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幫專欄作者 劉開建/文 小木匠/編輯
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編劇總會遇到很多難題,比如,在一個點上會被卡住,短則幾天,長則幾個月。這一點始終不通,始終不通故事就沒法建立。而編劇就是通過解決這一系列不通的點,使得創(chuàng)作能力得到提升。
我們也可以把編劇對于故事方面的創(chuàng)作力叫做思考力,思考力如同人的肌肉一樣,可以通過長期的定期的練習得以提升的。它優(yōu)于肌肉練習的一點是,經過一段時間它會轉化為一種能力,而且不會反彈。
我們創(chuàng)作能力的強弱也就是創(chuàng)作層面思考力的強弱,那么這種思考力該如何有效的進行提升呢?
一、創(chuàng)作中的病癥
編劇的成長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創(chuàng)作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前幾年需要系統(tǒng)的學習,后面幾年還要進行大量的實踐練習,在這之后,才有可能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作能力。這方面,編劇和醫(yī)生的職業(yè)特點有點類似。
一個故事被創(chuàng)作出來,是基于這兩個基礎之上:
一、創(chuàng)作者經歷過長期大量的創(chuàng)作練習,已經習得了一定的創(chuàng)作能力;
二、創(chuàng)作者對于這個故事,經過了深入的投入性的思考,才敲出了這個故事。
沒有這兩個基礎,故事一定是不及格的。但是現(xiàn)實情況是,不具備這兩個基礎,仍然創(chuàng)作了,仍然拍攝了,仍然播出了,這就是做爛片的方法論。
比如演員隨意篡改臺詞,隨意調整人物性格,不排除一些演員會有一些比較好的想法,但是對于絕大多數(shù)演員來說他們并不具備修改臺詞修改劇情的能力,如前面我們所說的,一他沒有長期的系統(tǒng)的學習創(chuàng)作,二針對于這個故事,他沒有經過深入的投入性的思考。
我們可以把這種做法叫:抖機靈。
實際上在創(chuàng)作上的“抖機靈”是非常常見的,很多并沒有經過長期系統(tǒng)學習的人,一拍腦袋出來個想法,就覺得自己這是在創(chuàng)作了。
創(chuàng)作需要深度的投入性的思考,思考只停留在淺層,時間只維持在3到5分鐘,那這樣的思考不會得到什么高質量的想法。沒有創(chuàng)作能力為基礎,又只停留在淺層的思考,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東西基本是不能用的。
前面的文章中我們提到過類似的例子。
《“頭腦風暴式”的創(chuàng)作方式為什么錯了?》(點擊標題即可查看),如果參與頭腦風暴的人,在進行頭腦風暴之前,都沒有對于這個創(chuàng)作選題進行一番深入的思考,那他就得不出屬于他自己的看法,就發(fā)現(xiàn)不了自己的真正的疑惑和難題,他的思考停留在淺層,那么他指出的問題他提出的想法也是很表面化的。
那這樣一幫人的頭腦風暴能夠得到什么有用的東西呢?很多時候只不過是在浪費時間罷了。
在文章《這樣的場景設計為什么錯了?》(點擊標題即可查看)我們指出了一種場景設計最容易犯的錯誤,那就是“串場景”,什么叫“串場景”呢?就是覺得哪個場景好看,就把它列出來,然后寫上一堆這樣的場景,把這樣的場景用時間軸串起來,成了一個劇本一個故事。這樣的創(chuàng)作方式,就是沒有建立在深入思考之上。
及格的故事,是找到故事的邏輯,然后再以此建立場景。
而哪個場景好看就不停的疊加哪個場景,是完全由淺層的思考來驅動的,這是因為創(chuàng)作這個故事的人,還沒有能力深入到故事的內在去尋找故事的邏輯,而不得不去羅列一堆場景。
我們可以把我們的思考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深層的,一個是淺層的。
如果你的思考一直停留在淺層,基本不會得到什么高質量的想法;
如果你的思考經常處于深層,可以長時間的處于深層,毫無疑問,你的思考力是很強的,也最有可能創(chuàng)作出好的東西。
二、投入性思考
在《思考力》(黃農文著)一書中,作者提到了“投入性思考”一詞,作者提倡通過絕對的投入性的思考來解決難題。在創(chuàng)作中也是如此,真正讓我們受益的是深層的投入性的思考。
1.大腦的天性
如果我們利用上午9點到12點這段時間,做思考性的創(chuàng)作,(注意,這里是梳理思路找想法,而不是坐在電腦前敲下腦子中已經有了的想法。)那么我們實際上能夠把精力全部聚焦于思考上的時間有多少呢?
