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八?,節(jié)制于肺,輸引于脾,敷布于腎,通調(diào)于三焦、膀胱?!?/span>②飲邪的病理特性:質(zhì)地清稀,停于局部,責之于脾胃,為陰寒凝聚之邪。飲為陰邪,有形之邪。阻遏陽氣,傷人陽氣,得溫則行,得寒則聚。 ③溫藥的治療意義:補胃陽,燥脾土,發(fā)越陽氣,開腠理,通水道。虛+邪,陽衰陰聚,本虛標實——痰飲的形成。補胃陽——甘溫藥(本虛);燥脾土——苦溫藥,發(fā)越陽氣——辛溫藥,(標實)。扶助陽氣,振奮陽氣,陽氣得布,陽氣通達,肺的通調(diào)能下降,脾的轉(zhuǎn)輸能上升,腎的蒸化能開合,氣化功能才得以恢復。和之:調(diào)和,平和。不可過于溫補,以防礙邪;不可過于剛燥,以防傷正氣。溫補之中,酌加行消開導之品,達到溫補助陽,行水蠲飲之效。“溫藥和之則陽回氣化,而飲自去矣。”溫運,溫化。解決脾腎陽虛的問題:病淺者,治脾、溫脾(外飲)——苓桂術甘湯。病深者:治腎、溫腎(內(nèi)飲)——腎氣丸。初宜分消,次宜調(diào)養(yǎng),虛宜補中,久宜暖腎。飲停于上——治肺(標)。飲停于中——治脾(制)。飲停于下——治腎(本原文16,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
苓桂術甘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 白術三兩 甘草二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方解】此于桂枝甘草湯中加利尿逐水的苓術,故治桂枝甘草湯證而里有水飲、見小便不利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67條: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
注解:太陽傷寒,法宜發(fā)汗,若吐若下,均屬誤治。表不解故氣上沖胸。若里有水飲,更必伴沖氣以上犯,心下逆滿,起則頭眩即其候也。脈沉緊為寒飲在里之應,雖表解,亦不可發(fā)汗,若誤發(fā)之,則勢必動及經(jīng)脈,將使身為振振搖的劇變,無論發(fā)汗與否,均宜苓桂術甘湯主之。
按:平時即有水飲的人,若患外感而誤施吐下,表不解而氣上沖者,最易使水伴氣沖上犯,氣上沖胸,心下逆滿、起則頭眩即水伴氣沖的為候,亦即本方的主證。此時與本方降沖氣以逐水飲,則上證治而表自解。若再誤發(fā)其汗,不但表不解,而且激動里飲,更必使其人身為振振搖,當然此時還宜以本方治之。
《傷寒論》第164條:傷寒吐下后,發(fā)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jīng)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注解:此即上條重出,前之脈沉緊,是指發(fā)汗前,此之脈甚微,乃指發(fā)汗后。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雖亦皆氣沖飲逆的為證,但較發(fā)汗前已更重一等。經(jīng)脈動惕即前之身為振振搖的互詞。久而成痿,謂此證若不速治,久將成為肢體不用的痿證。
按:此條雖未提治法方藥,但據(jù)所述肯定是苓桂術甘湯方證。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16條: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
注解:《金匱要略》謂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心下有痰飲,即胃中有停飲。胸脅支滿、目眩亦水氣沖逆的為候,故以苓桂術甘湯主之。
按:本方治頭暈目眩確有良效,若無氣沖之候者則不驗。若心下逆滿、氣上沖胸、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胸脅支滿等均屬其候,臨證時宜注意。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17條: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注解:《金匱要略》謂:“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悸,微者短氣?!?u>短氣為胃有微飲的征侯。利其小便則飲即去,宜適證選用苓桂術甘湯或腎氣丸。
按:就去微飲而治短氣這一點,二方均有用之的機會,但不是說任取一方即能治之。臨證時仍宜細辨自在言外。
【辨證要點】頭暈目眩、或短氣小便不利見氣上沖者。
【主治】
中陽不足之痰飲。胸脅支滿,目眩心悸,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弦滑或沉緊。主要用于治療多種原因引起的眩暈,慢支,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潰瘍病,神經(jīng)性嘔吐,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慢性腎炎,關節(jié)炎等等屬水飲停于中焦者。
【臨床應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中陽不足痰飲病之代表方,臨床應用以胸脅支滿,目眩心悸,舌苔白滑為辨證要點。劉渡舟教授認為,苓桂術甘湯證發(fā)病關鍵是“水氣上沖”,極易引起心悸、胸悶、短氣,劉老謂之“水心病?!迸R床辨識此病名注意色、舌、脈、證的變化。
望色:多見面色黧黑,此為“水色?!辈≈卣?,在顴、頰、鼻柱周圍、下額等處,或皮里肉外出現(xiàn)類似色素之黑班,名為“水斑?!?/span>
察舌:舌質(zhì)淡嫩,苔水滑欲滴。
切脈:或弦,或沉,或沉弦并見,病重者見結(jié)代或沉弦不起。
辨證:(1)有水氣上沖之候。病人自覺有一股氣從心下上沖胸咽;
(2)胸滿,夜間為甚,遇寒加重,多伴有咽喉不利,如物梗阻;
(3)心悸,多發(fā)于晨起、夜臥、飲食之后,或伴有左側(cè)頸部血脈脹痛;
(4)短氣。表現(xiàn)為動則胸悶發(fā)憋,呼吸不利,甚則冷汗自出。
治療“水氣上沖”的“水心病”,首選苓桂術甘湯,本方溫陽下氣而治心悸、胸滿,利小便以消水陰而治痰飲咳逆。藥僅四味,但配伍精當,大有干軍萬馬之聲勢,臨床療效驚人,尤治“水心病”一證,可謂獨樹一幟。
2、加減變化: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陳皮以燥濕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聲者,可加枳實、生姜可消痰散水;如頭眩較重的,可加澤瀉;若頭面有烘熱之象的,可加白薇;若血壓偏高的,可加紅花、茜草、益母草、牛膝;若脈見結(jié)代,則減去白術而加五味子;若濕痰作咳,則減去白術而加薏米;若見驚悸不安的,可加龍骨、牡蠣。
3、使用注意:本方藥性偏溫,若飲邪化熱,咳痰粘稠者,痰飲而陰虛火旺者非本方所宜。
原文17,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原文分析:狹義痰飲輕證,短氣,小便不利。脾陽虛證,呼氣短,心悸,眩,小便不利。腎陽虛證,腎不納氣,吸氣短,腰膝酸痛,拘急不舒,畏寒肢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脾陽虛——苓桂術甘湯。腎陽虛——腎氣丸。當從小便去之:溫脾陽溫腎陽。有小便不利證;給邪以出路;小便得利,氣化恢復。脾的運化,肺的宣化,腎的蒸化,膀胱的氣化,三焦的通化。
