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落寞人生
公元1140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他睜開了懵懂的雙眼,向這個他又愛又恨的時代發(fā)出了第一聲吶喊,這個孩子就是辛棄疾。此時是宋高宗十年,距那場震驚天下的靖康之變已經(jīng)過去了13年。
他的祖父因家族所累只能在金人的統(tǒng)治下做官。但是,他卻一直有著一個馳騁沙場的夢想。因此,他把這份精神火炬?zhèn)鬟f給了他的孫子。他常常帶著孫子登高望遠,指望山河,每每不能自拔之時還會落下滾滾熱淚。長大一點后,他的孫子開始學習功夫并苦讀詩書,甚至“兩隨計吏抵燕山,諦觀形勢”。
年少的他看到了太多流離失所的百姓,看到了太多受盡金人淫威的漢人。多少個不眠的夜晚,他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心中除了對百姓的難過更多的則是對金人的憤恨。于是,在心中發(fā)誓,一定要收復河山,恢復中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縱觀辛棄疾的一生,細細想來著實令人悲哀。精忠報國,屢屢不得志;深謀大略,最高官至四品;憤而作詩,終是得了些微共鳴??蛇@并沒什么用。豪才大略,通曉經(jīng)史,智勇雙全,皆在昏聵的朝堂之下湮滅。不知他在年老將逝之時,回顧往生,是否自己會啼笑皆非哭笑不得?是否會哀嘆國已至此,吾命將休?后人不得而知。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可悲又可敬的人的人生故事。
辛棄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府歷城縣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lǐng),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開禧三年(公元1207年),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時獲贈少師,謚號“忠敏”。
辛棄疾出生時,南宋的局勢就已經(jīng)很不妙了。他的祖父雖在金國任職,但也有一顆愛國報效之心,對于辛棄疾的教育也很是上心。辛棄疾就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中成長。在他二十一歲時,曾率領(lǐng)五十人擊敗敵方幾萬的兵士。也曾在他人強令撤退時,舉茶敬飲。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單騎出戰(zhàn),一個人,一匹馬,一桿槍。沖入逆流,斬殺宵小之輩。萬軍沖襲中,直取敵方主將頭顱,安然而退。我自孤身而來,于千軍萬馬中,大笑而去。
也正是他優(yōu)越的軍事才能,才使得在戰(zhàn)役之后被朝廷看中,封了個江陰簽判,從此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途,此時他二十一歲。
盡管軍事才能很是優(yōu)越,也有漂亮的成效??赡纤闻で牡貐^(qū)鄙視讓他“歸正人”的身份,一直很難進入權(quán)力的圈子。他在宦海浮沉數(shù)十年,每每有所成績之時,南宋的朝廷只是輕飄飄的夸獎一番。他好像一個跳梁小丑,做出的舉動似乎只引得君主的發(fā)笑。
淳熙八年十一月,辛棄疾在認識到自己“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的事實后,被彈劾罷官。他回到了上饒,開始了二十年的中年閑居生活。辛棄疾在閑居了二十年,途中也曾兩度出山做官,當年往往當職時間特別短,大部分時間都在閑散度日。他常感嘆對自己報國無門的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做下不少壯麗詩篇。
當朝廷再想起用他時,詔令還沒傳到鉛山,他已經(jīng)重病不起了。同年九月初十,辛棄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據(jù)說他臨終時還大呼“殺賊!殺賊!”
