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有一個比較常見而看起來也很簡單的詞: 「合氣」。 如第九回「你可備 細說與我: 哥哥和甚人合氣? …… 」第六十四回: 「如今春
梅姐又是個合氣星,天生的 都出在他一屋里。 」
這個詞在其他古代小說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醒世姻緣傳》第八十七 回: 「張樸茂老婆道: 『奶奶,你消消氣罷。 兩口子合氣,是人間的常事,那里放
著就 要跳河? 』」
《三俠五義》第三十九回: 「公孫先生在旁聽得明白,猛然醒悟道: 『此 人來找大哥,卻是要與大哥合氣的。 』展爺?shù)溃?『他與我素?zé)o仇隙,與
我合什么氣呢? 』」 這幾處「合氣」的含義完全相同。
「合氣」是什么意思?根據(jù)上下文來考察,都是生氣、慪氣、吵架一類意思。
《金瓶梅詞典》白維國 《金瓶梅詞典》釋為「斗氣; 為意氣相爭。 」
《辭源》釋為「慪氣,生氣」,龍潛庵《宋 元語言詞典》釋為「生氣,慪氣」,《漢語大詞典》釋為「慪氣; 賭氣」,陸澹安《戲 曲詞語匯釋》釋為
「賭氣」。
據(jù)筆者了解,這個詞在魯南、蘇北、豫東一帶的口語中還 是一個相當活躍的詞,使用頻率極高。
其含義即「 (與別人) 生氣」「吵架」。 甚至兩人 打起架來,別人也可以說他們「合氣」。 但并無「賭氣」之意。
其實這個詞在早在元曲中就已經(jīng)多次出現(xiàn),如元代關(guān)漢卿《金線池》:「祇為杜蕊 娘他把俺赤心相待,時常與這虔婆合氣,尋死覓活,無非是為俺家的緣
故。 」
楊顯之《瀟 湘雨》: 「怎么我這眼里連跳又跳的,想是夫人又來合氣了。 」
李行道《灰闌記》: 「員 外,我今日為孩兒張林不孝順,與老身合氣,你討些砂仁來送我,做碗湯吃。 」
用法與 在小說中毫無二致。
「合氣」中的「合」應(yīng)該怎么讀?我翻檢了多部辭書,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注為「hé」。
按照這些辭書所注,「合」字有二音:一讀為「hé」,這是最常見的讀音,在以「合」
構(gòu)成的詞語(如「合作」「合口」「合適」等)中都讀為「hé」;一讀為「gě」,十「合」 等于一升。
所有詞典都說,祇有作度量單位的時候才讀「 gě 」。 但從現(xiàn)在仍然存在的語 言現(xiàn)象看,并非如此。
以「合」字構(gòu)成的詞語里,有幾個在口語中不是第一個讀音,而 是第二個讀音。
《金瓶梅語音研究》「合氣」,吾鄉(xiāng)徐州及周圍地區(qū)讀作「géqì」,而不是「héqì」。
李申先生著的《徐 州方言志》就收入了這個詞,但他寫成了「格氣」,釋為「因鬧意見而生氣」,意義與 《金瓶梅》的用法完全相同。
其實「格氣」即「合氣」。 還有別的寫法,如《西游記》第 八十三回: 「你那索兒頗重,一時捆壞他,閣氣。 」
這里把「合」寫成「閣」,正說明 二者應(yīng)是同音。
蒲松齡在《聊齋俚曲集》里則把這個詞寫成「咯氣」,可見清代山東地 區(qū)也是這個讀音。
又見吳振清〈河北、天津方言中元曲詞語例釋〉一文,謂河北部分地 區(qū)也有「合氣」一詞,「合」亦讀為「 gě 」,聲調(diào)有小異。
另一個詞「合伙」,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讀作「héhuǒ」,但在老年人的口語中讀作「géhuǒ」 的更多。
《徐州方言志》里寫作「敆伙兒」。 敆,《康熙字典》引《集韻》作「葛合切」, 即「 gé 」。
這個讀音在廣大北方地區(qū)通行,祇是寫法不同,以致人們沒有分清它實際是 一個詞。
