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特別是高年級要逐步引導學生從“做數(shù)學”“算數(shù)學”過渡到“想數(shù)學”,在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這樣學生才有后勁。 ——林俊
林特說的很真理??!以下文章來自林特。
課前思考
凡是教過高年級的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分別學習圓柱、圓錐的體積時,關(guān)于體積公式推導過程的理解和公式的運用,學生“清清爽爽”,基本沒有什么問題。但是,一旦將圓柱、圓錐體積的有關(guān)內(nèi)容交織在一起,學生就會“混沌一片”,錯誤百出。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呢?除了問題難度增加外,另一個原因就是教材習題編排。事實上,幾乎沒有教材在編寫時對圓柱、圓錐體積的關(guān)系大書特書。即使像蘇教版教材,編排了不少鞏固圓柱、圓錐體積關(guān)系的習題,但是從編排結(jié)構(gòu)看也是比較凌亂的(如下表)。
怎樣突破這個公認的學習難點呢?一般教師采取的方法是分類解決,各個擊破,通過各種題型的反復練習達到攻堅克難的目標。但是這樣依靠模仿、記憶強化訓練的學習方式負面作用很多,不僅容易回生,而且不能遷移,所以這種做法應該堅決摒棄。我的做法是正本清源,以簡馭繁!即返回到相關(guān)知識起點,建立基本模型,幫助學生內(nèi)化基本模型,真正理解各種基本模型的內(nèi)在關(guān)系,實現(xiàn)從“多點結(jié)構(gòu)”到“關(guān)聯(lián)結(jié)構(gòu)”的跨越,從而以不變應萬變。
課堂實踐
一、喚起回憶,擴展模型
師:今天練習圓柱和圓錐的體積,什么是體積?怎樣求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呢?圓錐的體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課件同步動態(tài)演示圓錐體積公式推導過程,板書:等底等高)
師: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它們的體積比是多少?(貼出大圓柱 圓錐 如圖1)也就是一個圓柱可以換成幾個這樣的圓錐?(課件演示如圖2)
師:反過來,圓錐體積是這個圓柱的——
生(齊):三分之一。
師:這個圓柱的三分之一有多大?想一想,是這樣嗎?(課件演示如圖3)
生(眾):是。
師:這個小圓柱和圓錐有什么關(guān)系?
生:體積相等,底面積也相等,小圓柱的高是圓錐的三分之一。(板貼如圖4)
師:為什么小圓柱的高是圓錐的三分之一?
生(指著圖3):因為大圓柱和圓錐的高相等,裝滿水的圓錐倒三次正好把大圓柱倒?jié)M,倒一次水的高度(也就是小圓柱的高度)等于大圓柱的三分之一,所以小圓柱的高是圓錐的三分之一。
生(興奮地):我看出來了,小圓柱、圓錐的高都跟大圓柱比較,小圓柱的高是大圓柱的三分之一,大圓柱和圓錐的高相等,所以小圓柱的高是圓錐的三分之一。
師:結(jié)合圖形說理,明明白白!理解了它們的關(guān)系,可以幫助我們靈活思考。
【設(shè)計意圖】學生對于等底等高圓柱和圓錐的關(guān)系,一般只是停留于體積之間關(guān)系的理解,這是基于實驗的直觀理解水平。顯然,這樣的認識是單一的、淺層的。學生高階思維的發(fā)展、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需要以不斷積累的鮮明、靈活的關(guān)系模型作為支撐,而抽象的關(guān)系模型總是依附于直觀的表象。上述教學從正、逆兩個方向進行了追問,生成的變式模型拓展了學生原有的認識疆域,尤其是從“體積比”到“高之比”,觸及到了學生的認知盲區(qū),可以深化、活化學生的認知水平。
二、多元表征,理解模型
1.在解決問題中理解
出示習題: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底面半徑都是3厘米,高都是12厘米。它們的體積一共有多少立方厘米?(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嗎?)
(1)提出要求,獨立思考。要求:只列出綜合算式,不計算。
(2)展示作業(yè),交流方法。
生1:32π×12+1/3×32π×12
師:你是怎樣想的?
