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茅盾散文的“個人筆調(diào)”

在中國現(xiàn)代散文史上,茅盾的散文是具有獨特的風格的。他沒有魯迅的潑辣,冰心的典雅,也沒有周作人的灑脫,林語堂的幽默。茅盾自己認為:“'個人筆調(diào)’是有的,而且大概不能不有的?!雹倌敲?,他的“個人筆調(diào)”究竟是什么呢?早在1935年,郁達夫在評論茅盾的散文時說:“茅盾是早就從事寫作的人,唯其閱世深了,所以行文每不忘社會。他的觀察的周到,分析的清楚,是現(xiàn)代散文中最有實用的一種寫法,然而抒情煉句,妙語談玄,不是他之所長。試把他前期所作的小品,和最近所作的切實的記載一比,就可以曉得他如何的在利用他之所長而遺棄他之所短。中國若要社會進步,若要使文章和現(xiàn)實生活發(fā)生關(guān)系,則象茅盾那樣的散文作家,多一個好一個,否則清談?wù)`國,辭章極盛,國勢未免要趨于衰頹?!雹诙┒軐τ谟暨_夫的評論,也頗為珍視,他說:“從《太白》發(fā)刊以后,我就打算——借郁達夫先生的一句話:'利用他之所長而遺棄他之所短’。我打算寫寫通常所謂隨筆,以及那時很風行的速寫。”③他還進一步說:這些文章,“就好象'日記賬’,文字之不美麗,自不待言;又無非是平凡人生的速寫,更說不上有什么'炫妙’的意境。讀者倘若看看現(xiàn)在社會的一角,或許尚能隱約窺見少許,但倘要作為'散文’讀,恐怕會失望?!雹苡暨_夫的評論和作者的自述,比較完整地概括了茅盾散文的個性特質(zhì)。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平凡人生的速寫

散文歷來被騷士墨客當作描寫風花雪月的消遺品,成為文人學士逃避現(xiàn)實的逋逃藪。而茅盾早在1922年就曾經(jīng)說:“西洋研究文學者有一句普通的標語:是'文學是人生的反映(Reflection)?!藗冊鯓由?,社會怎樣情形,文學就把那種種反映出來?!雹葸@句話,雖含有自然主義的因素,有不夠完善的地方。但他強調(diào)“文學是人生的反映”還是正確的。他的散文,就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藝術(shù)結(jié)晶。

第一,有明確的寫作目的。在同時代的作家中,茅盾是位責任感很強的作家。他生活的時代,正是外族入侵、國內(nèi)政治腐敗、人民處于水深火熱的黑暗時代。他曾經(jīng)感嘆:“世界的民主潮流是這樣的澎湃,然而看看我們自己的國家,卻那么不爭氣。貪官污吏,多如夏日之蠅;文化掮客,幫閑篾片,囂囂然如秋夜之蚊,人民的呼聲,悶在甕底,微弱得不可得聞。在此期間,應(yīng)當寫的實在太多,而被準許寫的又少得可憐,無可寫又不得不寫,待要閉目歌頌罷,良心不許,擱筆裝死罷,良心又不安?!雹廾┒艿纳⑽?,就是在這種“良心不許”和“良心又不安”的心情下寫作的。正因為如此,茅盾的篇篇散文都有強烈的針對性和明確的寫作意圖。譬如,《見聞雜記》中的許多篇什,就是寫戰(zhàn)爭對于人民生活的影響。茅盾是慣長于寫小說的人,并不研究經(jīng)濟。然而,他認為寫小說也無非是寫飲食男女,生之大欲。因此,物價之高漲,頹廢淫靡之加甚,在他看來就是旅途見聞雜記的最好材料,這是很有見地的。即使象《新疆風土雜憶》純粹描寫新疆風土人情的作品,作者的初衷也是很有針對性的,這就是要消除新疆督辦兼省長的盛世才在青年中的影響。當時,一方面盛的反動面目逐漸暴露(如軟禁杜重遠、趙丹等);另一方面盛還戴著親俄聯(lián)共的假面具,與蔣介石還有矛盾。特別是杜重遠為盛所欺,寫過兩本歌頌盛的小冊子,造成許多青年對盛的極大幻想。茅盾為了消解這些影響,于是寫了這篇《新疆風土雜憶》。但遺憾的是這篇散文初次發(fā)表時,被國民黨的檢查官或改或刪,歪曲了原來的面目。

