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凡寫史,不能不考慮“著述體例”。所謂“著述體例”,不僅僅是章節(jié)安排等技術性問題,還牽涉到史家的眼光、學養(yǎng)、趣味、功力,以及背后的文化立場等,不能等閑視之。
1920年代,梁啟超在南開、清華等校講學,其講稿分別整理為《中國歷史研究法》(商務印書館,1922) 和《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商務印書館,1930) 。前書第三章“史之改造”稱:“史學范圍當重新規(guī)定,以收縮為擴充也?!本唧w說來,就是突出專題史的研究。“治專門史者,不惟須有史學的素養(yǎng),更須有各該專門學的素養(yǎng)”,這與“作普遍史者須別具一種通識”,大不相同[1 ]32、38。在后書中,梁啟超具體論述了五種專史:人的專史、事的專史、文物的專史、地方的專史以及斷代的專史(1)。
1930年代,羅根澤著《中國文學批評史》(北平:人文書店,1934) ,緒言部分專論“編著的體例”,倡言在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基礎上,兼攬眾長,創(chuàng)立一種“綜合體”。具體分為三步:“先依編年體的方法,分全部中國文學批評史為若干時期”;“再依紀事本末體的方法,就各期中之文學批評,照事實的隨文體而異及隨文學上的各種問題而異,分為若干章”;“然后再依紀傳體的方法,將各期中之隨人而異的偉大批評家的批評,各設專章敘述”[ 2 ]34。
粱、羅二君,都是力圖將傳統(tǒng)史學與西洋史學相嫁接,前者視野宏闊,目光如炬,后者更具可操作性——實際上,日后中國許多文學史的撰述,都是這么做的。依照羅先生的設計,實際上是以“紀傳體”為中心——所謂編年體以及紀事本末體,只在設計階段起作用。這與今日頗受非議的大小作家排座次,可謂一脈相承。梁啟超注意到了晚清以降“專史”迅速崛起的意義,大力提倡文學史、美術史、宗教史等,并申明撰寫專史“更須有各該專門學的素養(yǎng)”,這是很有見識的。但專史(專門史)與通史(普遍史)之間的縫隙與接榫,需要重新辨正。在我看來,對于“專史”的撰寫者來說,“通識”的眼光與趣味,同樣十分重要。這里所說的“通識”,既是體例,也是精神。
其實,在某一“專史”(比如“中國文學史”)的研究與撰述中,還可以仿照梁啟超的說法,分出若干類型——或斷代,或分區(qū),或關注作家,或注重作品。所有這些撰述,都必須面對同一個難題:如何在具體寫作中,有效地協(xié)調史家的“功力”與“學問”。換句話說,經歷百年風雨,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再也不是當初林傳甲、黃摩西草創(chuàng)時候的那個狀態(tài),單靠排比繁復的史料,解決不了問題。隨著資料的積累以及學術的推進,包括各種電子數(shù)據(jù)庫的形成,我以為,那個廣義的“通識”,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我的基本思路是:文學史確實屬于“專史”,但在具體的撰述中,有無“通識”、能否在史料的精細甄別以及事件的精彩敘述中,很好地凸現(xiàn)史家特有的“見地”,以至“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將是至關重要的。撰寫文學史,無法完全拋開具體的作家作品;否則,再精微的論辯,都成了七寶樓臺??稍诰唧w的撰述中,如何協(xié)調具體的作家作品與普泛的文體、風格、流派、思潮等,是個難題。有各種解套的辦法,其中之一便是:在文學史撰述中兼容紀傳、編年與通論,讓這“三駕馬車”相得益彰。
此前,我一直順著這個思路在思考,也有過若干嘗試,得失兼具;沒能取得大的進展,本不好意思吹牛??捎袃蓚€因素,促使我收拾飄散的思緒,重新加入關于“文學史寫作”的對話。一是北大中文系李楊教授應某雜志之邀,對我進行學術專訪時,再三追問:為何沒能完成當初被寄予厚望的《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 李教授的解釋是,我的文學史觀有點“另類”,不以尋找“大家”或確立“經典”為目標,而是希望“弄清小說作為一種知識的譜系”,這種方法與“??碌闹R考古學方法有一致的地方”[3] 。另一個直接的刺激是,陳文新主編18卷本《中國文學編年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的出版。在談及這套大書的編纂主旨時,陳文新稱,在20世紀的中國文學史寫作中,“紀傳體一枝獨秀”;而在他看來,“與紀傳體相比,編年史在展現(xiàn)文學歷程的復雜性、多元性方面獲得了極大的自由”[4 ] 。
所有這些,都促使我回首往事,重新思考18年前那一追求“注重進程,消解大家”的文學史實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