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根斯坦的這句“世界是一切發(fā)生的事情”,怎么看都像是什么也沒有說的廢話,用邏輯術語來說,這是一句同義反復的重言式。但細想起來,它似乎又表達了我們用一句話都無法表達清楚的內容。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淚橋 伍佰 & China Blue - 淚橋 理解這句話的關鍵,就是要知道這里所說的“世界”和“一切發(fā)生的事情”究竟指的是什么。
按照傳統的觀點,世界應當是由物質實體構成的:無論是我們所感到的經驗世界,還是不依賴于我們的感知而存在的客觀物理世界,它們都是物的集合。但維特根斯坦在這里卻指出,世界應當是由事實構成的,因為發(fā)生在這個世界中的一切只能是事實,而不是事物。所以,“世界是事實的總體,而不是事物的總體”。維特根斯坦提出這個命題主要根據邏輯上的兩個重要原則:語境原則和推理原則。所謂的“語境原則”是一種確定意義的原則,就是說以句子為意義的基本單位來確定意義。以往的觀點認為,意義的基本單位應當是名詞或名稱,由于存在名詞所指的東西(對象),所以名詞所在的句子就有了意義。根據這種觀點,句子的意義是由作為組成部分的名詞意義決定的。但現代邏輯表明,意義的基本單位應當是句子而不是名詞,因為確定句子意義的不是句子中包含的名詞,而是構成句子靈魂的謂詞以及命題連接詞等。例如,在“北京是中國的首都”這個句子中,我們可以用其他的地名來替換其中的“北京”、“中國”等名詞,同樣可以保證它是有意義的。在“北京是中國的首都”、“華盛頓是美國的首都”、“東京是日本的首都”等等這些句子中,共同的部分是“……是……首都”。決定這些句子意義的不是那些可以替換的名詞,而是這個句子結構本身,也就是邏輯上的謂詞結構。根據這種解釋,名詞在句子中只是起到函項或變項的作用,就是說,它們是可以用同類名詞替換的。這樣,它們的意義就取決于它們所在的句子?!氨本┦侵袊氖锥肌边@句話中的“北京”一詞的意義,在這里就是用來作為“中國首都”的同義詞,而不是指一個現代化大都市、古老的都城、有著2000多萬人口的城市等等。我們知道,一個名詞都可以具有多種意義,而每種意義的確定都需要根據它所出現的不同語境或上下文中。這樣,我們也就可以理解,要確定名詞的某個意義就必須把它放在句子中分析,只有在句子中我們才能確定某個名詞的某種意義。溫馨提示:這可能是慧田哲學公號被多次舉報后的最后一次復活了,如果再次被封,將不再生。讀者們可以添加慧田君的微信號[cc2cc-net](這廝朋友圈中有大量經典思考片段和另類優(yōu)美音樂),末日來臨,「到別處」另起爐灶,就醬紫。
這個語境原則最初是由德國哲學家弗雷格提出的,他的目的是要反對傳統哲學中對意義的觀念論解釋,反對用心理學方法把意義看作是某種心理活動的產物,提出把意義看作是客觀的、公共的、可交流的,這就是要求用可以分析的句子結構來確定名詞的意義。維特根斯坦在這里提出的“世界是事實的總體”,就是要用句子而不是用名詞來表達世界。所謂“推理原則”是指邏輯上的推論都是由命題而不是由概念或名詞完成的,傳統邏輯和現代邏輯都是關于命題推理如何保證具有必然性的理論。這樣,我們對世界的描述和說明也只能采用命題或句子的形式,而不是能用名詞或名稱去描述和說明世界中發(fā)生的事實。事實當然是由句子表達的。當維特根斯坦說“世界是事實的總體”時,就意味著,我們只能用句子去描述世界;事實的總體構成了世界,同樣,用于「描述事實的句子」也就構成了「世界的描述」。由此我們就可以理解,對世界和事實的分析說明,應當是對描述世界和事實的句子的分析說明。反過來說,分析說明句子也正是對世界和事實的分析。
因此,維特根斯坦的論證采用了由結論到前提的推理過程:由于對句子的分析是為了說明世界的邏輯結構。所以,他就先把世界的邏輯結構作為推論的出發(fā)點,由此揭示從世界到思想、再到命題的推理過程,而所有這些推理都是出自一個前提,這就是區(qū)分可說的與不可說的界限,這也就是維特根斯坦最著名的一個論題:“對于不可說的東西我們必須保持沉默”。請「點擊閱讀原文」—>「思想的對象」何以構成「世界的實體」Via:慧田哲學編|江怡《世界是一切發(fā)生的事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