2.腎氣丸(金匱腎氣丸)(干地黃8兩、薯蕷4兩、山茱萸4兩、澤瀉3兩、牡丹皮3兩、茯苓3兩、桂枝1兩、附子1兩)分析:(生地、山茱萸、山藥)補腎陰;(茯苓、澤瀉、丹皮)行消開導;(附子、桂枝)溫補腎陽。
原文18,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xù)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原文分析:狹義痰飲之留飲。心下(胃)留飲——脈伏;留飲欲去;心下堅滿(胸脅支滿)
甘遂半夏湯(甘遂大者三枚、半夏12枚、芍藥5枚、炙甘草1枚如指大、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渣,以白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分析:本方為因勢利導。甘遂、甘草為相反,在煎法上,可(甘遂、半夏)煎;(甘草、芍藥)煎;然后去滓合蜜煎。
隨證加減用藥:若大便不暢者,加大黃、芒硝,以瀉下通便;若胃脘痞硬者,加桂枝、萊菔子,以通陽下氣;若腸鳴明顯者,加茯苓、澤瀉,以滲利水濕等?!炯宸椒ā?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服八合。頓服之。(現(xiàn)代研究甘遂主要成分難溶于水,故可煮余藥,沖服甘遂末。)【方證研究】 水飲下注,膠結(jié)不解,則下利膠結(jié)不暢;水飲壅滯,濁氣不降,則利后心下堅滿不除,或心下堅滿按之似有物;水飲逆亂腸間,則腸間瀝瀝有水聲,或便結(jié)不通;苔滑膩,脈沉滑或伏均為大腸飲結(jié)之征。其治當攻逐水飲,潔凈腸腑。方中甘遂降逆,攻逐飲邪,善行腸間經(jīng)隧之飲邪。半夏醒脾燥濕,化飲降逆,宣暢氣機。芍藥補血益陰緩急。甘草益氣和中。蜜性甘緩,益氣和中,緩和甘遂與甘草之相反,并調(diào)和諸藥?!臼褂媒伞俊?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 text-decoration: none;">脾胃虛弱證,慎用本方。
方藥歌訣】 甘遂半夏湯芍草,加蜜煎煮效果好,主治下利續(xù)堅滿,藥用相反效果高?!緦W用導讀】 運用甘遂半夏湯主治病證,因方中既用甘遂又用甘草,所以臨證應當權(quán)衡病變證機而謹慎用之。
【中醫(yī)辨證】 大腸飲結(jié)證:下利膠結(jié)不暢,雖利后反覺舒服,但心下仍堅滿,按之似有物,腸間瀝瀝有水聲,或便結(jié)不通,苔滑膩,脈沉滑或伏。
用方思路:正確使用甘遂半夏湯,以主治大腸飲結(jié)證為基礎方,以主治胸中水結(jié)證為臨床擴大應用。
病變證機:邪熱內(nèi)結(jié),濁飲內(nèi)生,熱飲相搏,以此而演變?yōu)榇竽c飲結(jié)病理病證。
審證要點:根據(jù)利下膠結(jié)不爽,心下堅滿,按之似有物,舌質(zhì)淡,苔滑,脈緊或弦為用方審證要點。
【西醫(yī)辨病】 腸結(jié)核,腸粘連,骨結(jié)核,肺結(jié)核,結(jié)核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腹壁脂肪增多癥,慢性腸炎等。【衷中參西】 合理運用甘遂半夏湯指導中醫(yī)辨證與西醫(yī)辨病,無論是治療消化疾病,還是治療泌尿疾病等,都必須符合甘遂半夏湯主治病變證機與審證要點,以此才能取得治療效果。臨證選用甘遂半夏湯治療西醫(yī)疾病還可用于:乳糜尿,慢性前列腺炎,腎積水,慢性腎炎等。
【中醫(yī)治法】 攻逐水飲,潔凈腸腑。
【方藥西用】 具有強心利尿、促進腸胃蠕動、抗菌、抗炎、抗病毒、抗結(jié)核、增強機體免疫能力等作用。
現(xiàn)代臨證,以甘遂粉2g沖服之。(功效)逐水祛痰,散結(jié)除滿,解痙止痛。主證;留飲,胸脅痞滿,心下堅硬,腹痛,下利,苔白清舌質(zhì)淡,脈沉伏。副證:嘔吐涎沫,背寒,口渴不欲飲。 (臨證加減]1.胸滿,飲邪上逆者,加枳實、厚樸泄?jié)M。2.口渴加芒硝清熱潤下。 3.本方證伴有心下痞硬,按之則痛,咳嗽者與小陷胸湯合用,但以中病即止。4。本方主治留飲:方中甘遂、甘草相反之藥同用,較十棗、陷胸諸劑尤峻,故后世鮮有用者。衣宸寰老先生通過多年臨床實踐,確認留飲可致泄瀉,且多屬頑固難愈之久瀉,尋常健脾、升舉、分利、固澀、溫陽諸法頗難取效,乃根據(jù)“有故無殞”,“有是證用是藥”的原則,采用甘遂半夏湯治之,獲效甚良.一般藥后瀉下水液膿痰之便,常使多年夙疾,一劑頓除;或即轉(zhuǎn)機,稍事調(diào)理而愈。經(jīng)治凡百余例,療效穩(wěn)妥可靠。[金匱詮釋.上海:上海醫(yī)學院出版社,1986]5.甘遂半夏湯治小兒百日咳:基本方為甘遂3~lOg,半夏6--15g,生白芍15~45g,甘草3-lOg,蜂蜜適量。甘遂與半
夏、生白芍與甘草分別煎取藥液,混和后再加蜜等量,微煎以沸為度,頻頻服下,一日盡劑。方中甘遂、半夏蕩滌痰飲;白芍、甘草補氣斂陰,調(diào)和營衛(wèi)而解痞;蜂蜜緩和甘遂之毒性,潤肺止咳。諸藥合用,祛邪而不傷正,補虛而不戀邪。雖然甘遂、甘草有相反之忌,但本方之妙也正在于此。甘遂性猛,善長驅(qū)直人,直達病所;甘草性緩,善留中州.二藥合用,一緩一急,相反相成,則頑痰盡去。吾師應用多年而未見有任何毒副作用,其用藥之關鍵在于四藥分煎,且蜂蜜用量與煎液相等。臨床用之,每收桴鼓之效。6。甘遂治胸腔積液:用生甘遂為末,每日每1. 5—2g,沖服(用散劑,不能人煎),連續(xù)服用7-20日,以逐胸水,服用本品后,大便稀溏成水樣,但量不多,每日2—3次為度,如此,一般不影響水電解質(zhì)紊亂,不必停藥,只要掌握好劑量,就安全、有效。在辨證治療觀察中認為配合溫運脾陽,宣發(fā)肺氣因勢利導,驅(qū)除飲邪,可增強逐水之力,促其病灶愈合。
7.“本草明言十八反”對《金匱》方甘遂半夏湯中遂草同方認識。.方中之甘遂與甘草歷來被認為二藥相反,屬于配伍禁忌。但張仲景的甘遂半夏湯二者同用。這種配伍方劑,前代醫(yī)家為“激怒藥性,促進療效”。如尤在涇說,正是“欲其一戰(zhàn)而留飲盡去,因相激而相成”。又如《續(xù)名醫(yī)類案》記載吳孚先之驗“取其性之相反,使自相攻擊,以成疏瀹決排之功”??梢娫摲皆?jīng)歷來醫(yī)家臨床驗證,具有卓越療效,說明十八反中有些藥物的配伍并非絕對不能用。從近代的實驗研究來看,據(jù)崔珉等報道,甘遂與甘草配伍,如果甘草量等于或小于甘遂量,則無相反作用,有時還減輕甘遂的副作用;但如果甘草量大于甘遂量,則有相反作用。前人總結(jié)“十八反”是在用藥的經(jīng)驗總結(jié),無論是偶然巧合,還是普遍規(guī)律,都是從實踐得來,應予重視,因為不能排除用藥后產(chǎn)生不良反應的可能。而甘遂半夏湯的這種相反同方的方劑,應在充分把握方證的前提下,利用“大毒之藥”去攻“大毒之疾”;并在煎法、藥量的比例等問題上慎重方可。不必冒陶弘
景所說“強在相憎,茍令共事”的風險。
8.芍藥、甘草。治留飲心下硬滿攣急,名芍藥甘草湯。[傷寒論]
9.甘遂、大黃、芒硝。用于水飲與邪熱互結(jié)于胸腹之間,癥見大便于燥,心下痞硬,拒按之結(jié)胸熱實證,名大陷胸湯。(傷寒論]
10.甘遂、巴戟各4g,面粉20g。白開水送服,每日 3次。月一1歲者,每次0.5g;1-3歲者,每次1g;3—6歲者,每次L 5g;6—10歲者,每次2g.治百日咳。氣虛陰虛、脾胃虛弱或合并肺炎者慎用,名苴遂散。
11.甘遂2—3分(沖),木香、桃仁、牛膝各9g,赤芍15g,厚樸15-30g,大黃9 (后下)。水煎服。功能攻水逐,---24g飲,活血化瘀。治重型腸梗阻,腸腔積液較多者,名甘遂通結(jié)錘。
僅供參考,勿輕試————清月
原文19,20,脈浮而細滑,傷飲。脈弦數(shù),有寒飲,冬夏難治。
