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對于盛唐時干謁之風盛行的原因,有學者曾論及。葛曉音先生的《論初盛唐文人的干謁方式》從取士授官制度的改變和薦賢為“至公之道”觀念的形成兩個方面論述了盛唐干謁興盛的原因,頗有見地。本文在此基礎(chǔ)上,從中國古代選官制度這一角度切入,從時輩干謁成功事例的刺激、科舉制度、功名意識等方面分析盛唐干謁之風盛行的原因,同時兼及盛唐人理直氣壯干謁的哲學基礎(chǔ)和思想根源,目的在于從歷史事實出發(fā)考察產(chǎn)生盛唐干謁文的文化背景。
1 干謁溯源
葛曉音先生認為:“干謁求仕本是薦舉辟召的取士制度所造成的一種社會行為。從漢代起,干謁的風氣便與薦舉取士的制度一起產(chǎn)生了?!?1)211換句話說,干謁源于漢代的薦舉制度。漢代以前是否就不存在干謁求仕的現(xiàn)象呢? 葛先生的觀點實值得商榷。縱觀中國古代選官制度,只能簡單地說:“三代以上出于學,戰(zhàn)國至秦出于客,漢以后出于郡縣吏,魏、晉以來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舉,雖不盡然,取其多者論之”(2)111。
夏、商、西周時期,任用官吏實行世卿制,等級森嚴,《左傳·襄公九年》:“其卿讓于善,其大夫不失守,其士競于教,其庶人力于農(nóng)穡,商工皂隸,不知遷業(yè)?!奔热还俾毷酪u,自然也不存在干謁求仕的可能。東周時期,王室衰微,諸侯爭霸,西周的宗法制漸趨崩潰,士階層崛起,“今天下諸侯,方欲力爭,竟招英雄以自輔翼。此乃得士則昌,失士則亡之秋”[1],諸侯們爭相“禮賢下士”,延攬人才成為一代風尚。諸侯需倚仗士階層出謀畫策、攻城略地,士人亦須獲得諸侯的任用方能大展宏圖,但諸侯選擇“誰”即士階層的某個個體具有極大的偶然性,士人干謁諸侯,展示才學也就不可避免,最典型的莫如縱橫家。士人的這種觀念變化源于個體意識的覺醒,他們認識到富無常貴,民無終賤,“民為神主,吉兇由人”。此時,人自身的能力凸現(xiàn)出來,一些智能之士擺脫了過去森嚴等級的束縛,施展個人抱負,改變個人際遇,這是干謁盛行的內(nèi)在因素。東周時期,官吏的來源主要有三種形式,即世襲、薦舉與自薦。除世襲外,無論是他薦還是自薦,都需要干謁以求聲名遠播。這一時期的干謁方式以游說為主,戰(zhàn)國沒有后世那樣嚴格的人才選拔程序和標準,能否受到重用全憑諸侯定奪,如何打動當權(quán)者是士人入仕的第一要務(wù),百家皆然。從這個意義上說,干謁萌芽于春秋,大盛于戰(zhàn)國,干謁盛行的根本原因是世卿制的逐步瓦解、任人唯賢觀念的深入人心與士人個體意識的覺醒。
漢代選官以察舉、征辟為主,“公車上書”與設(shè)科考試為輔。因為擔任薦舉的官吏掌握有相當大的、甚至決定性的權(quán)力,加之選舉雖有一定標準,但這些標準都比較寬泛、抽象,具有很大的彈性。士人若要入仕就必須“多務(wù)交游,以結(jié)黨助”(王苻《潛夫論·務(wù)本》),導致各級公府“請謁填門,禮贄輻輳”(王苻《潛夫論·本政》)。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表面上以才德為標準,但中正官盡出于門閥士族,他們“高下任意,榮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奪天朝之權(quán)勢。愛憎決于心,情偽由于已。公無考校之負,私無告訐之忌。用心百態(tài),求者萬端。廉讓之風滅,茍且之俗成”(《晉書·劉毅傳》),依門第高低和家族勢力大小選人,導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即便如此,也有文學之士通過干謁宗室獲得進身,但為數(shù)很少。
2 盛唐干謁興盛的原因
盛唐時期,干謁大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前輩或時輩因干謁而獲成功的范例是刺激盛唐干謁興盛最直接的因素。其次,盛唐的各項取士授官制度諸如科舉、銓選、入幕制度等促使士人從獲得省試資格起到正式入仕為官之后,終其一生都必須不斷地干謁。再次,由于科舉制的普遍實行,為士人建功立業(yè)、封侯拜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士人的個體意識、功名意識被充分地激發(fā)了出來。盛世氣象刺激了士人濃烈的時代自豪感和強烈的使命感,使他們以兼濟天下為己任而謀求汲汲入仕,強烈的功名意識是盛唐干謁風行的內(nèi)因。
