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abian Sands
入得沙漠,方得自由
塞西格在1945到1950年間化妝成貝都因人,在阿拉伯半島的大漠中兩次橫渡所謂“空白之地”,此時正屆阿拉伯世界即將進(jìn)入石油時代的背景下,是對貝都因傳統(tǒng)生活方式、氣質(zhì)和風(fēng)貌的最終觀察與記錄。
編輯 | 阿福
1977年,塞西格受阿曼政府之邀重返舊地,此時的阿拉伯半島經(jīng)受了石油洗禮,他曾深深浸淫和癡迷的艱苦卓絕卻其樂無窮的傳統(tǒng)生活,已無情逝去,飛機(jī)、汽車可以用一個小時就把他送到過去要辛苦跋涉一個星期才能到達(dá)的地方,更蝕骨傷心的是,他當(dāng)年愛慕親近的貝都因伙伴,在時光流轉(zhuǎn)、滄海桑田之后,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新的世界,只剩他獨自不肯屈從于現(xiàn)實,多年美夢于焉幻滅。幾十萬字歷歷在目,所描述的那個年代有多么濃郁生動,這幻滅就有多么摧斷肝腸。1990年,塞西格為自己的影展又到訪阿布扎比,這位已八十歲的老人對時代變遷已經(jīng)“比較能釋懷”,說聳然起于荒漠的現(xiàn)代都市綠樹成蔭、碧草如絲,“令人賞心悅目”。
塞西格在第二次穿越“空白之地”途中
在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里,他筆下的貝都因族人物個性鮮明、特立獨行、品格昭彰,讀來不時恍然有在讀武俠小說的錯覺。他們重視自由遠(yuǎn)勝于安樂,不在意生活的艱辛還以吃苦耐勞而自豪。塞西格曾在城里的豪華大廳旁聽一些人譏笑貝都因人是粗魯不文、無法無天的蠻子,指責(zé)他們的信仰不夠虔誠,但慢慢的話題卻變成了對譏評對象的贊譽:他們的勇氣、不可思議的慷慨、仿佛天方夜譚的傳奇故事;先前他們口中衣衫襤褸、饑腸轆轆、不入法眼之輩,其實早就是他們心目中的大漠英雄了。
這一切顯然暗合于塞西格本人的離經(jīng)叛道,他就是那么熱愛跋涉和冒險,熱愛在傳統(tǒng)秩序下人們流露出的英雄氣息,并為此深深著迷。另一方面,他痛恨現(xiàn)代文明,避之唯恐不及,痛恨機(jī)器帶來的便利,因為它打斷了本來的艱難,使英雄品質(zhì)不再得以彰顯,使人失去放射出大丈夫光芒的機(jī)會。就像他痛恨依靠氧氣瓶登上高峰的人,他寧愿贊許那些靠自己的肺呼吸、最終并未站上頂峰的勇士。
沙漠給人類制造了足夠的困難,貝都因人忍饑耐渴、依靠高超的技藝生存其間,自然成了他的心頭好。
塞西格的旅伴卡必納(右)與賈拜沙攝于阿曼
【 1 】
塞西格從小就夢想著從事大型狩獵與探險活動,他終于帶著一支步槍來到非洲。埃塞俄比亞是否還有值得探險的地方?他問一位知名的探險家,對方告訴他當(dāng)?shù)氐陌⑼呤埠又i始終無人可以解答,此河源于亞的斯亞貝巴以西的山脈,流入達(dá)納基爾沙漠后便消失無蹤。從此塞西格對達(dá)納基爾念念不忘,那里的土著當(dāng)時還有獵人頭的習(xí)俗,但他們收集的不是人頭,而是睪丸。
【 2 】
達(dá)納基爾人是有名無實的回教徒,他們的社會地位由殺人數(shù)量決定,每殺一個就可以多戴一件飾品,比如插在頭發(fā)上的羽毛或梳子、耳環(huán)、手鐲,甚至一條有色纏腰布,所以你一眼可以看出某人殺過多少人。在有名的戰(zhàn)士墓地前,會列置一排石頭,一塊代表殺一個人,多的達(dá)二十塊。每次被達(dá)納基爾人盯著看,塞西格都渾身發(fā)毛。