原文21,22,脈沉而弦者,懸飲內(nèi)痛。病 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方組成:芫花(熬)、甘遂、大戟,等分。上各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個,取八合,去滓,納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yǎng)。
辯證要點:咳唾胸脅隱痛,或水腫腹脹,二便不利,脈沉弦。
主治:水飲內(nèi)停,邪氣壅盛;水腫腹脹之實證。懸飲或支飲,停于胸脅,咳唾胸脅引痛,心下痞梗,干嘔短氣,頭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腫腹脹,二便不利,屬于實證者?,F(xiàn)用于肝硬化腹水,滲出性胸膜炎等見有上述癥狀者。
方論:方中甘遂善行經(jīng)隧水濕,大戟善泄臟俯水濕,芫花善消胸脅伏飲,三藥合用,逐水之力甚強。然三藥皆有毒性,故又用大棗益氣護胃,緩和諸藥之毒,減少藥后反應。功用:攻逐水飲。
現(xiàn)代運用:滲出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腎炎所致之胸水,腹水或全身水腫屬于邪勝而體實者禁忌體虛及孕婦忌用。十棗湯來源于《傷寒論》,是一首瀉下逐水的代表方,主治懸飲、實水。由于本方中三藥作用峻烈,醫(yī)者往往擔心重度不良反應發(fā)生,引起醫(yī)療糾紛,故臨證多謹慎使用或不用。筆者10余年來,在臨床中經(jīng)重復運用,將該方制劑、劑量、療效、不良反應總結(jié)如下。
藥物組成:醋制芫花、醋制甘遂、醋制大戟,劑量各等分。用法:三味藥用中藥粉碎機制成粉末,磨時需戴口罩,否則藥粉吸入,其味辛辣刺鼻,噴嚏。制成粉末后,呈灰黑色。將粉末裝入胃溶空心膠囊,每個膠囊裝藥0.43克。大棗肉每次40克,煎成糊狀。清晨空腹溫服之,先口服棗湯,隔20分鐘,再用溫開水送服膠囊。從小劑量開始,日1次,中病即止。用量:通過臨床證實,服1粒膠囊(0.43克)屬無效劑量。有效劑量范圍:體弱者服2~6粒,體強者服3~8粒。開始應選低劑量。據(jù)“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yǎng)”,即大便暢利,為有效劑量。一般服藥1小時左右排稀水樣便,持續(xù)約2小時,排大便達2~4次停止。若服最大劑量不下利,病重藥輕,水飲未盡,依法隔日劑量遞增再服,直至大便暢利為度。如瀉下不止,可食用涼粟米粥止之。不良反應:不良反應與劑量有關,大劑量易出現(xiàn)輕度不良反應,通常服藥30分鐘左右出現(xiàn)。開始感覺胃里灼熱,腹痛腸鳴,惡心,嘔吐,可按壓內(nèi)關穴約10分鐘消失。瀉后繼發(fā)口渴,心慌,汗出,溫服粟米粥,約30分鐘緩解。如瀉下不止,可涼服粟米粥止瀉。在臨證中只要掌握十棗湯有效劑量和應用指征,用治水飲壅盛的里實證,確是個安全有效的良方。:
原文23: 病溢飲者,當發(fā)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大青龍湯方組成】麻黃去節(jié)六兩(12克), 桂枝二兩(6克) ,甘草炙二兩(6克) ,杏仁去皮、尖四十粒6克) ,生姜切三兩(9克),大棗擘二十枚(10枚) ,石膏如雞子大,碎(20克)
【用法】上七味,以水九升(900毫升),先煮麻黃,減二升(200毫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300毫升),去滓,溫服一升(100毫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復服,汗多亡陽,惡風煩躁,不得眠。
注:關于“溫粉”,《傷寒論》中未注明系何方、何藥組成,后世所載也不盡相同。《傷寒論講義》(統(tǒng)編教材5版)錄有三種:1、葛洪《肘后備急方》姚大夫辟溫病粉身方為“芎?、白芷、藁本三物各等分”;2、孫思邈“備急千金方”為“鍛牡蠣、生黃芪各三錢,粳米粉一兩,共研細末,和勻,以稀疏絹包,緩緩撲于肌膚”;3、《孝慈備覽》撲身止汗法:麩皮糯米粉二合,牡蠣、龍骨各二兩,共為極細末,以疏絹包裹,周身撲之,其汗自止。
【功用】發(fā)汗解表,清熱除煩。大青龍湯具有發(fā)汗解表,清熱除煩的功效,主治外感風寒,兼有里熱,惡寒發(fā)熱,身疼痛,無汗煩躁。 【主治】外感風寒,兼有里熱,惡寒發(fā)熱,身疼痛,無汗煩躁,脈浮緊3亦治溢飲,見上述癥狀而兼喘咳面浮者。
【方解】此即桂枝湯與越婢湯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證。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8條:太陽中風,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注解:太陽中風,指主治風水的越婢湯證言。越婢湯證本續(xù)自汗出,今以并發(fā)麻黃湯的表實證,故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而不得汗出,內(nèi)熱不能外越,因而煩且躁,故以麻黃湯與越婢湯合之的本方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為太陽中風本證。慎不可誤與本方。與之則四肢厥逆、筋惕肉瞤,成為虛以實治的壞病,故謂此為逆也。
《傷寒論》第39條: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fā)之。
注解:水氣外郁于肌表,雖無汗形似傷寒,但脈不浮緊而浮緩,身亦不疼而但重。水氣時有進退,因亦乍有輕時,如確審無少陰證者,則宜大青龍湯以發(fā)之。
按:本方為發(fā)水氣的峻劑,但宜于陽熱證而不宜于陰寒證。若水氣而現(xiàn)少陰證者,則宜麻黃附子湯,本方斷不可用。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23條:病溢飲者,當發(fā)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注解:《金匱要略》曰:“飲水流行,歸于四肢,當汗而不汗出、身體腫重謂之溢飲”。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者,謂發(fā)汗以治溢飲的作用二方同,但宜依證選一而用之,不是說二方主同一證。
按:重劇的腎炎,腫脹、喘滿、小便不利,而煩躁者,本方有捷效。但腫而不煩躁者宜越婢加術湯。此方實治腎炎水腫的良方,適證用之百發(fā)百中言之并不過分。
【辨證要點】桂枝揚證、越婢湯證并見者。
方法方論風寒束表,衛(wèi)陽被遏則惡寒發(fā)熱;腠理閉塞則無汗;寒客經(jīng)絡則頭身疼痛;熱傷津則口渴;熱擾胸中則煩,煩甚則燥。治當發(fā)汗解表,兼清里熱。方中用麻黃、桂枝、生姜辛溫發(fā)汗以散風寒,能使內(nèi)熱隨汗而泄。甘草、生姜、大棗甘溫補脾胃、益陰血,以補熱傷之津;無津不能作汗,又可以充汗源。石膏甘寒清解里熱,與麻黃配伍能透達郁熱。杏仁配麻黃,一收一散,宣降肺氣利于達邪外出。諸藥配伍,一是寒熱并用,表里同治,側(cè)重于“于在表者,汗而發(fā)之”;二是發(fā)中寓補,汗出有源,祛邪而不傷正。
臨床應用以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無汗,煩燥,口渴,脈浮緊為辨證要點。
1、內(nèi)科:(1)流感:里熱明顯者,增加石膏用量,配以天花粉。(2)暑熱:高熱、無汗效果(3)急性腎炎:咽喉痛甚者加銀花、連翹、牛蒡子;浮腫者者加茯苓、澤瀉、蘇葉;
2、外科:隱疹:熱甚者加大青葉、蟬蛻;氣血虛甚者加黃芪、白術、生地、何首烏;淤甚者加當歸、丹參。