生:圓柱的體積加上圓錐的體積。
生2:1/3×32π×12 ×(1+3)
師:括號里1+3指的是什么?
生:把圓錐體積看成1份,圓柱體積有這樣的3份,體積和就是4份。
生3:32π×12 ×(1+1/3)
師:為什么乘(1+1/3)?
生:把圓柱體積看成單位“1”,圓錐體積占1/3,體積和相當于圓柱體積的4/3。
生4:32π×(12+12×1/3)。
師:12×1/3表示什么?12+12×1/3表示什么?
生:(指圖4)把圓錐想象成一個和它等積等底的小圓柱,12×1/3就是這個小圓柱的高,12+12×1/3就是求組合成的圓柱高。(如圖5)
師:有用減法做的嗎?
生5:32π×12×2-1/3×32π×12×2,上面的圓錐看成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削成的,圓錐體積是1份,削去了這樣的2份。用2個圓柱體積減去2個圓錐體積。(如圖6)
師:大家的想象力真豐富!無論是將圓柱想象成圓錐,還是將圓錐想象成圓柱,其實都是一種轉(zhuǎn)化,轉(zhuǎn)化思想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數(shù)學。
【設(shè)計意圖】大多數(shù)學生對待數(shù)學問題解決的態(tài)度是會不會做,而不太注重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所用思想方法及其變化。上述問題“門檻”很低,幾乎每個學生都能用基本的方法解答。但是從學生運用“轉(zhuǎn)化”思想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到學生之間思維水平的巨大差異。表象儲備豐富、模型理解深刻的學生,能夠根據(jù)題目信息主動喚起表象、提取相關(guān)模型,從不同角度轉(zhuǎn)化,他們解決問題顯示出方法多樣、思維靈活、見解獨特的特征。通過課堂展示、對話、互動,可以打開學生理解的“天窗”,促進學生思維的“爬坡”。
2.在多元表征中理解
出示:一塊圓柱形橡皮泥,底面積是15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
(1)把它捏成底面積是15平方厘米的圓錐形,高是( )厘米。
師:(先出示:把它捏成圓錐形)這時形狀變了,什么肯定不變?
生:體積不變。
師:對,這叫等積變形。(再出示:底面積是15平方厘米)現(xiàn)在呢?
生:底面積不變,高變了。(板書:等積等底)
師:想象一下,這個圓錐會是怎樣的呢?看第一個圓錐,會是它嗎?為什么?第二個圓錐呢?第三個是你想象中的樣子嗎?(依次出示圖7中的三個圓錐)
師:在底面積相等的前提下,要使體積不變,應該將圓錐的高變大。圓錐的高變大到多少才可以呢?請列式計算。
生:15×6×3÷15=18(厘米),或6×3=18(厘米)。
師:這兩個算式有聯(lián)系嗎?
生:第一個算式中的乘15、除以15抵消后,就是6×3。
師:是不是所有等積等底的圓柱和圓錐的高之比都的1:3?
生(意見不一):是,不是。
師:這個圓柱是怎樣慢慢變成這個高高的圓錐的?請你大膽想象。
生:圓柱先變成3個等底等高的圓錐,接著再把它們疊起來。
師:這3個圓錐怎樣變成這個大圓錐呢?
生:每個小圓錐體積是它所在圓柱的三分之一,疊起來的3個小圓錐體積是它所在大圓柱的三分之一,而這個大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就是大圓錐的體積。(學生回答過程中,動態(tài)出示圖8)
師:這樣的想象是不是一定有道理呢?
部分學生還是不敢肯定。
師:我們不妨結(jié)合公式思考,圓柱體積V=Sh,等于一個圓錐體積V=1/3Sh,再乘3,即V=Sh =1/3×S×h×3,變形之后也就是1/3×S×(h×3),那么高就是原來的3倍。
【設(shè)計意圖】圓柱和圓錐的三類基本關(guān)系模型中,等底等高學生比較熟悉,就數(shù)等積等底與等積等高容易混淆。為了分散難點,先重點討論等積等底的情形。而等積等底難點的突破,僅僅依賴一次數(shù)學活動,力度顯然不夠,學生印象也不深刻。故,引導學生充分經(jīng)歷想象、計算、比較、質(zhì)疑、推理等數(shù)學活動,不僅通過多元表征使學生對有關(guān)結(jié)論理解通透,而且運用公式進行數(shù)學推理,使學生對結(jié)論本身更加篤信無疑。這樣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求真品格和理性精神。
師:剛才我們研究了等底等高、等積等底兩種情況,還有其它情況嗎?
