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讀了美國著名教育家馬丁·塞利格曼博士所著的《教出樂觀的孩子》這本書。書中從教育學和心理學對教育做了深刻的闡述、深入的剖析,通過案例、分析和解讀讓我們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孩子、塑造心靈。馬丁·塞利格曼博士讓我們相信在每一個孩子心中都隱藏著一抹純凈的善意,只要我們的教育方法科學、專業(yè)、符合生命學原理,那么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善義的天使。以往我們看到的教育專著里對心理學的論述,一般都是孩子負面情緒的管控,是從灰暗面入手。但是馬丁·塞利格曼卻從孩童心理學的亮色面入手,通過積極引導和有效的措施培養(yǎng)孩子樂觀、健康的心靈。所以,馬丁·塞利格曼博士一直被譽為“積極心理學之父”。
“要使你的孩子經(jīng)歷征服,必須先讓他經(jīng)歷失敗、心情沮喪以及不斷嘗試直到成功為止。沒有任何步驟是可以縮短的,失敗與心情沮喪是建構成功與良好心情的必要過程?!睍械倪@一句話,真是既充滿哲思意味,又揭示了一個重要的教育真理---即俯下身來,傾聽孩子的心聲想,了解他們最真實的需求。很多時候,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從自己的主觀出發(fā),很少顧及孩子的心思和觀點。當孩子的觀點被粗暴地否定的時候,當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忽視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自己的價值被貶低,感到自己沒有被信任,這時候,他們就會產(chǎn)生出怨恨與失落的情緒,久而久之就會出現(xiàn)破壞性和攻擊性行為。所以,“忽視孩子自我感受”是現(xiàn)代兒童教育工作中的一大弊病。
據(jù)一項權威調(diào)查顯示-----每一個問題兒童都在內(nèi)心呼喊著同樣一句話:“請關注我,請告訴我‘我是一個好孩子’”這是孩子內(nèi)心的吶喊,也是對我們的嚴肅警示。兒童心理良性發(fā)展的基礎就是“我是被愛的,我是被關注的,我是有價值的。”而問題兒童的現(xiàn)狀就是“不被關愛,被忽略,被漠視,自身認為沒有任何價值感”。所以,我們應該追問自己的內(nèi)心----我是否在漠視兒童?我是否為兒童提供了廣闊的生活空間?我是否用分數(shù)與考試遮蔽了兒童的心理需求?我是否在以成敗論英雄而忽略了兒童的整體生命價值?
書中還告訴我們孩子悲觀和負面情緒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畸形的自尊。如何讓自尊心適合孩子生命的成長,就需要使用一些智慧的方法。比如我們可以降低孩子對自身的期望,因為自己的期望越高、失落越大,自尊心受到的傷害也越大。比如孩子要學習一門藝術,我們可以不必要一開始就從制定宏大的目標,可以先從小目標入手,讓孩子先學一小段簡單的曲目,當他可以熟練掌握的時候,家長可以給予適當?shù)墓膭钆c贊譽。這樣,孩子就在這小曲目里獲得了自信心,而對于接下來的目標也會充滿積極的信心與期待。
同時,家長還應該培養(yǎng)自己的樂觀情緒與良好心態(tài),讓整個家庭在處在一個寬松、自由與愛的氛圍里。這樣自由與愛融合的家庭氣氛將是孩子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基石。當一個媽媽哼著小曲做家務的時候,孩子也會感到生活的快樂;而當一個媽媽整天抱怨家務的辛苦時,折射給孩子的也是萎靡的心理狀態(tài)。
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是一個隱秘、敏感而復雜的知識境地,需要我們用百分百的遠見與策略來進行開拓。馬丁·塞利格曼博士給我們的勉勵是:“我們希望孩子對未來懷抱信心、對遠景勇于探險、有足夠的勇氣來實行社會正義;我們要孩子在面對成長所帶來的挫折與失敗時,不屈不撓?!倍鳛槔蠋熀图议L,教育的自我激勵則是:“平凡之路,與愛同行;智慧探索,與心同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