パワハラ,中文意思:職權騷擾、職場霸凌。
「パワハラ」是「パワーハラスメント」的縮略形式,「パワーハラスメント」是來自英文(power harassment),意思是指上司等利用自己的權力給下屬進行欺凌或騷擾等,由于經(jīng)常發(fā)生在職場上,因此一般稱為職場霸凌。
日本職場上除了「パワハラ」之外,「セクハラ」一詞也是很常見的,同樣是來自英語的sexual harassment,即「セクシャルハラスメント」的縮略形式,意思是性騷擾。
另一方面,疫情后,伴隨著日本各大企業(yè)遠程辦公的逐漸普及,通過聊天軟件完成業(yè)務溝通的風氣也越來越盛行。不論是深夜還是周末都會有人發(fā)送工作上消息,導致接收方的手機響個不停,這也成為一種煩惱。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聊天騷擾”(チャトハラ)。
「聊天騷擾」也屬于工作騷擾
聽著有點離譜,但最近這種趨勢,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日本媒體的報道中。
哪些屬于「聊天騷擾」,比如以下兩種現(xiàn)象:
在休息日發(fā)送大量消息
要求他人在非工作時間對消息等做出回應
有在大企業(yè)上班的朋友聊到,現(xiàn)在公司里的年輕人動不動就想離職,而且他們對于職場的各種“ハラ”的應用,如火純青。
在以前,擇一事,善終身的匠人精神一直是日本文化的一個縮影。在日本職場,公司雇員的流動率和跳槽率也始終保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準,相比于其他國家,日本的年輕人被認為較少會輕易換工作。
但如今時代變化下,日本年輕人已經(jīng)不愿意再當牛馬。一言不合就辭職的不在少數(shù)。那種 " 進了大公司就能終生無憂 " 的路線已經(jīng)不復存在。
我的一位日本朋友佐藤說道:“我既看重工作,也看重工作之外的事情?!备M畛鲎约骸?/span>
年輕人這樣做的底氣,也同樣來自于勞動市場的變化,2024年8月,日本職位空缺與應聘者比率為2.83倍。這意味著,就算年輕人辭職,也不愁找不到新的工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宿命。而這屆年輕人的福報就是,他們擁有父母所沒有的東西:選擇。
日本從2020年6月1日起實施了一項新勞動法,明確規(guī)定企業(yè)管理人員不能利用手中職權欺負員工,包括大聲訓斥、身體攻擊等行為。如有違反,將受到處罰。這項法律主要適用于大型企業(yè),中小企業(yè),并從2022年4月開始適用?。
為此,日本大企業(yè)也明確禁止騷擾行為、設立懲罰措施,并對員工進行防止權力騷擾的教育。這些措施雖旨在減少職場霸凌的發(fā)生,保護員工的權益?,但也給少數(shù)想脫離職場束縛的年輕人“鉆了”空子。
怪就怪在人口勞動力短缺,日本企業(yè)甚至不得不出各種福利搶人,搶人熱潮始終是把“達摩克里斯之劍”懸在島國上空,不知何時會引發(fā)一輪新的危機。
額外科普一下(提前給老板們避雷):
除了上文提到比較廣為人知的セクハラ、パワハラ外,比如マタハラ(對孕婦作出討人嫌的行為)、モラルハラ(以一般社會規(guī)范為理據(jù),出自私心的大條道理責備下屬)之外,
在日本其實還有各種各樣的ハラ(騷擾),如下:
エアハラ(air harassment):故意破壞氣氛,讓特定的人處于不利。雖然說日本有“空気読めない”的說法(不會察言觀色分析氣氛),不過這種エアハラ的最大特點就是,是有意圖的地破壞氣氛,讓別人難堪。
アルハラ(alcohol harassment),スモハラ(smoke harassment):強迫員工飲酒或吸煙,比如要求下屬一口氣干杯、或者不喝不行,一定要抽煙才可以之類,當然酒醉后的失言或失禮行為也算是アルハラ。
スメハラ(smell harassment):因為自己不注意而讓自己的體臭、過濃的香水味等氣味引起周圍人的不快,讓別人不得不忍耐。
ソーハラ(social harassment):強迫下屬交換的社交軟件帳戶,不停檢查更新要求點贊,留言什么的。
セカハラ(second harassment):指那些投訴性騷擾的受害人,反而遭盜公司更加惡劣的待遇,使受害者在公司中變得沒有立場。
エイハラ(age harassment):因年齡而受到偏見,多數(shù)發(fā)生于女性身上。比如對剛剛過了30歲的女性說:“果然是人老珠黃,干什么都不行!”“怎么還沒結婚??!剩女!”之類的。
パーハラ(personal harassment):個人方面的事情被批評,包括外表、習慣、生活方式等,又或者被追問私人生活相關的事情。
ブラハラ(blood harassment):這個可能在喜歡分析血型的日本比較盛行,以血型去判斷他人的性格,從而讓人感到不快。國內的話又可能是星座吧?
レイハラ(racial harassment):因出身地或人種而受到不公待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