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作為中國最大都市的舊上海鼎盛時期,幾乎各方面都領(lǐng)中國風氣之先。此一時期,中國正處于新舊文化激烈交鋒的社會急劇轉(zhuǎn)型期,上海又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發(fā)祥地和中心之一,加上對外交流增多,經(jīng)濟相對繁榮,社會體制較前自由,各種新思潮不斷涌現(xiàn),社會風尚好新求異,多變而混雜。反映這一時期上海的社會思潮和民間風尚的流行語也十分活躍,數(shù)量很多。下面我們選擇比較引人注目的五個方面的流行語予以介紹?!?
1、反映當時婚戀潮流的流行語
“五四”新文化運動倡導(dǎo)個性解放,其中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要人們沖破幾千年來男女結(jié)合依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陋習,實行婚姻自主、自由戀愛。這時走在思想解放運動前列的一些人。包括一些文化界的有名人士,紛紛解除包辦而成的婚姻,帶頭自由戀愛,重新結(jié)婚。但是,也還有相當多的人固守舊的婚姻模式,甚至仍然過著三妻四妾的生活。
一些流行語表現(xiàn)了當時這方面的情況。對于自由戀愛,有一個說法叫“打無線電”,指男女間眉目傳情,即當時人們所說:“男女互相目成,謂之打無線電”。很形象地描畫出社交場合思想開放的人們追求自由戀愛的情景。這個說法本身對自由戀愛持肯定、欣賞的態(tài)度。它的傳播開來說明婚姻自主的思想已經(jīng)為很多人接受。
但同時還有另一個說法在流傳,那就是“拆姘頭”。什么是“姘頭”呢?在長期的傳統(tǒng)社會,男女結(jié)合需經(jīng)過明媒正娶,未經(jīng)過結(jié)婚儀式而有性關(guān)系的,被視為不道德的偷情,這樣的男女情人稱為“姘頭”或“搭腳”。二十世紀初風行文化革新、戀愛自由,一些男女不經(jīng)過傳統(tǒng)的媒介和儀式便有了性關(guān)系或正式同居,這種結(jié)合仍被持傳統(tǒng)觀念的人稱為“姘頭”。這時在上海,自由戀愛成風,男女結(jié)合很快,但是分手時卻很麻煩。戀愛初期兩人都盡量瞞著外界,但是到分手時都唯恐別人不知道,許多人要請中間人舉行儀式,有的還要登報聲明,這就是“拆姘頭”。初期這種儀式一般請上海的江湖人士來主持,儀式中雙方?;ハ嘀肛煛⒃g毀,甚至大打出手。后來律師業(yè)興起,這種儀式一般請律師主持,但那些不愿意上法庭、登報宣揚的,仍然請上海流氓來操辦。這個流行語的存在一方面說明自由戀愛在某些思想保守的人眼中還是不正經(jīng)的,所以用“姘頭”來指稱自由戀愛者,另一方面,很多人解除戀愛、同居關(guān)系還要舉行儀式或登報聲明,要正式地“拆”,表現(xiàn)了當時自由戀愛的風氣呈一時之盛,部分人的思想已經(jīng)很開化。
但是自五四運動到建國前夕,一夫多妻制的陋俗始終沒有完全絕跡。俗語有“做大”“做小”之說。“做大”就是做大老婆,“做小”就是做小老婆。還有一個流行語叫“兩頭大”,指兩個老婆享有同等的地位,都做大老婆。為什么會有“兩頭大”的現(xiàn)象呢?原來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多妻制之中,大老婆之外的妻子都是小老婆,地位較低下,她要像其它下人一樣稱自己的丈夫為“老爺”,尊稱大老婆為“太太”,在重要儀式上“見禮”時要給丈夫和大老婆磕頭。親生兒子只能算“庶出”,要稱自己為“姨娘”。自己的禮服不能是紅色,自己住的房間稱“側(cè)室”,等等。所以給人做小是很屈辱的事,上海女子有句掛在嘴邊的俗語“愿在天上做只鳥,勿到人家做個小。”盡管民國時期大力提倡一夫一妻制,但仍有人多娶。因女子不愿做小,便給兩個老婆都一樣名分,或者娶在兩處宅子,雙方不見面。這也是特殊時期的特殊做法,算得一項發(fā)明。據(jù)說這種做法是徽州朝奉發(fā)明的,他們遠在異鄉(xiāng),三五年才回鄉(xiāng)一次,就在當?shù)亓砣⒁环坷掀?,言?#8220;兩頭大”,家鄉(xiāng)的妻子絕不帶出來,客鄉(xiāng)的妻子絕不帶回去,這樣兩個老婆終生都不碰面,就無沖突。