【 3 】
住在草原上的卡拉人養(yǎng)牛、駱駝和山羊,每當(dāng)有人亡故,家里便會殺掉半數(shù)的牛作祭品。阿曼的一支貝都因人也有這個習(xí)俗。卡拉人另一種奇怪的習(xí)俗是男人在擠牛奶(女人不能干這活兒)之前,有時會把嘴唇放在母牛陰部,對著里面吹氣,以刺激它分泌乳汁。蘇丹南部的努爾人也有同樣做法。
【 4 】
曙光乍現(xiàn),貝都因人已經(jīng)起床干活了。他們大概是因為寒冷才無法久睡。冬夜的地面結(jié)著一層薄霜,他們就寢時就只有靠身上的衣服御寒。駱駝起身紛紛發(fā)出低吼,喉頭咯咯作響,呼出的熱氣在寒冷空氣里立時變成一道道白霧。有人開始帶頭禱告,如歌唱般的聲音在寂靜的營地縈繞,連不信回教的塞西格都為之莫名感動。
【 5 】
祈禱之后是仿佛撞鐘的聲音,那是有人在用黃銅缽搗磨咖啡豆,由于手法的變化,聲音聽起來好像某種調(diào)子。黑咖啡既濃又苦,他們喝起來還很正經(jīng),不可以草草了事:負(fù)責(zé)執(zhí)壺的人必須站著,把咖啡倒進(jìn)小小的瓷杯里,依次遞給每個人,奉上時還要鞠躬致意。要是你喝夠了,把杯子遞回去時輕輕搖一下。習(xí)慣上一個人很少喝三杯以上。
【 6 】
把貨物裝到駱駝身上是件讓人耳根不得清靜的工作,大多數(shù)駱駝看到人走近就會狺狺咆哮。一個貝都因人好不容易才控制住一匹年幼母駱駝,它坐下后又掙扎著想站起來,低聲怒吼,喉嚨里發(fā)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把嘴里嚼了一半的綠草吐到那人衣服上。母駱駝不咬人,公駱駝則不然,發(fā)情期尤其兇猛,塞西格曾醫(yī)治過一個男子,駱駝把他手臂的骨頭都咬碎了。
正在遷徙的薩爾族家庭
【 7 】
在蘇丹和撒哈拉,母駱駝用于擠奶而非騎乘,但在阿拉伯半島也有人騎母駱駝。受雇運貨的部族都是用公駱駝,但貝卡西人通常在公駱駝一生下來就殺掉,當(dāng)?shù)貨]有貨運業(yè),他們不想把食物浪費在沒有效益的公駱駝身上。結(jié)果是公駱駝變得罕見,有一次塞西格的同伴騎了匹公的,不斷引來附近土著牽著母駱駝來配種。當(dāng)時他們有很長的路要趕,而“播種”的額外工作讓那個倒霉蛋疲憊不堪,主人還不能提抗議,根據(jù)習(xí)俗,無論有多少母駱駝要求傳宗接代,他都不能拒絕。事實上也沒人征求他意見,只是把母的牽來,直接辦完事走人。
【 8 】
貝都因人騎駱駝有一種跪式騎法,臀部壓在腳踝上。當(dāng)駱駝奔跑馳騁時,這種騎法需要驚人的平衡技巧,因為騎駱駝飛奔在山區(qū)崎嶇不平的路上,跟騎著一匹發(fā)飆的馬沒兩樣。
【 9 】
一般來說,如果路上不耽擱,騎駱駝一小時可以走三英里;在大漠沙丘中則只能走一英里。在沙漠旅行,最好讓駱駝以正常步速行走,貝都因人更是對駱駝極為體恤,為了讓它們少受點罪,寧可自己多忍受一些不便。有好幾次快要抵達(dá)一座水井時,塞西格都以為他們會快馬加鞭趕去水邊,沒想到他們卻堅持停下來過夜,理由是前方?jīng)]有駱駝要吃的牧草。許多英國人寫駱駝的故事,用他們慣常的輕蔑語氣和老掉牙的笑話來形容它們,一看可知對駱駝所知不多,而且一定不曾與貝都因人共同生活過。貝都因人最了解駱駝的價值,稱之為“上帝的饋贈”,喜歡它們堅韌不拔的耐力。塞西格沒見過一個貝都因人毆打或虐待駱駝,反而凡事都以駱駝的需要為優(yōu)先,這不僅是要靠駱駝吃飯,而是出自真正的情感,經(jīng)??梢钥吹剿麄儗︸橊動钟H又摸,還喃喃說著疼惜的話。
