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周朝已經(jīng)朝政腐敗,國勢衰微,西戎又不斷攻打鎬京。周懿王在世時,不僅沒辦法扭轉(zhuǎn)這種局面,反而認為是上天懲罰他,所以,成天疑神疑鬼,祈醫(yī)問神,不問政事。于是,一向“天下共主”的諸侯們漸漸對周天子也不再唯命是從。
周孝王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他繼位后,為了重振王權(quán),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注意到,西戎之所以戰(zhàn)斗力強,和他們有優(yōu)良的馬匹有很有大關(guān)系,所以,他招納會養(yǎng)馬的人,為周國蓄養(yǎng)優(yōu)良強壯的馬匹,以擴充軍隊實力。
不過,周孝王盡管為強大周國振興王室做出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生病,他僅在位十五年便病逝了。
周孝王去世后,諸侯們湊到一起,認為祖宗的制度不能廢,還是應(yīng)該回歸父死子繼的繼承制上,所以,姬燮在大家的扶立下,終于登上了天子之位。
姬燮繼位后,諸侯按規(guī)矩要來朝拜。以往,周天子都是站在堂上接受眾人禮拜,但姬燮出于感恩之心,竟一改往日高高在上,接受禮拜的規(guī)矩,而是走下堂來與諸侯們相見。
這一下,周天子的威嚴,再次因姬燮的舉動,而在諸侯們的心中大大下降。
諸侯們本就覺得有扶立之功,再加上姬燮自降身份,所以,大家對他漸生藐視之心,有的諸侯干脆不來朝見進貢了。
這樣的現(xiàn)狀,讓姬燮好生氣惱,又找不到方法改變它。正在苦悶之際,地處偏遠的呂國和蜀國竟然派使者來進獻瓊玉。
姬燮聞聽,非常高興,不顧“天子不迎諸侯”的禮制,親自帶領(lǐng)文武大臣到黃河邊去迎接,并待兩國來使以上賓之禮。
姬燮本想以此鼓勵諸侯們向周王室覲見進貢,可惜,諸侯們認為他自降身份,更加瞧不起他了。
姬燮沒想到諸侯們竟然如此,心里很是憤然,總是覺得老虎不發(fā)威,你當我是病貓。
就在姬燮憤然的時候,紀國的國君紀煬侯,向姬燮構(gòu)陷齊哀公。
原來,紀國緊挨齊國,眼看齊國不斷吞并周邊的小國擴大勢力,紀國擔心有朝一日也會被吞并,但紀國顯然不是齊國的對手,所以便想借姬燮之手,除掉齊國國君齊哀公。
正想殺雞儆猴的姬燮認為,齊哀公既是西周開國功臣姜子牙的后人,又是強國之君,殺他樹威,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所以,周夷王以“有要事商議”為由,召集諸侯們聚到了宮中。
由于齊國與鎬京相距千里,齊哀公好不容易趕來時,已經(jīng)遲到了。
誰知就在他準備列位時,姬燮竟派侍從把他綁了,投到了一口齊人高裝滿沸水的大鼎中,并以熊熊大火把他烹熟了。
姬燮看到諸侯們臉色驚恐,好不得意,緊接著,他又把齊哀公的弟弟呂靜,冊封為齊國國君。
就在姬燮洋洋得意,大施君威時,諸侯們卻認為,他既不遵禮法,也不和執(zhí)政大臣商議,便隨意處置一個國家的最高領(lǐng)導人,心里都對他極度不服,所以,以前來朝拜進貢的也不來了。
最囂張的是楚國國君熊渠,他本來就不服周天子,干脆帶著楚軍一路打到了中原的邊界庸國。庸國是周王室的屬國,眼見就要被吞并,誰知姬燮看楚國軍隊強大,竟睜一眼閉一眼,只裝不知道。
熊渠又率軍順漢水南下,一直打到了鄂(現(xiàn)鄂州一帶)一帶,還仿照周天子分封的那一套,把三個兒子分別給封了王。
熊渠這樣大膽妄為,姬燮都一言不發(fā)。眾諸侯們一見,也顧不得講什么周禮,于是,開啟了你爭我奪,天下大亂的局面,而姬燮一心想重振王權(quán)威嚴的美夢也就徹底破碎了。
在《竹書紀年》中,就記載了這一件命案:“(周夷王)三年,王致諸侯,烹齊哀公于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