第二,有鮮明的時代精神。茅盾描寫平凡的人生,不光是一般地表現(xiàn)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而且還必須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他認為描寫正確的時代的方法,只要一句話:“處處抓住時代精神”。⑦因而,他從散文創(chuàng)作一開始,便正確把握了時代的脈搏,選擇了與時代風云緊密相聯(lián)的題材,作為他散文寫作的基本內(nèi)容。

1925年發(fā)生的“五卅”運動,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第一次爆發(fā)的規(guī)模巨大的反帝愛國運動。茅盾在慘案發(fā)生不久,就接連寫下了《五月卅日下午》、《暴風雨》、《街角的一幕》、《疲倦》等一系列散文,熱情歌頌人民群眾的革命斗爭精神,揭露和批判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相勾結(jié),鎮(zhèn)壓民眾的反革命罪行,為“五卅”運動吶喊助威。

大革命失敗后,茅盾寫下的《嚴霜下的夢》,和寓居日本西京寫下的《賣豆腐的哨子》、《霧》、《虹》、《叩門》等一系列散文,雖然反映了作者一時間彷徨、苦悶的情緒,但總結(jié)大革命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也是茅盾寫作的重要動機。大革命失敗的原因,從客觀上講,是敵人的過分強大;從主觀上講,主要是右傾機會主義路線的錯誤,但也不能排除“左”傾空談主義的干擾。從某種意義上講,“左”的錯誤往往不易被人們所察覺。《嚴霜下的夢》通過幾個怪誕的夢境,不僅表現(xiàn)了血與火的斗爭,而且對“左”傾空談主義進行了批判。對于這篇作品,茅盾自己有個解釋,他說:“散文《嚴霜下的夢》用象征的手法,表達了革命的遭遇和我的心情,并對那時的盲動主義表示了'迷亂’,'不明白’和不贊成?!雹唷逗纭愤@篇散文,也表達了類似的意思。當作者寫到虹的出現(xiàn),贊美它是“美麗的希望的象征!”時,卻突然筆峰一轉(zhuǎn):“但虹一樣的希望也太使人傷心。”那么,何以“虹一樣的希望也太使人傷心”呢?于是,作者通過幻覺,恍惚看見了穿了鎖子鎧,戴著鐵面具的騎士涌現(xiàn)在這半空的彩橋上,“他是要找他曾經(jīng)發(fā)過誓矢忠不二的'貴夫人’呢?還是要掃除人間的不平?抑或他就是狐借虎威的'鷹騎士’?”文章的結(jié)尾,作者點明了題旨:“象中世紀騎士那樣站在虹的橋上,高揭什么怪好聽的旗號,而實在只是出風頭,或竟是待價而沽,這樣的新式騎士,在'新黑暗時代’的今日,大概是不會少有的罷?”這里的“鷹騎士”,暗指'左’傾空談主義者,那么虹也就成了“虛幻”的象征體了。過去,對這篇散文中虹的理解,往往偏重于“美麗的希望”的象征,而對作者真正的原意被忽略了。

在三十年代風雷激蕩的戰(zhàn)斗歲月里,正當以林語堂、周作人為代表的“論語派”,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diào)”的小品文大肆泛濫時,而茅盾所寫的散文,卻以思想敏銳,格調(diào)高尚,人們所普遍關(guān)心的重大問題,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諸如:反映戰(zhàn)斗的革命風暴、農(nóng)村經(jīng)濟破產(chǎn)、大都市的畸形生活、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和國民黨的不抵抗主義等等,贏得了廣大讀者的贊揚。

在四十年代,諸如:描寫大后方國統(tǒng)區(qū)黑暗的《見聞雜記》、《時間的記錄》,描寫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文化人撤離香港的《生活之一頁》、《歸途雜拾》、《脫險雜記》等,無不激蕩著時代的風云。至于,反映延安解放區(qū)生活的《風景談》、《白楊禮贊》等篇,更反映了時代的潮流,給人們以深刻的影響。茅盾的散文如同他的小說一樣,全面地、深刻地反映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戰(zhàn)斗歷程,也是一部不可磨滅的偉大史詩。

