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不正經(jīng)”的情詩,連孔子都不忍舍棄,入編經(jīng)典流傳3000多年!古人的一次偷情被寫成詩,美到連孔子都不忍舍棄,流傳3000多年!
《詩經(jīng)》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最早的詩歌作品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詩經(jīng)在內(nèi)容上分為《風》(十五國風)《雅》(分《小雅》和《大雅》)《頌》(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三個部分?!讹L》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
《詩經(jīng)》在先秦時期稱為《詩》(又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并沿用至今?!对娊?jīng)》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jīng)無法考證,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孔子編訂《詩經(jīng)》時,在內(nèi)容遴選上,遵循了一個原則,那就是“思無邪”。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保ā墩撜Z集注·為政第二》)
“思無邪”的意思,就是“思想純正”這說明,孔子要編訂《詩經(jīng)》時,是有其非常正統(tǒng)的情感標準的。但是,在《詩經(jīng)》中,有一首描寫男野合的情詩,僅管“思有邪”,卻仍然被孔子保留了下來。那就是《詩經(jīng)》中的《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guī)溬?!無使尨也吠!
《召南·野有死麕》是一首優(yōu)美的愛情詩,記敘了一對年輕戀人的一次野外幽會,從其內(nèi)容上看,即使是放到現(xiàn)在,也是一首很“不正經(jīng)”的艷詩。
《召南·野有死麕》共有三段,前兩段以敘事者的口吻,描繪男女幽約之情:詩中以一頭被白茅包裹的死獐子(麕)起興,極寫懷春少女與多情男子之間的相互吸引,確如地說,這是一場美女(“有女如玉”)與俊男(“吉士”)相互試探與勾引?!凹空T之”之誘,為挑逗、誘惑之意。這里的主動權(quán),看似是掌握在男士手中的(“誘之”),其實,沒有姑娘的傾心配合,后來的故事就將化為泡影。因為,有句俗話說得很明白:“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層衫。”
正是因為一對年輕人兩情相悅,所以才有了此后的水到渠成之會:“舒而脫脫兮!無感我?guī)溬?!無使尨也吠!”這一段不同于前兩段的直接描寫,而是借用女子的口氣說出自身的感受與擔憂。
詩中的“脫脫”,是指動作輕柔舒緩;“感(hàn)”通“撼” ,動搖;“帨(shuì)”指系在女子腹前的佩巾,相當如今日之圍裙;“尨(máng)”系指多毛的野狗。
也許是男子在辦事時過于猴急,弄得動靜太大,所以,女子這才勸誡男子:“請你輕點、慢點、溫柔點,別那么猴急,把我的圍裙弄壞了,再說,你弄出這大聲響,要是驚到遠處狗兒亂叫,讓人知道我們這事就壞了。”
在現(xiàn)代人看來,《召南·野有死麕》是一首優(yōu)美的愛情詩。但是,也有人認為,古人創(chuàng)作這首詩時,卻并非歌頌愛情,而是另有所諷。比如,漢代衛(wèi)宏在《毛詩序》中對此詩的解讀為:“野有死麕,惡無禮也。天下大亂,強暴相陵,遂成淫風。被文王之化,雖當亂世,猶惡無禮也。”清代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則云:“韓說曰:'平王東遷,諸侯侮法男女失官昏之禮,《野麕》之刺興焉。’”
不管《召南·野有死麕》一詩的原主題為何,但是,其能被孔子編入《詩經(jīng)》并流傳至今,卻是一人物畫幸事,它讓后世之人,能清晰在窺探到古人對于愛情的大膽追求與熾熱表達。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