【 10 】
旅行中的伙食:烤面包,從羊皮袋里舀出面粉,弄濕,加點兒鹽,攪拌成面糊;把面餅分成若干大小相當(dāng)?shù)拿鎵K,逐一揉成約半?yún)己竦膱A餅,放在毛毯上。揉面時,有人負(fù)責(zé)生火,偶爾用火柴,多半是用燧石和打火鐵,從衣服或頭巾上撕下小塊布條當(dāng)火引,所以他們的衣服一天比一天爛。從火堆里撥出些火炭作火床,把面餅放上面,外皮變硬后翻面。在沙子上挖洞,放入面餅,覆以熱沙和炭火,這個過程中,沙子和灰燼會冒泡。等烤好了,挖出來,撣一撣,放一邊冷卻。用餐時,大伙圍著一碗融化的奶油或者湯,坐一圈,每人一個面包,撕成小塊輪流沾著吃。面包有時硬得像磚,有時又濕糊糊,味道像鋸木屑。如果能獵到瞪羚或羚羊,就比較像大餐了。飯后大家圍坐著營火聊天,貝都因人說話喜歡扯著嗓門喊,即便彼此近在咫尺,你可以聽到營地里每個人在說什么,對哪個話題有興趣,就走到哪一堆兒去。
【 11 】
貝都因人對跟他們不同的生活方式,必定覺得難以置信。他們?nèi)ニ_拉拉的英國空軍基地接塞西格時,看到一個飛行員小解,第二天他們問塞西格那人是否有什么殘疾,不能蹲著方便。
回教徒生性保守,盡量避免裸露身體,同行中即使在井邊洗澡,也會穿著纏腰布。對塞西格來說,穿纏腰布而不走光,是一大難題。一旦有人露出下體,貝都因人會說:“嘿!你的鼻子!”塞西格第一次聽到有人對他這么說時,真的擦了下鼻子,還以為天冷流鼻水了。
【 12 】
與貝都因人相處初期,對塞西格而言是種煎熬,除了肉體疲憊,還有精神壓力。他習(xí)慣了有自己的空間,但跟他們在一起毫無隱私可言,連找人私下里說說話都難,即使刻意走到一旁避人耳目,也會馬上引起別人的好奇,走過來聽他們說什么,甚至加入談話。
馴服獵鷹的人
【 13 】
看看貝都因人在沙漠中的追蹤神技。一次他們在路上看到一些腳印,由于被風(fēng)吹的很模糊,塞西格甚至不能確定是不是駱駝腳印。蘇爾坦轉(zhuǎn)身問一個蓄著黑胡須的追蹤高手是什么人留下的,只見此人側(cè)身查看一番,跳下駱駝檢查,掰開幾塊駱駝糞,然后回來說:六個阿瓦密人,突襲了朱努巴人,搶了三只駱駝,從薩瑪來,在穆辛打過水,十天前經(jīng)過這里。
當(dāng)時他們已經(jīng)有十七天不曾碰到過一個阿拉伯人,在接下來的二十七天里,也沒再遇到任何人。結(jié)果他們回程時遇見一些貝卡西人,彼此交換消息時,后者告訴他們有六個阿瓦密人突襲了朱努巴部落,殺了三個人,搶了三只駱駝。那位高手的推斷唯一差的,就是不知道他們殺過人。
大漠中難得的相遇,是貝都因人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他們絕不會錯過任何一個與人交換情報的機(jī)會,為了打聽最新消息,甚至不惜繞道遠(yuǎn)行。
【 14 】
拉希德人與貝卡西人都屬于阿卡西族。塞西格遇到一些拉希德人,穿著阿拉伯長袍,纏著用一種沙漠灌木的汁液染成的淡褐色頭巾,氣質(zhì)高貴,即使衣衫襤褸也顯得與眾不同。他們短小靈活,反應(yīng)機(jī)敏,警覺性高,瘦削結(jié)實,因為久經(jīng)磨練而有驚人的耐力。塞西格發(fā)現(xiàn)他們渾身緊繃,精神抖擻,活力洋溢,但極為自制;他們是世上最純粹的族群,生活在只有最堅強和優(yōu)秀的人才能存活的環(huán)境里,卻有著貴胄名流的高雅和靈敏。貝卡西人在他們身邊就顯得粗拙而剛愎,缺少沙漠內(nèi)陸人那股優(yōu)雅。