3、兒科:小兒夏季外感高熱:咽紅、扁桃體大加銀花、蒲公英、牛蒡子;煩躁不安加鉤藤、蟬蛻。
注意事項◆本方發(fā)汗作用強烈。體質(zhì)較好者,用之無妨;體質(zhì)較弱者,應當慎用;若脈搏微弱,出汗容易受涼者,絕對不可使用。臨床應用中,患者一出汗即停藥,不可過量服用,否則,會因出汗過多而傷身。◆現(xiàn)代醫(yī)家認為,麻黃的有效成分麻黃堿,有興奮中樞神經(jīng)和心臟的作用。用藥過量時易引起精神興奮、失眠、不安、神經(jīng)過敏、震顫等癥狀;有嚴重器質(zhì)性心臟病或接受洋地黃治療的患者,可引起心律紊亂。
◆麻黃是大青龍湯的主要藥物,過量服用會出現(xiàn)多種不良反應,特此提醒患者必須在醫(yī)師指導下應用。
大青龍湯解表清里,其發(fā)汗力量比麻黃湯更強,現(xiàn)代臨床多用大青龍湯治療毛孔閉塞、不出汗且身體內(nèi)熱患者。主治呼吸系統(tǒng)疾患,如感冒、支氣管炎、哮喘等,亦用于治療鼻出血、汗腺閉塞征、風濕性關節(jié)炎者。
◆支氣管哮喘。表現(xiàn)為咳喘氣促,痰黃黏稠,渴喜冷飲,面赤發(fā)熱,無汗煩躁,舌紅苔黃。證屬寒邪外束,內(nèi)熱壅肺。治療應以宣肺清熱,止咳平喘為主。
處方:麻黃、杏仁、甘草、桂枝、生姜各10克,石膏60克,桔梗15克,大棗7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5劑后,汗出煩解,咳喘減輕;繼服10劑,癥狀即可消除。
◆汗腺閉塞癥。表現(xiàn)為夏季大汗出時用冷水沖浴,此后再未出汗,在盛夏或劇烈運動后仍無汗出,伴心中煩躁,頭昏身熱,汗孔突起,舌質(zhì)紅,苔薄黃。
處方:麻黃、杏仁、桂枝、生姜各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30分鐘),黨參20克,甘草10克,大棗4枚。
用法:水煎20分鐘后取汁分2次服。
功效:若服1次后便出汗,可不必再服,避免風寒;若服藥1次,未出汗,可感覺身熱灼手,心煩意亂,過3小時可再服余藥,服后20分鐘開始汗出,逐漸增多。1個月后,出汗逐漸正常,病告痊愈。
◆鼻出血。表現(xiàn)為發(fā)熱惡寒,頭身痛,煩躁時甚,繼后鼻出血,初時點滴,斷斷續(xù)續(xù),而后長淌不止,舌尖紅,苔白厚膩中微黃。治療應以發(fā)汗解表、清熱止血為主。
處方:凈麻黃(先下)、薏苡仁各12克,桂枝、炙甘草各4克,杏仁10克,石膏40克(先下),大棗8克,生姜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小青龍湯
麻黃三兩去節(jié),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五味子半升,干姜三兩切,甘草三兩炙,細辛三兩,半夏半升湯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大熬(炒也),令赤色;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jié)M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
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寒飲內(nèi)停喘咳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fā)熱,無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脈浮為辨證要點。因本方辛散溫化之力較強,應以確屬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宜使用,且視病人體質(zhì)強弱酌定劑量。出處:《傷寒論》: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fā)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分類:解表劑-辛溫解表功用:解表散寒,溫肺化飲。主治:外寒里飲證。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無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嘔,或痰飲喘咳,不得平臥,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本方常用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過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屬于外寒里飲證者。)[亦可作為處方藥減輕花粉癥病狀]
相關禁忌:因本方多溫燥之品,故陰虛干咳無痰或痰熱證者,不宜使用。過服本方,容易傷陰,因此,一般只宜在風寒引起的哮喘急性發(fā)作時使用。待癥狀緩解之后,即改用其他方劑善后。比如用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或者苓桂術甘湯等等。方解:本方主治外感風寒,寒飲內(nèi)停之證。風寒束表,皮毛閉塞,衛(wèi)陽被遏,營陰郁滯,故見惡寒發(fā)熱、無汗、身體疼痛。素有水飲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動內(nèi)飲,《難經(jīng)·四十九難》說:“形寒飲冷則傷肺”。水寒相搏,內(nèi)外相引,飲動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水停心下,阻滯氣機,故胸痞;飲動則胃氣上逆,故干嘔;水飲溢于肌膚,故浮腫身重;舌苦白滑,脈浮為外寒里飲之佐證。對此外寒內(nèi)飲之證,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飲,則表邪難解;不化飲而專散表邪,則水飲不除。故治宜解表與化飲配合,一舉而表里雙解。方中麻黃、桂枝相須為君,發(fā)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黃又能宣發(fā)肺氣而平喘咳,桂枝化氣行水以利里飲之化。干姜、細辛為臣,溫肺化飲,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飲,脾肺本虛,若純用辛溫發(fā)散,恐耗傷肺氣,故佐以五味子斂肺止咳、芍藥和養(yǎng)營血,二藥與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強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約諸藥辛散溫燥太過之弊;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亦為佐藥。炙甘草兼為佐使之藥,既可益氣和中,又能調(diào)和辛散酸收之品。藥雖八味,配伍嚴謹,散中有收,開中有合,使風寒解,水飲去,宣降復,則諸癥自平。 原文24: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shù)十日,醫(y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fā),復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木防己湯,木防己3兩,石膏12枚(雞子大),桂枝2兩,人參4兩。上以水6升,煮取2升,分溫再服。 根據(jù)《金匱要略》的條文記載,結(jié)合支飲特點,可知木防己湯證實質(zhì)是全身重度液潴留。