第三,有崇高的理想情操。作為一個革命作家,不光是一般地反映了生活,還要揭示出革命的發(fā)展方向,以崇高的革命理想情操,去鼓舞人們建立新生活,推動歷史的前進。茅盾認為:“真正的壯健美麗的文藝將是'創(chuàng)造’的;從生活本身,創(chuàng)造了斗爭的熱情,豐富的內(nèi)容,和活的強的形式;轉(zhuǎn)而又推進著創(chuàng)造生活?!雹崦┒艿纳⑽模统浞煮w現(xiàn)了這種精神。

“五卅”時期,茅盾寫下的《疲倦》一文,用了象征的手法,針對統(tǒng)治階級悲觀失望的情緒,提出了“更換房子主人”的設(shè)想。意即推翻統(tǒng)治者,由人民當家作主人。文章為揭示革命發(fā)展方向,開了先河。

大革命失敗后,全國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但“外狀若寧,暗流仍伏,時劫一會,動作始矣?!雹苊┒茈m陷入了彷徨、苦悶之中,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革命的執(zhí)著追求。他“詛咒這抹殺一切的霧”,“既沒有杲杲的太陽,便寧愿有疾風大雨”,希望革命風暴的再次到來。

到了三十年代,由于茅盾掌握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這時期所寫的散文,諸如:《冬天》、《雷雨前》、《黃昏》、《沙灘上的腳跡》等,以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為指導,充滿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理想色彩。他憎恨、詛咒這一黑暗時代,又堅信光明即將到來。在《雷雨前》一文中,作者以“灰色的?!毕笳鲊顸h的黑暗統(tǒng)治,而以雷電象征即將到來的革命風暴,呼喚“讓大雷雨沖洗出個干凈清涼的世界!”在《黃昏》一文中,表達了作者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就在前頭的思想。“夕陽”西下意味著舊的一天的結(jié)束,也是新的一天的開始。在《冬天》一文中,作者也表達了類似的思想:“冬天的寒冷越甚,就是冬的命運快要告終,'春’已在叩門?!痹凇渡碁┥系哪_跡》一文中,使我們形象地看到了作家堅持前進的戰(zhàn)斗精神。作品塑造了一個充滿行動力量的戰(zhàn)斗者的形象,他辨認過禽獸的足印,戰(zhàn)勝了坐待天明的念頭,看清了無數(shù)青面獠牙的夜叉的偽裝,拆穿了唱著迷人歌曲的妖嬈人魚的鬼把戲,擺脫了鬼怪布下的“光明之路”的迷魂陣,懷著自信,在縱橫雜亂的腳跡中,他小心翼翼地辯認真的人的足印,堅定的前進!這篇作品與魯迅的散文詩《過客》有同工異曲之妙,有很大的鼓舞力量,堪稱現(xiàn)代散文的精品。

四十年代,茅盾以飽醮著革命激情之筆,寫下了《風景談》、《白楊禮贊》、《開荒》等,聞名遐邇的優(yōu)秀篇章,永遠激勵著人們?nèi)?chuàng)造新生活。茅盾的散文,表現(xiàn)崇高的革命理想情操,如同一根紅線貫徹在作品的始終。

