵通常為3枚。卵的顏色為沙黃色,土色,橄欖色,沙褐色或棕色,被有褐色或紅褐色斑;卵的形狀為梨形。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19~24天。
保護:國家“三有”保護;《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2016)近危級別(NT)。
分布概況:在湖北分布于東部縣市,旅鳥。
半蹼鷸 | 半蹼鷸 |
6.黑尾塍鷸Limosa limosa
形態(tài)特征:體長36-44cm的中型涉禽。嘴長而直微向上翹,尖端較鈍、黑色,基部肉色。夏季頭、頸和上胸栗棕色,腹白色,胸和兩脅具黑褐色橫斑。頭和后頸具細的黑褐色縱紋,背具粗著的黑色、紅褐色和白色斑點。眉紋白色,貫眼紋黑色。尾白色具寬闊的黑色端斑。冬季上體灰褐色、下體灰色,頭、頸、胸淡褐色,無顯著的羽色特征。虹膜暗褐色,腳細長,黑灰色或藍灰色。
生態(tài)習性:棲息于平原草地和森林平原地帶的沼澤、濕地、湖邊和附近的草地與低濕地上,繁殖期和冬季則主要棲息于沿海海濱、泥地平原、河口沙洲以及附近的農田和沼澤地帶,有時也到內陸淡水和鹽水湖泊濕地活動和覓食。
主要以水生和陸生昆蟲、昆蟲幼蟲、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為食。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于水域附近開闊的稀疏草地上,或在草叢與灌木間營巢。每窩產卵通常4枚。卵的顏色為橄欖綠色,被有褐色斑點。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24天。
保護級別:國家“三有”保護;《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2016)無危級別(LC)。
分布概況:湖北各地均有分布,旅鳥。
黑尾塍鷸 (來源:維基百科) | 黑尾塍鷸 (來源:維基百科) |
7.小杓鷸Numenius minutus
形態(tài)特征:體長約30cm的小型涉禽。頭頂黑褐色,具較細的中央冠紋。穿眼紋黑褐色,眉紋淡黃色。背、肩羽黑色,密布淡黃色羽緣斑。前頸、胸皮黃色,具細的黑褐色條紋。腹白色,兩脅具黑褐色斑。嘴峰略微向下彎曲,下喙基部肉色。虹膜黑褐色。腿黃色或染灰藍色,跗蹠具盾狀鱗。
生態(tài)習性:繁殖期多棲息于亞高山森林及矮樹叢地帶,并喜歡在附近的湖邊、河岸、沼澤及草地上活動、覓食。遷徙期間多在湖濱、河邊沙灘、海岸沼澤以及附近的農田、耕地和草原上活動。冬季則主要棲息在沿海附近的沼澤、濕地、草原、湖泊、河流與農田地帶。
主要以昆蟲、昆蟲幼蟲、小魚、小蝦、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為食,有時也吃藻類、草籽和植物種子。
保護級別:國家Ⅱ級;《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2016)近危級別(NT)
分布概況:2020年5月4日在鄂州的牛山湖記錄到1只,為湖北省鳥類新記錄,迷鳥。
小杓鷸 | 小杓鷸 |
8.中杓鷸Numenius phaeopus
形態(tài)特征:體長約37-46cm的中型涉禽。眉紋色淺,具黑色頂紋,基部淡褐色或肉色,嘴黑色、細長而向下彎曲呈弧狀;頭、頸淡褐色具黑色縱紋;頭頂具乳黃色中央冠紋,頭兩側具黑色側冠紋,眉紋皮黃色。背黑褐色具皮黃色和白色斑紋。下體淡褐色,胸具黑褐色縱紋,兩脅具黑褐色橫斑。虹膜黑褐色、嘴黑褐色,細長而向下彎曲,基部淡褐色或肉色,腳藍灰色或青灰色。
生態(tài)習性:繁殖期棲息于北極和近北極苔原森林和泰加林地帶,通常在離林線不遠的沼澤、苔原、湖泊與河岸草地活動。非繁殖期則多出現(xiàn)在沿海沙灘、海濱巖石、河口、沙洲、內陸草原、濕地、湖泊、沼澤、水塘、河流、農田等各類生境中。
主要以昆蟲、昆蟲幼蟲、蟹、螺、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于湖泊、河流岸邊及其附近沼澤濕地上。每窩產卵3-5枚,多為4枚。卵的形狀為長卵圓形,顏色為藍綠色或橄欖褐色,其上被有黑褐色或灰色斑點。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24天。
保護級別:國家“三有”保護;《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2016)無危級別(LC)。
分布概況:湖北各地均有分布,旅鳥。
中杓鷸 (來源:維基百科) | 中杓鷸 |
9.白腰杓鷸Numenius arquata
形態(tài)特征:體長57-62cm的中大型涉禽。頭頂和上體淡褐色;頭、頸、上背具黑褐色羽軸縱紋;飛羽為黑褐色與淡褐色相間橫斑,頸與前胸淡褐色,具細的褐色縱紋;下背、腰及尾上覆羽白色;尾羽白色,具黑褐色細橫紋;腹、脅部白色,具粗重黑褐色斑點;下腹及尾下覆羽白色。
生態(tài)習性:棲息于森林和平原中的湖泊、河流岸邊和附近的沼澤地帶、草地以及農田地帶,也出現(xiàn)于海濱、河口沙洲和沿海沼澤濕地。
主要以甲殼類、軟體動物、蠕蟲、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啄食小魚和蛙。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于林中開闊的沼澤濕地、湖泊和溪流附近。每窩產卵通常4枚,偶爾有少至3枚和多至5枚甚至6枚的。卵的顏色為綠色或橄欖黃色,被有褐色斑點。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28-30天。
保護級別:湖北省級;國家“三有”保護;《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2016)近危級別(NT)。
分布概況:在湖北各地均有分布,旅鳥或冬候鳥
白腰杓鷸 | 白腰杓鷸 (來源:維基百科) |
10.大杓鷸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
形態(tài)特征:體長約63cm的中大型涉禽。上體黑褐色,羽緣白色和棕白色。頸部白色羽緣較寬。初級飛羽外側黑褐色。第1、2枚初級飛羽羽干幾全白,從第3枚起白色羽干不明顯。腰和尾上覆羽具較寬的棕紅褐色羽緣,眼周灰白色,眼先藍灰色。頦、喉白色。頰、頸側和胸皮黃白色,腹至尾下覆羽灰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細長,向下彎曲呈弧形。下嘴基部角黃色,上嘴基部褐色。腳灰褐色或黑色。
生態(tài)習性:棲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帶的河流、湖泊、蘆葦沼澤、水塘,以及附近的濕草地和水稻田邊,有時也出現(xiàn)于林中小溪邊及附近開闊濕地。遷徙季節(jié)和冬季也常出現(xiàn)于沿海沼澤、海濱、河口沙洲和附近的湖邊草地及農田地帶。冬季則主要在海濱沙灘、泥地、河口沙洲活動。
主要為甲殼類、軟體動物、蠕形動物、昆蟲和幼蟲為食,有時也吃魚類、爬行類和無尾兩棲類等脊椎動物。
繁殖期4-7月。營巢于低山丘陵溪流兩岸沼澤濕地或山腳平原湖邊沼澤中的土丘上和鹽堿地上。每窩產卵4枚,卵的形狀為梨形,顏色為橄欖褐色,或橄欖綠色,被有褐色或綠褐色斑點。
保護級別:國家“三有”保護;《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2016)易危級別(VU)。
分布概況:在湖北各地均有分布,旅鳥。
大杓鷸 | 大杓鷸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