盛唐時期因干謁而登第、拜官,“一鳴驚人”的成功例子是很多的,這樣一種現(xiàn)象無疑具有“榜樣”的示范作用,引誘更多的人投入干謁大軍之中。尹愔“博學,尤通《老子》書。初為道士,玄宗尚玄言,有薦愔者,召對,喜甚,厚禮之,拜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兼修國史”(《新唐書·尹愔傳》)。李邕因內(nèi)史李嶠及御史張廷珪之薦,召拜左拾遺(《舊唐書·李邕傳》)。王維因岐王之愛重、九公主的舉薦而于開元十九年狀元及第,擢右拾遺,遷給事中。高適秉承“有才不肯學干謁,何用年年空讀書”(高適《行路難》(其二))的觀念,干謁宋州刺史張九皋,張九皋奇之,遂推薦給唐玄宗,平原太守顏真卿又作詩以稱揚之,“序張公吹噓之美,兼述小人狂簡之盛,遍呈當代群公”,高適最終因為張九皋的推薦于天寶八載(749 年)高中有道科。
干謁之所以能成功在于這種方式切合唐代采取“考試為主,薦舉為輔”的選官政策。朝廷曾下詔要求各級官吏薦舉能人異士,而懷才不遇之士若無人舉薦,亦可自舉,“凡宰相王臣,宜加搜擇。其常參官及郡縣長史上佐等,皆從歷試而踐通榮,如各知其密行異能、博學深識、才堪濟代、術(shù)可利人、名不彰聞、位不充量、湮淪屠釣、流落風波者,一善可錄,便宜公舉。遠則裁表附驛,近則進狀奏聞,勿避親讎,無限儕伍。其有獨負奇才,未逢知己,即仰投匭,并據(jù)陳狀自論,長官登時與奏。夫惟薦士,非止一舉,永為恒典,有即登聞”(賈至《詔天下搜賢俊制》)。對被干謁者而言,接見并引薦其中的佼佼者入仕既符合朝廷求賢、禮賢的一貫政策,又能擴大個人的聲名、影響力,干謁這種行為對干謁者和被干謁者實在是雙贏的好事。
隋唐科舉制的確立,為一般士人提供了憑借才能和學識公平競爭的機會。唐代的科舉就科目性質(zhì)區(qū)分,有文科、武科之別,而以文科為主;就開考時間區(qū)分,又分為常選和制舉兩類,兩者在性質(zhì)、生源、考試內(nèi)容及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缎绿茣みx舉志上》(卷四十四):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舊,然其大要有三。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鄉(xiāng)貢,皆升于有司而進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經(jīng),有俊士,有進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開元禮,有道舉,有童子。而明經(jīng)之別,有五經(jīng),有三經(jīng),有二經(jīng),有學究一經(jīng),有三禮,有三傳,有史科。此歲舉之常選也。其天子自詔者曰制舉,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所謂“生徒”是指那些來自國子監(jiān)、弘文館、崇文館的學生。生徒要參加省試,之前就需經(jīng)過嚴格的考試,諸如口問大義、誦記經(jīng)典等,但名額較多,加之大都出身顯達,有家族支持,因而少有干謁者。所謂“鄉(xiāng)貢”,指或在地方官辦學校就讀者,或就讀于私塾者,或自學成才者,在州縣“投牒自舉”后,“始自縣考試定其可舉者,然后升于州府。其不能中科者,不與是數(shù)焉;州府總其屬之所升,又考試之如縣,加察詳焉,定其可舉者,然后貢于天子而升之有司,其不能中科者,不與是數(shù)焉”(韓愈《贈張童子序》),即先考試后舉送??荚嚨膬?nèi)容有兩項:其一,才藝,“自鄉(xiāng)升縣,縣升州,州升府,皆歷試才藝”(李奕《登科記序》)。其二,品德。對于兩者的考察彈性較大,并沒有客觀的標準,大都依據(jù)相關(guān)人士的個人喜好。加之“大唐貢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歲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雖“有才能者無常數(shù)”(3)83,競爭亦相當激烈。因此,舉子不得不“借援于左右,求容于擯介……俯仰權(quán)貴之門,逶迤富利之室”(李翰《難進論》),縣、州、府的各級官員就成為主要的干謁對象,如陳子昂的《上薛令文章啟》、李白的《與韓荊州書》等。
獲得省試資格,對士人入仕之路來說,僅僅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婆e之目較多,但最受人重視、社會影響最大的無疑是進士科?!斑M士為時所尚久矣。是故俊乂實集其中,由此出者,終身為聞人。故爭名常切,而為俗亦弊”(4)312,“進士者,時共羨之”(趙匡《舉選議》)。由于進士科巨大的社會聲望和良好的仕進前途,士人們趨之若鶩,但錄取名額極少,“僧多粥少”的局面促使士人們?yōu)樵龃笾信e的機會干謁掌管進士科考試的官員,前為考功員外郎,后為禮部侍郎,或者請托權(quán)貴,為之通榜[2]。
