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青源惟信禪師講到自己修佛悟道的歷程時說:“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人生有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滿禪機的語言來說明,這段語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看山是山
人生的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涉世之初,還懷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新鮮,對一切事物都用一種痛真的眼光來看待,萬事萬物在我們的眼里都還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對許多事情都懵懵懂懂,卻固執(zhí)的相信所見到的就是最真實的,相信世界就是按設(shè)定的規(guī)則不斷運轉(zhuǎn),并對這些規(guī)則有種信徒般的崇拜,最終在現(xiàn)實里處處碰壁,從而對現(xiàn)實與世界產(chǎn)生了懷疑。
看山不是山
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紅塵之中有太多的誘惑,在虛偽的面具后隱藏者太多的潛規(guī)則,看到的并一定是真實,一切如霧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似假。
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們在現(xiàn)實里迷失了方向,隨之而來的迷惑、彷徨、痛苦與掙扎,有的人就此沉淪在迷失的世界里,我們開始用心的去體會這個世界,對一切都多了份理性與思考,山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山,水也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水。
水非水
山非山
看山還是山
人生的第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是一種洞察世事后的返璞歸真,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這種境界。
人生的經(jīng)歷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斷地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認識到“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棄的是什么,這時,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看在眼里只是這山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種內(nèi)涵在內(nèi)了。
佛語
無(有)我相,無(有)人相,無(有)眾生相,無(有)壽者相。
這是一種境界,反應(yīng)了一個人不同時期的一種心境。起初,我們有自我意識后,先停留在有我之境,可謂自私心,受本能影響,不由自主。
隨著生活閱歷的不同,受到這個大世界環(huán)境的影響逐漸的成熟,開始確立自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開始學(xué)會了學(xué)習(xí)分享融會貫通。逐漸的達到了另一種境界,無我之境,又可稱為忘我之境。
這時有了責(zé)任心,不再僅僅有我執(zhí)我,很多事明明自己不喜歡做的事,但為了家庭責(zé)任,國家責(zé)任也必須承擔(dān)起來。這種狀態(tài)并非絕對的無我,還摻雜著有我境,也就是自私心。隨著心境的更進一步的大成才達到了真正的無我。
然而,僅僅達到了無我境還是會受到大世界環(huán)境的影響的,這種境界不穩(wěn)定,隨時可能掉落到有我境。因為無我后仍有他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因此,還需要更進一步打開心之門,分享如來藏。直到心成了空心的時候才真正境界大成。這時再修道就如水灌入,水到渠成。
一輩子做人,怎樣算是做好了人? 一輩子處世,怎樣算是成功的處世?
不如闊達的心態(tài),人生在世,無非是讓人笑笑,偶爾也笑笑別人。
曾經(jīng)滄海之后,再去看世情,無非是云淡風(fēng)清,不過是日升日落般的泰然了。
其實,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需精心去處世,這才是真正的做人與處世了。
圖片:網(wǎng)絡(luò)
文字:朱鼎文
排版:朱鼎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