2、談?wù)撉鄻巧畹牧餍姓Z
雖然在提倡新文化、新生活方式上常開風氣之先,但是上海灘也一向以光怪陸離的都市生活著稱。嫖娼賣淫是舊上海社會陰暗面的重要部分。當時青樓妓院甚至是一些中上層男子甚至文人墨客的日常社交場所,當時的流行語“喝花酒”,就是指需要聚會交際的一班男子到妓院喝酒,叫上妓女在一旁相陪,當時這種行為被認為是“風流雅事”。
一些相熟男子之間的無聊閑談?wù)f起嫖娼之事有些流行的說法,不了解內(nèi)情者聽起來不知所云,像是黑話;但這些話并不是保密的,只是在某個圈子里流行,不是真正的黑話,可以看作特定社交場合或小范圍的流行語。比如“斬咸肉”,指到固定場所特別是到下等妓院嫖娼。“咸肉”指在固定場所出賣肉體的女子。為什么叫“咸肉”呢?對這一說法的字面意思,當時的人們解釋為:“咸肉雖不清鮮,卻耐貯藏,旅客攜作路菜,最為相宜,整塊煮熟后帶在身旁,隨時可以取用,割下一塊,送到嘴里就吃,便利極了。上海是活碼頭,出門人最多,‘咸肉莊’就為便利旅客而設(shè)。”原來如此??梢娧哉?wù)邞B(tài)度之輕薄。
相關(guān)的另一個說法是“家香肉”和“撈湯排”,意思也很鄙俗、刻薄。時人解釋說,由于住在“咸肉莊”的女子不夠分配,老鴇或嫖客也到外面臨時找來一些女子賣身,這些女子平時住在家里并不賣身,有些還處境很好,甚至還是名門閨秀,有時看客人貌丑還不接客,所以定價較高,這類女子稱為“家香肉”。另外,在路邊勾引客人、到她的住處去賣淫的女子稱為“淌排”,即指她們在路上淌來淌去,好象在水面上漂浮的無主木排。找這樣的女子發(fā)泄性欲,就是“撈淌排”。另外,約妓女到旅館里過夜叫“開房間”。原來妓女都在妓院的房間里留客。后來英租界禁娼,過了兩三年又開禁,為保全面子,妓院改稱書院,并不許妓女留客過夜,其它照舊。巡捕房常派探捕去查夜,捉出那些留宿者。所以,嫖客們就先在旅館定好房間,再打電話叫妓女過去住夜。據(jù)說,過去妓女在自己的房里留客算是潔身自好,以同客人出去為不名譽事,現(xiàn)在出去開房間的風氣大開,老妓女便慨嘆人心不古了。后來情人在旅館小住也叫“開房間”。妓女的第一次破身賣淫稱為“點大蠟燭”。這一夜要仿照良家婦女出嫁的儀式,在房間里點上花燭。包下妓女初夜的男子要出大價錢。受到妓女或老鴇體恤的“恩客”男人不需出大價錢而包下妓女破身之后的第一夜,稱“挨城門”。
“先生”本是對男人的尊稱,這時竟然在妓院里有流行的說法用來稱呼“妓女”。因為這時的妓院稱“書寓”,禁娼時期,妓女對外公開標榜是賣唱的,“賣嘴不賣身”,龜鴇稱她們?yōu)?#8220;唱書先生”,為省事,就簡稱為“先生”。早已賣身的稱“大先生”,還沒破身的稱“小先生”,要價很高。那些早已失身卻詐稱為“小”的稱為“尖先生”,“尖”字有猥褻意味,取“上小下大”之意。
舊上海還是一個黑社會組織橫行的的地方,也有許多坑蒙拐騙的江湖行徑。黑社會的成員之間說話常用黑話,開始是保密的,后來流傳到圈子外邊,因有其神秘感而為好奇、喜歡刺激的人們所樂用,就成為流行語。比如“放白鴿”,現(xiàn)在還是活躍在南方一些地方口頭的俗語,開始只是黑話,指上海一種騙人錢財?shù)慕總z:由一個江湖女子找好一個男子,偽稱從良,待身價、嫁妝倒手,女子嫁過去沒幾天就席卷衣物首飾等溜回去,令男子人財兩空。因為鴿子辨向認路的能力強,甚至在離家?guī)浊Ю锏牡胤蕉寄茱w回主人家,所以就用“放白鴿”來比喻這種騙術(shù)。后來流傳到一般的人們口頭,就成為流行語,時間長了失去新鮮感,就是俗語的一員。上海話里也用此俗語指一般的欺騙行為或不兌現(xiàn)的許諾,如說“儂勿要放我白鴿”,就是“你不要說話不算數(shù)”或“你不要耍我”。這一類以專門騙人謀生的人當時叫“拆白黨”。不過該詞語不只是指“放白鴿”的人,那時上海人對一般專事詐人錢財、勾引婦女的流氓,都稱為“拆白黨”。“拆白”是“拆梢”與“白食”的簡稱。上海流氓稱銀錢為“梢板”,拆梢的本意就是瓜分錢財,但這時都用“拆梢”指敲詐錢財。這些人的“黨綱”是奉行“三白主義”:吃白食、看白戲、睡白覺。由于他們?yōu)楣匆技覌D女,常打扮整齊,用雪花粉擦得皮膚很白,又被稱為“雪花粉黨”。
