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有三道關(guān)口:童子試、鄉(xiāng)試、會試,一名讀書人經(jīng)過這三道關(guān)口后,再經(jīng)過殿試(殿試沒有淘汰,只排定三甲名次),即可獲得進士功名,步入人生巔峰。
那么,考中進士的讀書人,將面臨著怎樣的分配呢?
清朝時期,所有的進士按照殿試成績,分為三甲。一甲有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有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有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從理論上來說,凡是考中了進士的讀書人,都獲得了做官的資格。但是,官職有很多種,級別有很多個,進士能夠當什么級別、什么種類的官職,就需要另外進行考試了。這個考試,叫朝考。
在殿試中取得最好成績的一甲3人,是不需要參加朝考的。他們直接被分配進翰林院,授予官職。其中,一甲第一名(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級別為從六品;一甲第二名(榜眼)和一甲第三名(探花)都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
舉一個例子,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一甲第一名(狀元)進士,是一個叫潘世恩的江蘇吳縣學子,他直接授翰林院修撰。咸豐二年(1852年),潘世恩的孫子潘祖蔭考中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我們熟知的晚清名臣張之洞,也是考中了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清朝早期名臣戴名世,56歲才考上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除了一甲3人,其余進士們都要參加朝考,根據(jù)考試成績分為一二三等。在對進士們進行分配時,要把會試、殿試、朝考成績進行綜合衡量。綜合成績較好的一部分進士,會被分入翰林院,選為翰林院庶吉士;綜合成績較差的一部分進士,要么分到各部院當主事,要么分到地方上去任知縣。
道光十八年(1838年),湖南學子曾國藩第三次參加會試,終于如愿以償?shù)赝ㄟ^會試。可是,不知道怎么搞的,他在參加殿試時發(fā)揮得不好,只考到了三甲第42名,基本上是靠后的一批人。在正常情況下,他這樣的成績連分到各部院當主事的機會都極為渺茫,大概率是要被分到地方上當知縣了。這樣的結(jié)果,肯定是曾國藩所不想看到的。
怎么辦呢?
曾國藩在會試結(jié)束后,通過湖南老鄉(xiāng)、監(jiān)察御史勞崇光,認識了當年會試主考官穆彰阿。在穆彰阿的點撥下,曾國藩在朝考時發(fā)揮得非常好,考中了一等第三名;道光皇帝又聽了穆彰阿的推薦,親自將曾國藩的名次從一等第三名提拔為一等第二名。由此以來,曾國藩進入了翰林院,開始了10年間7次升遷,連升10級的官場奇跡。
相比之下,李鴻章就是一個實力派。他會試名列二甲第13名,殿試名列二甲第36名,朝考取得一等的好成績,波瀾不驚地進入翰林院,當上了一名意氣風發(fā)的庶吉士。
當然,不是每一名進士都有曾國藩這樣的運氣。大部分在朝考中發(fā)揮失常的進士,只能聽從命運的安排。
其實,不管是分到各部院當主事,還是分到地方當知縣,都各有好處。主事負責日常公文的處理與消息的上傳下達,只要與部院堂官關(guān)系處好了,升遷之路并不緩慢;在地方上當知縣,實權(quán)在手,“山中無老虎,猴子充霸王”,有一句俗話是怎么說的?“滅門的知府,破家的縣令?!敝椭h都是地方上說一不二的人物。
轉(zhuǎn)存中...
而且,就算在朝考中發(fā)揮出色、當上了翰林院庶吉士的進士,也未必能笑傲最后。什么叫“庶吉士”?其實就是翰林院的實習生。庶吉士的實習期間一般是3年。期間,由經(jīng)驗豐富的翰林為教習,授以各種知識。3年后,在下次會試前進行考核,稱散館。在散館考試中取得友誼成績(第一等)者,授為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正式成為翰林。第二等分到各部院當主事。第三等分到地方上當知縣。
粗略一看,散館考試中第二等和第三等,與沒入選翰林院庶吉士的進士們是一樣的出路。其實,這里面有門道。散館考試中第二等和第三等之后,不管是分到部院當主事,還是分到地方上當知縣,都是直接上任,不需要候補。沒入選翰林院庶吉士的進士們,則需要候補一定時間,才能充任實職。
乾隆時期的大才子袁枚,文章和詩歌都寫得呱呱叫,可因為散館考試不合格,被外調(diào)做官,當了沭陽知縣,很得當時兩江總督尹繼善的賞識。我們可以設(shè)想,如果不是他后來厭倦官場,辭官回到家鄉(xiāng)隱居,必定能在仕途上有更好的發(fā)展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