【 15 】
抓起沙子向空中拋,是向遠(yuǎn)處的人表明自己不懷惡意的訊號。
塞西格的旅伴之一卡必納
【 16 】
和貝都因人一起旅行一段時間后,塞西格認(rèn)為無論外界的新事物如何優(yōu)越,都不應(yīng)貿(mào)然引進(jìn),因為阿拉伯人所用的傳統(tǒng)器物自有其道理,最重要的是它們經(jīng)過時間考驗。以他們裝水的羊皮袋為例,空的時候可以卷起來,不僅輕若無物,也容易存放;滲水了,涂點奶油即可,漏了可以拿荊棘或用布包著碎木片堵住,這個方法看著不太穩(wěn)當(dāng),但出奇的好用。羊皮袋里的水雖然喝起來、聞起來都有羊膻味,可在沙漠里要喝到清凈無味的水根本不可能。
【 17 】
吃肉是按人頭平均分份,再抽簽決定誰吃哪份,否則一定鬧得不可開交,總會有人說自己分的太多,從沒聽說誰抱怨分的少。貝都因人盡量避免露出貪心的樣子,而且特別注意過分貪婪的人。一個故事說:一個很窮的貝都因人小孩對媽媽說,他喜歡在沒有月亮的晚上吃飯,這樣別人就看不到他吃了多少。他媽媽說:“下次你試著坐在暗處,用一把拿反了的刀割繩子看看?!碑?dāng)他這么做時,頓時聽到十幾個聲音喊:“你拿反了!”
【 18 】
他們聊天時總是滔滔不絕,同一件事可以兩三個月里對同一批聽眾講上五六遍,聽者也興趣盎然的一聽再聽。保持靜默對他們來說是難以忍受的折磨。然而有一天晚上,當(dāng)某個人開始吟詩時,整個營地一下子變得靜寂無聲,只聽見搗棕櫚葉的砰砰聲(搗碎了編繩子),除了跟吟詩者復(fù)誦每首詩的最后一句外,大家都不發(fā)一言。
利瓦綠洲
【 19 】
在阿拉伯半島北部和中部,太平時期的到來和政府的干預(yù),使當(dāng)?shù)氐牟柯涫缴钪饾u解體,隨來的是經(jīng)濟(jì)崩潰。由于沙漠不再阻絕難行,貝都因人無法再以此要挾政府,索取巨額安撫費,和向過往商旅征收過路費,向村民、農(nóng)戶收保護(hù)費。如果因為瘟疫而失去所有牲口,也不能靠打劫補救。最致命的變化是現(xiàn)代交通工具的引進(jìn),使以往最搶手的駱駝不再被需要。
他們往往把賺來的錢全部分給家人和族人。陪塞西格旅行的人就經(jīng)常向他預(yù)支薪水,因為有人找他們借錢,他們確實有收入,所以不好意思拒絕。
他們嗜錢如命,似乎連摸到錢都興奮不已。連一條頭巾或彈藥帶的價錢,都可以討論好多天。在途中為打發(fā)時間,有人會假裝拍賣駱駝,其他人也認(rèn)真捧場的討價還價,可以鬧上幾個小時。
【 20 】
每當(dāng)遇到陌生人,貝都因人敏銳的眼睛馬上可以判定來人屬于哪個部落。他們據(jù)以判斷的是各種細(xì)節(jié),諸如腰間彈藥帶是緊綁著還是低垂在前面,頭上的頭巾是緊是松,還有衣服上針腳的樣子、纏腰布的折痕、步槍的皮套、鞍袋的圖案、鞍袋上墊毯折疊的方式等,甚至是對方走路的模樣。
跋涉于阿曼山區(qū)
【 21 】
兩隊人馬在大漠相遇,發(fā)生的情形如下:“祝您平安?!薄澳财桨病!迸鋈卤亲樱扔?,左,再右。“你們帶來了什么消息?”“好消息?!薄坝腥怂懒藛??有人走了嗎?”“不!別說不吉利的話!”這都是定式,不論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問答絕對不會更改。他們可能在路上跟盜匪格斗,也許半數(shù)人馬被殺、尸骨未埋,也許駱駝被搶,也許一路忍饑挨餓、斷水、生病,無論曾遇到何種困境,見面時永遠(yuǎn)回答“好消息”。然后是伺候駱駝,鋪毯子,煮咖啡,放一盤棗,按每個人的身份地位,斟好咖啡依次遞給他們,大伙喝著咖啡、吃著棗,然后,才是聽到真正消息的時候。