這類由黑話變來的流行語還有很多?,F(xiàn)在還使用的說法“仙人跳”也是這種情況。它指一種詐人錢財?shù)慕總z。先由一個美貌女子即“仙人”去勾引男子,待兩人睡到旅店或其它場所的床上時,忽然跳出幾個大漢,號稱是該女子的丈夫及其親友,將偷情男子毆打,而那女子也反誣是落入圈套的男子勾引他,于是受騙男子只好賠錢或?qū)懡钃?jù)給他們。這本來是舊上海的江湖伎倆,近年來我國又出現(xiàn)賣淫嫖娼的非法活動,據(jù)媒體披露,這種舊社會騙人的惡行也時有重現(xiàn)。還有一種惡行叫“剝豬玀”,指在路上合伙搶劫那些穿著闊氣的人,先搜財物,后剝衣服,然后喊一聲“識相”,就四散奔逃。被搶者稱為“豬玀”,穿皮衣的叫“白皮豬”,皮衣之內(nèi)還有皮袍的叫“雙料豬”,財物多的叫“肥豬”,兼戴金表的叫“玲瓏豬”,沒皮衣又沒錢的叫“瘟豬”。
當時的上海處于新文化倡導(dǎo)之初,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都不斷有新事物出現(xiàn),也就在各個領(lǐng)域不斷出現(xiàn)令人感到新鮮的流行語。那時社會崇尚標新立異,有一種新奇時髦的做法出現(xiàn),會有很多人跟風、效仿,很快形成一種新風潮。其時的流行語“出鋒頭”就是指以標新立異的方式出頭露面、顯示自己。“鋒頭”這個詞本是表示一種服裝款式的術(shù)語。20世紀初,上海服裝流行在外衣上裝飾著出鋒的洋灰鼠,時髦的人都穿著四面出鋒的方袖馬褂或官服,女子也穿四面出鋒的皮襖,穿不起四面出鋒的衣服的人也要搞一條洋灰鼠出鋒以示跟得上時尚。所以“出鋒頭”就成為“愛時髦”“夠時尚”的代名詞。“出鋒頭”還有一個意思相同的說法,叫“出風頭”,卻有另一種來歷:時髦的男女喜歡在夏天坐著敞蓬汽車在馬路上兜風,頭發(fā)都被風吹得亂飄;到大年初一清晨,則在四馬路跑馬廳一帶坐著敞篷汽車兜幾十個圈子,叫“兜喜神方”,這種行為是在眾人面前露臉的事,也是一種時尚,故有“出風頭”的俗語流行。
在新風尚層出不窮的情況下,也有一些流行語來表示各種“出鋒頭”、夠時尚的新型人物。“拖車”就是其中一個。二十世紀初期,西洋的跳舞習俗傳進一向講究男女授受不親的中國,成為一種時尚,上海辦起了幾百所跳舞速成傳習所。也有一些學跳舞的人不進傳習所,直接進舞場找舞女練習,學成得既快又經(jīng)濟。他們在舞場上跳舞時,只是跟著舞女活動,被舞女拖東拖西,全無自主性,就像機動車后面既無方向盤又無發(fā)動機的拖車,所以就有一個流行詞匯“拖車”來戲指這類學舞者。“明星”現(xiàn)在是一個平常的字眼,但在當時是一個時髦語。該詞本是從西方引進的新名詞,指引人注目的電影演員。西方人喜歡以星來夸獎人,各個行當?shù)拇笕宋锒家孕欠Q之,意思是他光芒四射,大家都認識。后用于戲劇界指重要演員,又引入電影界成為常用詞。隨著電影被引進中國,“星”這一名詞也引進來,前面加一“明”字,成為流行一時的新詞語。