  二、社會分析的色彩

如果說,描寫“人生”、反映“人生”,還是一般現(xiàn)實主義作家所共有的特征的話,那么,強烈的社會分析色彩,便是促成茅盾散文特殊性和深刻性的重要標志。茅盾在回顧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時說:“昔年在日本西京,曾因《賣豆腐的哨子》、《紅葉》、《櫻花》等等,而寫了幾篇隨筆。當時國內(nèi)文壇尚無所謂'小品年’,而'性靈’、'個人筆調(diào)’之說,亦未有人大聲疾呼。我是向來不大懂得'性靈’這個微妙的東西,而且素來喜歡發(fā)點議論,所以《賣豆腐的哨子》等篇雖然是偶書所見,仍舊充溢著'俗’的議論?!薄?一·二八’以后,我常在《自由談》上投稿。《自由談》所需,正是五六百字的短文。然而《自由談》到底是'軟性讀物’,不宜于說教式的短文。于是我所寫的,便不得不是又象隨筆又象雜感——乃至有時簡直竟象評論。”“等到既有了'小品年’,而且有了'性靈’,有了'個人筆調(diào)’之說,我還是因為'需要’而大膽寫著隨筆。其間我也曾嘗試找找'性靈’這微妙的東西,不幸,'性靈’始終不肯和我打交道。我的隨筆寫來寫去總不脫'俗’的議論的腔調(diào)?!?11)這里,茅盾多次談到他的隨筆“不脫'俗’的議論的腔調(diào)”,說明他對“議論”的特別重視。所謂不脫“俗”的議論,實際上體現(xiàn)著他的散文包含著強烈的社會分析的色彩。

第一,以小見大,見微知著。作者往往從宏觀著眼,站在時代的高度鳥瞰全局,然后又從微觀著手,深入社會的一角,采用橫切剖析的方法反映生活,以達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效果。譬如,《農(nóng)村雜景》這篇散文,作者的意圖是分析造成農(nóng)村經(jīng)濟破產(chǎn)的原因的。這是一個大課題,而作者只是從作為點綴農(nóng)村“風景”的三件東西談起:“爬蟲”(火車)、“鐵鳥”(飛機)、“小火輪”。作者當然不是抱著自然主義的態(tài)度來觀賞“風景”的,正是這三件東西,卻關(guān)注到千家萬戶農(nóng)民的命運。作者在作品中分析說:沿著鐵路來的“爬蟲”怎樣象蚊子的尖針似的嘴巴吮吸了農(nóng)村的血,鄉(xiāng)下人是理解不到的;天空的“鐵鳥”目前和鄉(xiāng)村是無害亦無利;剩下來,只有小火輪一家直接害了鄉(xiāng)下人,就好比橫行鄉(xiāng)里的土豪劣紳。由于外國資本的入侵,使農(nóng)村的貨物,農(nóng)民手里的錢,通過這些“爬蟲”、“鐵鳥”和“小火輪”,象輸油管那樣源源不斷地流向城市,流向國外,加速了農(nóng)村經(jīng)濟的崩潰。在《陌生人》一文中,講了“洋蠶種”和“肥田粉”這兩種“洋貨”。當農(nóng)民還不理解這些“洋貨”時,小商人就采取抬高“洋蠶繭”的收購價格和壓低“肥田粉”的銷售價格,與“土蠶種”和“豆餅”競爭。而當農(nóng)民接受了這些“洋貨”,并占領(lǐng)了市場時,小商人又拼命壓低“洋蠶繭”的收購價格和抬高“肥田粉”的銷售價格。農(nóng)村的金錢,又從這一個裂口流入了都市,流到了外洋。這種“大題小做”,以小見大的立論方式,避免了文章的冗長和作空乏的說教,易為群眾所接受。

第二,揭破現(xiàn)實,對準矛頭。所謂揭破現(xiàn)實、對準矛頭就是指作家自覺地站在無產(chǎn)階級的立場上,以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為武器,去觀察、分析一切社會現(xiàn)象,揭示生活的本質(zhì),把批判的矛頭直指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譬如,在《農(nóng)村來的好音》一文中,批判了當時新聞界散布的“農(nóng)村經(jīng)濟復(fù)蘇”的謬論。作者指出:所謂“農(nóng)村經(jīng)濟復(fù)蘇”,不單是指政府多收糧,或小商人多做了生意,而應(yīng)該指農(nóng)民生活究竟改善了多少。實際上,由于物價的猛漲,錢從農(nóng)民們手里經(jīng)過很快就沒有了。一針見血地揭穿了“農(nóng)村經(jīng)濟復(fù)蘇”的虛假現(xiàn)象。同樣,在《見聞雜記》中的許多篇什,描寫了抗戰(zhàn)時期大后方國統(tǒng)區(qū)的虛假“繁榮”。其中,在《蘭州雜碎》一文中,記述了1940年蘭州市場上所謂“興旺”的景象。譬如,新開張的洋鋪子紛紛出現(xiàn),貸物的陣列式樣宛如“上海氣派”,人造絲襪一類的消費品應(yīng)有盡有,真是所謂“愈'戰(zhàn)’愈'興旺’”。在《“戰(zhàn)時景氣”的寵兒——寶雞》一文中,也記載著追求利潤的商人、投機家、充滿在這新市區(qū)的旅館和酒樓;銀行,倉庫,水一樣流傳的通貨,山一樣堆積的商品和原料。這一切便是寶雞“繁榮”的指標。在《“霧重慶”拾零》一文中,描述了霧重慶的“繁榮”市面。諸如,酒館、戲院、咖啡館、百貨商店、舊貨拍賣行的興隆景象。在《貴陽巡禮》一文中,描寫了市面上要什么有什么的假象。