制舉是君主下詔臨時設(shè)置的以試策為主的取士制度,用以選拔非常人才或特殊人才,但“制舉出身,名望雖高,猶居進士之下”[3]。制舉由皇帝監(jiān)試,有出身人、白身人、前資官,甚至六品以下的現(xiàn)職官都可應(yīng)試,但需他人薦舉或自薦。他人薦舉需奏表章需干謁請托地方長官和在朝常參官,自舉亦需縣令、刺史的許可,如蘇源明《自舉表》:“伏奉今年正月五日制,詣闕自舉……縣令臣柳國狀臣于編戶之中,刺史臣柳絳諭臣以明制之意?!弊耘e為那些干謁無門者入仕開辟了一條道路,從而使更多的賢良忠直和絕學特藝之士有機會一展所長。但是,他薦較之自薦的應(yīng)試舉人中舉的機會大得多,這樣的現(xiàn)狀促使舉人們汲汲于干謁。
唐人求官的方式除參加科舉外,還有投匭和獻書兩種途徑。投匭和獻書雖以皇帝為干謁對象,但仍需要有人引薦。朝廷在置匭的同時,也設(shè)立了知匭使或獻納使[4]來管理、審核、篩選投匭之文,因為投匭之文數(shù)量巨大,皇帝實在沒有精力也沒有必要親閱所有的投匭文。而獻書也需要重臣近侍的引薦呈閱。皇帝與士人之間存在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士人欲成干謁皇帝之事,就必須要打通關(guān)節(jié)。比如杜甫在投匭進獻《三大禮賦》、《雕賦》、《封西岳賦》的同時就曾請托獻納使田澄為其引薦,有《贈獻納使起居田舍人》為證。綜上可見,無論那種進身方式都需干謁。
在唐代,科舉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資格,而要釋褐入仕,還必須通過吏部的銓選。及第舉子首先要通過關(guān)試,然后守選,期滿后再考課,“其銓綜也,南曹綜核之,廢置與奪之,銓曹注擬之,尚書仆射兼書之,門下詳覆之。覆成而后過官”(5)1579。因為選人多而官缺少,銓選考察非常嚴格,先是嚴格審查應(yīng)選人資格,又有考試(書、判)、考察(身、言)、核校(三實)等,許多及第舉子難以全部通過?!吧怼薄ⅰ把浴钡目疾烊Q于主考官的主觀印象,并沒有客觀標準;而“書”、“判”的考察,也采用不糊名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及第舉子為了通過銓選就須干謁吏部官員以及與吏部官員關(guān)系密切的權(quán)貴。
銓選合格后,及第舉子多被授予九品小官(多任中、小縣尉),即使職位較高,也多是閑職。都督、刺史作為縣令、縣尉等縣一級官吏的直接上司,他們的考課、評價對其升遷有重要的影響,因而文人對州府長史的干謁文較多,如李嶠《上雍州高長史書》、《上高長史述和詩啟》等。此外,盛唐時又有巡察使(按察使)、朝集使、采訪使等,他們都有考察、薦舉、懲處官吏的權(quán)力,他們也就成為被干謁的對象。按唐代官制,州縣官三年任滿,須俟吏部選調(diào),有可能“三年守官,十年待選”?!杜f唐書·職官志二》(卷四十三):“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官吏選授、勛封、考課之政令。……校功以三實……較之優(yōu)劣,而定其留放,所以正權(quán)衡,明與奪,抑貪冒,進賢能,然后據(jù)其官資,量其注擬?!保ā杜f唐書·職官志二》)所謂“德行”、“才用”、“勞效”都難以有客觀的可以度量的標準,全憑上司的主觀判斷,人情因素較大,因此待選之人不得不四處干謁,以求聲名達于主司,以盡快重新任職。也有人在貶黜后,為求升遷而四處干謁,如張楚的《與達奚侍郎書》請舊友達奚珣念及故舊之情,幫助其調(diào)任“高班要津”。
科舉雖是文人做官的正途,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無權(quán)貴援引,科舉難登,授官艱難,生活困頓等,仕于幕府也算是一種較好的選擇。文人入幕不需出身(及第),“比奏改官,例外超越”,隨府主升遷,較之任朝官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開元年間,玄宗為對抗機動性大的游牧民族的襲擾,朝廷緣邊在朔方、隴右、河東、河西諸鎮(zhèn)設(shè)立節(jié)度使,但戰(zhàn)事一停,幕府也隨之而罷,因而,盛唐文人入幕帶有很大的偶然性。那些受朝廷重視,府主有卓越戰(zhàn)功且能禮賢下士的幕府是眾多文人趨進的對象,如裴行儉幕府、封常清幕府、哥舒翰幕府等。文人入幕有多種途徑,或因人請托,如吳保安因“此官已滿,后任難期”,且“厄選曹之格限”,期望郭仲翔引薦其入幕(吳保安《與郭仲翔書》);或以文干謁府主,如杜甫《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或獻策入幕;或以才名見知等。由此可見,文人入幕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盛唐干謁之風的興盛,錢穆先生亦云:“且唐代進士及第,仍未釋褐,先游于藩侯之幕。諸侯既得自辟署,故多士奔走,其局勢亦與戰(zhàn)國相近。不如西漢掾?qū)僦曕l(xiāng)評為進退。此又一長其干謁之風者一矣?!?6)275