生(眾):等積等高。
(2)出示:把它捏成高是6厘米的圓錐形,底面積是( )平方厘米。
師:先自己想一想,列式或畫圖表示思考過程,再和同桌交流。
生:圓柱形橡皮泥捏成圓錐,體積不變;在高不變的前提下,要使體積相等,應該將底面積擴大到原來的3倍,15×3=45(平方厘米)。
生:15×6×3÷6=45(平方厘米)。
師:好奇怪!這個圓柱怎樣慢慢變成這個扁扁的圓錐的?
生:把圓柱換成3個等底等高的圓錐,再把它們并排靠在一起,就可以變成一個大圓錐。(如圖9)
師:如何運用公式進行推理?
生:圓柱體積V=Sh,是與它等底等高圓錐體積的3倍,也就是1/3 Sh×3,可以轉(zhuǎn)化為1/3×h×(S×3),也就相當于高不變,底面積是3S的大圓錐體積。因此,圓錐的底面積是圓柱底面積的3倍。
師:在體積相等、高也相等的前提下,圓錐的底面積是圓柱底面積的3倍。(板貼如圖10)
師:今天我們又討論了等積等底、等積等高的情況,運用這些結(jié)論,可以幫助我們方便地解決更復雜的問題。
【設(shè)計意圖】有了等積等底的學習經(jīng)驗,等積等高的情形教師就大膽放手了,學生可以把習得的有關(guān)經(jīng)驗、方法遷移過來,進行類推。同時,計算、想象、推理等學習活動的安排,既完全符合學生由易到難的學習特點,也滿足了不同學生的認知需求。
3.在綜合運用中理解
判斷:下面的圓錐與哪些圓柱的體積相等。(單位:厘米)
師:請選擇(在作業(yè)紙上打√),你選第幾個?用手勢表示。
絕大多數(shù)學生選擇第③個,也有還選擇第②個的。
師:為什么不選第①個和第④個?
生:第①個圓柱和圓錐等底等高,因此圓柱體積是圓錐的3倍,第④個圓柱明顯小多了。
師: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選擇第③個?
生:圓錐的高是圓柱的3倍,底面積又相等,符合等積等底的情況(如圖4),所以它們體積相等。
師:你能反過來運用這個結(jié)論,真不簡單!有疑問的第②個,怎樣判斷?
生:高相等,如果兩個體積相等,那么圓錐的底面積應是圓柱底面的3倍。而這里圓錐的直徑是圓柱直徑的3倍,想到圓錐半徑是圓柱半徑的3倍,圓錐底面積就是圓柱底面積的9倍。
師:如果有的同學還不夠確定,我們不妨看看計算結(jié)果。(一一出示每個圖形的體積計算過程與結(jié)果)
【設(shè)計意圖】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必須經(jīng)過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歷練過程。在學生進一步理解等積等底、等積等高的基本模型后,提供復雜問題情境,便于學生直接根據(jù)模型特征作出判斷,或者經(jīng)過簡單計算,再與基本模型特征對照解決問題,而不是僅僅依靠計算這一唯一途徑。實踐證明,學生完全能夠識別相應的模型,從而解決問題變得更加直接而快捷,這對培養(yǎng)學生判斷能力和推理能力大有裨益。
三、拓展提升,活用模型
出示:一個圓錐和一個圓柱的底面積相等,體積的比是1:6。
師:你能畫圖表示它們的體積比嗎?
巡視時,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在給定的圓錐旁邊,畫了一個底面積相等的圓柱,但看不出高的關(guān)系;有的學生不僅畫了一個底面積相等的圓柱,而且還從圓錐的頂點起向圓柱中間畫了一條水平的虛線,使人一眼就看出高的關(guān)系;當然還有些學生思而不得。
當有的學生百思不得其解時,教師出示波利亞名言:“如果你不能解決所提出的問題,可先解決一個與此有關(guān)的問題。你能不能想出一個更容易著手的有關(guān)問題?”