那么,市場“繁榮”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蘭州雜碎》一文中,通過一個在特種機關(guān)里混事的小家伙發(fā)牢騷說:“這是一個極大的組織,有包運的,也有包銷的。值一塊錢的東西,脫出手去便成為十塊二十塊,真是國難財!”然而,這是一種特權(quán),差不多的人,休想染指。作者接著指出:這問題,決非限于一隅,是有全國性的,不過,據(jù)說也劃有勢力范圍,各守防地。由此可見,官商勾結(jié),大發(fā)國難財,是市場虛假“繁榮”的根本原因。

不少作品,還針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和國民黨的不抵抗主義進行鞭撻和諷刺。譬如,在《第二天》一文中,作者真實地記錄了日軍進攻閘北區(qū),飛機施放硫磺彈,焚燒北站、商務(wù)印書館等三處大建筑的罪行。然而,國民黨卻借口租界的“中立性”,對日本的侵略不敢進攻,姑息養(yǎng)奸,以便日寇卷土重來。在《看模型》一文中,作者辛辣地諷剌了精心制作的中國形勢模型,原來只是兒童玩具展覽會的陣列品之一。模型中的萬里長城排列著不少軍隊,槍口朝外,儼然是向東北進攻的樣子,它只不過是用來哄孩子的。茅盾這些散文,宛如一把犀利的解剖刀,矛頭直指國民黨反動派,使其在麒麟皮下露出馬腳。

第三,突出重點,深入剖析。茅盾散文的社會分析面很廣,有對政治的、經(jīng)濟的、思想的、文化的,但以經(jīng)濟生活分析為最多。這是因為:一方面,同作家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茅盾生長在浙江農(nóng)村的一個城鎮(zhèn),對農(nóng)村的情況向來就很熟悉,三十年代匿居上海后,對大都市的工商業(yè)情況,又進行了深入的調(diào)查,這些都為他的散文寫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經(jīng)濟生活也是衡量一個社會進步與否的根本尺度,抓住了經(jīng)濟生活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進行解剖,也就抓往了主要矛盾。茅盾在三十年代,寫下的諸如:《故鄉(xiāng)雜記》、《香市》、《鄉(xiāng)村雜景》、《陌生人》、《大旱》、《戽水》、《桑樹》、《農(nóng)村來的好音》等等,都是從各種不同的角度,集中地反映了農(nóng)村經(jīng)濟破產(chǎn)的。譬如,在《故鄉(xiāng)雜記》一文中,作者記錄了一個叫“丫姑老爺”的人物(即《春蠶》中老通寶的原型)。這是一個靠有六七畝稻田和廿擔“葉”過活,向來小康的自耕農(nóng)。他非常勤儉,不喝酒,不吸煙,連小茶館也不去。他使用的田地不讓它有半個月的空閑。那“丫小姐”(他的妻子),也委實精明能干,粗細活兒都來得。憑這么一對兒,照理可以興家立業(yè)了。其實不然,近來也拖了債了。這是什么原因呢?這個老實的“丫姑老爺”訴說道:“鎮(zhèn)里東西樣樣都貴了,鄉(xiāng)下人田地里種出來的東西都貴不起來,完糧呢?去年又比前年貴,——一年一年加上去。零零碎碎又有許多捐,我是記不清了。我們是拼命省,去年阿大的娘生了個把月病,拼命沒有看郎中吃藥——這么著,總算不過欠了幾十洋鈿新債?!边@個村坊里還算“過得去”的自耕農(nóng),尚且如此,那廣大的貧苦農(nóng)民更是可想而知了。作者在本文中感慨地說:“故鄉(xiāng)!這是五六萬人口的鎮(zhèn),繁榮不下于一個中等縣城……現(xiàn)在,這老鎮(zhèn)頗形衰落了,農(nóng)村經(jīng)濟破產(chǎn)的黑影沉重地壓在這個鎮(zhèn)的市廛。”這些簡直就是為茅盾的小說“農(nóng)村三部曲”、《當鋪前》等作注釋的。《“現(xiàn)代化”的話》、《人造絲》、《大減價》、《上海的大年夜》、《交易所速寫》、《“佛誕節(jié)”所見》等,則描寫了上海民族工商業(yè),在世界資本主義經(jīng)濟危機的沖擊下,變得蕭條敗落,并且更加殖民地化了。譬如,作者在《上海的大年夜》一文中,說到1934年上海商店過不了年關(guān)就有五百多家。頗為繁榮的南京路據(jù)說只有兩家半是賺錢的,那兩家就是“三陽南貸店”、“五芳齋糕團點心店”,那半家就是“冠生園”,可見商業(yè)之不景氣。這些又簡直是象為《子夜》、《林家鋪子》而作的素描。至于,四十年代寫的《見聞雜記》等,又莫不與經(jīng)濟生活有關(guān)。