辛棄疾現(xiàn)存的六百多首詞作,寫政治,寫哲理,寫朋友之情、戀人之情,寫田園風光、民俗人情,寫日常生活、讀書感受,沒有什么是他不可以寫的。他不僅寫詞范圍廣,還風格多變。描述鄉(xiāng)村風光和農(nóng)人生活的作品,樸素清麗、生機盎然;傳統(tǒng)的婉媚風格的詞可以借一個女子的口吻,把一種落寞悵惘的心情寫得十分曲折委婉,用筆極為細膩。也有后世畫家,根據(jù)他的詩詞意韻作畫。
辛棄疾也有自己的書法作品。他的筆觸,中鋒用筆,點畫規(guī)矩,書寫流暢自如,于圓潤爽麗中不失挺拔方正之氣象。
辛棄疾就是一個這樣忠心為國的人,可惜他生不逢時。他的詞作,很多都是以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為基本思想的。然而生在后世的人們,也只得嘆息英雄遲暮,生不逢時了。
宋高宗31年,完顏亮懷著對“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好憧憬大舉南侵。趁著國家兵力空虛,金人統(tǒng)治下的漢人爆發(fā)了。他們不甘忍受殘酷的統(tǒng)治,奮起反抗,就算死也要戰(zhàn)個痛快。21歲的辛棄疾欣喜若狂,當即招募了一支2000人的隊伍投奔了當時起義軍中的一位老大哥—耿京。辛棄疾擔任軍中的掌書記,保管軍中大印。但誰又能想到,軍中竟然出了奸細。一個名叫義端的和尚偷了大印并打算交給金人主子。辛棄疾奉命追回大印并處決叛徒。經(jīng)過三天三夜的不懈追趕,終于砍下了義端的腦袋。當他把二者一并交給老大哥時,那個老大哥的眼神都變了,不再輕視他,對他禮遇有加。這是辛棄疾小試身手的一戰(zhàn),也是出人頭地的一戰(zhàn)。
幾乎在義端事件發(fā)生的同時,金人的內(nèi)部矛盾爆發(fā)了。一把手完顏亮被干掉,金軍開始向北撤退。辛棄疾發(fā)現(xiàn),機會來了。便主動向耿京提出與臨安(南宋首都)取得聯(lián)系,里應外合將金軍一舉殲滅。耿京非常贊同他的觀點,任命他和一位小兄弟去聯(lián)絡(luò)朝廷。
臨行前,老大哥拍著辛棄疾的肩膀,萬分叮嚀。望著他親切的笑容,感受著它溫暖的手掌,辛棄疾忽然鼻子一酸,對著他深深鞠了一躬,隨即飛身上馬,向著南方飛奔而去。辛棄疾落淚了,為老大哥的信任,為這秀美的大宋江山,為這天下的黎民百姓!成敗在此一舉,不成功即成仁。目標:臨安,為天下百姓而來,大哥,等我的好消息。
一路有驚無險,終于到達了臨安。和朝廷的商談十分融洽,甚至已經(jīng)商定好何時何地接應。辛棄疾滿心歡喜,原來這就是當英雄的感覺嗎,他笑了。大宋的子民啊,你們不必再驚慌了,我會將你們所有人解救出金人的暴戾,永遠。
在臨安,辛棄疾謝絕了所有人的盛情款待,踏上了歸去的旅途。春風得意馬蹄疾,他似乎看到了那個為之而奮斗的龐然大物正向他揮手。誰知,意外總是比愛情來的快,還未走到根據(jù)地,突然收到了老大哥被叛徒張安國殺害,義軍潰散的噩耗。辛棄疾蒙了,不敢接受這一切。
再三確認后,辛棄疾崩潰了。是的,就是那個臨行前還笑呵呵叮囑他的大哥,死了。那支你們經(jīng)營許久的軍隊,散了。你伏倒在地,痛哭不止。為大哥,為大宋江山,為天下蒼生。擦干眼淚,你向北方拜了一拜,起身,目光如鷹般銳利。是的,他要復仇,為大哥,為大宋江山,更為天下百姓。
辛棄疾發(fā)揮了驚人的領(lǐng)袖天賦,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聚集了50騎兵。喝干了酒,磨光了劍,擦干了淚,帶領(lǐng)50騎兵夜襲金營,于萬軍叢中活捉叛徒張安國,連夜狂奔千里將其壓至臨安正法。這樣的戰(zhàn)績,也只有七進七出的趙子龍可以堪比。這時辛棄疾22歲,你再次立下戰(zhàn)功,也是你人生的巔峰。后來,辛棄疾在《鷓鴣天》中寫道“壯歲旌旗涌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騄,漢箭朝飛金仆姑”。這就是他內(nèi)心的自己吧。他不像是一個文人,更像是一位將軍。每夜在心中的沙場上馳騁、落淚,為老大哥?也許也有那么一兩滴是留給自己的。
九死一生的辛棄疾回到朝廷。本想著明天會更好,但他卻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竟是如此的黑暗。身為大宋的臣子,幾乎沒有人想著光復失地,反而在自家窩里飛揚跋扈?;实蹜?zhàn)和不定,臣子黨爭嚴重,互相彈劾。辛棄疾心灰了,意冷了,只求把本職工作做好。雖然為官斷斷續(xù)續(xù),但那些年,你一直在堅持你的執(zhí)政理念:對屬下嚴苛,對百姓寬厚。他認為在相對和平的時期,應該努力讓群眾休養(yǎng)生息,安居樂業(yè)。