你可以對自己的思考習慣和創(chuàng)作習慣做一個記錄,如果不是時間非常緊迫,3個小時的時間,能夠有40分鐘全部用在思考創(chuàng)作的問題,已經是高效了。因為很多時候你是在走神的,你為什么走神?因為你的思考遇到難題了,一旦遇到難題,大腦的第一反應就是退縮,這是大腦的天性,大腦的天性就是懶惰。大腦一退縮,它自然就會去想更省力的事情:
比如想一下最近發(fā)生的事,幻想一下一些美好的場景,想到以前發(fā)生過的一些舊事,就這樣天南海北的聯(lián)想,可能從窗外的一聲鳥叫一下子聯(lián)想到初中的一個同學,又從初中的一個同學一下子聯(lián)想到當今的國家大事,就這樣通過一連串的聯(lián)想,你的大腦實際上完成了自己的“偷懶”。
因為這種隨意聯(lián)想會始終讓它處在低耗能的狀態(tài),大腦會感覺很舒服。所以你的時間的利用率很低,你的難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回想一下我們創(chuàng)作的過程,真正耽誤時間的是敲字的過程嗎?
不是,是我們被“卡”住的時間。我們在創(chuàng)作上被“卡”住了,這一點怎么就捋不通了,那我們的大腦就會走神,因為解決這個“卡殼”太消耗能量了。這時候你會干些其他的,刷刷微信、微博,逛逛淘寶天貓京東,找點兒八卦新聞看看。
意識到自己在拖延時間,再去努力解決這個“卡殼”,你仍然覺得它很難,于是你總會不由自主的去干其他的,只到你不得不交稿的時候,不得不去正面解決這個“卡殼”。
比起深層思考,投入性思考更貼切,比起投入性思考,“all in ”更形象,就是我們自己要充分的完全的進入到思考之中,只有我們有大塊的時間做這種投入性思考,我們才更容易解決一些創(chuàng)作上的難題,大腦只有在進入深層的投入性思考的時候,思考的力度才是最大的。
2.投入性思考的時間
實際上做投入性思考需要大塊的不被人打擾的時間,這樣的時間塊最少不低于三個小時,這3個小時中,真正的有效的思考時間可能不會超過一個小時。只有當我們有這樣足夠多的時間塊(每個時間塊不低于3個小時),我們才能進入投入性的思考。
如果我們連續(xù)一周,每天都能夠有3個這樣的時間塊,那我們這一周,大腦就會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tài),這時候大腦思考的力度會非常強,而我們也更容易思考出好的想法。
其實這也從另一方面解釋了,為什么一些導演和演員并不具備調整故事的能力,那是因為出于他們各自的職業(yè)原因,他們并沒有這么多的時間塊來做投入性的思考。
3.投入性思考的好處
如果你有長期的投入性思考的習慣,你會非常享受這種思考的狀態(tài)。因為當你通過你自己的思考得到了一個新的發(fā)現(xiàn),這種愉悅感是非常強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為自己設定這種大塊的時間,最好是連續(xù)一周的時間,專門聚焦于思考一個問題,這樣的做法,不僅有利于解決難題,而且也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思考力。
如果想提升自己的創(chuàng)作力,設定這樣的大塊的時間做投入性思考是最好的辦法。
投入性思考帶來哪些好處呢?
1.讓你發(fā)現(xiàn)以前視而不見的問題。
2.幫你解決現(xiàn)有的難題。
3.鍛煉了你的思考力。
4.讓你找到某些事物內在的規(guī)律。
5.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哪些方面是不足的。
三、問題導向
投入性思考有這么多好處,為什么還不趕緊投入的去思考?那是因為很多人在第一關就被卡住了,因為克服不了人類大腦天性的懶惰,沒法長時間聚焦于思考一個難題。說得形象一點,就是沒法做到“all in” 的狀態(tài)。
如果大腦是一臺機器,那么問題就是這臺機器的燃料。不給它問題,它怎么會思考?你給它小的問題,它就用小的力氣,你給它大的問題,它就花大力氣思考。為什么我們一直強調好奇心,好奇心帶來的是對于問題的洞察,對于問題洞察之后帶來的是思考,思考之后才是解決方案。
當我們進行投入性思考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的一點就是,要不斷地給自己拋出問題,你的大腦其實無時無刻都在想著偷懶,如果你不及時拋給它問題,它就會天馬行空天南海北的去聯(lián)想,讓自己處于低耗能狀態(tài)。不斷的拋給你的大腦問題,你才不至于走神,你才會“all in”.
如果我們像鍛煉我們的肌肉一樣,有意識的鍛煉我們自己的思考力,那我們所獲得的益處會超出我們的想象。思考力的提升和體育鍛煉一樣,都需要我們持之以恒,保持規(guī)律的鍛煉習慣。
如果我們想提升我們自己的創(chuàng)作力,那首先就要加強我們投入性思考的能力。去做投入性的思考吧,去享受這種思考的狀態(tài),這是可以讓我們終身受益的良好習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