  三、恰到好處的表現(xiàn)手法

茅盾的散文,雖然具有強烈的社會參與意識,很濃的社會分析色彩,但我們閱讀以后,并不感到枯燥乏味。與此相反,不少作品至情至理,饒有情趣。茅盾在談到自己的散文寫作時說:“而這'做’字就很難。太尖銳,當然通不過,太含渾,就未免無聊;太嚴肅,就要流于呆板;而太幽默呢,又恐怕讀者以為當真是一樁笑話。所以就我自己經(jīng)驗而論,則隨筆產(chǎn)生的過程是第一得題難,第二做得恰好難。雖然因為被逼著也寫了這么幾十篇,而每次都是一身大汗?!?12)茅盾是歷來反對文藝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的,強調(diào)文藝的特殊規(guī)律,重視文學作品的藝術(shù)性。因此,用“做得恰好”來評價茅盾散文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也是適用的。

第一,借物抒情,象征手法。在茅盾的散文作品中,借物抒情,運用象征,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藝術(shù)手法。這是作家所處的特殊環(huán)境所決定的。所謂象征手法,就是指借助某一具體形象,以表現(xiàn)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一種藝術(shù)方法。它使作品更具生動形象,蘊藉含蓄,耐人尋味,因此也更富有表現(xiàn)力。茅盾在散文作品中運用象征手法,前后是有所發(fā)展和變化的。丁爾綱曾經(jīng)把它劃分成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二十年代末期,稱之為“苦悶的象征;第二個時期,是三十年代中期,稱之為“時代的象征”;第三個時期,是四十年代初期,稱之為“理想的象征”。(13)這種劃分,從總體來看,還是可取的。二十年代末期,茅盾正處在“矛盾”的復(fù)雜思想階段,表現(xiàn)在《賣豆腐的哨子》、《霧》、《虹》、《嚴霜下的夢》、《叩門》等作品中,通過象征的手法,常于繪景狀物之中,透露出縷縷孤寂悵惘的情絲,表現(xiàn)了大革命失敗后彷徨、苦悶的情緒。工于意境的創(chuàng)造,沉緬于內(nèi)心積郁的抒發(fā),是本時期象征手法的重要特色。三十年代初期,由于時代和環(huán)境的困素,茅盾的一些散文,仍然采用借物抒情、象征的手法。但是,時代在變化,作者在前進,表現(xiàn)在《冬天》、《雷雨前》、《黃昏》、《沙灘上的腳跡》等作品中,明顯地帶著時代前進的印記。同樣是象征手法,三十年代同二十年代比較起來,三十年代的散文顯得意境開闊,格調(diào)高昂,思想明朗。作者傾注在作品中的情緒,已不再是苦悶和迷茫,而是昂奮和樂觀,充滿著理想的戰(zhàn)斗情懷,具有革命浪漫主義的因素。到了四十年代初期,表現(xiàn)在《風景談》、《白楊禮贊》等作品中,雖仍然運用象征手法,但同二、三十年代相比較,又有著顯著的區(qū)分。這就是完全揚棄了隱晦曲析的手法,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含意明確,具有革命現(xiàn)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光輝色彩,完成了從內(nèi)向到外向型的轉(zhuǎn)變。茅盾對他三、四十年代寫作的這幾個散文作品有個解釋,他說:“我知道中學教科書中選了《白楊禮贊》和《風景談》作為教材;我愿推薦《雷雨前》和《沙灘上的腳跡》;這兩篇,也是象征意義的散文,但所象征者,和《白楊禮贊》與《風景談》之所象征,時代不同,背景也不同,方法也不同。可以說,《白楊禮贊》等兩篇只是把真人真事用象征手法來描寫,而《雷雨前》等兩篇是用象征的手法寫了三十年代整個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矛盾?!?14)茅盾的解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三、四十年代茅盾同是使用象征手法,因時代、背景的不同,又有嚴格的區(qū)別。