上海在近代以來對外交往較多,到二十世紀初,上海的外國租界地區(qū)成為在本地傳播外國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一方面,上流社會人士有同外國人交往的需要,部分中下層人士也有同外國人交易、交往的時候,說外語成為社交的需要,而此時會說外語的人還很少,于是人們大量使用零散的外語詞來部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或者使用怪異的“洋涇浜”英語來同外國人交際;另一方面,中國由于在科技、經(jīng)濟等方面落后于某些發(fā)達國家,有識之士大力提倡借鑒外國文化,也有不少人對本民族傳承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失去信心,導(dǎo)致社會上的崇洋之風,從而會說外語成為有身份的表現(xiàn),會說一些零散的外文單詞也成為上流社會交際場合的一種時髦。這樣,外語特別是英語對上海的口語交際產(chǎn)生了顯著的沖擊:除了一些人常在漢語中夾帶外語單詞以外,還有兩種與外語有關(guān)的語言現(xiàn)象:以外語單詞音譯方式產(chǎn)生的流行語,和中外語音混合的“洋涇浜”語。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從外語單詞音譯是產(chǎn)生流行語的一種重要途徑。比如“那摩溫”,是英文number one 的音譯詞,原意是“第一”,原為上海的洋涇浜話,它還有一些引申意義:“首席”“頭目”,或“蓋世無雙”,后來中國人之間的一般會話也使用該詞,如說“洋行里的那摩溫”,指洋行首席;“寡老照會那摩溫”,是說女子的相貌特別好看;“某某人那摩溫”,是說這人特別好。這樣,“那摩溫”就超出了洋涇浜語的用途,成為一個時髦語詞,也就是流行語了。“骯三”建國前也曾是上海流行語。在三四十年代,跳蚤市場上常見到廉價出售的舊貨,上面掛有on sale字樣的牌子。On sale 原意為“商品正在銷售之中”,這里是“降價出售”和“甩賣”的意思。后來音譯指“蹩腳、低劣、卑鄙的人”。“賴三”是英語詞lassie的音譯,本義是少女、情人,音譯為“賴三”,在上海話里一般指特別“賴”的女人,“賴”有“不要臉皮耍無賴”的意思。“賴三”在“文革”期間指淫蕩女子,還流行一個短語叫“車賴三”,“車”是chase的音譯,原為追逐、獵取的意思。“木殼”是mug 的音譯,意為笨蛋、傻瓜、生手,也指暴徒、流氓、阿飛。
有些當時的音譯式流行語并沒有隨風而逝,而是進入本地方言,成為上海俗語之一,有些后來傳播范圍擴展到外地,有的甚至進入了普通話。如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使用的俗語“癟三”“門檻精”“十三點”,就是當時的音譯式流行語轉(zhuǎn)來的。直到現(xiàn)在,上海女子口頭上常說“十三點”。“點”是英語ding (鐘的叮當響聲)的音譯,原指鐘聲,鐘響十三下,是不正常的,所以十三點就用來指人“腦子有毛病”“冒傻氣”“冒失鬼”“做事違背常理”等。對于這個有名的俗語的來歷,還有其它解釋。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這個詞剛流行時就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一粒四方骰子只有六個平面,每擲一次,只有一個平面在上面,最大的色子只有六點,一粒骰子擲出七點來,就是“出色”,兩粒骰子頂多擲出十二點,而擲出十三點也是“出色”,是不正常的。第二種解釋是骨牌的幺五與幺六,兩只骨牌合起來正好是十三點。而幺五幺六的形狀象蠟燭扦子,且一高一矮,不能配對。所以用這種情況來比喻瘋瘋癲癲的朋友,好話不聽,只配拿蠟燭給他們插進去。第三種解釋是,“癡”字的筆畫總共是十三劃,十三點就是十三劃,借指“癡”字,說人十三點,就是說他是個“癡人”“傻子”。這個詞產(chǎn)生于二十年代的上海,當時看到某個人有些反常的行為,就將他看作十三點,戲弄他一番。但是這種人并非智力有缺陷的傻子。在交際場上,大家都戴著假面,不肯以真相示人,偏有心地坦白、口沒遮攔的人直說老實話,他就被看作反常的人,被叫做十三點,成為交際場上的笑料。不管對它的來歷怎樣解釋,它的基本含義并無爭議。
