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流感有個特點是什么?就是表里合病。按照我們經(jīng)方來說就是一個太陽陽明合病,按照我們老百姓通俗的話說就是“寒包火”。那么在治療“寒包火”的時候就離不開麻黃和石膏。麻黃和石膏我們都非常得熟悉,都是我們臨床上常用的藥物。首先看到麻黃我們會想到什么?辛溫發(fā)汗解表,治傷寒中的太陽??;石膏辛涼為治陽明氣分病。兩者合用通常用來治療什么?太陽陽明合病。這就是我們這片文章的主題。關于麻黃與石膏的配伍自古至今不可勝數(shù),其中有很多都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如大青龍湯、越婢湯、麻杏甘石湯等等。他們的配伍是否有?guī)律可尋呢?
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以上方子,在表里同病尤其是太陽陽明合病時,在清解里熱的時候用的是什么?用的是石膏,為什么不用黃芩、黃連?我們再回到《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看看它是怎么認識麻黃的,經(jīng)說其實它的重點在于辛,而石膏“味辛,微寒”重點在于寒。而寒有辛寒、甘寒、苦寒之分,那我們簡單捋順一下,看看辛寒和苦寒有什么區(qū)別呢?辛寒的代表藥物是石膏,苦寒的代表藥物是什么呢?是黃芩、黃連。因此由藥再推到方,辛寒的方是什么?白虎湯??嗪姆绞鞘裁矗奎S連解毒湯。白虎湯的四大癥是什么?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脈洪大。黃連解毒湯的主癥是什么?除了一片熱毒之象外,且脈沉而有力。都是熱為何清熱不同?君曾思之?大青龍湯治療里熱,其治療里熱是具有一種透發(fā)的趨勢,所以用石膏。石膏味辛,辛能透散,能夠因勢利導驅邪外出。這也正是為什么在太陽陽明表里合病時用石膏而不用黃芩與黃連的道理所在。因為苦有一種向下的趨勢,黃芩、黃連有一定礙表的作用所以避而不用。石膏與芩連,兩者相反,一辛以透外,一苦以降下。所以用麻黃解表,石膏清里熱。
理論總是枯燥的,讓我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從大青龍湯和越婢湯來看。關于大青龍湯我們都很熟悉,出自《傷寒論》第38條“太陽中風,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但是我們要注意前半條講的是大青龍湯的應用,而后半條有一個注解。那么通過這個注解,成無己給提煉出一句話,說大青龍湯為發(fā)汗的重劑,用之稍過則有亡陽之失。正因為這就話成無己給它蓋了個帽子,以至于我們在臨床上不敢用大青龍湯。因為他是發(fā)汗的重劑。為了避免醫(yī)療事故,許多人都猶如談虎變色,大青龍湯確實是發(fā)汗重劑嗎?我們可以通過方藥來看一看,“麻黃六兩,去節(ji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這是方藥組成,主藥是麻黃和石膏。且看方中麻黃、甘草、杏仁,是不是麻黃湯?麻黃、石膏、甘草、生姜、大棗,這是越婢湯??刹豢梢哉J為是二者的合方?甚至我們可以認為大青龍湯就是在麻黃湯的基礎上加上一味石膏,是否可以呢?最值得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麻黃湯中的麻黃是三兩,大青龍湯麻黃是六兩,我們是不是有一個疑問,大青龍湯脈浮緊,發(fā)熱惡寒,不汗出而煩躁者是大青龍湯的主癥,是一個典型的太陽表實癥兼有里熱癥。應該用麻黃湯來解表實,再加一味石膏來清里熱問題不就可以了嗎,看來麻黃湯加上一味石膏就可以解決太陽與陽明合病的問題了?然而我們反過來思考一下,麻黃湯為發(fā)汗第一竣藥,為什么麻黃才用了三兩?而又為什么大青龍湯麻黃卻用了六兩,而又加了辛溫的生姜三兩呢?我們推本溯源來看一看,《傷寒雜病論》中用了麻黃的有34首方劑,最大劑量用了六兩,而大劑量的麻黃都是與石膏相配伍的。這又是為什么?麻黃湯為發(fā)汗第一竣藥麻黃才用了三兩,而麻杏甘石湯用了四兩,越婢湯和大青龍湯都是六兩。大青龍湯我們上邊講過了,越婢湯原文有一句話叫做“續(xù)自汗出”,它還有汗出為什么還要用到六兩的麻黃呢?不怕亡陽嗎?剛在上文講到了,黃芩、黃連是苦寒的有一種向下走的趨勢,有妨礙麻黃解表。而石膏味辛不妨礙麻黃解表。那么大青龍湯和越婢湯中是否有牽制麻黃解表的作用呢?可以得出結論,石膏在清熱的同時也削弱了麻黃解表的作用,我們?yōu)榱嗽黾咏獗淼淖饔迷撛趺崔k呢?只能增強發(fā)汗的力量,從而增加麻黃了的劑量。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規(guī)律,就是在太陽陽明合病的時候,需要適當?shù)卦黾咏獗淼牧α?,從而來達到解表的效果。
何為辛涼解表?舉個例子金花清感顆粒的基本組成是什么?麻杏石甘湯和銀翹散合起來就是它,二方的特點都是辛涼。一杯涼水和一杯開水,就創(chuàng)造了一杯溫水。《醫(yī)宗金鑒》“熱者以辛涼發(fā)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大青龍湯可以看做一個辛涼解表的方劑。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講了很多可能也理解了,但是真的在臨床應用大青龍時還是心有余悸。醫(yī)生當然應膽大心細,我們在應用時可不可以這樣?門診時我們一般開七天的藥,那我們在應用大青龍湯時,我們可不可以先開兩煎。吃了第一煎出汗了,第二煎就不吃了,這樣就避免了過汗。筆者曾治同村一親戚麻黃用了18克,患者吃了也并沒有出汗,可見關鍵在于麻黃與石膏的配伍。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