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眾所周知,寺院是修行的地方,是可以接受人們的香火、供奉和捐贈的。
寺內(nèi)很多地方也會設(shè)有功德箱,用來勉勵人民多做好事、多積德行善、以祈求平安多福。
但偏偏有這么一個寺院,就像是眾多寺院中的一股“清流”。
它既不收門票、也不設(shè)功德箱、還禁止香客們捐錢,寺規(guī)更是嚴苛到嚇人,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
古時候,人們習(xí)慣性把和尚住的地方叫做寺,尼姑住的地方叫做痷。
但有這么一個例外,明明里面住的都是女子卻也叫做寺,這就是遼寧道源寺。
道源寺原名觀音寺,在遼寧省海城接文鎮(zhèn),是遼寧省著名寺院大悲寺的下院,與上院大悲寺相距約60公里。
道源寺于2001年時在大悲寺僧團的指導(dǎo)下,由妙融比丘尼主持創(chuàng)建,至今已有二十余載。
雖然寺院成立的時間不長,但道源寺地理位置十分清幽,地處深山之中,四面群山環(huán)繞,每當煙霧繚繞之時,仿佛世外桃源一般,這里遠離了塵世的一切喧囂。
道源寺建立之初目的是為了緩解大悲寺僧人日益增多的壓力,也為了將男女僧人分開安置,因此大悲寺開辟了下院道源寺。
所以寺內(nèi)的修行者只有一種性別,里面所有的僧人都是女子。
剛剛成立的道源寺女尼較少,只有2名,直到2002年7月,寺院對在此修行的17名女居士經(jīng)過重重考驗后,才同意她們剃度出家。
這些剃度出家的女僧人都是因緣際會,受到佛法感召,自愿放棄紅塵名利到這里苦行清修的。
她們之中不乏職場精英、知識分子,但因為各種原因,而自愿放棄世俗身份,徹底斷絕了紅塵,從此不再貪戀世間一切,只求一心向道、弘揚佛法。
雖然道源寺成立至今,時間并不悠久,但短短的二十余年,寺內(nèi)常住人口已達到百人,其中僧眾五十余人,發(fā)心出家眾三十余人,臨時來寺院發(fā)心干活的女居士二十余人。
大家可能會覺得不就是出個家嗎,這有什么難的?
可偏偏想在道源寺出家就很難。
3
雖然道源寺規(guī)模不大,但寺中規(guī)矩頗大,聽起來甚至有些嚇人,連一些男僧寺院都沒有這么嚴格的戒律。
佛教有言曰:念佛無難事,所難在一心,一心亦無難,難在斷愛根。
念佛不難,修心難。
想來道源寺剃度出家之人,首先就要斷情絕愛,不僅要了斷愛情,連親情都要割舍,其次就要做好吃苦耐勞的心理準備。
在這里修行的女尼們都是要做苦行僧的,她們除了要摒棄紅塵世俗之外,還要經(jīng)過2-3年以上的嚴格考驗,才能剃度出家,出家以后的戒律更是嚴苛至極。
道源寺就像一個專門吃苦的地方,寺里所有人每天都按照一樣的規(guī)矩進行修行,周而復(fù)始。
她們每天凌晨2點起床誦經(jīng),然后坐禪、念佛、聽法。
中午的時候吃一頓飯。
午飯過后,一點五十僧人準時打板、跑香、打坐,每天打坐時間為“五支香”,即需要燃燒五支香的長度。
到了晚上10點的時候準時休息,算算這一天的睡覺時間,只有4個小時。
每天都是這種作息,想想就很嚇人,但道源寺的女尼們每天都在重復(fù)這種生活,雖為女子,但毅力驚人。
道源寺還幾乎斷絕一切非必要的外界接觸,寺院之中沒有電腦、電視、手機等一切電子產(chǎn)品。
寺里面也不做佛事,僧人和發(fā)心出家者平時不能夠外出,如果有事情必須要外出辦理,比如生病等,也要由常住統(tǒng)一安排,才能準許外出。
寺里所有的人要嚴格遵守包括每天吃一頓飯的8項戒律:
第一戒:持不捉金錢戒。
第二戒:日中一餐。
第三戒:行腳、乞食。
第四戒:不接客僧禮。
第五戒:一切供養(yǎng)歸常住。
第六戒:三衣缽不離身。
第七戒:不化緣、不求人。
第八戒:依教奉行。
這些戒律,看似簡單,但要長此以往的堅持,不僅考驗女僧人們的體力,更考驗她們的心志,只有一心向道,虔誠磨礪才能在道源寺中待下去。
4
一般寺院都希望自己能夠名聲遠播、香火鼎盛。
因為香火是一個寺廟不可或缺的存在,它既能代表一個寺廟的興盛程度,也能為寺廟帶來一定收入,但在道源寺卻是不被允許的。
在這里不僅不讓宣傳、不收香火,更是連一個功德箱都沒有。
不搞宣傳,就不能吸引游客,沒有功德箱,就不能搞經(jīng)營買賣,這從根源上就斷絕了金錢的來源。但寺中會設(shè)有流通處,在流通處的經(jīng)書、佛像等法物會免費供香客們鑒閱。