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在華洋雜處的洋涇浜地區(qū),還流行過一種以不準確的音譯方式產(chǎn)生的“洋涇浜”話。這種性質(zhì)的話最早產(chǎn)生于18世紀的澳門、廣州一帶,19世紀中葉以來才盛行于上海。“洋涇浜”本是一條上海城區(qū)內(nèi)的小河,現(xiàn)在它早已消失,原來的河道就是現(xiàn)在的延安東路所在的地方(初名愛多亞路)。19世紀中葉以來,西方列強在上海占據(jù)了一些地方作為租界。1845年洋涇浜即成為英國在上海的租界的南部邊界,后來又成為法租界和英美公共租界間的界河。這一帶地區(qū),西方僑民很多,他們由于生意買賣方面的原因,經(jīng)常要和當?shù)鼐用窠佑|,洋涇浜沿岸一帶便形成一個商品經(jīng)濟比較繁榮的“十里洋場”。但是西方人在和當?shù)鼐用窠佑|的時候遇到語言不通的問題,這一時期上海懂英語的人還很少,一般中下層民眾現(xiàn)學正規(guī)的英語也是不現(xiàn)實的,于是一種蹩腳的、不倫不類的洋涇浜英語被創(chuàng)造出來,它用漢語的諧音字來轉(zhuǎn)譯英語發(fā)音,有時還加上一些意譯成分,再配上不規(guī)則的英語文法,語句很簡單,聽起來有漢語的發(fā)音特點,但又不是漢語詞匯;與英語發(fā)音相近,但又有較大差距,英國人如果不加以費勁的猜測和辨析,也聽不懂,所以以英語為母語的外國人也要從師學習幾個月的洋涇浜話,才能比較順利地用這種漢英混合語同本地人簡單交談。
洋涇浜英語的使用者主要是出于做生意的需要而常與外國人打交道的下層民眾,如小商小販、人力車夫、碼頭苦力、專做外國水手生意的妓女等。比如當時的人力車夫在招攬外國人坐車時,會用這樣的洋涇浜英語問對方:“油狗惠羅康怕奶”(You go Hui Luo Company? 你去惠羅公司嗎?)如果洋人同意坐他的車,他就開價:“愛泥特土角”(I need two jiao, 我要兩角錢)。還有一些因為給洋人當過差而會幾句英語但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操著洋涇浜話專門在街頭給洋人做臨時翻譯,以賺取小費。這種人稱作“露天通事”。除了這些下層民眾使用這種混合語做生意之外,上海其它職業(yè)的人一般也會說幾句洋涇浜英語,使用的地方也不限于洋涇浜地區(qū)與外國人做生意的場合,實際上,這種蹩腳又有趣的語言程度不同地擴散到上海的各種社交場合和各個群體,成為上海人日常用語的一部分。有些洋涇浜語句甚至成為社交場上的一種時髦語言,比如在表示對別人的感謝時,有人會說:“生克油飯來麥去”(Thank you very much. 非常感謝你。)在表達對戀人的愛情時,有人會說:“阿愛辣夫油”(愛老虎油)(I love you, 我愛你)。還有些洋涇浜語匯因為所選用的漢字組合俏皮有趣且容易記憶而廣為流傳,如稱丈夫為“黑漆板凳”(husband),稱妻子為“懷愛夫”(wife),稱舌頭為“燙”(tongue),稱夜晚為“衣服寧”(evening), 稱女士們?yōu)?#8220;累得死”,稱教師為“鐵車兒”(teacher)。
現(xiàn)在人們的外語水平普遍提高,雖然涉外交往活動較多,也不會再產(chǎn)生這種擁有一定規(guī)模語匯的洋涇浜類的混合語了,但也會有個別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用這種音譯方法說外語,如王朔小說《玩的就是心跳》中寫混混王匡林的語言:“女人全一樣,掏掏灰撲落撲落臟打遍漆扣上‘美的因拆吶’就當新的賣了”。“美的因拆吶”就是蹩腳的音譯式混合語。也會有一些音譯詞作為有趣的表達法流傳開來,如將丈夫說成“黑漆板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