第二,形式多樣,富有變化。茅盾寫作散文,不受既定模式所囿,形式多樣,富有變化。在現(xiàn)代散文作家中除魯迅而外,也是獨樹一幟的。他的散文,有的偏重于敘事(《談迷信之類》),有的偏重于抒情(《白楊禮贊》),有的偏重于議論(《青年苦悶的分析》),有的則溶敘事、抒情、議論于一爐(《櫻花》);有的類似小說體(《不幸的人》),有的類似通訊體(《南行通訊》),有的類似獨幕?。ā督纸堑囊荒弧罚?;有的是雜記體(《故鄉(xiāng)雜記》),有的是故事體(《馬達的故事》),有的是回憶錄(《回憶之一頁》)等等,不一而足。

茅盾的散文,不僅種類繁多,體裁豐富,而且即使題材內(nèi)容相類似、或比較接近,作者也善于從全方位,多角度,多側(cè)面的形式來描寫,給人以全新的感覺。諸如,在作品中作者采用了這些標題:“故鄉(xiāng)雜記”、“霧中偶記”、“蘭州雜碎”、“新疆風土雜憶”、“旅途雜拾”、“鄉(xiāng)村雜景”、“海防風景”、“'西湖書院’之風光”等等,說明作者描寫事物的角度是很有差別的,給人以賞心悅目、別開生面之感覺。

第三,繪景狀物,鄉(xiāng)土氣濃。茅盾認為:“人物有個性、地方也有個性,地方的個性通常稱之曰'地方色彩’”。還說:“一個作家必須用極大的努力去認明他所要寫的地方色彩?!?15)茅盾的散文,就是具有很濃的鄉(xiāng)土氣息。這主要表現(xiàn)在:

一是環(huán)境描寫頗具個性。在茅盾的筆下,大都市的建筑美,江南農(nóng)村的田園美,西北高原的宏偉美,都寫得栩栩如生。即使同是黃土高原,西南的云南、貴州,西北的陜西、甘肅也是很有差別的。譬如,在《“天府之國”的意義》一文中,描繪的成都平原是:“如果用一個爛熟的形容詞,就是'錦繡’。這不是一片的綠色,這是一叢一叢色彩的集團,有圓形、也有橢圓,錯綜相聯(lián);每一集團,又是一層一層的,橙黃、翠綠、紺青、層層相間,好象是大小不等一套彩色的盤子堆疊了起來。在這之間,時時也有赭色的圓形隆起,那又似一張大花毯上撤了幾堆牛糞,從'雅’這方面看,未免煞風景。然而因此卻更顯得色彩的繁復(fù)?!痹瓉恚且粎惨粎采始瘓F、層層而下,如抱如偎的全是梯田。橙黃的是成熟了的稻子,翠綠和紺青則是不同類型的蔬菜,而中間又有色彩較深的那是一簇樹木。寫得絢麗多彩,細致逼真,完全符合成都平原的地方特色。