可惜,樹大招風,總有那么些人喜歡挑他的毛病。結(jié)果,辛棄疾被罷官了,在黃金年齡,42歲。從此,辛棄疾便很少在政治舞臺上出現(xiàn)。作為一個政治家,他是失敗的。但人們都知道,錯不在他,他只是滾滾的歷史洪流中的一條遨游的魚罷了。
古往今來,總有一些人默默孤守自己的追求,因而往往顯得特立獨行。辛棄疾,可謂是南宋一片紙醉金迷中特有的異樣風景。
元夕,就是現(xiàn)在說的元宵節(jié),一年中難得的熱鬧節(jié)日。這里要說的,是南宋純熙元年(公元1174年)的元宵節(jié),地點京口(鎮(zhèn)江)城中。
這天夜里,大街小巷熙熙攘攘,擠滿了男女老少。天橋邊,小吃攤煙氣騰騰,小販的吆喝聲和孩童的玩鬧聲此起彼伏。天橋上,游人如織,幾個小嬌娘提著小巧的粉燈籠,橋下不時有小船來往穿梭,不少士子在四處觀賞景色,如果不經(jīng)意間看到瞥見一道若隱若現(xiàn)的倩影,則立馬心搖神馳,將《詩經(jīng)》中的情詩艷詞又重新溫習了一遍。天空上,不時綻放出幾道煙花,將天空染成各種顏色。
一片繁華,人們似乎忘記了40年前的靖康之變,忘記了北方尚在異族的統(tǒng)治之下,而對方正在虎視眈眈地窺視著南方的繁華,并磨刀霍霍地等待時機。這時,已35歲的辛棄疾正在這片人潮中默默地前行著。他自從在北方率兵南下歸順南宋小朝廷之后,就一直得不到高層的重視,并將他安置在地方上做官,使辛棄疾壯志難酬,失望連連。
這時,他的心里構(gòu)思這一首詞《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span>
人們都快樂地享受著節(jié)日的氣氛,完全忘記了北方的威脅。不知眼前的繁華,在北騎南下后又會是怎么的一副場景。
人,并非都喜歡孤獨,只是因為暫時無法擺脫它,就只好接受它罷了。孤獨的人,更加接近真實的內(nèi)心,看不到別人看不到的許多東西,想得到許多別人想不到的東西。孤獨,給予了人思考。
這時,辛棄疾眼前忽然看見一位步履裊娜、衣著淡雅的的女子從旁邊走過,轉(zhuǎn)過臉瞥見辛棄疾的時候,微微笑了笑,并在空氣中留下一陣暗香。
詩人忽然被她的氣質(zhì)吸引,于是回過頭來在匆匆忙忙的人群中尋找她的背影,來回走了許多路,才猛然發(fā)現(xiàn),那女子正走向燈火暗淡的地方,并逐漸消失在遠處的小巷之中。詩人并沒有再去尋找他,他似乎從這女子身上看到了現(xiàn)在的自己,心里立馬波瀾起伏,思如泉涌:“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痹瓉?,自己也是慢慢走向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
南宋小朝廷,沉浸在一片西湖歌舞中,自是危如累卵,一個人縱然拯救不了一個時代,但至少自己在努力,至少不負初心。這,才是孤獨中需要達到的境界。
失意的人生是不配有歡樂的,偶爾進入歡樂,結(jié)尾也將演變成苦樂。有大志的人,一生的目標就是完成某種使命,或者建立某項事業(yè)。然而人生卻常不如意,每次想到自己的宏圖壯志,卻總覺得遙不可及,不免會悲傷失落。每每如此,則終日在惆悵不得志之中不能自拔,以至于變成人生的常態(tài)。縱是偶爾忘卻煩惱,暫時沉浸快樂之中,而心中的那份惆悵失落,則會悄然興起,越來越濃,難以抑制,如一股颶風,愈演愈烈,最終把歡樂之氛一掃而空,于是內(nèi)心重新被悲傷占卻。反復這樣,就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變得人格分裂。
回顧辛棄疾的一生,有太多的遺憾,也有太多的光榮。有“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豪邁,也有“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有“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钡拈e適與無奈,也有“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浪漫。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英氣,也有“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的悲涼,如此等等,辛棄疾是英雄,卻不屬于這個時代。他是偉人,卻無力回大宋的天。可嘆,可悲,可恨。也許,“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才是他,一個遲暮的英雄。辛棄疾。一個遲暮的英雄,一位永遠的英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