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次備課,突出自我創(chuàng)作
二、再次備課,借鑒他人成果
三、三次備課,通過實踐修訂
集體備課:改進備課方法,加快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
目的: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面積提高
教學質量。
弊端1、個別老師坐享其成的多了,鉆研教材的少了;
弊端2、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共性的東西多了,體現(xiàn)個性的特點少了。
共識:集體備課必須是集體勞動和個體探索相結合的產物。
兩個原則:1、必須堅持集體備課和個性化備課相結合的原則
2、必須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原則
集體備課的新形式:磨課
1.備課組集體商定教學內容,成員各自鉆研教材,初步構劃教案思路。包括備《課標》,備教材、教法,備學生學習心理和學習方
法,備知識和能力的檢測方法。
2、每單元先由備課組全體老師共同努力,建立共享資料庫,再
由一位老師主持寫出個性化教案并上課展示 。
3、備課組全體成員集體討論(有時也可由教研組全體老師參與
討論),評點優(yōu)劣;收集討論學生的聽課反饋意見
4、該主持老師再據(jù)此寫出修改稿并再次上課示范;
5、課后再進行組內交流,由組內權威教師或外聘專家進行點評
(有時也邀請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或書面的討論和評點) ;
6、最后由上課老師寫出教案定稿和教學反思。
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途徑有很多,但應該把抓好備課作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備課形式與“課改”促進教師的提高和學生的發(fā)展之宗旨是相悖的,我們認為,為提高教師備課的效率和質量,可以把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結合起來,進行課前備課和課后備課。
一、課前備課
和傳統(tǒng)備課方式一樣,教師在課前備課時也要研究教學目標,鉆研教材,落實知識點、重點、難點,廣泛收集資料。但與傳統(tǒng)備課方式中“孤軍作戰(zhàn)”相比,我們認為在此過程中可以采取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相結合。
在實踐中,我們對此進行了嘗試。實踐對象是高三政治學科,由于班級及課程的安排,我們備課組只有三位老師,從高三學期開始,我們就以集體備課結合個人備課進行了實踐。我們先確定每次備課組活動的主講人,主講的教師應做事先準備,其他教師也要擬訂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而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各教師拿出自己精心準備的方案,以一人主講,集體討論的方式進行備課。我們每一位教師在集體備課中,都積極參與討論,對課堂中學生主體性的凸現(xiàn)、能力的培養(yǎng)、重難點的突出與突破等方面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然后再對教案進行修改,整合成比較優(yōu)秀的教案,同時利用備課組的合力搜集、整理資料,制作課件,為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通過集體備課中交流修正,使每位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識結構、認識風格的教師都能互相啟發(fā)、補充,共同提高。
二、課后備課
在教學活動中,多數(shù)教師注重的是“課前”和“課中”。對課后往往不夠重視。而實際上,在課后做些教學反思,寫些教學心得,然后再改寫教案,進行課后備課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教師反思課堂教學效果。
根據(jù)課堂教學的構成因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考慮課堂教學的實效問題。
①“學”效。即學生“學”的效果??梢酝ㄟ^多種方式進行檢驗。
②“師”效。即教師“教”的效果。對于“教”的效果進行反思。反思的方面有:教的內容是否明確;教的要求是否明白,是不是達到了本課程的要求;教的方法是否妥當;
③“理”效。即對教材處理的效果。一看對教材的增添內容是否有效;二看對教材所作的必要的刪減是否合理;三看對教材的排列順序作的調整重組是否科學;四看對教材中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是否自然。
(2)通過反思,及時對教學實效進行分析思考,改進教案。
①改“法”。即教學方法。改進一些做法,使之更完善,更完美。
②改“驟”。即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在上完課后,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教師可以適當調節(jié)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側重點,使其更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
課后備課中更強調教師個人備課,因為不同的授課者,不同的學生,就應該有不同的體會和反思,但我們認為也可以進行集體交流,通過交流來達到資源流通、優(yōu)劣互補的目的。
有效備課的基本要求
(一)、教學目標明晰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等的“三維目標”應達到怎樣的度,需要教師明確地了解,否則在課堂的預設中就會出現(xiàn)偏差,形成無效備課或低效備課。
孫劍蓉的闡述讓人記憶深刻:要解決“備課”、“上課”兩張皮的問題,備課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師對教材的鉆研、思考,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及手段以達到好的效果。把握整體目標和各年段的目標,教學低段時可“高瞻遠矚”,中段的備課應“瞻前顧后”,而高段備課在沖向總目標的同時能“居高臨下”,這樣,備課就能做到注意年段之間的有機銜接,避免“各地為陣”的盲目性。如果把總目標和各年段目標(及各單元的目標)看作幾個不同的“面”,那每篇課文的備課就成無數(shù)的“點”。備課時的“點面結合”。就能達到實用、高效。無論哪種方式備課,必須鉆研教材作為前提。
(二)、學生學情的把握
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來備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教材的有效利用
教材是智慧的結晶。教師必須給予重視,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進行設計。也是備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四)、資源的有效準備
課件、相關資料、課外資源等都是教師上課前進行的準備。
(五)、預設方法的審視
備目標——明確要做什么。備核心環(huán)節(jié)——明確要怎樣做。備練習——精講精練。備板書——使課堂教學的主線清楚呈現(xiàn)出來。備變化——對生成性問題有一定的預測。
(六)、備課可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
有效備課方式推薦
1、“反璞歸真”型。即倡導“手寫式”備課方式。有利于原創(chuàng)。
(1)于漪老師的“三備法”(2)積極參與集體備課?!叭敫瘛毙徒處熢趥湔n時,不但要多聽、多想、多看、還要“多說”。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雖然不夠成熟,但能夠得到別人的有效指導,有利于自身的進步。
2、適合骨干教師的有效備課。“我的講義夾”=“原創(chuàng)精備”+“翻唱名家”
要注意,在引用借鑒別人成果時,還應該有一定比例的原創(chuàng)備課教案,否則喪失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獨立意識。
復印名家的教案或所謂的優(yōu)秀教案為我所用的“備課”固然暫時會有表面的提高,但青年教師如果長期依賴“復印”,恐怕不太容易造就一批有創(chuàng)造性和真本領的教師群體。教師必須經過至少一定周期的自己深鉆教材的磨練,才能借用名家教案悟出很多“為什么”,才能真正領悟會名人專家的教學精髓所在,才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胺胖亩詼省钡慕贪府吘故菢O少的。
什么是生成,用我們教師自己的理解來說吧!課堂是一篇動聽而豐富的樂章,教師課前與文本的對話、理解是這篇樂章的序曲,課堂上學生與文本以及師生對話、生生對話是主旋律,而在對話中的一個個生成則是一個個美妙的小插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