師:結(jié)合之前的圖形或經(jīng)驗,體積比是幾比幾我們是非常熟悉的?
生:體積比是1:3。(出示圖12)
師:(引導學生看黑板上的三個模型圖)還有嗎?
生(欣喜狀):圖4其實還可以看做體積比是1:1的。(出示圖13)
生(眾,豁然開朗):喔!
師:現(xiàn)在你能畫圖表示它們的關(guān)系嗎?
學生獨立畫圖,然后展示交流:(圖14)
生:第一組它們底面積相等,體積比是1:3,要使體積比是1:6,要增加一個圓柱,因此圓柱的高應當是圓錐高的2倍。
生:第二組它們底面積也相等,體積比是1:1,要使體積比是1:6,要增加五個這樣的小圓柱,因此圓柱的高也是圓錐高的2倍。
師:這時圓柱和圓錐的高什么關(guān)系?
生:這時圓柱的高是圓錐的2倍,圓錐的高是圓柱的1/2。
師:如果圓錐的高是3厘米,圓柱的高是多少厘米?如果圓柱的高是12厘米,圓錐的高是多少厘米?
師:如果圓錐和圓柱的底面積相等,體積比是1:9。高之間是幾倍關(guān)系?
【設(shè)計意圖】在學生能夠區(qū)分、運用等積等底與等積等高模型后,提供的拓展題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和開放性,為學生靈活運用模型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了機會。拓展題是原有基本模型的變式,而且變式的途徑不一。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等底等高的模型提取比較容易,而對等積等底的模型比較困難。就是在這樣不斷的喚醒、提取、運用的過程中,模型表象才更加鮮活,學習的難點才有可能被攻克。
課后反思
公開展示后,獲得聽課教師的高度評價,使我倍感欣慰。我想主要還是在精準了解學情后,把功夫花在教材研讀、習題整合上,使一盤散沙成為有機整體。
教學環(huán)節(jié)
重組后順序
調(diào)整的意圖
一
練習四
第2題
舍去數(shù)據(jù):依托圓錐公式推導實驗形成的表象,討論關(guān)系,從“等底等高”過渡到“等積等底”,建立兩個不同的基本模型。
二
整理與練習
第6題
改變條件:把直徑6厘米改為半徑3厘米,便于學生列綜合算式,把重點放在解題的思路、方法的多元與模型的初步運用上。
整理與練習
第5題
分步呈現(xiàn):先重點研究“等積等底”情形,再把研究的方法遷移到“等積等高”上。
練習四
第6題
改變數(shù)據(jù):把直徑9(3)厘米改為6(2)厘米,便于學生口算,直接借助基本模型思考、比較、判斷、推理。
三
練習四
思考題
舍去問題:先畫圖表征關(guān)系,理解了兩個圖形高之間的關(guān)系,問題隨之迎刃而解。面臨復雜問題時,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不同基本模型,并不會自動喚醒并提取出來。模式能否識別、模型提取的不同,反映了學生對基本模型理解的廣度與深度。
結(jié)構(gòu)化重組,讓教學從低效走向高效。如果按照教材原來的編排順序教學,需要三課時才能完成。但是由于這些問題是分散、夾雜在其它內(nèi)容之中的,教學時難以充分展開,一般只是就題了題,蜻蜓點水般過了一次,當然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另外,有的題目計算比較耗時(如練習十四第6題),所以我更改了數(shù)據(jù),便于學生口算,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觀察、思考、比較、推理上;有的題目雷同(如練習十四第11題和整理與練習第6題),我就選取一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轉(zhuǎn)化,把它用足、做足;有的題目很難(如練習十四思考題),變式程度較大,我就調(diào)整次序,讓它最后登場。如此處理(如下表),將無序的內(nèi)容有序化,繁瑣的計算簡單化,松散的問題結(jié)構(gòu)化,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此文發(fā)表在小學數(shù)學教師2022年第三期,作者林俊。已經(jīng)授權(quán)在本公眾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