【 22 】
塞西格一行終于來到他心儀已久的“空白之地”,看上去仿佛像一堵閃閃發(fā)光的玫瑰色墻垣,海市蜃樓一般虛幻。之后的一天晚上,他突然被一陣低長的嗥叫聲驚醒,聲音一波接一波傳遍整座營地,令人不寒而栗?!霸趺椿厥??”“賽德被惡靈附身了?!痹诩磳㈦[沒的月光下,貝卡西族少年賽德蹲在小火堆前,頭用布蒙著,邊長嚎邊前后擺動身體,人們安靜又專注的圍在他旁邊,聲音忽高忽低的吟唱著,直到他逐漸平靜下來。一名男子點燃插在碗里的一炷香,伸進(jìn)蒙面布里,湊到他鼻子下面,剎那間男孩開始用一種奇怪且高亢的聲音唱起歌來,其他人一句一句的跟他應(yīng)和。男孩再次激烈搖動,然后再度平緩,有人弓身上前問他幾個問題,他全部對答如流,宛如夢囈。又讓他嗅了幾炷香,他躺下,瞬間又哀傷的啜泣呻吟,仿佛處于極痛苦中。眾人再圍繞著他吟唱,直到他沉沉睡去,第二天早上已經(jīng)平安無事了。
空白之地
【 23 】
貝都因人吵架時,周圍的人七嘴八舌跟著議論。他們的習(xí)慣是,無論年紀(jì)大小,每個人都有表達(dá)自己意見的權(quán)利,即使明明跟他無關(guān);他們絕不會說“請你少管閑事”這樣的話,他們認(rèn)為任何一件事情都關(guān)系到群體。
【 24 】
無論是人還是駱駝得了病,貝都因人幾乎都用燒炙(編者:類似艾灸?)的辦法治療,他們的胸膛、腹、背經(jīng)常滿是燒炙留下的疤痕。許多年前有一艘英國貨船在阿拉伯南部的海岸翻覆,有幾名生還者被賈努巴人救起,把他們送往穆斯卡特,顯然是希望借以獲得賞金。幾個英國人一路上喝駱駝奶、吃棗,個個嚴(yán)重痢疾,賈努巴人不顧他們的抗議,強行施予傳統(tǒng)治療,等到了穆斯卡特,可憐的幸存者們已經(jīng)被痢疾和燒炙折磨得只剩半條命了。
一名薩爾族男子。薩爾族人口眾多,素有“沙漠之狼”的稱呼
【 25 】
只看到一只烏鴉不吉利,要喊:“烏鴉呀,去找你的兄弟吧!”
【 26 】
阿拉伯人認(rèn)為天熱時多穿衣服,可以擋住熱氣。事實上這是為了防止汗水蒸發(fā)。塞西格見過一個敘利亞人在三伏天的正午在沙漠里吃力的跋涉,全身用一條厚重的羊皮外套裹著。
【 27 】
塞西格一次在領(lǐng)著駱駝走下一座沙丘陡坡時,忽然聽到陣陣低沉還帶著震動的“嗡嗡”聲,越來越響,直到變得像一架飛機(jī)從低空略過,嚇得駱駝拔腿就逃。走到坡底時,聲音戛然而止。這叫“沙漠之歌”,阿拉伯人形容這聲音是怒吼。塞西格在阿拉伯沙漠五年,聽到過六次。有一次他站在沙丘頂端,腳踩在斜坡上,沙丘立即開始吟唱,把腳收回,聲音即止。他認(rèn)為這是一層沙滑向另一層時發(fā)出的聲音。
身穿白袍、戴著一種用硬挺黑布做成猶如面胄般面罩的哈拉西族婦女
【 28 】
快到拉巴德的路上,穆薩林突然躍下駱駝,迅速把手臂伸進(jìn)一個淺淺的洞穴,猛地拉出一只野兔。他觀察到只有兔子進(jìn)去的腳印,所以知道它就在里邊。拉巴德有駱駝吃的豐富牧草,塞西格一行停下,饑腸轆轆的看著卡必納用洋蔥、香料烹煮那只兔子,還不時七嘴八舌給意見,摩拳擦掌準(zhǔn)備大快朵頤,他們已經(jīng)一個多月不知肉味了。嘗了幾口湯,他們決定讓肉再燉爛點,這時卡必納抬頭一看,慘叫一聲:“天哪!有客人來了!”