這種情況,多見于慢性心腎功能的衰竭。但腎衰晚期多有嘔呃等關格之證,而且“下之”后病情會有所緩解。故本方證側(cè)重于心臟衰竭?!暗弥當?shù)十日”,可知非急性心衰;“其人喘滿” 即是心源性哮喘;“心下痞堅”是回心血流減少造成的肝瘀血;“面色黧黑”,慢性缺氧面容,如為腎衰,當為黃胖浮腫貌。“實者三日復發(fā)”,心衰每遇誘因極易復發(fā)。脈沉緊也是用方重要參考。脈不浮,可知非越婢湯證;沉而非弦,不是十棗湯證;沉緊,在此處提示血管順應性差,心臟泵血的外周阻力大。而急性心衰則多脈微欲絕。本方之所以不被重視,是因為有許多地方不易理解,比如配伍上缺乏明顯規(guī)律性,用藥上木防己長于治關節(jié)病,利尿當選漢防己,石膏用量也很大,按柯氏考證雞子大一枚為40g,如此計算12枚之量的確驚人。對于這一切,用后世方劑理論實難作出滿意解釋,但若從張仲景自身的用藥規(guī)律,并結(jié)合《本經(jīng)》等古典本草學來研究,似乎也能找出點眉目來。從木防己湯的變方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來看,還是以通利小便為祛水之路的。芒硝雖為高滲性瀉下劑,但此處決非作為脫水之下藥來使用的,其一,前醫(yī)吐下之不愈,已有前車之鑒,故不能再下;其二如果為瀉下,芒硝之量也太小,且瀉下多伍大黃;其三,方后云“微利則愈”,而不象大陷胸湯等下劑那樣“得快利,止后服”;其四,《千金翼方》載芒硝不僅利大便,還利小便及月水?,F(xiàn)代醫(yī)學治療心衰的方法是強心、利尿、擴張血管。對照這方面,我們還可以將本方作如下理解。即以石膏、人參強心。石膏含鈣,對心臟有興奮作用;人參強心,生脈飲可證。桂枝與木防己擴張血管。桂枝通利血脈,當歸四逆湯用之;關于木防己,李克光主編的《金匱要略譯釋》說“能疏通全身體液的郁滯和郁血,善通全身十二經(jīng)和膈膜間水飲?!笨芍哂袛U血管之功。若病情輕時,此方即能解決問題,若病情重時,則去石膏加茯苓芒硝以通利小便,減輕心臟前后負荷。這種假說,僅供參考。中西醫(yī)雖然是兩個不同醫(yī)學體系,但治療的思路有時卻是相通的,至少在利尿這方面,二者觀點還是一致的。因此,木防己湯及其變方可以作為中醫(yī)治療慢性心衰體液郁滯與郁血的一張理想方,是強心、擴血管及利尿的綜合方。當慢性心衰屢治不效時,要想到這兩張方子。
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
木防己二兩 人參四兩 桂枝二兩 茯苓四兩 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
方解】茯苓利小便,芒硝除堅滿,于木防己湯去石膏加此二味,故治木防己湯證心下痞堅甚、二便不利而煩渴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24條: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藜黑,其脈沉緊,得之數(shù)十日,醫(y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fā),復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辨證要點】木防己湯證心下痞堅甚、二便不利者。原文25,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澤瀉湯方:澤瀉五兩 白術二兩,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方解】澤瀉與術雖均屬利尿健胃藥,但澤瀉性寒,宜于熱證,而術性溫,宜于寒證。澤瀉較術尤長于治水毒性的頭冒眩,今取二藥合用,故治胃中有水飲,小便不利而冒眩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25條: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注解:心下有支飲,即胃中有水飲,謂為支飲者,以頭冒眩,為水上迫的征候也,澤瀉湯主之。
【辨證要點】心下停飲見眩暈、小便不利者。
原文26,支飲胸滿者,厚樸大黃湯主之。
厚樸大黃湯方:厚樸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枚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1.《金匱玉函經(jīng)衍義》:凡仲景方,多一味,減一藥,與分兩之更重輕,則異其名,異其治,有如轉(zhuǎn)丸者。若此三味,加芒消則謂之大承氣,治內(nèi)熱腹實滿之甚;無芒消,則謂之小承氣,治內(nèi)熱之微甚;厚樸多,則謂之厚樸三物湯,治熱痛而閉。今三味以大黃多,名厚樸大黃湯,而治是證。上三藥皆治實熱而用之。2.《
千金方衍義》:此即小承氣湯,以大黃多,遂名厚樸大黃湯;若厚樸多,即名厚樸三物湯。此支飲胸滿,必緣其人素多濕熱,濁飲上逆所致,故用蕩滌中焦藥治之。
3.《
金匱要略心典》:胸滿疑作腹?jié)M。支飲多胸滿,此何以獨用下法?厚樸大黃與小承氣同,設非腹中痛而閉者,未可以此輕試也。
原文27,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方見肺癰篇中)。原文28,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湯)。小半夏湯方: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方解】半夏下氣逐飲,生姜溫中降逆,故治胃中有水飲而嘔逆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28條: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注解:嘔吐喪失胃液,故嘔家本來應渴,渴者乃飲去胃中干的為候,依法則嘔當止,故謂渴者為欲解。今嘔反不渴,則胃中有水飲不去甚明,故以小半夏湯主之。
《金匱要略·黃疸病》第20條:黃疸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jié)M而喘,不可除熱,熱除必噦,噦者,小半夏湯主之。
注解:欲自利,指小便不多而有欲自利之情。
黃疸病多屬濕熱,一般宜茵陳蒿湯、梔子大黃湯等祛濕除熱的治法為常,今小便不紅赤,而且有欲自利之情,乃濕盛少熱之證,腹?jié)M而喘顯系多飲逆迫為候。此但宜利其小便,慎勿以苦寒藥下之除其熱,除熱則必使胃虛飲逆而噦,噦者宜以小半夏湯主之。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第12條: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
注解:有聲有物則謂嘔,無聲有物則謂吐。凡諸嘔吐而飲食不得下咽者,小半夏湯主之。
按:本方為治嘔吐的主劑,乃醫(yī)家所周知者,不過本方所治應以胃有水飲為主,嘔而不渴,飲食不得下咽,皆胃有飲的證候,為應用本方的標的。又本方雖能治噦,但亦限于水飲沖逆的為證,否則非其所主也。眉棱骨痛不可忍,世所謂痰厥者,其實亦飲氣逆迫所使然,故用本方亦驗。
【辨證要點】嘔逆或頭痛,口不渴者。
原文29,腹?jié)M,口舌干燥,此腸間有水氣,已椒藶黃丸主之。己椒藶黃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藶(熬)大黃各一兩,右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收呒用⑾醢雰伞?nbsp;【方解】三藥均屬驅(qū)飲逐水之品,伍以大黃,故治腹中有水飲、二便不利者。本方亦可作煎劑。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29條:腹?jié)M,口舌干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藶黃丸主之。
