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億與廣義傷寒論
傷寒有一道分水嶺,大宋朝!漢唐傷寒是狹義傷寒為主,兼有廣義傷寒,宋真宗朝林億校書以后的宋本傷寒是純粹的廣義傷寒。
唐朝孫思邈真人晚年輯錄了一本《傷寒論》,人稱唐本傷寒,條文順序與宋本傷寒有很大的不同。孫真人研究《傷寒論》以后說:“夫尋方之大意,不過三種∶一則桂枝,二則麻黃,三則青龍。此之三方,凡療傷寒不出之也。其柴胡等諸方,皆是吐下發(fā)汗后不解之事,非是正對之法”。以孫真人通徹古今的能力,為什么說傷寒之法不過桂枝湯、麻黃湯、大青龍湯?為什么說柴胡方不是正對之法?無人深究,其實,這正好顯示出孫真人看到的傷寒版本是狹義傷寒的編排。
不論如何否認《黃帝內經(jīng)》與《傷寒論》之間的關系,都改變不了二者密不可分的關系。狹義傷寒以《素問·熱論》為理論依據(jù):“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于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干,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于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jīng)絡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臟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jié)M而嗌干。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于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wèi)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常見的狹義傷寒是按《素問·熱論》計日傳經(jīng)的方式編排條文,《脈經(jīng)》、《外臺秘要》、《千金要方》大多如此。參《外臺秘要》,看狹義傷寒的條文排序:“傷寒一二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療太陽病三日,發(fā)其汗,病不解,蒸蒸發(fā)汗者,屬調胃承氣湯。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頭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方柴胡、瓜蔞根、桂心、黃芩、牡蠣、甘草、干姜。療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與承氣湯,其人小便反青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須發(fā)汗。若頭痛者必衄,以桂枝湯”。計日傳經(jīng),必然涉及到特殊情況,出現(xiàn)不可汗、吐、下的狀況,所以從《脈經(jīng)》開始,大多是按照可與不可的順序,而非三陰三陽的順序編排。
另一種狹義傷寒是華佗之法,按部位相傳?!锻馀_秘要方》:“華佗曰:夫傷寒始得,一日在皮,當摩膏火灸即愈。若不解者至二日在膚,可法鐵服解肌散發(fā)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者至三日在肌,復發(fā)汗則愈。若不解者,止。勿復發(fā)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蘆丸微吐則愈。若更困,藜蘆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則愈,視病尚未醒,醒者復一法針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則可下也”。華佗繼承了扁鵲一脈的傷寒治法,參《史記·扁鵲傳》,扁鵲將病分為腠理、肌膚、腸胃三層,骨髓為不可治。華佗進一步以“皮、膚、肌、胸、腹、胃”劃分為六個病位,前三日汗之,四日吐之,五六日下之。
狹義傷寒的三陽病是表寒證,適合于附子發(fā)汗,而三陰病呈現(xiàn)里熱實證,適合于大黃攻下,總結為一句話就是“未滿三日者,可汗。滿三日者,可泄”。所以,狹義傷寒重視可吐不可吐、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而廣義傷寒三陰三陽篇對可與不可不重視,節(jié)本干脆刪除。我們學習的宋本《傷寒論》雖然沒有可與不可篇,但依然保留了大量傷寒一二日、四五日、傷寒六日、八九日等等原始條文,從中可以看到狹義傷寒計日傳經(jīng)的影子。
其次,狹義傷寒雖然也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但嚴格區(qū)分傷寒、熱病、時氣?。ㄏ喈斢谳o行訣中的天行?。?、溫病之不同,不同的疾病用不同的處方。如此才能理解以孫真人不世出之大才,說出傷寒之法不過桂枝湯、麻黃湯、大青龍湯而言的話,因為他晚年看到“江南諸師秘仲景方不傳”的是狹義傷寒,可與不可的順序編排,別說白虎湯是治熱病的,連柴胡湯都是治“吐下發(fā)汗后不解”的方子。
仲景先師發(fā)現(xiàn)了狹義傷寒與熱病、時氣病、溫病之間互有交集,掌握不好可與不可,極容易出現(xiàn)誤治,寫了大量糾偏的條文。但想糾正神醫(yī)華佗的學術理論,扭轉中醫(yī)人延續(xù)數(shù)百年的思維模式,可知有多難。一切的轉機來自唐朝的王冰,他注解《黃帝內經(jīng)》時,拿出了獨家秘傳的七篇大論,其中就有仲景先師所說的《陰陽大論》,這為廣義傷寒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到了大宋仁宗朝,樞密使高若訥推薦其子高保衡與次婿林億校正《傷寒論》時,就是以王冰的七篇大論為基礎,將傷寒、熱病、時氣病、溫病的條文重新編排,裝入宋版《傷寒論》之中。后世溫病醫(yī)家把陽明中風納入溫病范疇,那是因為廣義傷寒本包括了熱病,這也是傷寒大家始終認為傷寒包括溫病的原因。
站在“七篇大論”氣化學說的角度看校正以前的條文,“文理錯亂”,但如果站在“熱論”的角度看,不乏合理之處。不可否認的是,林億校書使華佗一脈的狹義傷寒一蹶不振,而仲景傷寒得以繼承與發(fā)展。林億版?zhèn)膭犹?,顯然不能為當時的傷寒大家所接受,所以,宋朝出現(xiàn)狹義傷寒與廣義傷寒共存的局面。除林億的廣義傷寒外,還有傷寒四大家,《類證活人書》的朱肱,《傷寒發(fā)微論》、《傷寒百證歌》的許叔微,《傷寒總病論》的龐安時,《仲景傷寒補亡論》的郭雍,郭雍的師父常器也是當時的傷寒大家。這些傷寒名家所持觀點,仍以狹義傷寒為主,所以逐漸不為人知,直到清朝才被埋首于考據(jù)學的文人翻出來,但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即使方有執(zhí)高舉孫思邈真人的三綱鼎立(一則桂枝,二則麻黃,三則青龍)學說,也不被主流傷寒醫(yī)家接受,說明到明清之時,廣義傷寒已經(jīng)深入人心。
廣義傷寒與狹義傷寒的關系如同大乘佛學與小乘佛學的關系,原有的概念被賦予新義,需要重新編排。比如狹義傷寒一日發(fā)熱,就用附子發(fā)汗,廣義傷寒將其放入少陰病。狹義傷寒太陽病發(fā)狂用甘遂下之,廣義傷寒太陽病不可攻下,用到甘遂的十棗湯、大陷胸湯都成為救治太陽病誤治的方子,僅留下太陽病發(fā)熱初期就如狂或發(fā)狂的患者,用桃核承氣湯或抵擋湯下之。狹義傷寒少陽病不可汗吐下,廣義傷寒有了攻下的大柴胡湯,柴胡加芒硝湯。狹義傷寒陽明病胃家寒,廣義傷寒陽明病胃家實,一字之差,陰陽立判。狹義傷寒太陰病要攻下,廣義傷寒太陰病要溫中。在太陽病中必須嚴格區(qū)分適應證的大小青龍湯,在《太平圣惠方》卷八卷九中是太陰病處方,如此我們便理解了在《金匱要略》中,“病溢飲者,當發(fā)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可以混用的原因。狹義傷寒厥陰病是六日發(fā)病的“煩滿而囊縮”,廣義傷寒卻將其作為臟結放入太陽病篇。
現(xiàn)在,有一些醫(yī)生重新審視漢唐醫(yī)學,掀起學習《千金要方》的熱潮,對中醫(yī)事業(yè)而言,當然是好事。但對于傷寒金匱的愛好者,立足宋本,才是入門的正確姿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