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智商不是固定的,身為好媽媽,你可以有所作為哦!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去年美國經濟學家羅斯高先生發(fā)布了一個《農村兒童的發(fā)展怎樣影響未來的中國》的報告,說是他們的團隊聯(lián)合中國社科院在全中國做了一個調查,發(fā)現63%的農村留守兒童選擇不上高中,再深入研究下去,發(fā)現孩子不上高中的主要原因是50%的農村留守兒童智商不到90分(及格線是80分,80分以下即是通常所說的弱智兒童),所以他們聽不懂高中的課程,從初二初三就開始感覺到嚴重學習困難,老師和家長還可能以為是孩子不好好學習而嚴厲批評,這會導致孩子更加厭學。
怎么提高這些孩子的智商到90分以上呢?能不能提高呢?專家們和中國政府在陜西省做了一個試驗:在陜西某些鄉(xiāng)村,只要是有3-6歲學齡前兒童的家庭,每周必須派出一個家長去村委會參加育兒培訓,由經過培訓的計生委工作人員出面教他們怎么給孩子增加營養(yǎng)、陪孩子玩、和孩子聊天、給孩子讀書。就這樣一周一個講座,同時每周發(fā)一個玩具、一本書,要求家長想辦法給孩子加強營養(yǎng),每天多陪孩子玩耍,多跟孩子聊天,多給孩子讀書,半年之后,所有受試的兒童智商都達到90分以上,平均每人提高10分以上。
試驗證明,通過加強營養(yǎng)、多陪孩子玩耍,多跟孩子聊天,多給孩子讀書這幾個方法我們是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的。具體怎么操作呢?
1.加強營養(yǎng)。
如何加強營養(yǎng)?另一個故事給了我們提示:
1990年,受命于國際慈善組織“救助兒童會的”的杰里.斯特寧先生只用半年時間改變了一個專家20年都奈何不了的越南兒童營養(yǎng)不良情況。他單槍匹馬,只帶了一把皮尺,調查出村子里家里窮,但是孩子更高、更壯、更健康的亮點家庭,總結出這些媽媽的四條養(yǎng)兒秘方:
1)少食多餐:亮點媽媽一天給孩子喂4次飯(每日進食總量和其他孩子一樣,只不過分4次吃)??梢?,一般家庭一日兩餐的做法并不適合兒童,因為孩子們營養(yǎng)不良的胃無法一次消化那么多食物。
2)積極的喂養(yǎng)方式:亮點家庭在必要時會親自給孩子喂飯,還會鼓勵生病的孩子多吃點東西。大多數父母卻認為,孩子知道自己該吃多少,會自行從餐桌上取用適當飯菜。
3)小魚小蝦小蟹補充蛋白質。亮點家庭的孩子吃到的食物種類更多。媽媽會從稻田里捉一些小蝦小蟹摻在孩子的米飯里。當地人一般認為,蝦蟹是大人吃的食物,不適合喂小孩。
4)紅薯葉補充了維生素。亮點媽媽還在米飯里加入紅薯葉子,這種綠葉通常被視為下等食材。
結合我們的情況,我們也可以更多次更主動的喂養(yǎng)孩子,看來從前我們極力反對的家里老人家追著孩子喂飯、鼓勵孩子多吃飯的做法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哈!食材種類也要注意更加豐富,多吃小魚小蝦和蔬菜。如果孩子怕魚刺或者孩子不愿意吃蔬菜,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水餃和餛飩可以幫上忙,我媽媽做的魚肉蔬菜水餃、蝦皮餛飩就很受歡迎。超市有脫刺的魚肉賣,蒸著給孩子吃或者包餃子餛飩都很方便。不僅僅魚肉,其他肉類也可以,雞蛋和豆腐中的磷脂對孩子的大腦發(fā)育也很有好處,要保證孩子的菜譜中二分之一是蔬菜,四分之一是肉蛋豆腐,四分之一是米面。
2.多陪孩子玩耍。
怎么陪孩子玩,聽孩子的就好了。玩什么,怎么玩要讓孩子作主,有個媽媽總結的陪娃八字箴言特別好,就是:“閉嘴,跟隨,忘記時間!”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限的,每個孩子都知道怎么玩,家長只要放低姿態(tài),甘心被領導就好了。在玩耍中,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領導力都會得到充分的鍛煉。
陪孩子玩耍的“活兒”可以更多地交給爸爸。我家小貝就說過:“媽媽陪我讀書,爸爸陪我玩!”爸爸的空間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運動能力更強,精力也更旺盛,可以陪孩子玩得更嗨更高級。我家孩子的所有棋類和球類運動都是爸爸教的。有兩三個月時間小貝和爸爸還每天晚飯后都研究半小時左右的魔方,后來參加學校的魔方比賽還獲了獎,是父女共同努力的結果。
還有一個更省力的絕招,就是放學后先別回家寫作業(yè),約一起放學回來的小朋友先在小區(qū)花園里玩半到一個小時,您什么都不用管,只管玩手機,或者和別的家長白話就好了。只要提供孩子相處的機會,孩子自會玩得興高采烈,孩子天生是玩的專家。記得我家大寶一年級的時候,幾個小朋友每天放學后就光追著跑就可以玩一個小時,天天追,天天跑都不膩。
周六日或者寒暑假也可以鼓勵孩子約附近小區(qū)的孩子來自己家里一起寫作業(yè),一起玩耍。同伴玩耍除了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更重要的是在玩耍中培養(yǎng)孩子處理人際沖突的能力,學會與不同性格的孩子和平共處。
3.多跟孩子聊天。
