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知即行?
讓營銷行之有效
《道德經(jīng)》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每天一句
道德經(jīng)賞析
醒悟人生
by: 既知即行
釋義
利益功名與禍患要看開不執(zhí)迷!福禍才不會感到驚恐失措,別人表面上對你尊龐,實際上也是真實地反應(yīng)對你的侮辱。對禍患猶如看重身體一樣?老子認為是因為有身體存在,如果身體不存在就不會有禍患,所以要以珍惜自己的身體一樣去珍惜天下的萬物及人事,別人也會尊重你!在修行功夫上就是不執(zhí)著于色身,色身自然會起變化!不要執(zhí)迷周天,氣脈,無為自然定靜就可了道!
海生Hisen
道法自然,樂在其中
實際中,一般人對于寵辱榮患看得太重,甚至把身外之寵辱置于自己的生命之上。 人生在世,難免要與功名利祿、榮辱得失打交道。 然而,不應(yīng)該把功利名祿做為人生最高理想,不應(yīng)該僅僅將目的定在享受榮華富貴,福祐子孫后代上。
功名利祿,也許人人需要,但是,把它擺在什么位置上,卻表現(xiàn)著不同的境界。 如果把它擺在比身心還寶貴的位置上,那就大錯特錯。 因為寵和辱都是外加的,無論得到榮寵,還是受到侮辱,都只意味著他人的態(tài)度,因自己欲識而生。 一個人最重要的,既不是別人的看法如何,也不是自己的榮辱得失,而應(yīng)當是自身行為具有的價值,是利己還是利他,是為私還是為公,這一生為國家、為社會奉獻過什么。
正如范仲淹所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海生hisen(馮海生)
真正想做的事,只要開始做就不會太晚
知行合一,既知即行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