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導讀
《艾青詩選》 如何讀詩
1.艾青(1910—1996),原名 ,詩人。成名作《 》,發(fā)表于1933年。這首詩在發(fā)表時第一次使用了“艾青”這一筆名。
2.下列對《艾青詩選》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艾青詩選》中詩作的特點是委婉細膩,意象強烈鮮明。
B.《向太陽》《火把》借歌頌太陽、索求火把,表達了驅逐黑暗、堅持斗爭、爭取勝利的美好愿望。
C.在《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一詩中,詩人反復詠嘆“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悲憫下層人民的困苦,憂傷祖國的命運。
D.“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形象而充分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之情,同時隱含獻身之意。
3.下列關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泰戈爾詩選》的作者是印度文學家泰戈爾,他是亞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母愛和童真是泰戈爾詩歌的重要主題。
B.《泰戈爾詩選》收入了作者最具代表性的四部詩集,分別是《故事詩》《吉檀迦利》《新月集》以及《花園集》。
C.《唐詩三百首》共選入77位唐代詩人的三百余首作品,按照詩歌體裁的不同,分為古詩、樂府、絕句、律詩四類。
D.《唐詩三百首》中的詩歌題材廣泛,涉及政治經濟、邊塞行旅、宮闈婦怨、酬酢應制、宦海升沉、隱逸山林等多方面的社會生活。
4.閱讀《礁石》,回答問題。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像刀砍過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內容簡介:《礁石》塑造了一個久經斗爭考驗,無論東西南北風,無論多少傷害打擊,都不能讓它移動一步,都不會讓它失去生活的信念和信心的頑強堅韌的形象。
(1)詩中的“礁石”象征
(2)全詩采用了 的藝術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歌詠,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內涵。詩歌中礁石給人以 、 的感覺,洋溢著一種 的樂觀情緒。
5.閱讀《黎明的通知》中的選段,回答問題。
①為了我的祈愿
詩人啊,你起來吧
②而且請你告訴他們
說他們所等待的已經要來
③說我已踏著露水而來
已借著最后一顆星的照引而來
④我從東方來
從洶涌著波濤的海上來
⑤我將帶光明給世界
又將帶溫暖給人類
⑥借你正直人的嘴
請帶去我的消息
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類
和遠方的沉浸在苦難里的城市和村莊
⑧請他們來歡迎我——
白日的先驅,光明的使者
(1)用選段中的原話回答。
“黎明”的任務: 。
詩人的任務: 。
(2)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理解第③④節(jié)的意境,填空。
“露水”“最后一顆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到來的 。“東方”“海上”則具體說明了“黎明”到來的 。“洶涌著波濤”則說明了“黎明” 的情狀。
(3)簡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類/和遠方的沉浸在苦難里的城市和村莊”的含義。
6.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樹
一棵樹,一棵樹
彼此孤離地兀立著
風與空氣
告訴著它們的距離
但是在泥土的覆蓋下
它們的根伸長著
在看不見的深處
它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
下列關于這首詩歌的理解與分析,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樹”象征著那些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不屈于敵人的威逼利誘,頑強抗爭,緊密團結在一起的革命者們。他們正如詩歌中的“樹”——雖“彼此孤離地兀立著”,但“在看不見的深處/它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
B.這首詩歌熱情贊美了革命者剛正不屈,堅強勇敢,團結互助,心系祖國的革命精神,鼓舞著人們肩負起解救國家的重任。
C.寫法上,這首詩歌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地面上樹的間隔,地面下根的糾纏,這更體現(xiàn)了革命者們在敵人的威脅下不出賣同伴,他們的心緊密相連。
D.詩歌的動詞生動地表現(xiàn)出革命者的神態(tài)與行為,如“兀立”“伸長”“糾纏”等詞語。
7.閱讀《煤的對話》,回答問題。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萬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萬年的巖石里
你的年紀——
我的年紀比山的更大
比巖石的更大
你從什么時候沉默的?
從恐龍統(tǒng)治了森林的年代
從地殼第一次震動的年代
你已死在過深的怨憤里了么?
死?不,不,我還活著——
請給我以火,給我以火!
(1)結合這首詩歌的主旨,說說詩人為什么以煤為意象。
(2)有人評價這首詩的藝術特點時說:“強烈的反差,激起讀者感情的波瀾?!睂Υ?,你是怎樣認識的?
參考答案
1.蔣正涵 大堰河——我的保姆
2.A 【解析】《艾青詩選》中詩作的特點是力量雄渾,語言直截了當,意象強烈鮮明。
3.B 【解析】這四部代表詩集分別是《吉檀迦利》《園丁集》《新月集》《飛鳥集》。
4.(1)敢于面對一切厄運頑強不屈的人。
(2)象征明朗純凈昂揚奮發(fā)
5.(1)我將帶光明給世界/又將帶溫暖給人類告訴他們/說他們所等待的已經要來
(2)時間地點歷經迢迢長路和驚濤駭浪而來
(3)詩人希望借助黎明的通知,去打破反動派對敵占區(qū)人民的蒙蔽和謊騙,掃除縈繞在那些人們心頭的迷霧、悲觀論,讓所有正遭受著苦難的人民立即行動起來,準備迎接這“白日的先驅,光明的使者”——黎明。
6.C 【解析】這首詩歌沒有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地面下根的糾纏暗含中華民族的團結精神。
7.(1)煤具有深藏地下、熱能巨大、一旦燃燒便烈火熊熊的特點,這和被壓迫民族有著某些相似之處,以“煤”為這首詩歌的意象十分妥帖。
(2)“強烈的反差”指“我”平靜的問話與煤熾熱如火的回答之間的一冷一熱的反差。這樣寫,用“我”的冷靜反襯煤的熱烈,讓煤的自白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