怎么跟孩子聊天,《父母的語言》這本書給我們提供了專業(yè)指導,提出了一個3T語言交流法:
第一個T:共情關注(Tune in)。
動情的描述孩子的日常活動。即使孩子還不會說話,家長也要習慣于富于感情得“自言自語”,就像孩子能聽懂一樣。比如每次孩子睡醒了哭鬧,媽媽不是靜靜地走過去,而是立刻大聲回應:“寶寶醒啦!媽媽來啦!你等等,我的小乖乖!我們是喝奶粉還是吃水果呢?……”總之,在走向孩子的路上,一直熱情地說個不停。
第二個T:充分交流(Talk more)。
盡可能多和孩子聊天。
我昨天早上小公園跑步遇到同院住的大寶同學張曉鵬的爸爸。他跟我說:“學校離家不到10分鐘路程,其實不用接送孩子。但是我堅持接送,只為了路上和孩子聊一聊。平時在家孩子不愿意和我聊天,我說他什么他也不聽,路上就會和我聊一點學校里的事情,我說什么他也會聽一點兒。不一定每一次都聊,10次送他能聊一次就很好?!?/p>
我和張小鵬爸爸的觀點一樣,只負責接送和陪聊。我認為父母只要負責做飯和情緒安撫就夠了,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我家就在學校馬路對面,但是我堅持每天接送,就是為了多一個和孩子聊天的機會。除了上學放學路上,每天晚上孩子們洗澡的時候,我也會在洗手間里陪她們聊天。
吃飯的時候,也是一個全家聊天的好機會。
具體聊什么?以孩子為主,孩子愿意聊啥就聊啥,我只貢獻耳朵和微笑。
有一天小貝對我說:“我給你們講點學校的事兒,但是有一個條件:不許評價,不許傳播,也不許借題發(fā)揮教育我。”“我就想開開心心講點學校的事情,你們如果評價,讓我掃興,我以后就不告訴你們了!”
我們做家長的都希望孩子把心事告訴我們,就讓我們努力滿足孩子的要求吧!“不評價,不傳播,不借題教育!”抓大放小,只要不傷人傷己,小事讓孩子自己去摸索著解決。
即使需要干預,也要用溫柔的語氣,從孩子的需要出發(fā),引導幫助他,而不是批評訓斥他。比如孩子說他喜歡上班里一個異性同學,我們可以說:“很好??!你欣賞她什么優(yōu)點?咱們怎么向她學習?你覺得怎樣做會讓她喜歡上你?校規(guī)是怎么規(guī)定的?怎樣自然大方地交往即不違反校規(guī),又不影響彼此和其它同學的學習?”視情況而定哈,一般只說“你欣賞她什么優(yōu)點?咱們怎么向她學習?”就夠了。
如果在傾聽中,發(fā)現需要提醒孩子的地方,最好不要直接批評,可以通過自我批評來間接提醒,比如:“這個問題,媽媽小時候犯過一個錯誤,造成了什么后果。相信你會比媽媽小時候考慮得周到多了?!被蛘哒蚁嚓P電影、書給他看,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直接反復給他示范。
第三個T:輪流談話(Take turns)
不能家長一言堂,盡可能多讓孩子說。家長如果說,也多重復或者總結孩子的話,多提問題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非暴力溝通》給我們提供一個有效的溝通模式,多用“事實,感受,需求,希望”句型來引導或者幫助孩子澄清雙方的目標,然后一起頭腦風暴想出各種達到雙贏的解決方案,讓孩子選出一個自己最喜歡的來執(zhí)行。
4.多給孩子讀書。
從孩子出生開始,甚至更早,從胎兒三個月孩子有了聽力開始,您就可以給他讀書聽。
我家是從孩子半歲,可以坐著抱在懷里開始。3歲以下的嬰兒愛撕書,可以買《嬰兒畫報》或者《嘟嘟熊》給他讀。這兩本雜志是國內嬰兒雜志中最好的,由婦聯(lián)主辦,畫面精美,字大,老花眼的老人都可以幫孩子讀。等到三歲以上就可以去附近的私立繪本館或者公立的市區(qū)圖書館借閱繪本給他們讀了。私立繪本館一般年費300到500元,公立圖書館免費。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圖書館,這是比學區(qū)房更重要的事情。有人說,自從發(fā)明了造紙術和印刷術,就沒有了教育不公平這一說。還有人說,沒有重復利用公立圖書館,就不要抱怨教育不公平。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也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每天最低給孩子讀書10分鐘,只要在6歲前堅持一年以上,孩子就會在6歲左右學會獨立閱讀,孩子上小學以后的學習成績您就不用操心了,只需要監(jiān)督提醒孩子每天最低看課外書半小時就夠了。
具體讀什么書?答案是孩子愛讀什么讀什么,孩子最喜歡的就是最適合他的年齡段兒和接收能力的,他最容易消化吸收的。如果老師讓讀的書,孩子不愿意讀,一般是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到,您可以讀給他聽,孩子的聽力理解能力比視力理解能力高5年以上,所以你讀給他聽會幫助孩子理解自己本來理解不了的東西。平時就盡量跟隨孩子的興趣,讓他愛看啥看啥,開卷有益。如果你想讓孩子看點你認為更有益的好書,可以先給孩子讀一兩章,等孩子入了迷,再借故走開,孩子自然會接著讀下去。
最后,總結一下,通過加強營養(yǎng)、多陪孩子玩耍,多跟孩子聊天,多給孩子讀書這幾個方法讓我們幫助自己的寶貝孩子變得更聰明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