注解:水充于里則腹脹滿,水停不化則口舌干燥,宜以己椒藶黃丸主之。
按:二便不利的腹水證,有用本方的機會。曾以本方與大柴胡湯合方治肝硬變腹水得捷效。
【辨證要點】腹?jié)M、腸鳴、便干者。
原文30,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兩(一法四兩),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
【方解】此于小半夏湯再加茯苓,故治小半夏湯證而有茯苓證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30條: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注解:卒嘔吐,謂突然嘔吐也。心下痞,為有水飲所致,故以膈間有水飲明之。頭眩心悸亦皆水飲的征候,因以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41條:先渴后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注解:先渴飲而后嘔吐者,為水停胃中不清,此屬飲家而非消渴,治宜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按:本方治渴嘔有似五苓散證,不過五苓散證渴甚,而嘔急。本方證則渴輕,而嘔緩。【辨證要點】小半夏湯證又見心悸頭暈者。
主 治: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span>方 義:(1)半夏、生姜行水氣而散逆氣,能止嘔吐。(2)茯苓寧心氣而泄腎邪,能利小便。火因水而下行,則悸眩止而痞消矣?!?/span>
變化方:(1)本方除茯苓,名小半夏湯,治支飲嘔吐不渴,亦治黃疸。(2)本方除茯苓、生姜,加人參、白蜜,名大半夏湯,治反胃,食入即吐?!?/span>備 注:三因名大半夏湯
原文31,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五苓散方;澤瀉一兩一分 豬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術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右五味,為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溫陽化氣,利濕行水。用于膀胱化氣不利,水濕內(nèi)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腫腹脹,嘔逆泄瀉,渴不思飲。茯苓180g 澤瀉300g 豬苓180g 桂枝120g 白術(炒)180g 《中國藥典》炮制:上為細末。利濕瀉熱
【方解】集豬苓、澤瀉、白術、茯苓諸利尿藥,合以解外降沖氣的桂枝,故治脈浮有熱、氣沖水逆、渴而小便不利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71條:太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注解:太陽病,依法當發(fā)汗,但發(fā)汗以取微似有汗者佳。若發(fā)汗不得法而使大汗出,津液大量亡失,胃中水分被奪而干燥,故其人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則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即愈。
若發(fā)汗后而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此為里有停飲誤施發(fā)汗,而表仍不得解的為證,則宜五苓散主之。
按:里有水飲,雖發(fā)汗則表不解,前于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術湯條已詳言之,可互參。小便不利,廢水不得排出,新水不能吸收,組織缺乏水的營養(yǎng),故渴欲飲水,雖飲亦只留于胃腸,因致隨飲隨渴的消渴證。此時以本劑利其小便,水液代謝恢復正常,則消渴自已,而表亦自解。
《傷寒論》第72條:發(fā)汗已,脈浮數(shù)、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注解:發(fā)汗后而脈浮數(shù),為病仍在外。表熱未解故煩;水停不化故渴,宜五苓散主之。按:此亦應有小便不利證,未明言亦省文也。
《傷寒論》第73條: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注解:見茯苓甘草湯方。
《傷寒論》第74條: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注解:中風發(fā)熱,即指發(fā)熱汗出的中風證。六七日不解而煩,謂病已六七日,雖服桂枝湯而仍發(fā)熱不解而煩。有表里證,謂既有發(fā)熱而煩的表證,同時并有以下所述水逆的里證,水停不化,故渴欲飲水。水伴沖氣以上逆,故水入則吐,此名為水逆,宜以五苓散主之。
《傷寒論》第141條: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
注解:見文蛤湯方。
《傷寒論》第156條: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注解:太陽病,每以誤下,使邪熱內(nèi)陷而心下痞、此與瀉心湯而治。但亦有誤下后,水伴沖氣逆迫于心下,而心下痞者,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即水停不行之證,此與瀉心湯證顯異,故與瀉心湯則痞不解,宜以五苓散主之。
《傷寒論》第244條: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fā)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y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zhuǎn)屬陽明也。小便數(shù)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视嬎?,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收?,宜五苓散。
注解:太陽病,脈浮緩弱為中風脈。發(fā)熱、汗出、復惡寒,為中風證未傳少陽,故不嘔。其所以心下痞者,當由于醫(yī)者誤下所致,言外宜先以桂枝湯以解外,外解已,再與瀉心湯以攻痞,此為第一段。
若上證未經(jīng)誤下,并其人己不復惡寒而渴者,此表證已罷而轉(zhuǎn)屬陽明病了。若小便數(shù)者,大便必硬,故心下痞,但此屬津液竭于里的脾約證,即不大便十日亦無所苦,如其人渴欲飲水,則可以少少與之法救之,此為第二段。
若上證未經(jīng)誤下,并亦未轉(zhuǎn)陽明,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心下痞正是水逆心下的五苓散證,則宜五苓散治之,此為第三段。
