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
美國心理家塞尼格曼在1967年研究動物時用一條狗做了一個實驗。起初把一條狗關(guān)進籠子里,只要風鈴器一響,就給狗難以承受的電擊。最后一次在電擊前把籠門打開了,風鈴一響,狗不但不逃避而且不等電擊的出現(xiàn)就先倒在地上,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逃避,卻絕望的等待痛苦的來臨。
電擊實驗
在對人類的觀察實驗中,心理學家也得到了與習得性無助類似的結(jié)果。細心觀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正如實驗中那條絕望的狗一樣,如果一個人總是在一項工作上失敗。他就會在這項工作上放棄努力。甚至還會因此對自身產(chǎn)生懷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無可救藥。
而事實上,此時此刻的我們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tài)中,這種心理讓人們自設(shè)樊籬,把失敗的原因歸結(jié)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放棄繼續(xù)嘗試的勇氣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認為學習成績差是因為自己智力不好,失戀是因為自己本身就令人討厭等。
挫敗感
一個人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體會到“挫敗感”,他/她就會對自身產(chǎn)生懷疑,總覺得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事實上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當中,這一種心理又叫做“自我設(shè)限”。
所以要想讓自己遠離絕望,我們必須學會客觀理性地為我們的成功和失敗找到正確的歸因。
育兒小貼士:孩子天生就是積極的,喜歡嘗試的:他一張開眼睛,就嘗試著到處看;當他能控制自己的動作時,就開始喜歡到處爬,到處摸……當然,因為是'第一次',就會出錯很多。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嘗試成人都報以厲聲呵斥'不準……'或大驚小怪的驚呼'危險!不要……'時,他就好像被電擊了一樣,久而久之,他對自己要做的事情變得不自信了,因為他不知道做完了之后大人是不是又該大聲說'不'了。結(jié)果,他也許會如你所愿地變成一個'乖'孩子,哪兒也不碰,什么也不摸,但卻把'自卑'的種子深深地根植于心中。多給孩子嘗試和犯錯的機會,不要限制孩子的可能性。
(例如實驗: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貓;斯金那的老鼠;班杜拉的寶寶;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爾曼的白鼠走迷宮。)
(文章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