比如有人寫成「搿伙」: 「要買花生仁,這都是老田叔打的主意,是他要和我 搿伙干的。 」[ 1]
「說我們摳搜老百姓的錢,好搿伙著吃喝? 」[ 2]
還有人寫成「擱伙兒」: 「你和韓孬他娘擱伙宰羊趕集,耽誤農(nóng)活兒,有沒有這事? 」[ 3]
《漢語方言常用詞詞典》 釋這兩個詞都是「合伙」,讀音分別注為「 géhu ǒ 」和「 gēhu ǒ r 」,聲調(diào)稍有不同。 實際 上就是古代小說中的
「合伙」。
《漢語方言常用詞詞典》「合伴」也與此相類,如《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兩客人也做完了生意,仍舊合 伴同歸。 」
《九命奇冤》第三十一回: 「同去也好,他兩位氣色極佳,兄同著合伴,也 可以仗著他兩位,逢兇化吉。 」
《漢語大詞典》釋意作「結(jié)伴」「合伙」是對的,但注 音為「 hébàn 」也值得商榷。 這里的「合」不但在北方口語中讀作「 gé 」,在吳語中也一 樣。
《漢語方言常用詞詞典》: 「合: gé 吳方言。 約; 邀。 合仔一班小弟兄。 」[4]
由此可見,某些詞典注音并沒有作詳細的方言調(diào)查,不知道它的真正讀音,祇是坐 在研究室里搞紙上談兵,祇從字面上想當然。
搞語言研究而不熟悉民間的習(xí)慣讀法,祇 靠聽廣播搞規(guī)范,祇能破壞傳統(tǒng),貽害后人。
李瓶兒是《金瓶梅》主人公之一,所謂「金瓶梅」,中間那個「瓶」字就是指她。
那么,我為什么要在「兒」字加上引號呢?這也正是這篇短文所要談的話題,即李瓶兒 名字中的這個「兒」字,要不要讀出來?
不用說,金學(xué)的同行大多可能認為我在故弄玄虛大家都把她的名字讀成,「李瓶兒」, 如不讀出來,豈不少了一個字,變成了「李瓶」,那么「兒」字還
有什么用?
問題正在 這里,《金瓶梅》第六十三回的回題就是「親朋祭奠開筵宴,西門慶觀戲感李瓶」,看 來李瓶兒真正是名字正是叫「李瓶」。
雖然大部分回題中寫的是「李瓶兒」,祇有這一 處寫「李瓶」,但我們?nèi)钥梢钥隙ㄋ拿制鋵嵤莾蓚€字。
那個「兒」字有什么用? 回 答是: 那祇是一個提示符號,提示在讀「李瓶兒」的時候,把「瓶」字讀成卷舌音,亦 即我們平時說的兒化韻。
兒化韻在《金瓶梅》中運用相當廣泛,不但人名中有,再如玉 簮兒、王六兒、來旺兒、鐵棍兒等; 各種物事也多帶「兒」字,如「碟兒碗兒」「桌兒 椅
兒」「餡餅兒」「人兒」,甚至連「龜卦」都說成「龜兒卦」。
像《金瓶梅》兒化詞 如此之多者,古代文獻中恐怕找不出第二部來。 但這是否說明在《金瓶梅》創(chuàng)作的時代, 祇有《金瓶梅》所描寫的地域口語中的
兒化詞匯才最多呢? 那倒不一定。
一般而言,帶 兒化的詞同時還有一個不兒化的發(fā)音,比如「碗兒」也可以不發(fā)卷舌音,這樣寫出來就 是「碗」一個字。
因為兒化音的口語性很強,而古代很多文人讀書著文以文言為正宗, 最忌諱口語進入書面語,所以即使口語中有兒化音,他也不會反映出來。 這就是
經(jīng)史等 所謂「正規(guī)」文體中不見兒化詞匯的原因。
即使宋元以來白話文學(xué)逐漸發(fā)達,一般文人 也盡可能回避太俚俗的詞匯,其中就包括兒化詞。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古代文人并非人人都懂得兒化詞
的表示方法,即使現(xiàn)代的 文人也很少有人懂。
比如吾鄉(xiāng)口語中的兒化音也不少,但寫成文字沒有誰在某個兒化詞 后面加個「兒」。
因為在很多人看來,兒化音同樣是一個音,與非兒化音沒有什么區(qū)別, 讀出來也是一個音節(jié),寫成文字當然也祇能寫成一個字。
這恐怕不是一時一地存在的問 題,即使在文人中,這在古代也應(yīng)該是一個有帶傾向性的共識。 否則,為什么兒化詞匯 何以那么少?