《傷寒論》第386條:霍亂,頭痛、發(fā)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注解:霍亂初作,亦常見頭痛、發(fā)熱、身疼痛的表證。若其人渴欲飲水,為有熱,宜以五苓散兩解表里。若其人口中和而不用水,為里多寒,宜先救里而后表,宜理中丸主之。
按:霍亂上吐下利,耗人精氣至烈,雖有表證,亦不可發(fā)汗,只有五苓散兩解表里的一法?!秱摗分^“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惫什挥梦遘呱⒄?,是因里多寒,須理中湯先救其里。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31條: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抹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注解:臍下悸為水動自下;吐涎沫為水泛于上,故臍下悸吐涎沫而癲癇眩冒者,皆水飲為患,故以五苓散主之。
按:注家多把癲眩改為巔?;蝾嵮#詾轭^眩之意,但屢依本條所述用本方治愈癲癇證,足證癲眩二字無誤。曾治一小兒患癲癇吐涎沫,每臍下一跳動則犯病,服五苓散(湯劑)六劑而愈。
【辨證要點】表虛證兼見心下停飲、小便不利者。
附方
《外臺》茯苓飲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茯苓 人參 白術各三兩 枳實二兩 橘皮二兩半 生姜四兩, 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進之。【方解】此于橘皮枳實生姜湯加健胃的人參、利尿的苓術,故治橘枳姜湯證心下痞硬、小便不利或有停飲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附方:《外臺》茯苓飲: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
注解:心胸中有停痰宿水,即指胃中有水飲。胃中有宿飲,因常自吐水,但吐出水后,心胸間仍有氣脹而不能食,本方有驅(qū)水飲消脹、進食的作用,故治之。
按:本方加半夏則效尤捷,不問其吐水與否,若以心胸滿不能食為目的活用于胃炎、胃下垂,以及潰瘍諸病,均有良驗。此與旋覆代赭湯均屬常用的治胃良方。本方證亦常有噫氣,但患者以噫氣為快,且大便多溏,與旋覆代赭湯證苦于噫氣不除、大便虛秘者顯異。心胸滿甚,可酌增橘枳用量;痛劇可加延胡索。
【辨證要點】胸滿、腹脹、心下痞、納差、小便不利者。
藥物的組成,茯苓 ,人參。白術各三兩,枳實二兩,陳皮二兩半,生姜四兩。因為她的主要病機是痰飲停留,故而方中重用生姜辛溫發(fā)散水濕,茯苓利水除濕,脾喜燥惡濕,故用白術健脾燥濕,陳皮燥濕化痰理氣。四藥合用助脾運化,胃喜潤惡燥,故用人參益氣生津,枳實味苦行寒,其性下降。善于破瀉腸胃結(jié)氣。協(xié)同助胃的降下功能,如此水濕得化,脾得升,胃得降 中焦的升降恢復,則諸證可去。
這個病的主要的病機是痰飲積聚在胸膈,胃脘,自吐出水,這也是人體的機能自我調(diào)整的一個方式,水吐出來了,同時也傷了人體的津液,這樣痰飲依然會乘虛而入,故而出現(xiàn)心胸間滿,但是他為什么氣滿 ,不能食,當痰飲停留在上焦的時候,必然會導致肺的宣發(fā)肅降功能的失調(diào),這樣就會出現(xiàn)氣滿, 如果痰飲停留在中焦,中焦的功能是調(diào)節(jié)氣機的升降。脾主升,胃主降。飲食入胃,如果這個時候脾的升清,胃的降濁的功能失調(diào)。這個失調(diào)可以由于兩個方面,一是痰飲的阻滯,二是脾胃本來就很虛弱,無力運化。兩者相加,則飲食入胃,水谷精微不能輸送出去,糟粕之物不能排除,所以會出現(xiàn)不能食。, 原文32,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方見上)
原文33,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一歲,宜十棗湯(方見上)。
原文34,久咳數(shù)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shù)者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
原文35,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方見上文肺癰中)。
原文36,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
桂苓五味甘草湯方:茯苓四兩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三兩(炙) 五味子半升。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溫服。
功用】溫陽化飲,平?jīng)_降逆。
【主治】寒飲停肺氣沖證。癥見咳嗽,咯吐清稀白痰,手足厥冷,頭眩心悸,氣從少腹時時上沖胸咽.舌質(zhì)淡,苔白滑,脈沉弦,尺部弱。【仲景原書條文】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32條: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
【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肺心病等常見本方證,不論是否服過小青龍湯,只要是外寒里飲氣上沖、眩暈明顯者,皆可考慮本方。
本方可用于治療肺不張、肺氣腫、肺心病、過敏性哮喘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道用本方加訶子、車前子、檳榔治療呃逆獲得良好效果。
唐宗海關于本方之論,文曰:仲景此方,原治水氣凌心,心下悸,沖氣上逆,奔豚,陰火上沖咽喉,頰赤等證。后人多不得其解,陳修園思力超越,謂此桂苓化膀胱之氣,以甘草補土,土以克水,以五味斂氣使歸于腎。此解已屬高妙,然猶解其所當然,而未解其所以然也。知桂枝之化氣,而不知乃肝經(jīng)之藥,知五味之納氣,而不知五味亦肝經(jīng)之藥也。蓋以五行之理言之,肝主疏泄,在上則能疏其土,使化水谷,在下則能泄其水,使消水谷,子瀉母之氣也。所以膀胱腎中之水,得桂而化,得五味其氣歸根。五味斂木,木不瀉母之氣,所以氣得歸根。此少理知者。吾今匯通中西之法,窺究內(nèi)難之精,不惜千言萬語為之辯白,要使軒岐救世之書,彰明較著于天下,而不為眾惑所亂,斯大幸耳。
唐宗海再論桂苓甘草五味湯
唐氏之于此方可謂情有獨鐘.優(yōu)倡用于水氣凌心之心下悸證,其曰:水氣凌心,火被水克,則心下悸,宜桂苓甘草五味湯.方后再次對本方作解,且較上解更暢曉.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并錄之如下:
文曰:水氣凌心而為悸動,法當助心之火,利水之邪,桂枝色赤入心以助其火,茯苓味淡入脾以利其水,蓋治水者,莫如補土,故加甘草以補之. 罷?莫如肝,肝逆則挾腎氣上逆也,再用五味以斂之.肝不逆,土有權(quán),心火宣明而不受克,腎水化氣而不泛上,則無水氣凌心之病.總之,火交于水則化為氣.論已詳總論中.
腎氣丸,用桂,附,地黃,棗皮等以治其水,亦補其火.是以滋水者化其氣也.是方用桂.苓等利其水,以宣其火,是以化氣者,利其水也,一補一瀉,均得氣化之理,學者所宜參考.
唐宗海三論桂苓五味甘草湯
以上唐氏皆從水氣凌心釋方,而本方原出自<金匱>痰飲咳嗽病篇,與咳飲相關.對此唐氏有論及方解,一并錄之.
其曰:腎者,水臟也,每一傷寒,則動水氣,逆則為飲,為咳,宜小青龍湯,桂苓五味甘草湯.其方解曰:寒侵于外,水動于內(nèi),外發(fā)寒熱.內(nèi)有咳嗽,用桂枝以散寒,茯苓以利水,五味收之,甘草和之,而寒去內(nèi)熱亦解矣.