道源寺之所以如此行事,就是因為她們的第一條戒律就是不捉金錢戒。
不捉金錢戒就是要寺中僧人依照佛陀戒律而行,終身不得摸錢、不得儲蓄。
所以金錢對她們來說毫無用處,一切的衣食住行都要靠自己,她們要靠自己打水、種菜、種糧,就連穿的衣服也要簡單樸素,一年到頭的常服都是灰色的僧袍,有的衣服磨破了,就自己打補丁,縫一縫接著穿。
在物欲橫飛的時代,道源寺的女僧人們用她們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金錢不是萬能的。
如果說修行者對金錢都是視為糞土的,那么道源寺的第二條戒律日中一餐就不是常人所能接受和堅持的了。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边@要一頓不吃,還能堅持堅持,這要天天不吃、年年不吃,那就十分令人欽佩了。
在道源寺中,僧人們要依照寺規(guī)戒掉口腹之欲,所有的女尼們只能在每天中午吃一頓飯,而且過午不食,每天只吃素食,這對女尼們的身體來說是一種很大地考驗。
寺里的齋飯通常以米飯、白菜、土豆、豆腐為主,為了避免殺生,女尼們在煮飯和炒菜前,還會仔細的將大米和蔬菜中的蟲子挑揀出來,挑揀完了才會劈叉做飯。
長年的這種飲食習(xí)慣,導(dǎo)致寺中的女僧人們外形都十分清瘦,也因為食素,她們的精神狀態(tài)都十分飽滿。
要說道源寺最特別的一項戒律就是行腳了。
道源寺女尼秉承六和敬依八敬法修行,每半月要到上院大悲寺請教戒,每年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結(jié)夏安居,每年八月十五行腳乞食,行頭陀行。
所謂頭陀行,又稱二時頭陀,是指春秋兩個季節(jié)行持,要求僧人外出行菩薩道,這也是僧人們一種心甘情愿自我行苦、吃苦的修道方式。
現(xiàn)在苦行僧已經(jīng)很少了,女性苦行僧更是少之又少,但在道源寺,苦行是她們每年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在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以后,道源寺的女僧人們就會外出行腳15天左右,行腳的途中缽不離身,只能跟人們乞要食物,不能乞要金錢。
行腳路程十分遙遠又十分辛苦,女尼們要背負沉重的行囊,在途中也不能住旅館、不能住人家,不能住寺院,只能以天為被、以地為席。
在外面風(fēng)餐露宿,這對身體瘦弱的女尼們來說既是修行,也是挑戰(zhàn)。
5
八月份的遼寧早晚溫差變大,到了夜里就已經(jīng)很冷了,因為大家的隨身行囊中只攜帶了薄薄的睡袋,所以草垛、山洞經(jīng)常會成為她們休息的場所。
這些地方會比睡在馬路上要暖和一些,如此艱苦的條件,卻從未有一人言苦,也沒有一人退縮,她們靠著自己信仰,就這么順其自然的走著。
乞食過程中,每個人乞到的食物肯定都是不一樣的,但大家不會偷吃,所有乞到的食物最后都會交到專人手中,由專人負責(zé)分配,這樣就能夠確保大家吃到的食物都是一樣的。
在整個行腳途中,道源寺的女尼們不僅僅用苦行來磨礪自己,她們還不忘傳經(jīng)誦道、弘揚佛法、教化眾生。
她們會在途中向信眾中講解經(jīng)書,遇到家中有喪事的事主,她們也會幫助誦經(jīng)超度,在路上如果遇到死去的小動物,她們也會悲憫的將其掩埋,為它們超度,在她們眼中,眾生是平等的。
截至目前,道源寺行腳女僧們的足跡已遍布了很多地方,她們已經(jīng)走過了遼寧、河北、吉林、黑龍江等諸多省份,而且還會一直走下去。
“芙蓉白面,須知帶肉骷髏,美貌紅妝,不過蒙衣漏廁?!?/strong>
正值妙齡的女子,毅然決然地斷絕紅塵牽掛,剪斷青絲長發(fā),燙上戒疤,每年踏上行腳之路,周而復(fù)始,不斷地磨煉心性,替眾生祈福,身苦而心自在。
現(xiàn)如今,道源寺已經(jīng)憑借自己的獨特魅力,讓越來越多的人熟知,也吸引了很多一心向往修行的女性前往。
在佛教商業(yè)化日趨嚴重的今天,還能有如此一群為了心中信仰而苦行的僧人,不由得讓人心生敬畏,她們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只要心中有信仰,腳下就會有力量,靈魂就會有歸宿。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