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合并有上消化道癥狀時,常見病主要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食管反流及胃輕癱,發(fā)生率遠高于正常人。糖尿病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于正常人,尤其是伴有慢性并發(fā)癥者,這會增加慢性胃炎的發(fā)生風(fēng)險。慢性胃炎分為淺表性、萎縮性和特殊類型胃炎3類。據(jù)《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2017年版)》,全國有超7億人患有慢性胃炎。在我國,慢性胃炎成年人患病率在50%以上,每兩個人就有一個患上慢性胃炎,其中萎縮性胃炎有癌變風(fēng)險。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臨床常見病,其發(fā)病率及檢出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慢性萎縮性胃炎主要歸屬于中醫(yī)中的“胃脘痛”、“痞滿”、“呃逆”等范疇,雖然病證不一,但究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六淫、飲食不節(jié)、情志不暢、勞逸不調(diào)、素體脾虛等。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西醫(yī)結(jié)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年)》里的中醫(yī)辨證這塊,就把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主要證型分為六種,分別是肝胃氣滯證、肝胃郁熱證、脾胃虛弱證(脾胃虛寒證)、脾胃濕熱證、胃陰不足證、胃絡(luò)瘀血證?;颊咭云⑽柑撊?、肝胃氣滯多見。
(1)肝胃氣滯證
主要癥狀是胃脘脹滿或脹痛;脅肋脹痛??赡艹霈F(xiàn)癥狀因情緒因素誘發(fā)或加重;噯氣頻作;胸悶不舒?;颊咭话闵噘|(zhì)淡紅,苔薄白或白,有齒痕,脈弦細。
(2)肝胃郁熱證
主要癥狀是胃脘饑嘈不適或灼痛??赡艹霈F(xiàn)心煩易怒;嘈雜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颊咭话闵噘|(zhì)紅苔黃、脈弦或弦數(shù)。
(3)脾胃虛弱證(脾胃虛寒證)
主要癥狀是胃脘脹滿或隱痛;胃部喜按或喜暖。可能出現(xiàn)食少納呆;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食后脘悶。患者一般舌質(zhì)淡,脈細弱。
(4)脾胃濕熱證
主要癥狀是胃脘痞脹或疼痛??赡艹霈F(xiàn)口苦口臭;惡心或嘔吐;胃脘灼熱;大便黏滯或稀溏?;颊咭话闵噘|(zhì)紅,苔黃厚或膩,脈滑數(shù)。
(5)胃陰不足證
主要癥狀是胃脘痞悶不適或灼痛??赡艹霈F(xiàn)饑不欲食或嘈雜;口干;大便干燥;形瘦食少。
患者一般舌紅少津,苔少;脈細。
(6)胃絡(luò)瘀血證
主要癥狀是胃脘痞滿或痛有定處。可能出現(xiàn)胃痛拒按;黑便;面色暗滯。患者一般舌質(zhì)暗紅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澀。
具體應(yīng)用還應(yīng)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進行。
(1)肝胃氣滯證
治則:疏肝理氣,和胃降逆。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白芍、枳殼、川芎、香附、陳皮、佛手、蘇梗、甘草)。加減:偏寒者加高良姜或蓽撥;偏熱者加川黃連或山梔子;噯氣者加柿蒂,脹甚者加廣木香、厚樸、砂仁;吞酸者加選烏賊骨、煅瓦楞子、浙貝母;痛甚者加延胡索。
(2)肝胃郁熱證
治則:清肝瀉熱,和胃止痛。
方藥:化肝煎合左金丸加減(丹皮、梔子、青皮、陳皮、澤瀉、浙貝母、白芍、黃連、吳茱萸、延胡索、甘草)。加減:嘈雜泛酸明顯者,加烏賊骨、煅瓦楞子。噯氣頻繁者,加旋復(fù)花、廣郁金。煩躁易怒者,加龍膽草。
(3)脾胃虛弱證(脾胃虛寒證)
治則:溫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藥:黃芪建中湯加減(生黃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棗、茯苓、陳皮、法半夏、廣木香、砂仁、炙甘草)。加減:胃脘怕冷明顯者,加良附丸或干姜、肉桂;大便稀溏者加炮姜、炒扁豆、炒薏苡仁;食后腹脹者加枳實、佛手;泛吐清水者加姜半夏、草豆蔻;納呆食少者,加炒焦三仙。
(4)脾胃濕熱證
治則:清熱化濕,和中醒脾。
方藥:連樸飲加減(黃連、厚樸、法半夏、石菖蒲、茯苓、陳皮、蘆根、蒲公英、生薏苡仁、甘草)。加減:胃痛甚者加延胡索、金鈴子、郁金;大便不爽者加蒼術(shù)、白術(shù);惡心嘔吐者加枳實、竹茹、生姜;納呆者加雞內(nèi)金、谷芽、麥芽。
(5)胃陰不足證
治則:養(yǎng)陰和胃,理氣止痛。
方藥: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北沙參、麥冬、生地、枸杞子、當(dāng)歸、白芍、香櫞皮、佛手、雞內(nèi)金、甘草)。加減:嘈雜似饑,饑不欲食者,加左金丸;口干甚、舌紅赤者加天花粉、石斛;大便干結(jié)者加枳實、全栝蔞、火麻仁;納呆者加谷芽、麥芽、烏梅、山楂。
(6)胃絡(luò)瘀阻證
治則:理氣活血,化瘀止痛。
方藥: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五靈脂、蒲黃、丹參、檀香(后下)、砂仁、三七粉(沖服)、延胡索、郁金、枳殼、甘草]。加減:胃痛明顯者,加元胡;大便色黑者,加白及、血余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