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疏肝理氣
【癥見】肝氣自郁于本經,兩脅氣脹或痛者,宜疏肝。
【方劑】香附、郁金、蘇梗、青皮、橘葉之屬;寒加吳茱萸,熱加丹、梔,痰加半夏、茯苓。
2.疏肝通絡
【癥見】疏肝不應,營氣痹滯,絡脈瘀阻。
【方劑】旋覆、新絳、歸須、桃仁、澤蘭。
3.柔肝
【癥見】肝氣疏之不應而反劇,乃肝失柔順之常,當柔肝。
【方劑】當歸、枸杞子、柏子仁、懷牛膝;兼熱加天冬、生地黃,兼寒加肉桂、蓯蓉。
4.緩肝
【癥見】肝氣甚而中氣虛者,當緩肝。
【方劑】炙甘草、白芍、大棗、橘餅、淮小麥
5.培土泄木
【癥見】肝氣乘脾,脘腹脹痛者。
【方劑】六君子湯加吳茱萸、白芍、木香。
【臨證點評】臨床中對肝硬化腹水血象低者此為必用之法,于上方藥加丹參、黃芪。
6.泄肝和胃
【癥見】肝氣犯胃或叫肝木乘土,見脘痛嘔酸。
【方劑】二陳湯加左金丸,或白蔻仁、金鈴子,以疏肝和胃降逆。
7.泄肝
【癥見】肝氣上沖于心,熱厥心痛。
【方劑】金鈴子、元胡、吳茱萸、川連,兼寒加川椒、肉桂,寒熱俱有加白芍;
8.抑肝
【癥見】肝氣上沖于肺,見猝然脅痛、暴上氣而喘、宜抑肝。
【方劑】如吳茱萸汁炒桑皮、蘇梗、杏仁、橘紅之屬。
總之,肝氣為病,或上逆,或郁結,或疏泄太過,故治療除疏肝一法外,尚有柔、緩、斂三步:柔肝必用血分藥,緩肝必以甘藥培中,斂肝亦不可太過,而是斂中有散,如烏梅丸中的椒、桂,痛瀉要方中的白芍配防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