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候徐整作《三五歷記》,吸收了南方少數(shù)民族中“盤瓠”或“盤古”傳說,加以古代經(jīng)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了一個開天辟地的盤古,填補了鴻蒙時代的一段空白,成為中華人民共同的老祖宗:
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奪厚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shù)極高,地數(shù)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
數(shù)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處于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為風(fēng)云,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岳,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發(fā)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fēng)所感,化為黎氓。
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發(fā)為草木。
秦漢間俗說:盤古氏頭為東岳,腹為中岳,左臂為南岳,右臂為北岳,足為西岳。
先儒說:盤古泣為江河,氣為風(fēng),聲為雷,目瞳為電。
古說:盤古氏喜為晴,怒為陰。
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
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亙?nèi)兮爬?,俗云後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氏廟,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
(日方)案:盤古氏,天地萬物之祖也,然則生物始于盤古。
燧人(sùi rén)(燧人氏)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火的發(fā)明者,有說法他為三皇之一。
《韓非子·五蠹》有記載:“民食果蓏蜯蛤,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燧人氏。”
燧人氏,在遠(yuǎn)古時,商丘一帶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經(jīng)常捕食野獸,當(dāng)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相碰時往往產(chǎn)生火花。燧人氏從這里受到啟發(fā),就以石擊石,用產(chǎn)生的火花引燃火絨,生出火來。這種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農(nóng)村還有人在使用。當(dāng)時,有一位圣人從鳥啄燧木出現(xiàn)火花而受到啟示,就折下燧木枝,鉆木取火。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類從此學(xué)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煉等,人類的生活進(jìn)人了一個新的階段。人們稱這位圣人為燧人氏,奉他為“三皇之首”。
燧人氏是傳說中發(fā)明鉆木取火的人,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記載。
女媧又稱為女媧娘娘,鳳姓,生于成紀(jì)。傳說中人類始祖,人類為她和其兄伏羲的後代。又傳說她以黃土造人,煉五色石補天,折鱉足撐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人類始得以安居。
傳說她是人首蛇身,在中國神話中,她用泥土創(chuàng)造了人類,後來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共工被祝融打敗了,他氣得用頭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導(dǎo)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女媧不忍人類受災(zāi),于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在中國南部的苗族等民族尊其為大神,并建有廟宇供奉。
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是中華民族傳說中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鄠鞣说哪赣H華胥氏外出,在雷澤中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用她的足跡丈量了大人的足跡,不知不覺感應(yīng)受孕,懷胎十二年後,伏羲降生了。晉皇甫謐《帝王世紀(jì)》說:“太昊帝庖犧氏,風(fēng)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于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紀(jì)。”東晉王嘉《十遺記》說:“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唐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jì)》說:“太暤包犧氏,風(fēng)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于雷澤,而生庖犧于成紀(jì)。蛇身人首,有圣德。”
伏羲有許多創(chuàng)造發(fā)明,主要說他坐在一座方壇上,聽了八方風(fēng)的樂音,便畫出干、坤、震、巽、坎、離、艮、兌八種懸卦的符號,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間的種種事物。他又模仿蜘蛛結(jié)網(wǎng),制作了捕魚的網(wǎng)。他的臣子句芒,則根據(jù)這種原理,做了捕鳥的羅。伏羲還制作了瑟,創(chuàng)造了《駕辯》的樂曲。
伏羲後來做了東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屬神。句芒的形狀是鳥的身子,人的臉,駕了兩條龍。他兩個共同管理著東方青土樹木的原野一萬二千里的地方,是春天的主神。
傳說他能夠沿著生長在都廣之野的作為天梯的建木“上下于天”。
傳說中還有伏羲與女媧為夫婦的說法。此說大約出現(xiàn)于西漢時代。東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有“伏羲鱗身,女媧蛇軀”語。東漢武梁祠石室畫像上即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交尾的圖像,一邊標(biāo)明是伏羲,另一邊可能是女媧。在西漢以前,兩人似乎還沒有多少關(guān)系。
祝融,名重黎(簡稱黎),又稱祝誦,祝和。傳說中的古帝,以火施化,號赤帝,後人尊為火神。
相傳帝嚳高辛氏時,他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鄭)擔(dān)任火正之官,能昭顯天地之光明,生柔五谷材木,為民造福。帝嚳命曰祝融,後世尊為火神。
祝融傳說中的古帝,以火施化,號赤帝,後人尊為火神。 有人說祝融是古時三皇五帝三皇之一。
祝融氏是黃帝後世子孫?!?a title="史記" >史記·卷四十 ·楚世家》說:“高陽者(帝顓頊),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世本》說:“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吳回。”
帝嚳時代,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乃以庚寅日誅重黎,以其弟吳回為火正。吳回死,陸終嗣。陸終有子六人,第四子名求言,西周時為鄶國。
重嚳封功食邑于新鄭一帶?!蹲髠鳌氛压吣暾f:“鄭,祝融之墟也。”春秋時的鄭國,是祝融族原來居住過的地方,即今河南新鄭縣一帶?!秶Z·周語上》說:“有夏之興也,融降于崇山。”崇山即嵩山??梢姡谙淖彘_始興盛的階段,祝融族有一部份還在嵩山一帶居住。嵩山與新鄭同為鄭國疆域,基本上屬于一個地區(qū)。
羅泌《路史》卷八說:“〔祝誦氏〕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陽,是以謂祝融峰也。”
祝融因功狀昭顯,食邑于新鄭,故干隆四十一年本《新鄭縣志》特為祝融作《封建表》
另外,三國時南蠻王孟獲之妻亦叫祝融,相傳是火神祝融之後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