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用北碑式的凌厲刷筆法去書寫唐碑《郭延瑾石亭記千秋亭記》,像這樣的A筆法+B結字的簡單疊加造就了很多的大家,傳承既厚重、法度謹嚴,造型又新穎、視覺獨特。于右任先生的北朝圓筆+王羲之《十七帖》,吳昌碩的隸書筆法+石鼓文,我先師陳義經先生的《經石峪金剛經》筆法+顏體結字等等,無不是運用這樣簡單的疊加出新面的思維找到了自己的書法表達方式。
但,康有為以“爛草繩一樣”(白蕉先生語)的故意摩擦、矯揉造作的線質始終難以登上書法巔峰,而另一個人,則將古人說的“屋漏痕”理解為鼻涕蟲爬過之后留下的那一條發(fā)亮的彎曲軌跡。
清道人李瑞清故意搖擺筆桿,使得線條出現(xiàn)蚯蚓紋,以模擬碑刻千年漫漶造成的線條的變形與彎曲。古人畫畫兒講究“師法自然”、“以天地造化為師”,但書法不同于繪畫的是:文字所蘊含的抽象性、已經剝離但是暗含的圖示性。在線質上追求自然產生的肌理,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思想高于自然、文化高于視覺的書法表達的靈魂,所以對于書法而言,這樣的故做線質變化其實是一種離經叛道,本質上與有人用注射器去嗞字等同。
有人在董其昌說的“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態(tài)”之后對當代作了一個界定曰:今尚技。其實古人在書法上的純技藝當然是今人無法相比的,無論使用頻率、實際功用、帶來回報還是筆法傳承的延續(xù)性都無法得出今人玩兒毛筆能勝過古人的哪怕一絲絲可能性,同時從書法本身而言,書法的境界在于“文辭相應”“情質相生”的毛筆表現(xiàn)能力,當失去了文韻和最內核的傳統(tǒng)價值觀之后,僅剩下的書法技巧都最終將書法藝術拖進工藝美術的泥沼。
強大的控筆能力、筆法造型精準,直接體現(xiàn)我們的能力所在,這就是筆力。至于很多人炫技于線條寫得特別蒼茫,具有強烈的磨砂感,這當然也值得初學者佩服,不過這套方法看起來能夠唬人,對于國畫專業(yè)大學生來說卻只不過是基本的山水皴法訓練。
第二,結字表現(xiàn)上的筆力
西方繪畫直到平面設計總結出了一套構圖技巧,能夠清晰曉暢地告訴我們關于美的規(guī)則。比如說“黃金分割率”。其實黃金分割率作為一個追求比率和諧的方法有其借鑒意義,但絕非唯一法則。人的身上絕大部分部位都不符合黃金分割率,假如黃金分割率是上帝法則,那么你的眼睛鼻子眉毛和耳朵都將擠在你的頭長的30%那一條線上。
任何關于美的法則都產生于實用性,而且在千百萬年的演進中得到強化,但絕不會分毫不差。
當代人借助西方藝術規(guī)則來審視中國的書法時,能夠很輕松地將古人潛意識里運用的構圖或者結字方式揭示出來,讓初學者有所依歸,但別忘了西方規(guī)則強調物理屬性而忽略心理屬性,更無從解析中華傳統(tǒng)審美的基礎——東方思想的傾向性,就如同已經完全成熟的西方建筑學科學而嚴謹,但遵照西方建筑學理論永遠無法解釋《營造法式》的建筑學思想和審美觀。
書法的結字與筆法的分裂,大概也要歸因于西方角度對中國書法的解釋權的侵入。古人說“二王筆法”,這個“筆法”二字所指絕不是簡單點畫的寫法、運鋒法、轉鋒、翻鋒、挫峰、揉鋒、彈鋒、駐鋒和行筆節(jié)奏的變化等等,古人所說“筆法”還包括結字規(guī)則、變化方式、以情帶入的章法技巧甚至包括用紙、用墨之法。古人所言筆法傳承是一整套毛筆書寫文辭的方法論,如同一套易經學說,要整體把握,而不要執(zhí)著于細節(jié),需要用一種更加哲學的宏大方式去學習和理解、運用,而不是對其進行針頭線腦地無窮分解以便于教學。不能以宏大敘事的角度去理解古人書論,我們最終會迷失,而后灰溜溜去找號稱能夠教你167種練習從而推你登上書法家寶座的人,而他自己尚還處于只會寫字,不會書法的境地。
“筆法”就是“結字”,由于中國書法文字的點畫本身帶有塊面感,而書法家則更進一步將點畫寫出立體感,所以結字所追求的三維空間的最基本構成就是單一點畫,任何一筆的點畫的寫法直接關系到一個字的空間留白和氣息流轉。
但是這并不是說結字之法就是點畫的組合。鐘繇楷書之所以難學,并不在于點畫,而在于他運用但改造了大量的隸書結字,以最適合相對簡潔、溫和的楷書點畫去構建楷書結字,教王羲之書法的三位師傅:父王曠、叔父王廙、姨母衛(wèi)夫人都是鐘繇的學生,王羲之在鐘繇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結字方式,建立了楷書的結字規(guī)則以及變化的范圍,更難得的是:他的超乎尋常的控筆能力支撐他在懸腕寫小字的前提下將幾乎每一筆點畫都完成得“增一分嫌多,減一分則少”,這樣完美的結字能力才是真正備受尊崇的最大理由,須知單論玩兒筆技,有米芾、趙孟、董其昌、王鐸在,右軍地位并非穩(wěn)當。
所以點畫的書寫直接關系到結字的準確性,其次才是創(chuàng)新性,而單字的完美也直接關系到字組、行、列及整幅書法的準確性和水準高度。
點畫講精準,結字求變化,作為書者,一幅作品下來,不管你怎么故作淡定,哪一筆寫對了,哪一筆寫壞了,或許別人不知道,你自己不可能不知道,對自己筆力強弱的判斷,一樣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結字造型的精準完成度,當然是筆力的表現(xiàn)?;蛟S很多人臨帖完畢都會顧盼自雄,當時覺得臨得很像,過幾年再看就臊紅了老臉,所以“像”是分層次的,能不能看出古人結字的巧思、空間感的設置技巧、氣息連帶的順滑感等,這都是在簡單的“像”以外但更為重要的東西,更是古人書法的精要。能寫出幾分精要,就具有幾分筆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