3 結(jié) 語
由上可知,盛唐文人無論是貢舉還是釋褐,調(diào)選還是升遷,只要心存入仕之念都離不開干謁,干謁之風在盛唐風行也就不可避免。與此同時,因干謁本身具有種種弊端,如缺乏公平、公正導致賄賂公行等,也使其成為某些人攻擊科舉制乃至選官制度的一個把柄。
如果說盛唐時期的各種選官制度是促使士人干謁的外在因素的話,那么士人積極的進取精神、濃烈的功名意識則是士人汲汲干謁的內(nèi)在動力。貞觀以來打壓士族、扶持庶族的策略,武后時期的科舉制改革、清明的政治局面、繁榮的經(jīng)濟、開放的文化、強盛的軍事實力等因素共同鑄就了空前絕后的盛世氣象,激蕩了士人積極入仕的進取精神,激發(fā)了他們建立功勛、獵取功名的意識。盛唐文人懷著求仕的勇氣和信心,汲汲于功名,但能青云直上、封侯拜相的幸運兒畢竟鳳毛麟角,大多數(shù)人或年已老大而未能及第,或雖登堂而未能入室、沉淪下僚,但他們并未因此而消沉,秉著枉尺直尋的觀念,四處干謁,堅信“終當拂羽翰,輕舉隨鴻鵠”(高適《酬鴻臚裴主薄雨后北樓見贈》)。
注釋:
[1]孔鮒《孔叢子·居衛(wèi)》(卷上),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犊讌沧印废岛笕藗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辨之甚詳,無需贅述。然言戰(zhàn)國形勢,甚多精辟之論。
[2]洪邁《容齋四筆·韓文公薦士》:“唐世科舉之柄,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為之助,謂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譏議,多公而審。亦有脅于權(quán)勢,或撓于親放,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若賢者臨之則不然,末引試之前,其去取高下,固已定于胸中矣?!鄙虾9偶霭嫔?,1978年,第 669-670 頁。(五代)王定?!短妻浴ねò瘛罚ň戆耍?,記載了數(shù)則通榜所舉之人考試高中的事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82頁。
[2]封演《封氏聞見記·制科》,學苑出版社,2001年,第40頁。但天寶以后,制舉的地位漸高,晚唐時,“貴族競應(yīng)制科,用為男子榮進?!保ǚ稊d《云溪友議·瑯琊忤》卷下)
[3]劉昫《舊唐書·職官志二》:“天后垂拱元年,置匭以達冤滯。其制,一房四面,各以方色,東曰延恩,西曰申冤,南曰招諫,北曰通玄。所以申天下之冤滯,達萬人之情狀。蓋古善旌、誹謗木之意也。天寶九年,改匭為獻納。乾元元年,復名曰匭。垂拱已來,常以諫議大夫及補闕、拾遣一人充使,受納訴狀。每日暮進內(nèi),而晨出之也?!敝腥A書局,1975年,第 1855頁。
參考文獻:
(1)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蘇軾.東坡志林·論古[M].北京:中華書局,1981.
(3)杜佑.通典·選舉三[M].北京:中華書局,1984.
(4)李肇.唐國史補[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5)王溥.唐會要·選部上·論選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6)錢穆.中國文學論叢[M].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2.
[作者簡介]胡 燕(1979 - ) ,女(漢族),四川彭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散文研究。
原載:《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1月第六期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