二是風俗描繪楚楚動人。民間風俗的描繪,也有助于增強作品的地方氣息,還可以開拓眼界,增加情趣。譬如,在《香市》一文中,作者回憶孩兒時代,江浙農(nóng)村“香市”的熱鬧場面:每年從“清明”到“谷雨”這二十天內(nèi),風暖日麗,正是“行樂”的時令,并且又是“蠶忙”的前夜,所以到“香市”來的農(nóng)民一半是祈神賜福(蠶花廿四分),一半也是預(yù)酬蠶節(jié)的辛苦勞作。也就是“借佛游春”罷了。于是“香市”中主要的節(jié)目無非是“吃”和“玩”,臨時的茶棚,戲法場,弄缸弄甏,走繩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線戲,髦兒戲,西洋鏡,——將社廟前五六十畝地的大廣場擠得滿滿的。廟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紙,各式各樣泥的紙的金屬的玩具,燦如繁星的“燭山”,熏得眼睛流淚的檀香煙,木拜墊上成排的磕頭者。廟里廟外,人聲和鑼鼓聲,還有孩子們手里的喇叭聲,混合成一片騷音,三里路外也聽得見??墒牵搅巳甏院螅捎谵r(nóng)村經(jīng)濟的破產(chǎn),這種熱鬧的場面再也沒有了,從而起到了有力的對比和批判作用。

三是運用方言簡明親切。語言總是同地域、人種、風俗有關(guān)。茅盾的散文、特別是描寫故鄉(xiāng)的散文,往往運用一些江浙一帶的方言土語,從而給作品以簡明、親切、真實和地方氣息很濃的感覺。譬如,在《故鄉(xiāng)雜記》一文中,作者用了“倒灶”(倒霉)、“氣數(shù)”(壽命)、“落來”(以下)、“里廂”(內(nèi)陸)、“觸霉頭”(不吉利)、“答答地方”(到處)、“抵樁”(預(yù)備)、“野眼”(看野景,指思想分散)、“幫岸(指河邊用石砌或打木樁的堤岸)、“定規(guī)”(一定)等等。這些方言,如果改換成別的詞語,那不光變得文字冗長,還一定會索然無味,失去了原來特有的鄉(xiāng)土氣息。當然,運用方言土語也要恰當,用得太濫或太偏,也是要防止的。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茅盾的散文注重描寫“人生”、突出理性分析和富有個性特點的表現(xiàn)手法三者的統(tǒng)一,是現(xiàn)代散文中最為“實用”的一種寫法,這就是茅盾散文的“個人筆調(diào)”。

注釋:

①茅盾:《茅盾文集》第10卷后記。

②郁達夫:《中國現(xiàn)代散文導論》(下)。

③茅盾:《速寫與隨筆》前記。

④茅盾:《印象·感想·回憶》。

⑤茅盾:《文學與人生》。

⑥茅盾:《茅盾文集》第10卷后記。

⑦茅盾:《小說研究ABC》。

⑧茅盾:《回憶錄之十:創(chuàng)作生涯的開始》。

⑨茅盾:《我們這文壇》。

⑩魯迅:《摩羅詩力說》。

(11)茅盾:《茅盾文集》第10卷后記。

(12)茅盾:《茅盾散文集》自序。

(13)丁爾綱:《茅盾抒情散文的藝術(shù)特色》。

(14)茅盾:《茅盾散文速寫集》序。

(15)茅盾:《小說研究ABC》。

文/王國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現(xiàn)代散文名篇之三十:茅盾的《雷雨前》
茅盾最著名的一篇散文,文字優(yōu)美,立意奇妙
廢墟的召喚
【部編版】2018學年八上語文:第14課《白楊禮贊》教學ppt課件_N01
《白楊禮贊》教學札記
八年級上冊語文15課《白楊禮贊》預(yù)習 教案 課件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