一番招呼、信息之后,穆薩林和卡必納把兔肉和面包擺在三位客人面前,看起來很有誠意的請他們享用,仨人請他們一起吃,他們拒絕。塞西格心里恨不得殺了他們。晚上他失眠了,滿肚子火的聽著貝都因人們興高采烈的聊天。
不過他有辦法讓自己平靜下來,想起他所到之處,總有襤褸瘦弱的人來歡迎,在他面前的盤子里擺上新鮮羊肉,四周堆滿米飯,再澆上大量金黃的奶油,直到溢出來流到沙地上。他知道自己吃下這一頓后,他們可能要餓上好幾天。到他離開時,他們猶是連聲說他的到來是他們的福氣。
塞西格的兩位旅伴正在烹煮食物
【 29 】
一位中途加入隊伍的老者病得快死了,沒人管。塞西格給他藥片和白蘭地,直到他恢復(fù)。他由此感受到貝都因人對生命的冷漠。他們不會因為病人跟他們一樣是人而在意他將死的事實,如果他死了,那是真主要他死。
但如果一個人在跟他們同行時受到別人攻擊,根據(jù)他們的道德規(guī)范,無論他是怎樣不受歡迎的客人,大伙也要為他挺身而出,拼死一戰(zhàn)。
【 30 】
朝不保夕的生活讓貝都因人成為宿命論者,他們生命中的一切取決于下不下雨、會不會遇到盜匪或疾病,隨時可能因為偶然而變得一文不名,甚至送命。他們唯有盡其在我,是世上最自食其力的民族,即便事情出了差錯,他們也會極有尊嚴(yán)且毫無怨尤的接受命運的安排,一切都是真主的意旨。
【 31 】
塞西格在駱駝上要做若干測量、記錄的工作,為了抓緊韁繩,他的駱駝?wù)茸拥诙蔚袈???ū丶{幫他撿起來時喃喃的說:“說真的,這真是太過分了,如果我是你,一回去就把她給休了?!彼麄兿嘈拍腥说袈漶橊?wù)茸?,表示他的妻子正紅杏出墻。
【 32 】
天邊烏云漸濃,會下雨嗎?
“這只有真主才知道?!?/span>
他們不對天氣方面的事發(fā)表意見。
知道嗎?英國有專人預(yù)測天氣。
“愿真主保護(hù)我不受魔鬼誘惑?!?/span>
【 33 】
一般來說,酋長麾下并沒有替他執(zhí)行政令的專門雇員,在這個獨立和人人平等的社會,身為領(lǐng)袖如果專斷獨裁,立刻會引起公憤。因此酋長的地位并不比一般人高,他的權(quán)威端賴個人魅力及與族人周旋的技巧,功能類似于會議主持人。整個社會也沒有太大的貧富差距,大家住的、穿的、吃的都差不多,窮人不會覺得在富人面前抬不起頭來。
穿越“空白之地”途中
【 34 】
以下是塞西格對貝都因人性格的總結(jié):個性極端。要不就超乎常情的慷慨,要不就吝嗇得令人難以置信;有時耐性十足,有時又像瘋子一樣沖動;有時勇敢得不可思議,有時又莫名其妙的驚慌。
他們時常一連幾個月沒有性生活,但也不認(rèn)同禁欲,認(rèn)為上帝造女人就是為了滿足男人;又對女性頗為尊重,據(jù)說中世紀(jì)歐洲流行對女性體貼殷勤的騎士精神,就是十字軍從阿拉伯人那兒學(xué)來的。
貝都因人極端重視人性的尊嚴(yán)。
他們在陌生人面前拘謹(jǐn),在正式場合可以安安靜靜坐上幾小時,不動如山,但私下里又聒噪絮叨無拘無束。在宗教狂熱分子鼓動下,又每每可以變得極端嚴(yán)肅,禁絕娛樂,不茍言笑,甚至認(rèn)為歌曲和音樂是罪惡之源。
世界上也許找不到任何一個民族像貝都因人這般,集各種極端矛盾于一身。
其他塞西格作品
點擊圖片即可跳轉(zhuǎn)
1950年代的沼地阿拉伯人
多一種價值觀,多一條逃生路
若非授權(quán)轉(zhuǎn)載(你為什么要走這種歪路)一律舉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