【五味子】
性味歸經(jīng): 溫;酸、甘;歸肺、心、腎經(jīng)。
功效: 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nèi)熱消渴,心悸失眠。原文37,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干姜、細辛,以治其咳滿。苓甘五味姜辛湯方: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干姜三兩 細辛三兩 五味半升。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方解】細辛、干姜溫中逐飲,合苓、甘、五味故治痰飲咳而胸滿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37條: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干姜細辛以治其咳滿。
注解:服苓桂五味甘草湯后,則沖氣即低,不過沖氣雖低,寒飲復盛,故反更咳
胸滿,因去治沖氣的桂枝,加驅(qū)寒飲的姜辛治之。
按:自此以下的方證,已與桂枝湯無關,由于證治前后相關,為了便于說明故于
【辨證要點】咳而胸滿,吐白痰,口不渴者。
對寒飲型慢性支氣管炎具有獨特的療效。該方藥僅五味,而配伍精當,組方嚴謹,散收結(jié)合,標本同治,療效顯著,安全可靠。〖主治〗 寒飲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脈弦滑等。 〖功用〗 溫肺化飲。〖方解〗本方證多因脾陽不足,寒從中生,聚濕成飲,寒飲犯肺所致,此即“形寒寒飲則傷肺”(《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之義。寒飲停肺,宣降違和,故咳嗽痰多、清稀色白;飲阻氣機,故胸滿不舒;飲邪犯胃,則喜唾涎沫。治當溫陽化飲。方以干姜為君,既溫肺散寒以化飲,又溫運脾陽以化濕。臣以細辛,取其辛散之性,溫肺散寒,助干姜溫肺散寒化飲之力;復以茯苓健脾滲濕,化飲利水,一以導水飲之邪從小便而去,一以杜絕生飲之源,合干姜溫化滲利,健脾助運。為防干姜、細辛耗傷肺氣,又佐以五味子斂肺止咳,與干姜、細辛相伍,一溫一散一斂,使散不傷正,斂不留邪,且能調(diào)節(jié)肺司開合之職,為仲景用以溫肺化飲的常用組合。使以甘草和中調(diào)藥。綜觀全方,具有溫散并行、開合相濟、肺脾同治、標本兼顧的配伍特點,堪稱溫化寒飲之良劑。本方原治支飲服小青龍湯后,咳雖減,但其人沖氣上逆,出現(xiàn)氣從小腹上沖胸咽之狀,繼投桂苓五味甘草湯,服已,沖氣雖平,而反更咳,胸滿者,屬小青龍湯之變法。因證無表寒,沖氣已平,故不用麻黃、桂枝解表散寒;寒飲尚存,故仍用干姜、細辛溫肺散寒化飲;因飲邪較重,故配茯苓健脾滲濕,以杜生痰之源。運用1.本方為治寒痰的常用方劑。以咳嗽痰稀色白,舌苔白滑為證治要點。 2.若痰多欲嘔者,加半夏以化痰降逆止嘔;兼沖氣上逆者,加桂枝以溫中降沖;咳甚顏面虛浮者,加杏仁宣利肺氣而止咳。3.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屬寒飲而咳痰清稀者可用本方。 注意事項:因本方藥力較峻,凡中氣不足,脾腎陽虛、孕婦等,皆應慎用。
原文38,咳滿即止,而更復渴,沖氣復發(fā)者,以細辛、干姜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老,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復內(nèi)半夏,以去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湯方: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細辛二兩 干姜二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方解】細辛、干姜溫中逐飲,合苓、甘、五味故治痰飲咳而胸滿者。【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37條: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干姜細辛以治其咳滿。
注解:服苓桂五味甘草湯后,則沖氣即低,不過沖氣雖低,寒飲復盛,故反更咳
胸滿,因去治沖氣的桂枝,加驅(qū)寒飲的姜辛治之。
按:自此以下的方證,已與桂枝湯無關,由于證治前后相關,為了便于說明故于此。
【辨證要點】咳而胸滿,吐白痰,口不渴者。
溫 化 寒 痰---苓甘五味姜辛湯溫化寒痰劑,適用于脾腎陽虛,肺寒停飲而致的寒痰證。
寒痰證多因陽虛或陰盛,水飲內(nèi)停所致,臨床證見吐痰清稀,咳嗽胸滿,痰白清稀,遇寒加重,舌淡苔白滑,脈沉遲而滑。常用濕化寒痰的藥物有干姜、細辛、白芥子等,代表方劑如苓甘五味姜辛湯、三子養(yǎng)親湯等。苓甘五味姜辛湯方加半夏可降逆止嘔,燥濕化痰;若咳甚顏面虛浮者,宜在苓甘五味姜辛湯方中加杏仁,以宣利肺氣而止咳。
代表方如苓甘五味姜辛湯。功效】 溫肺化飲。
【主治】 寒飲咳嗽。癥見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脈弦滑等。
【病機與治法】本方證為脾陽不足,肺寒停飲,清肅失常所致。由于脾陽虛,運化失職,濕聚而成寒飲。寒痰濕飲貯留于肺,肺失宣降,故見咳嗽吐痰,痰白清稀,胸膈不快等癥。舌苔白滑,脈弦滑,均為內(nèi)有寒飲之象??傊?,本方證的病機為中焦陽虛,寒飲犯肺。病臟在脾肺,病性屬陰寒,病邪為寒痰水飲。
治宜溫肺化飲。
【方解】 方中干姜辛熱,既能溫肺散寒以化飲,又可溫脾陽以化濕,為君藥。細辛辛散,助干姜溫肺化飲;茯苓甘淡,滲濕健脾杜痰源,一治寒飲內(nèi)停,一治生痰之源,共為臣藥。五味子收斂肺氣而止咳,配合細辛,一散一收,散不傷正,收不留邪,并可防止細辛辛散太過,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諸藥相配,散中有收,開中有合,標本兼顧,使肺寒得溫,痰飲得化,諸癥可愈。┌溫肺散寒以化飲。
君 干姜 ┤
└溫運脾陽以化濕。
┌茯苓 健脾滲濕,以杜其生痰之源。
臣 ┤
└細辛 溫肺散寒,助干姜治其已聚之痰。
┌一散散不傷正┐
佐五味子收斂肺氣而止咳,并配合細辛┤ ├且防細辛耗散傷肺。
└一收收不留邪┘
使 甘草 甘草和中,調(diào)和諸藥。【運用】 1.本方為治寒痰貯肺、外無表證的常用方劑。以咳嗽痰稀色白,舌苔白滑為證治要點。
2.若痰多欲嘔者,加半夏、陳皮以化痰降逆止嘔;兼沖氣上逆者,加桂枝以平?jīng)_降逆;咳甚顏面虛浮者,加杏仁、麻黃以宣利肺氣而止咳。
3.現(xiàn)常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屬寒飲而咳痰清稀者。
【方歌】 苓甘五味姜辛湯,溫陽化飲常用方,半夏杏仁均可入,寒痰冷飲保安康。
【文獻摘要】《金匱要略心典》:“服前湯(桂苓五味甘草湯)已,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下焦沖逆之氣即伏,而肺中伏匿之寒飲續(xù)出也,故去桂枝之辛而導氣,加干姜、細辛之辛而入肺者,合茯苓、五味、甘草,消飲驅(qū)寒,以泄?jié)M止咳也。
* 本人經(jīng)驗:治療風寒感冒引發(fā)的支氣管炎,咳嗽,痰多色白(有泡沫)者效果很好。
若心內(nèi)煩熱者,可加黃連、麥冬以清熱除煩;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麥冬、天花粉以潤燥生津.
治法宜溫肺化痰。
藥物處方多以溫肺化痰藥如干姜、細辛為主組成方劑。
39,原文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證應內(nèi)麻黃,以其人逐痹,故不內(nèi)之。若逆而內(nèi)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發(fā)其陽故也。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方;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干姜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開,日三。【方解】此于苓甘五味姜辛夏湯更加逐水氣的杏仁,故治苓甘五味姜辛夏湯證而有浮腫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39條: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證應內(nèi)麻黃,以其人遂痹,故不內(nèi)之。若逆而內(nèi)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發(fā)其陽故也。
注解:服苓甘五味姜辛夏湯后,則水飲去而嘔即止。今其人形腫因再加杏仁主之,
此本水飲外溢的浮腫證,宜內(nèi)麻黃以發(fā)之,但其人手足痹為血虛,故不用麻黃而
用杏仁。若強與麻黃發(fā)其汗,則益使血虛,必使人厥。
按:奪汗則亡血,故血虛者不可發(fā)汗,麻黃尤當嚴禁。由本條的說明,可知杏仁
有代麻黃以驅(qū)水氣的作用。
【辨證要點】苓甘五味姜辛夏湯證兼見頭面或四肢浮腫者。
原文40,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方: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干姜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黃三兩。右八昧,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方解】此于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湯再加通便的大黃,故治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湯證而大便難者?!局倬皩Ρ痉阶C的論述】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40條: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注解:若兼有面色如醉狀,此為胃熱上沖熏其面,故更加大黃以下其熱。
【辨證要點】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湯證兼見上熱而大便難者。
,原文41,先渴后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方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