按照語言學(xué)家的說法,兒化詞匯的產(chǎn)生與「兒」這個詞有關(guān)系,而且關(guān)系相當密切。
《漫話》簡言之,兒化詞匯都是「兒」滋生出來的;沒有「兒」這個詞,就沒有兒化詞匯。
此說 確否,我總覺得很可疑。 敝以為,如果說兒化詞與「兒」有什么關(guān)系的話,那就是它們 都是卷舌音。
至于意義上的聯(lián)系,也就是「兒」字如何從實一步步「虛化」為一個詞尾, 全是臆想出來的,這種所謂「虛化」根本就不存在。
比如說「兒」的本義為「孺子」, 所以帶兒化詞均有小、親昵的含義等。
《世說新語》中的「侍兒」「偷兒」是屬于最早 出現(xiàn)的兒化詞,但既沒有「小」的含義,也沒有「親切」的含義。
兒化詞中的「兒」與 作為詞綴的「子」「頭」并不相同,它并不是一個音節(jié)。
在口語中,「桌子、椅子」「前 頭、后頭」中的「子」和「頭」都是發(fā)音的,但帶兒化詞的「兒」是不發(fā)音的。
有人說 歌詞中有「馬兒」「魚兒」「花兒」,其中的「兒」也是發(fā)音的。
其實,歌詞也是書面 語,歌唱與朗誦的時候雖然可以讀出聲來,但那祇是臨時的,是為了湊音節(jié)。
回到正常 的口語交流中,祇用卷舌的方式說「馬」「魚」即可,不可能把「兒」也說出來。
馬玉 濤唱「馬兒啊,你慢些走」時,「兒」字是唱出來的,但她在日??谡Z中,不會把「馬 兒」說成兩個音節(jié)。
《金瓶梅》中有小廝名「來旺」,有時又寫作「來旺兒」。 雖然前 是兩個字,后者是三個字,但在實際的口語發(fā)音中,都是兩個音節(jié),祇是前「旺」
不卷 舌,后「旺」卷舌而已。
在書面語中卻不同,前為兩個音節(jié),后為三個音節(jié),所以與之 相對的詞也應(yīng)該有兩字與三字之別。
崇禎本《金瓶梅》插圖《金瓶梅》第二十五回的回題是「雪娥透露蝶蜂情, 來旺醉謗西門慶」,「來旺」對「雪娥」。 但緊挨著的第二十六回,回題是「來旺兒遞 解徐
州,宋惠連含羞自縊」,多加了一個「兒」字,以與「宋惠蓮」相對。
文言中的很 多虛詞,在詩詞中往往充當這種臨時的「足句」「足音」的作用,但不能因此認為口語 中也是如此。
有的語言學(xué)家為判斷詞中的兒化詞設(shè)置了一個標準,認為凡在詩詞中占一 個音節(jié)者,皆非兒化詞,這里的「兒」還有仍應(yīng)作實義理解。
事實上并非如此,《金瓶 梅》凡帶「兒」字的人名,皆可自由變化,增刪自如,說明占不占一個音節(jié)與是否兒化 并無關(guān)系。
兒化詞中的「兒」字,祇是一個提示符號,就像標點中的問號「? 」,它祇 標志著前面那個字的讀音。 「? 」提示前面那個字是疑問語氣,「兒」
則提示前面那個 字發(fā)卷舌音。
王力先生早就說過,把「兒」字當作「詞尾」是不妥的,應(yīng)作為「記號」 的一種─名詞后附號。
還是回到題目上來,「李瓶兒」雖然寫成三個字,但應(yīng)讀成兩個音節(jié)。
《紅樓夢》 借鑒模仿《金瓶梅》的地方不少,故事中王熙鳳跟前有個「平兒」,大多數(shù)人讀為兩個 音節(jié),其實這里的「兒」字也是兒化標志,并非名字
的一部分。
明清口語已與現(xiàn)代相差 不大,「兒」字是罵人的話,潘金蓮就經(jīng)常罵西門慶「我的兒」,如果那么多的人名中 都有個「兒」字,豈不是笑話!
近年有港臺女藝人為求獵奇,多位藝名竟叫「××兒」, 乃不懂此理之故。
《之乎者也非口語論》注 釋:
1《獨幕劇選》。
2呂劇《碧水長流》。
3《北方文藝》1964 年第3 期。
4 倪海曙《雜格嚨咚》。
文章作者單位:南開大學(xué)
本文獲授權(quán)發(fā)表,原文刊于《孟昭連<金瓶梅>研究精選集》,2015,臺灣學(xué)生書局有限公司出版。轉(zhuǎn)發(fā)請注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